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5-07 11:34:54

文档简介

高二物理试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C D D D CD AC AB
1.C,【详解】A.当缝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会发生明显衍射。所以为了能观
察到 A点的振动,则可以减小缝的宽度(即将 N板向左移),故 A错误;
C.增大波长(即减小波源的频率)也可使缝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从而发生明
显衍射以能观察到 A点的振动,故 C正确;BD.而移动 S或增大波源的振幅并不能改变缝的尺寸
或增大波长,从而不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不能观察到 A点的振动,故 BD错误。故选 C。
2.B,【详解】AB.由图可知,此时 B点是波谷与波谷叠加,D点是波峰与波峰叠加,则 B、D两
质点振动始终是加强的,但 B、D两点的位移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并不是始终最大,故 A正确,不
满足题意要求,B错误,满足题意要求;CD.由于 E点在 BD连线,可知 E质点是振动加强的点,
E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则 E质点的位移在某个时刻可能为零,故 CD正确,不满足题意
要求。故选 B。
3.C,【详解】A.把人、车和锤看成一个系统,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系
统的总动量为零,用锤子连续敲打小车的左端,当锤子向左运动,小车向右运动;当锤子向右运动,
小车向左运动;所以小车左右往复运动,不会持续向右运动,故 A错误;BCD.由于人消耗体能,
体内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系统的机械能,故人、车和锤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在锤子连续敲打
下,系统在竖直方向的合外力不等于零,故系统在竖直方向不满足动量守恒,所以人、车和锤组成
的系统动量不守恒,故 BD错误,C正确。故选 C。
4.C,【详解】A.合力做功为零,但是合力的冲量不一定为零,例如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
一周,选项 A错误;B.物体的动量变化,动能不一定变化,例如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选项 B
错误;CD.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时,系统动量守恒,当外力远远小于内力时,
系统动量也可看作守恒,系统所受到合外力的冲量为零,动量一定守恒,系统内存在摩擦力,合外
力也可能为零,动量也可能守恒,故选项 C正确,D错误。故选 C。
t 1 2 L 1
1 L
5.D,【详解】以 L为摆长的运动时间为 1 ,以 L为摆长的运动时间为2 g 2 t
1
2 2 22 g
则这个摆的周期为T t1 t2 ( 2 1)
L
,故选 D。
2g
6.D,【分析】由速度图象分析可知,水平推力撤去后,AB与 CD平行,说明加速度相同,动摩
擦因数相同,两物体的质量相等,说明摩擦力大小相等.根据动量定理,研究整个过程,确定两个
推力的冲量关系.【详解】由图,AB与 CD平行,说明推力撤去后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而撤去推
力后物体的合力等于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故AB错误.根
据动量定理,对整个过程研究得:F1t1-ftOB=0,F2t2-ftOD=0;由图看出,tOB<tOD,则有 F1t1<
F2t2,即 F1的冲量小于 F2的冲量.故 C错误,D正确.故选 D.
7.D,【分析】根据动能定理研究功的关系,根据动量定理研究冲量的关系.
第 1 页 共 4 页
1 1
【详解】根据动能定理:W mv 21 ,W 2 m(2v)
2 1 3 mv2 mv2,则W1 W2.2 2 2 2
根据动量定理: I1 mv 0 mv, I2 2mv mv mv ,知 I1 I2 ,故 D正确,ABC错误.
8.CD,【详解】A.振子在平衡位置两侧往复运动,速度相同的位置可能出现在关于平衡位置对
称的两点,这时弹簧长度明显不等,故 A错误;B.振子由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过程中,弹力一定
是先做正功,但过了平衡位置后,弹簧可能是压缩状态下的弹力做负功,也可能一直是拉伸状态下
的弹力做正功,故 B错误;CD.振子运动过程中的回复力由振子所受合力提供且运动过程中机械
能守恒,故 CD正确。故选 CD。
9.AC,【详解】A.,用单色光从标准平面上面照射,从楔形空气薄膜上下表面分别反射的两列光
波频率相同,符合相干条件,在样板平面的下表面处发生干涉现象,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A正确;

B.出现亮条纹时光程差应满足 x 2d 2n (n 0、1、2、3 ) ,将薄片向着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大
2
时,则光程差变化较快,条纹变密,B错误;CD.在空气层厚度 d相等的地方,光程差 2d相等,
属于同一条纹,图中条纹向左弯曲,条纹提前出现,表明被测表面弯曲对应位置向下凹,C正确,
D错误。故选 AC。
10.AB,【详解】AC.P和 Q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竖直方向上合力不为零,动量不
守恒.而 P和 Q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 A正确,C错误;
BD. P和 Q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P mvQ ,
所以:MvPt mv
m
Qt,MxP mxQ , xP+xQ R,计算得出: xP R,所以 B正确,D错误.m M
11. B B mAOE mAOD mBOF mA l2 mA l1 mB l3
【详解】(1)[1]A.本实验要求 A球每次运动至斜槽末端时的速度都相同,只需要每次将 A球从
斜槽轨道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即可,斜槽轨道是否光滑对上述要求无影响,所以斜槽轨道不必须光
滑,故 A错误;B.本实验可以通过位移信息来间接反映速度信息,因此不需要秒表计时来测速度,
故 B正确;C.为使碰撞后 A球不反弹,A球的质量必须大于 B球的质量,故 C错误。
故选 B。
(2)[2]A.实验过程中复写纸可以随时调整位置,但白纸不能随时调整位置,否则会使记录的落
点位置变化,故 A错误;B.为了使 A球每次到达轨道末端时速度相同,A球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
由静止释放,故 B正确;C.B球的落点并不重合,属于实验的系统误差,并不说明该同学的实验
操作出现了错误,故 C错误。故选 B。
(3)[3]因为 A球碰后速度不可能比初速度还大,所以 A球碰后的落点一定是 D,而 B球碰后的
落点一定是 F,由于碰撞前后小球从水平轨道末端飞出后均做平抛运动,且抛出的高度相同,根据
v x x g ,则碰撞前瞬间 A球的速度、碰撞后瞬间 A、B球的速度可分别表示为 v
t 2h A1
OE
vA2 OD, vB1 OF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AvA1 mAvA2 mBvB1
所以验证动量守恒需要满足的表达式为mA OE mA OD mB OF
(4)[4]由题意,设斜面倾角为 ,小球落点到斜面顶点的距离为 l,由于碰撞前后小球从斜面顶点
第 2 页 共 4 页
1 2
飞出后均做平抛运动,落到斜面上,则有 l cos vt, l sin gt
2
g cos2
联立求得小球飞出斜面顶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 l l
2sin
由题意,可知小球 A发生碰撞前后在斜面上的落点为P ,M 点,B球落点为N 点,则验证两球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mAv0 mAv1 mBv2,即mA l2 mA l1 mB l3
d
12. 11.1 15.6 0.75 Δx 变小 减少
L
【详解】(1)[1][2]游标卡尺读数分别为 xA 11mm 1 0.1mm 11.1mm ,
xB 15mm 6 0.1mm 15.6mm
Δx xB xA 15.6 11.1[3]相邻两条纹间距 mm 0.75mm
6 6
L d
(2)[4]由Δx λ,得 Δx
d L
l
(3)[5]由 v f ,知频率高的单色光波长短,所以根据Δx ,判断出干涉条纹间距将变小。
d
L
(4)[6]若仅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根据Δx λ可知条纹间距变大,则从目镜中观察到的
d
条纹个数减少。
4R
13.(1) 3 .;(2) c
sin i
【详解】(1)做出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有:n=
sin r
3R
根据勾股定理有:PQ= R2 ( )2
3
OQ 1
又 sinr= PQ 2,即 r=30°,解得:n= 3
c
(2)光线在透明体中的传播速度大小为:v=
n
1 3
由几何关系知α=60°,sinC= = ,C<60°
n 3
2PQ
故光线不能由 Q点射出,由对称性知:t=
v
4R
联立解得:t=
c
14.(1) x 5 30n cm(n 1, 2, 3…);(2)0.1s
【详解】(1)根据两列波的振幅都为4cm,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8cm的质点即为两列波的波峰相遇。
设质点 x坐标为 x,根据波形图可知,甲乙的波长分别为 乙 6cm, 甲 5cm,则甲、乙两列波的
波峰坐标分别为 x1 5 k1 5 k1 1, 2, 3 , x2 5 k2 6 k2 1, 2, 3
第 3 页 共 4 页
综上,所有波峰和波峰相遇的质点坐标为,整理可得 x 5 30n cm, n 1, 2, 3,
(2)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 8cm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的点, t 0时,波谷之差
x 5 2n 1 1 6 5 2n 2 1 5 , n 1,2 2 2,
3,

整理可得 x 6n1 5n2 0.5,波谷之间最小的距离为 x 0.5cm
两列波相向传播,相对速度为 2v 5cm/s
x
所以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 8cm的最短时间 t 0.1s
2v
1 m mv h
15.(1) E 3

mv
2
0 ;(2) s 08 M M 2g
【详解】(1)设子弹穿过物块后物块的速度为 v,由动量守恒得
mv m v00 Mv2
解得
v m v
2M 0
系统的机械能损失为
1
E mv2 1 v0 2 10 m( ) Mv
2
2 2 2 2
联立解得
E 1 (3 m )mv2
8 M 0
(2)设物块下落到地面所需时间为 t,落地点距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为 s,则
h= 1 gt 2,s=vt
2
联立解得
s mv 0 h
M 2g
第 4 页 共 4 页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
高二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 7题,每题 4分)
1.如图所示,S为水面上一波源,M、N是两块挡板,其中M板固定,N板可左右移动,
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观察不到 A点振动,为了能观
察到 A点的振动,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将 N板向右移 B.将 S向左移
C.减小波源的频率 D.增大波源的振幅
2.如图表示两列频率相同的水波在某时刻叠加后发生稳定干涉的图样,图中实线表示波峰,
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相等,E点是 BD连线和 AC连线的交点,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B、D两质点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B.B、D两点的位移始终最大
C.E质点是振动加强的点
D.E质点的位移在某个时刻可能为零
3.物理规律往往有一定的适用条件,我们在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判断使用
的物理规律是否成立。如图所示,站在车上的人用锤子连续敲打小车。初始时,人、车、锤
都静止,假设水平地面光滑,关于这一物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连续敲打可使小车持续向右运动
B.人、车和锤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人、车和锤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都不守恒
D.人、车和锤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守恒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做功为零,则合力的冲量也一定为零
1
B.物体的动量变化,动能也一定变化
C.只要系统所受到合外力的冲量为零,动量一定守恒
D.只要系统内存在摩擦力,动量一定不守恒
1
5.如图所示,一小球用细线悬挂于O点,细线长为 L,O点正下方 L处有一铁钉。将小球拉
2
至 A处无初速度释放(摆角很小),这个摆的周期是( )
1
A. L 2
L
B.
2 g
L L
B.C. ( 2 1) D. ( 2 1)
g 2g
6.水平恒定推力 F1和 F2分别作用于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质量相等的 a、b两物体上,作
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由于惯性.物体将继续运动一段时间后才能停下,两物体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图中线段 AB∥CD,则( )
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小于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B.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于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C.F1的冲量大于 F2的冲量
D.F1的冲量小于 F2的冲量
7.物体在恒定的合力 F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在时间△t1内速度由 0增大到 v,在时间△t2
内速度由 v增大到 2v,设 F在△t1内做功是W1,冲量是 I1,在△t2内做的功是W2,冲量是
I2,那么( )
A. I1 I2,W1 W2 B. I1 I2,W1 W2
C. I1 I2,W1 W2 D. I1 I2,W1 W2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多个正确选项,共 3题,每题 6分,部分对得 3分)
8.如图所示,当一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子在振动过程中,速度相同时,弹簧的长度一定相等,弹性势能相等
B.振子从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始终做正功
2
C.振子在运动过程中的回复力由弹簧弹力和振子重力的合力提供
D.振子在运动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9.光的干涉现象在技术中有重要应用。例如,在磨制各种镜面或其他精密的光学平面时,
可以用干涉法检查平面的平整程度。如图所示,在被测平面上放一个透明的样板,在样板的
一端垫一个薄片,使样板的标准平面与被测平面之间形成一个楔形空气薄层。用单色光从上
面照射,在样板上方向下观测时可以看到干涉条纹。如果被测表面是平整的,干涉条纹就是
一组平行的直线(如图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涉条纹是空气薄层的上下两表面的反射光干涉产生的
B.将薄片向着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大时,条纹变疏
C.如果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发生弯曲,就表明被测表面弯曲对应位置向下凹
D.如果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发生弯曲,就表明被测表面弯曲对应位置向上凸
1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 P,物体 P上有一半径为 R的光滑四
分之一圆弧轨道, 现让质量为 m的小滑块 Q(可视为质点)从轨道最高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至
最低点的过程中
A.P、Q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m
B.P移动的距离为 R
M m
C.P、Q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M m
D.P移动的距离为 R
M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三、实验题
3
1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依次铺上白
纸、复写纸,记下小球抛出点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 O。实验时,先调节轨道末端水平,
使 A球多次从斜轨上位置 P静止释放,根据白纸上小球多次落点的痕迹找到其平均落地点
的位置 E。然后,把半径相同的 B球静置于水平轨道的末端,再将 A球从斜轨上位置 P静
止释放,与 B球相碰后两球均落在水平地面上,多次重复上述 A球与 B球相碰的过程,根
据小球在白纸上多次落点的痕迹(图乙为 B球多次落点的痕迹)分别找到碰后两球落点的平
均位置 D和 F。用刻度尺测量出水平射程 OD、OE、OF。用天平测得 A球的质量为mA ,B
球的质量为mB。
(1)关于实验器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轨道必须光滑 B.该实验不需要秒表计时
C.A球的质量可以小于 B球的质量
(2)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过程中白纸和复写纸可以随时调整位置
B.A球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C.B球的落点并不重合,说明该同学的实验操作出现了错误
(3)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_,则可以认为两球碰撞前后动量守恒(用所测物理量表示)。
(4)完成上述实验后,某实验小组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装,如图所示,在水平槽末端与水
平地面间放置了一个斜面,斜面的顶点与水平槽等高且无缝连接,使小球 A仍从斜槽上 S
点由静止滚下,多次实验,得到两球落在斜面上的平均落点M 、P 、N 。用刻度尺测量斜
面顶点到M 、P 、N 三点的距离分别为 l1、 l2、 l3。则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
达式为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4
12.利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双缝相距 d,双缝到光屏的距离 L,用某种单色光
照射双缝得到干涉条纹如图所示,分划板在图中 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如图所示,则:
(1)分划板在图中 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分别为 xA ___________mm,
xB ___________mm,相邻两条纹间距 x ___________mm;
(2)波长的表达式 ___________(用 x、L、d表示);
(3)若将滤光片由红色换为绿色,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
或“变小”);
(4)若仅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可以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从目镜中观
察到的条纹个数。
四、计算题
13.某透明柱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圆弧半径 OP的长为 R、OP//AB 、O点到 AB面的距
3R
离为 ,Q为 AB的中点.现让一细束单色光沿纸面从 P点以 i 60 的入射角射入透明体
3
折射后恰好射到 Q点.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小为 c.求:
(1)透明体对该光束的折射率 n;
(2)该光束从 P点射入到第一次从透明体射出所用的时间 t.
5
14.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 x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波速均为 2.5cm/s,两列
波在 t 0时的部分波形曲线如图所示。求:
(1) t 0时,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8cm的所有质点的 x坐标;
(2)从 t 0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 8cm的质点的时间。
15.如图,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桌面边缘,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 h。一质量为 m
v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 v0射入物块后,以水平速度 0 射出。重力加速度为 g。求:2
(1)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此后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
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