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
高一化学试题(答案)
1.D
【详解】A.由 NH3制碳酸氢铵,是氮的化合态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 A 错误;
B.生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养料,是氮的化合态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 B 错误;
C.将含氮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是氮的化合态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 C 错误;
D.雷雨闪电时空气中的 N2与 O2化合生成 NO,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属于
氮的固定,故 D 正确;故选 D。
2.B
【详解】①煤、②石油、③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能再生,且会产生污染,不属于新能源,④氢
能、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属于新能源,故合理选项是 B。
3.B
【详解】A.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R g M g +N g ,A 错误;
8mol-2mol
B.平衡时,R 的转化率为 100%=75% ,B 正确;
8mol
C.5 min 时,M、R、N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4 mol、4 mol、2 mol,M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40%,C 错
误;
D.0~5 min 内,M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 2 mol, v M =0.2 mol L-1 min-1 ,D 错误; 故选 B。
4.B
【详解】A.相同时间内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越多,反应速率越快,据图可知 2~4min 内产生二
氧化碳最多,反应速率最大,故 A 正确;
B.由图可知,2~4min 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0.2mol,缺容器的体积,无法计算二氧化碳的
浓度和反应速率,故 B 错误;
C.反应开始后,反应物的浓度开始减小,反应速率应减小,但实际上反应速率增大,说明该反应
为放热反应,随反应进行温度升高,反应速率逐渐上升说明温度比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故 C
正确;
D.4min 后,反应消耗盐酸,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过低,浓度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所以
反应速率减小,故 D 正确;故选 B。
5.D
【详解】可逆反应必须是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逆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Cl2、NH3 溶于水,
工业合成氨反应均属于可逆反应,D 项两反应不是在同一条件下进行,不属于可逆反应;
第 1 页 共 4 页
6.A
【详解】A.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正向反应,压强不断减小,当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说明达到平衡,故 A 符合题意;
B.该混合物都是气体,反应过程中气体质量始终不变,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不能作为判
断平衡的标志,故 B 不符合题意;
C.CH4 和 H2O 始终按照 1:1 生成,因此两者的体积比始终不变,当两者的体积比保持不变,不能
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故 C 不符合题意;
D.每生成 1molCH4,正向反应,消耗 1molCO,正向反应,两者都是同一个方向,不能说明达到
平衡,故 D 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 A。
7.B
【详解】A.生石灰溶于水是一个放热反应,但未有元素化合价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不合题意;
B.Zn 与盐酸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 符合题意;
C.高温条件下碳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 不合题意;
D.Ba OH 8H 2O 晶体与 NH4Cl2 固体的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未有元素化合价改变,不属于氧化
还原反应,D 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
8.B
【详解】A.由Cl 的移动方向可知,b 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根据电池反应式可知,Cu 发
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 b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 2e Cu2 ,A 错误,
B.结合 A 选项可知,B 正确;
C.电子不经过溶液,电子的流动方向:b 电极→导线→a 电极,C 错误;
D.该装置是原电池,只能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D 错误;选 B。
9.A
【详解】A.氨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A 错误;
B.NH3 中 N 的化合价为-3 价,NO 中 N 的化合价为+2 价,氨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为 NO ,B
正确;
C.液氨的沸点很低,液氨蒸发吸收大量的热,可用来作制冷剂,C 正确;
D.氨遇氯化氢气体产生白烟,白烟为氯化铵固体,D 正确;故选 A。
10.D
【详解】A.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干燥、纯净的 NO 气体,装置Ⅰ是发生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3Cu 8H 2NO 3Cu2 3 2NO +4H2O,故 A 正确;
第 2 页 共 4 页
B.浓硫酸不与 NO 反应,可用于干燥 NO,故 B 正确;
C.蒸馏烧瓶内可能有氧气,很容易把生成的 NO 氧化为 NO2,装置Ⅱ中盛装的液体可为水,会发生
反应3NO2 +H2O=2HNO3 +NO,可制得纯净的 NO,故 C 正确;
D.气压过大时,X 导管可以平衡气压,使稀硝酸顺利从分液漏斗中滴入蒸馏烧瓶中,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D。
11.A
【详解】A.根据图示,NO 与O2反应生成 NO2 ,NO 为还原剂;NO2 和 CO 反应生成 N2 ,N2 为
还原产物,A 正确;
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为 CO、NO,N2 不是污染物,B 错误;
C.根据图示,催化转化总反应为 2NO O 4CO 催化剂2 4CO2 N ,C 错误;2
D.NO 和O2可在常温下直接反应生成 NO2 ,不需要催化剂,D 错误;选 A。
12.B
【详解】A.一氯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与氯原子、氢原子间均共用 1 对电子,Cl 原子外围达到 8 电
子稳定结构,正确的电子式为 ,A 错误;
B.该模型为球棍模型,同时 C 和 Cl 的原子相对大小表达准确,构型为四面体,B 正确;
C.正丁烷为无支链结构,即为 CH3CH2CH2CH3,C 错误;
D.图示模型为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不是空间填充满型,D 错误。故选 B。
13.D
【详解】A.SO2 能与溴水发生反应使溴水褪色,CO2与溴水不反应,不能使溴水褪色,A 项可
鉴别;
B.NaOH 能与溴水发生反应使溴水褪色,NaCl 与溴水不反应,不能使溴水褪色,B 项可鉴别;
C.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乙烷与溴水不反应,不能使溴水褪色,C 项可鉴别;
D.烷烃与溴水均不反应,D 项不能鉴别;故选 D。
14.A
【详解】A.苯能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A 项错误;
B.苯密度小于水,B 项正确;
C.苯的结构中含有单双键交替的大π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项正确;
D.一定条件下,苯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D 项正确;故答案选 A。
第 3 页 共 4 页
15.(1) ① 249 ② 593
(2) ① O -2 Pt1 ② 负极 N2H4-4e =N2+4H+ ③ 减弱
16.(1) ① 3~4min ②盐酸浓度降低 ③0.15mol L 1 min-1
(2) ① 0.075mol L 1 min 1 ② 3X+Y 2Z ③ > ④bd
17.Ⅰ(1) 7 (2) CH2=CHCH3+H 催 化剂2 CH CHΔ 3 2CH3
H H
Ⅱ.(1) H ∶C ∶C ∶H 加成反应
(2) CH CH(B)+H CN 催 化剂 CH2 =CH-CN
(3)A
(4) ① CH =CH +H O 一 定 条件2 2 2 CH3CH2OH
② CH3CH2OH+O
脱
2
氢 酶 CH3CHO+H2O
18.(1)生成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D E
(3)3Cu+8HNO3=3Cu(NO3)2+4H2O+2NO↑
(4)B
催化剂
(5)6NO+4NH3 6H2O+5N2
(6)缺少有毒气体 NOx的尾气处理装置
第 4 页 共 4 页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 14 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
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由 NH3制碳酸氢铵
B.生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养料
C.将含氮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
D.雷电时,空气中的 N2与 O2反应生成 NO
2.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符合未
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①煤 ②石油 ③天然气 ④氢能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A.①②③④ B.④⑤⑥⑦ C.③④⑤⑦ D.③⑤⑥⑦
3.某温度下,在容积为 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M、N、R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
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R g 5M g 3N g
B.平衡时,R的转化率为 75%
C.5min时,M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50%
D.0 5min内, v(M)=0.4mol ·L-1·min-1
4.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在 2~4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
B.反应在 2~4min内生成 CO2的平均反应速率
为 v(CO2)=0.1mol·L-1·min-1
C.反应开始 4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
D.4min后,反应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c(H+)减小
1
5.下列反应体系中,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Cl2溶于水 B.氨气溶于水
Δ
C.工业合成氨 D.NH3+HCl=NH4Cl和 NH4Cl NH3↑+HCl↑
6.在一定温度下的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molCO和 6molH2,使其发生反应:CO(g)+3H2(g)
CH4(g)+H2O(g)。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
C.CH4和 H2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生成 1molCH4消耗 1molCO
7.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前后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的是( )
A.生石灰溶于水
B.Zn与盐酸的反应
C.高温条件下碳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Ba OH 8H2O晶体与NH4Cl2 固体的反应
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反应Cu 2FeCl3 CuCl2 2FeCl2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a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 2e Cu2
C.电子流动方向:a电极→FeCl3溶液→b电极
D.该装置能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换
9.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氨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氨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为NO
C.液氨可用来作制冷剂
D.氨遇氯化氢气体产生白烟
2
10.某兴趣小组同学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干燥、纯净的 NO气体(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
A.装置Ⅰ 中蒸馏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 8H 2NO3 3Cu
2 2NO +4H2O
B.浓硫酸用于干燥 NO
C.为制得纯净的 NO,装置Ⅱ中盛装的液体可为水
D.气压过大时,稀硝酸经 X导管滴入蒸馏烧瓶中
11.汽车尾气管中安装有尾气处理装置,以降低汽车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其工作原理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 NO为还原剂,N2为还原产物
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为 CO、NO和N2
催化剂
C.催化转化总反应为2NO+O2+2CO 2CO2+N2
D.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1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一氯甲烷的电子式: B.CCl4的球棍模型:
3
C.正丁烷的结构简式: D.丙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13.下列四组物质中,不能用溴水鉴别的是( )
A.SO2和CO2 B.NaOH和 NaCl C.乙烷和乙烯 D.正戊烷和正己烷
14.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苯不能燃烧 B.苯密度小于水
C.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一定条件下,苯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 58 分)
15.2022年 11月,“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创下了我国在超低温天气成功发射载人
飞船的新纪录。肼(N2H4)是火箭常用高能燃料,可与 O2发生反应:N2H4(g)+O2(g)=N2(g)+2H2O(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相关化学键的键能[常温常压下,断裂或形成 1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吸收或放出的能
量]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 N-N H-N O=O N≡N H-O
键能 E/(kJ mol-1) 159 389 498 946 465
1 O(g)+O(g)→O2(g),生成 0.5molO2(g)会_放出_____kJ 能量。
②1molN2H4(g)在 O2中完全放出_____kJ能量。
(2)N2H4(g)+O2(g)=N2(g)+2H2O(l)可设计为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2
1 气体 Y为_____(填化学式),该装置工作时,SO 4 移向电极_____(填“Pt1”或“Pt2”)。
2 电极 Pt1 为_____(填“负极”或“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③该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4
16.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 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气体体积已折合成标准状况),实验记录如表(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6
氢气体积/mL 50 120 224 392 472 502
①哪一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_______(填“0~1 min”“1~2 min”“2~3 min”“3~4 min”“4~5 min”
或“5~6 min”,下同)。
②反应后期速率变慢的主要原因是:
③第“3~4 min”时间段以盐酸浓度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是 。
(2)某温度下,在一个 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写下列空白:
1 从开始至 2min,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1min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正)_______v(逆)。(填“>”或“<”或“=”)
④若 X、Y、Z均为气体,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
a.X、Y、Z三种气体的浓度相等
b.气体混合物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c.反应速率 v(X)︰v(Y)=3:1
d.(单位时间内消耗 X的物质的量):(单位时间内消耗 Z的物质的量)=3:2
5
17.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丙烯(CH2=CHCH3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丙烯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___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2)丙烯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与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腈纶是一种高分子纤维材料,可用来代替天然棉、麻等材料。腈纶由丙烯腈(CH2=CH-CN )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加聚反应来制备。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制备丙烯腈的方法如图:
CH2=CH (A)
脱氢
2 CH CH(B)
H C N 丙烯腈(C) ③ 腈纶(D)
① ②
(1)请画出乙烯的电子式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2)请写出 B与 HCN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生成 C的化学方程式
(3)等质量的 A和 B完全燃烧耗氧量较大的是_______(填“A”或“B”)。
(4)疫情期间,人们经常喷洒酒精来消毒。在使用酒精时,切忌将酒精直接喷洒在腈纶面料的衣
服上,因为腈纶面料的衣服很容易起静电,而酒精遇静电容易燃烧。
①工业上可由乙烯水化法制得乙醇,请写出由乙烯制备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2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乙醇在人体的代谢依靠乙醇脱氢酶转变为乙醛。请
写出乙醇在乙醇脱氢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氧气氧化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
6
18.除去工业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NxOy),常用氨催化吸收法,原理是 NH3与 NxOy反应生成
无毒物质。某同学在实验室里采用以下装置和步骤模拟工业上 NO的处理过程。
I.NH3的制取
(1)选择装置 C制取氨气,检验生成氨气的方法为 ;
II.模拟尾气的处理
选用上述部分装置,按下列顺序连接成模拟尾气处理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2)在上述括号中填入选用的装置编号。
(3)装置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装置 D中的液体可换成_______(填序号)。
A.H2O B.CCl4 C.饱和食盐水 D.浓硫酸
(5)装置 E中 NO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从环保角度分析,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