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章节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四个过程将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A.塑料圆筒滚动时皮筋越拧越紧
B.麦克斯韦滚摆向低处滚动
C.运动员用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D.人造地球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
2.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
A.牛顿(N) B.瓦特(W)
C.焦耳(J) D.帕斯卡(Pa)
3.下列正在运动的物体中,没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在水平面上受拉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B.被运动员举起后静止的杠铃
C.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 D.从高处下落的雨滴
4.如图所示为人拉弓射箭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弹性限度内,弓拉得越弯,弓的弹性势能越大
B.放在张紧了的弓上的箭,具有弹性势能
C.箭离弦时,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弓的动能
D.箭在水平飞行时,箭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5.下列估测值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
C.教室门的高度约
D.家用台灯的额定功率约
6.一个中学生从教学楼一楼走到五楼,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60J B.600J
C.6000J D.60 000J
7.如图所示,是小朋友玩跳跳床的情景,对他们在上升和下落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
A.小朋友在空中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小朋友从接触跳跳床到下落到最低处的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C.小朋友从空中下落,是由于惯性作用
D.小朋友被跳跳床弹起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朋友是静止的
8.某校同学们在劳动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些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
A.某同学尽全力搬一块大石头,虽然没有搬动,但是她也对石头做了功
B.小刚泼水时,盆留在手中而水“飞”了出去,是因为水有惯性,盆没有惯性
C.小红沿水平方向用力拉一筐土,没有拉动,此时拉力小于摩擦力
D.小丽拎起一桶水的同时感觉手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9.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B.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C.人对车的推力有做功
D.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10.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的选手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获得冠军。她在比赛过程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她从 a 点运动到e 点的过程中,其惯性不变
B.她从b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其机械能不断减小
C.她从a 点向b 点运动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D.她在 e 点的动能为零;假设没有一切摩擦阻力,则在e 点的动能就不会为零
11.关于一些物理量的估计,下列数据最不合理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
B.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大约的水银柱
C.把一个鸡蛋举高,做的功大约是
D.一颗西瓜籽平放在手上,对手的压强约为
12.图甲为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示意图,比赛中选手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乙,其中a点为滑上跳台前的最低点,b点离开跳台,c为离开跳台后运动的最高点,d为落地点。若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关于选手在相应位置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3.下列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运动员投出的冰壶在平滑冰面上匀速滑行
B.运动员举着杠铃在空中静止不动
C.中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走
D.物理老师提着实验器材沿着楼梯走上楼
14.如图所示,压在杯底的乒乓球,上浮时会弹离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自1至3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
B.乒乓球自1至4的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先不变后增大
C.乒乓球能弹离水面后上升,获得的能量源自水的重力势能
D.乒乓球自1至4的过程中,乒乓球的动能不断增大
15.如图是做模拟“蹦极”实验的装置。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点,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点是橡皮筋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所在的位置,点是小石块从点自由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小石块从点到点运动的过程中,动能达到最大的位置是(不考虑阻力)( )
A.点 B.点 C.之间 D.之间
二、填空题
16.力学中,功等于_____与_____的乘积;功率是表示_____的物理量.
17.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U形场地技巧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一骑绝尘,强势夺冠,滑雪板设计得比较宽大,是为了减小 ___________;在自由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 ___________能。
18.张华在中招体育测试中,测得身高为160cm,体重为50kg。在考跳绳项目时,当监考老师吹响停止的哨声时,张华并没能及时停下来,这是由于______。最后老师宣布他的跳绳成绩是180次/min。假设他每次跳起的高度约为6cm,则他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__W。
19.体重相同的甲乙两个同学同时从一楼登上四楼,甲慢走乙快跑上楼,登上四楼时两人做的功W甲______W乙;两人做的功率P甲___P乙.(填“大于”“小于”“等于”)
20.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火箭的重力势能_______,惯性______。(不考虑质量变化)
三、实验题
21.初二同学在学习声音有关知识后,课外活动小组同学通过自制土电话,探究通话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下是他们实验前设计的表格。
序号 杯子 线的材料 线的松紧 线的长度(m) 线的粗细(mm2) 通话效果
1 塑料杯 塑料线 松 6 1.6 \
2 塑料杯 塑料线 紧 6 0.5 \
3 塑料杯 塑料线 紧 6 1.6 \
4 塑料杯 尼龙线 紧 10 0.8 \
5 塑料杯 细铜线 紧 10 1.6 \
6 纸 杯 尼龙线 紧 10 0.8 \
7 易拉罐 尼龙线 紧 10 0.8 \
(1)他们设计的第________次实验是研究通话效果与线的松紧的关系。
(2)他们设计的第4、6、7次实验是研究__________。
(3)探究过程中常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得出结论②实验探究③提出猜想④分析归纳。你认为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的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什么?(只填写数字代号)_____。
(4)在上述过程中,采用的探究方法叫做________。
四、计算题
22.如图甲中的A、B是两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体积都是1.5×10-2m3、质量都是1kg的桶.
(1)在搞卫生时,你会选用哪只桶来提水 请说明理由.
(2)一桶水的重力G水=?(g取10N/kg)
(3)如图乙将一桶水匀速提离地面0.2m,人对水做了多少功?
(4)如图乙提水时,如果提手与手的接触面积为1×10—3m2,则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五、综合题
23.校车安全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用校车接送9km外的同学,一般到校行驶时间是15min.问:
(1)校车接送同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
(2)若某次接送时,人车共9×104N,车轮与地面的总受力面积为0.3m2,校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______Pa;
(3)当校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某一水平路段时,校车受到的牵引力为4500N,则校车此时牵引力的功率是多少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C
6.C
7.B
8.D
9.D
10.C
11.C
12.C
13.D
14.C
15.A
16. 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物体做功快慢
17. 压强 动
18. 惯性 90
19. 等于 小于
20. 运动的 增大 不变
21. 1、3 通话效果与杯子材料(材质、种类等合理均可)的关系 3241 控制变量法
22.⑴选A ⑵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 ⑵ 150N ⑶30J ⑷1.6×105Pa
23. 36 3×105 4.5×10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