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运动(二)
教学目标:
结合“七巧板”等具体情景,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等多次运动的过程,体会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发展空间观念。
借助方格纸上的观察、操作、分析、想象,尝试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运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经历“图画还原”的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尝试用一定的方式记录“图画还原”的思考或操作步骤。
教学重点:
经历用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图形平移和旋转后得到的图形。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注:以上图片是动画缩略图,通过七巧板拼图,描述每块图形的运动情况。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数学探究】七巧板拼图”。
设计意图:通过七巧板拼图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先试着拼图,引发学生思考每块图形是如何运动的,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在这个七巧板中有两个图形移动了位置,谁能通过平移将图①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
生:可将图①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10格。
师:那么如何通过平移和旋转将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呢?
生1:先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左平移9格。
生2:也可先向左平移9格,再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
师:请将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再将图形B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 C。画一画,说说要注意什么。
同桌讨论,合作完成、汇报,说出自己的画法。
生1:将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
生2:将图形B向右平移5格。
师:平移的关键是什么?
生: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师:一个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后有什么变化?
生: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形状和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通过画图,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图形运动的了解,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也使每一位同学都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巩固练习
1. 观察方格纸中图形的运动,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1)图形A如何运动得到图形B?
(2)图形B如何运动得到图形C?
2.画一画。
(1)图形A向右平移3格得到图形B。
(2)以直线a为对称轴,画出图形B的轴对称图形C。
3. 图形B可以看作图形A如何运动得到的?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能画出将图形绕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并能将平移后或轴对称的图形画出来。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旋转时要先确定旋转点,再确定旋转的方向与旋转角度;平移时要数清格子数,明确平移的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梳理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和旋转图形的方法,建立本节课完整知识体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