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苏洵《六国论》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学设计
《六国论》 阐发六国破灭的缘由,这篇文章写于北宋为周边国家蚕食侵割之时,是借古 鉴今、针砭时弊的名篇。《六国论》是一篇史论,阐发观点,逻辑严密,有着雄辩的力 量和充沛的气势。阅读这篇文章,要结合作者写作的社会政治背景,总结作者的观点及 论述的思路,思考作者撰文反思历史的现实针对性,体会其中所表现的古代人士家国天 下的情怀。
【学习目标】
1.了解苏洵 ,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
2.理解作者观点,学习安排文章结构和分析论证的方法。
3.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现实意义。
学习作者借古讽今、描写议论结合、分析说理方面的写作方法。
导入
有这样一首长诗: “ 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 。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 。并同儿与 女,思究圣人语。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皇城咸震惊, 争诵苏洵名。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 ”这首诗叙述了苏洵父子刻苦读书、终于中举 名震京城的故事。也有这样一首短诗:“大器晚成传美名,言兵六国出奇声。三苏共逐 文坛盛,不负老泉劳半生! ”这首诗也高度概述了苏洵大器晚成、“不负劳半生 ”的生 平经历。其中,“ 言兵六国出奇声 ”指的是苏洵史论文的典范之作《六国论》 。那么, 苏洵在这篇文章中究竟发出了怎样的“ 奇声 ”呢?今天,我们走近苏洵,走进《六国 论》,去体味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者简介同学们,唐太宗李世民曾感慨地说过: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 镜,可以知兴替。 ”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 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如何演变 为秦一统天下,我们来学习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苏洵( 1009— 1066) 字明允 ,号老泉( “ 苏老泉, 二十七,始发愤,读诗 书 … …”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之 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 人 ,人称“老苏 ” ,与儿子“大苏 ”(苏轼)、“小苏 ”(苏辙)并 称“三苏 ”。后人有诗称赞 :“一 门三父子 ,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 ,峨嵋共比高 ”。
他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 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 。与其子轼、 辙,合称“三苏 ”,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有《嘉祐集》行世。
2.解题
六国 :在我国历史上 ,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 ,为了独占天下 ,国与国
之间经常进行战
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 ,它们都被秦 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 ”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 ,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 论 ”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论 :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它分为两种 :一种是政论,主要用 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 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属于史论文。
六国论,即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
提问 :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3.背景: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 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 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 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 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 。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 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 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 出。北宋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社会矛盾 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 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 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 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补充教材
苏辙《六国论》 ,李桢《六国论》 。这两篇文章也是针对六国破亡的历史来发议论的。
三篇《六国论》论述对象相同,而观点各异,
二 、预习检查:
1、正音
贿赂() lù 六国互丧() sàng 丧钟() sāng 城邑() y ì
大放厥词() ju é 暴霜露() pù荆棘 草芥() jiè 自古洎今() jì
邯郸() hán dān 百战不殆 () dài ?下咽() yàn
当使() tǎng 估量() liáng 日削月割() xu ē
2、成语积累
日削月割: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如弃草芥:就像仍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芥:小草。
抱薪救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使灾祸反而扩大。薪:柴 草。
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 重重困难。
食不下咽: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3.注释
六国破灭 ,非兵(兵器)不利 ,战不善(好) ,弊(弊端)在赂秦。赂秦而力亏 ,破灭 之道也。或(有人) 曰: 六国互丧(相继灭亡) ,率(全部 ,一概)赂秦耶? 曰:不赂 者以(因为)赂者丧 ,盖(因为)失强援 ,不能独完(保全)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凭借) 攻取之外 ,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则获邑 ,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 得 ,与战胜而得者 ,其(它) 实(实际上) 百倍; 诸侯之所亡(丧失) ,与战败而亡 者 ,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担忧), 固(本来)不在战矣。思厥 (他们的)先祖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父辈) ,暴(冒着)霜露 ,斩 荆棘 ,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 ,举以予(给)人 ,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 明 日割十城 ,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 ,而秦兵又至矣。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诸侯 之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奉之弥(更加) 繁 ,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 已判(断定) 矣 。至于颠覆 ,理固宜(应该) 然(这样) 。古人云: “ 以地事(侍奉) 秦 ,犹抱薪救火(成语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 ,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 ,薪 不尽 ,火不灭。”此言得(得当,适宜)之。
齐人未尝赂秦 ,终继五国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 灭 ”) ,何哉? 与(亲附 ,亲近) 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 ,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 君 ,始有远略 ,能守其土 ,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不赂秦。是故(所以)燕虽小国 而后亡 ,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才)速(招致)祸焉。赵尝(曾经) 五 战于秦 ,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 ,李牧连却(使 … … 退却) 之 。洎(等 到 )牧以谗诛 ,邯郸为郡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几乎)尽之际 ,可 谓智力(智谋和力量 )孤危 ,战败而亡 ,诚(确实)不得已。 向使(假使)三国各爱其 地 ,齐人勿附于秦 ,刺客不行, 良将犹在 ,则胜负之数(天数 ,命运) ,存亡之理 ,当 (通“倘”如果)与秦相较 ,或(或许)未易量。
呜呼! 以(用)赂秦之地 ,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侍奉)秦之心 ,礼(名作动, 礼遇) 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 ,而为(被) 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 。为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哉!(句式 :被动句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其势弱于秦 ,而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假 如)以天下之大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 ,前例) ,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三、课文分析
1、 出示“ 战国七雄形势图 ”补充讲解史实: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 ”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 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 ,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 ,经济 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 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循守旧 ,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 强盛起来后 ,积极向东发展 ,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这就是所 谓“ 合纵 ”。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 ,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 ,外交上 ,秦采取 “ 连 横 ”这一有针对性的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 因此直接受到 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 ,纷纷割地求和 ,并最早被消灭; 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2 、对于如此历史事实 ,苏洵有着怎样的见解 ,六国灭亡,“ 非兵不利 ,战不善 ” ,那
么苏洵指出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本文既是一篇有见地的史论 ,也是一篇典范的文言文。请从文章的论证结构探究其典范 性。 (学生画出思维导图)
论证结构:
( 1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 (开宗明义)
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
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
( 2 — 3 ) 本论——论证中心论点 ,从论证两个分论点来论述。
第2段 :论证“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
论证方法 :例证法(小则获邑 ,大则得城 ,今日割五城 ,明日割十城)
引证法(以地事秦 … …火不灭)。
第3段 :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
论证方法 :例证法(齐附于秦、燕赵用兵后亡) ,对比法(附于秦之非--用兵之效)
(4 -5 )结论——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 ,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
这篇文章被看作是古代论说文的典范,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论说特点。
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 赂秦 ”与 “未尝赂秦 ”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 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的论断;最后借古论 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 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 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 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 ”与“不赂者 ”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 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 夕安寝 ”对比; 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 ”这一论点的鲜明性、 深刻性。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六国论》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文章写了以下几组对比 。 ①祖辈、父辈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的对 比:“暴霜露,斩荆棘 ”与“如弃草芥 ”。②诸侯土地的有限与秦国贪欲无限的对比: “诸侯之地有限 ”与“暴秦之欲无厌 ”。③诸侯贿赂频繁与秦国侵略更厉害的对比:“奉之 弥繁 ”与“侵之愈急 ”。通过以上几组对比,说明了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得出了“至于 颠覆,理固宜然 ”的结论,从而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这一分论点。
(2)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引用古语“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既 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比喻使语言非常形象、贴切,充分表现出“赂 秦 ”的弊病之大,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3)假设论证。“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良将犹在,则胜负之 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运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 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下断语,表现了文章论述语言 的准确性、分寸感,恰到好处。
(4)类比论证。“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运用类 比论证的方法,把北宋比作六国,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这是对中心论 点的加深和补充。
4.本文在晓之以理的同时,也做到了动之以情。动之以情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论证中,作者穿插了“ 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 ”的描绘,读之令人唏嘘感叹, 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具有感染力。在夹叙夹议的字里行间,也流溢着作者的爱 憎,如对“ 以地事秦 ”的憎恶,对“义不赂秦 ”的欣赏,对“用武而不终 ”的惋惜, 以 及“ 呜呼 ”“悲夫 ”等词语的运用,无不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5.有人说,前四段已将论点阐述得很透彻了,后两段完全可以删掉或者简化,你同意这 种看法吗?
(示例)不同意。作者写作此文时,北宋王朝对强敌辽、西夏奉行以贿赂来苟安的政策, 苏洵对此极为不满,深感忧虑。文章的写作意图不在研究六国历史,而是借古论今,指 出宋朝国策之误,给宋朝统治者敲响警钟。开头从论古入,结尾以慨今出,表面上是历 史论文,实际上是借古论今,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加深了文章的立意,具有极强的现实 针对性。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最后一段,思考本段是否多余 作者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
本段是作者继续发表意犹未尽的感慨,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针对的是历史,本 段的感慨针对的是现实。
整篇《六国论》 ,应该说到前一段就结束了。但苏洵决不是为评论历史而评论历史,他 的文章全部锋芒几乎无不处处对准现实。是想以古代社会治乱、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教 训作为处理当前国家重大问题的借鉴。文章只写到前一段,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有这一 段从古代历史引渡到现实政治,才见出它的主题深刻意义。
所以说本段不是画蛇添足,而是如画龙点睛,为这篇史论赋予强烈的现实意义,是作者 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6.关于六国破灭的原因, 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观点一)我很赞同苏洵“弊在赂秦 ”的说法。面对强大的秦国,有的国君为迎合它,割 城献邑,或对那些处在秦国围攻之下的国家置若罔闻。殊不知这样更增长了秦国的侵略 意识,敌方更强大, 自己更弱小,灭亡的结果又怎能避免?
(观点二)我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君治国不当。当年秦国也并不是最强大的国 家,但经商鞅变法之后,国势逐渐增强,为最终灭掉六国奠定了基础。如果六国国君都 能选贤举能,尽心治理国家,使自己国家强大,何至于要联合其他国家来抵挡秦国呢?
7、明确写作意图 ,借古讽今。
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引用、比喻、假设和类比的论证方法,充分论证了 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 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 起反抗。
文章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 简劲,富有表现力。
主题归纳
本文着重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 ——“ 赂秦”“ 不赂者以赂者丧 ” 。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 史 ,而是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 ,借古讽今 ,批评北宋对契丹 、西夏的袭扰采取以赂求 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苏洵希望北宋统治者以六国为鉴 ,不能一 味贿赂以求苟安 , 而要奋起御侮 ,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四、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再读《阿房宫赋》《六国论》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两篇文章的主
要内容。
篇目 文体 中心论点 针对问题 写作对象 写作目的
《阿房宫赋》探讨了秦国迅速灭亡的原因,写于唐朝日渐衰弱之际,表现了封建时代正 直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救世的情怀。《六国论》 阐发了六国破灭的缘由,写于北宋为周边国家蚕食侵割之时, 以借古讽今, 讽谏北宋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维护和巩固北宋王朝的统治。
二者均为借古鉴今、针砭时弊的名篇。
2.请同学们品读史论散文《阿房宫赋》《六国论》 ,结合文章的相关段落,各举一例,
体会不同文体、不同作者的语言特点。
(1)《阿房宫赋》
赋体散文,语言特色主要是辞采华丽、铺陈夸张 。阿房宫赋的雄伟瑰丽,宫中美女之 盛、珍宝之多,大都通过铺陈夸张的手法写出,加上丰富的想象、美妙的比喻,将阿房 宫赋的形势规模、构造及宫内生活的奢靡,全都表现得生动逼真。
全篇还讲究排偶、对仗、音律,辞采华美,抑扬铿锵,摇曳多姿。如“歌台暖响,春光 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是一组整齐的对偶句,前者写歌声浓烈,如春光浴身,有 温暖之意,或者写舞袖频举,似冷风拂面,生寒冷之感,突出了歌舞之盛、奢华之至。
(2)《六国论》
是苏洵政论文的典范之作,其价值不仅体现在缜密严谨的论证结构上,而且体现在“质 而实绮,简而多姿 ”的语言艺术上。
通过文本中比喻、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言约义丰的语言运用, 以及承转灵活的句 式,可以深刻地体会《六国论》一气呵成的气势和理定而辞畅的政论文特征。
小结:
政论是评论时政 ,史论是评论历史 ,总结教训,
1段中心论点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2段三层对比 ,对比论证 ,论证分论点一,
秦与三国得失土地数量对比,
祖辈得土地之难与子孙失土地之易,
暴秦之欲无厌 ,与诸侯之地有限,
结论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以判矣,
引证法 ,古人云,
3段假设论证 ,论证分论点二,
齐国与嬴而不助五国 ,勿附于秦,
燕国以荊卿为计速祸 ,刺客不行,
赵国诛良将用武不终, 良将犹在,
三国共性 ,不赂秦 ,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的大环境 ,智力孤危,
结论 ,战败而亡 ,诚不得已 ,深含惋惜,
尾句反面假设推测六国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事,
4段作用 ,总结上文 ,解决问题,
5段引古讽今 ,引六国破灭之事 ,讽在六国下,
结论勿从六国破灭故事,
主旨所在 ,画龙点睛 ,强烈的现实意义,
六国之于北宋 ,总结教训 ,警告宋统治者 ,不要用贿赂方法对付辽和西夏 ,要用武力抵 抗到底 ,以免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引入背景 ,北宋中央集权 ,边关空虚 ,像辽和西夏妥协 ,用白银 ,绢和茶换和平,
写作启示,
一论点要有论敌意识 ,鲜明独到,
二阐发论点 ,要抓住核心概念,
三紧扣分论点顺序展开论证 ,分论点要多层次 ,多角度,
四结尾要联系现实 ,有针对性 ,首尾呼应。
附 :参考
1.第3段中 ,作者认为齐 、燕 、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对它们灭亡的态度有什 么不同? 文中哪些词句直接反映了作者的不同态度?
齐灭亡的直接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 ”。作者认为齐灭亡是自食苦果,对其持否定、 鄙夷态度,所以用“齐亦不免矣 ”这种平淡冷漠的语气。作者对燕赵开始能够守土抗秦 表示肯定、赞扬,认为它们灭亡的原因不在于用兵不善,而在于“用武而不终 ”。燕把 抗秦 的希望 寄托于刺客 ,赵 自去 良将 , 自 毁 “ 长城 ” ,这是值得批评和惋惜 的 , “始 ”、“惜 ”二字饱含着作者对燕赵亡国的惋惜之情。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 智力孤危的外因,因而也是值得同情和理解的,所以作者用了“且 ”强调外因,“诚 ” 表示理解。
2 “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齐人勿附于秦 ,刺客不行 , 良将犹在 ,则胜负之数 ,存亡 之理 ,当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 。 ”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用“ 向使 ”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 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3 .第4段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 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以上两段揭示六国败亡之因,这一段则用假设论证的方法,设想六国图存之道,这是对 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进一步支撑了中心论点,具有“豹尾 ”之妙。
在结构上,这一段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 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其中“ 呜呼……以趋于亡 ”是 承上部分,“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是启下部分。
4 .作者在第4段连用“ 呜呼 ”、“ 悲夫 ”两个叹词 ,有什么作用 ?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
这两个感叹词各领出一层意思,其中“ 呜呼 ”承接上段末尾,设想六国合力抗秦的图存 之道,表达了作者对六国有良策而不用的惋惜之情;“悲夫 ”又回到历史史实中,感叹 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饱含着作者对六国灭亡的悲哀之情,突出了六国灭亡的沉重教 训。
5 .第4段中的“ 如此之势 ”指什么 ?“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有什么双关含
义?
“如此之势 ”指“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的有利形势。“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一语双关,表 面上似乎是在批评六国的“为国者 ”,实际上则是告诫北宋的“为国者 ”“无使为(辽 与西夏的)积威之所劫 ”。
6 .最后一段或明或暗用了哪些对比 ?有什么作用 ? “ 苟以天下之大 ”是指什么说
的? 有什么含意?
有四组对比:一是将六国与秦比,这是明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也有不赂秦 而战胜秦的可能;二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比,这是暗比,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 国的契丹、西夏;三是将宋朝与六国比,认为宋朝以远比六国更为强大的实力,如果 “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则“ 又在六国下 ”; 四是将契丹、西夏与秦比 ,这是暗 比。通过这四组对比,作者讽谏北宋统治者勿重蹈覆辙,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 而胜之 ”之道。
“天下之大 ”指北宋王朝,言下之意是北宋王朝拥有远比六国更为广大的土地,远比契 丹、西夏的实力强大,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7 .本文论证虽然周密 ,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 ,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
本文虽然是古代论说文的典范,但其观点多有偏颇之处。首先,本文把六国灭亡的原因 归结在以地赂秦这一点上,就没有触及历史的本质。从根本上说,秦灭六国是秦国经济 实力和政治、军事制度的胜利。但作者未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考察,而只从斗 争策略上分析,特别是只着眼于“谋士 ”、“奇才 ”而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这是很 肤浅的历史观。又如,第3段论证燕国的灭亡是“ 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也没有抓住 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事件作为论据,这就把问题简单化了,并不能令人信 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