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单元先导课】说课04/单元教学建议03/单元教学目标02/单元丛书分析01/单元教材分析05/整合思路及课时设计目 录单元教材分析01本单元以“理想和信念”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四篇课文。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古诗、回忆录、演讲稿和小说;课文内容,有的抒发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有的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有的阐述革命志士共同的理想与信念,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节和民族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单元教材分析丰富人文主题:理想和信念语文要素:1.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2.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教材内容人文主题分析010302咏物诗,立意深远,表情达意含蓄。诗人借咏叹马、石灰、竹石,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李星华回忆父亲李大钊在危难时刻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表达了对父亲为理想献身精神的理解、敬佩。《金色的鱼钩》歌颂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革命精神永垂不朽。04理想和信念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从那时起“为人民服务”就已经成为共产党的宗旨,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教材内容语文要素分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梯度上升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教材内容语文要素分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梯度上升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10 古诗三首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点明诗人志向?紧扣人文主题。11十六年前的回忆借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来体会人物品质。查找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和同学交流。12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并借助阅读链接理解课文的关键语句。课 前 导 语13金色的鱼钩引导学生从言行描写中体会老班长的可贵品质。口语交际即兴发言提前打腹稿,想清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习作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写出自己的心愿。习作要求是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这是对学生六年来学到的表达方式的一次综合检验,也是学生进行有目的表达的初步尝试。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要求体会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好处。词句段运用要求学生能拼读语句,通过外貌和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日积月累要求背诵一组有劝勉意义的俗语。1432单元丛书分析02针对本单元课文,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成长风向标中安排了“远大志向”、“革命先驱”、“人民公仆”、“我的心愿”四个板块和整本书阅读《林海雪原》。远大志向革命先驱人民公仆我的心愿整本书阅读推荐:《林海雪原》《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金色的鱼钩》《为人民服务》单元教学目标03识字与写字: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阅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口语交际: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分类内容教学目标阅读课《古诗三首》1.会写28个字,会写37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和《为人民服务》的第2-3自然段。默写《竹石》。3.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理解课题对课文的统领作用,把握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4.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受到革命文化教育。5.能借助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口语交际即兴发言能根据场合、对象等,稍作准备,作即兴发言。习作心愿1.能选择适合的材料与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愿。2.能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语文园地交流平台1.能围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展开交流,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能联系读过的古诗,了解哪些事物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3.体会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4.背诵一组有劝勉意义的俗语。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单元教学建议04教学建议聚焦单元整体紧抓课后习题人文与要素并重阅读与表达相依我们要关注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语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在品读语言的基础上真切感受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不能脱离语言文字,不要喊口号,讲大道理。充分了解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并体会好处。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的时,要注重资料使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引导学生不仅能查阅相关资料,还要选出有用的资料。进一步关注语言表达,体会议论文中遣词用语的准确严谨。整合思路及课时设计05课型课时课题整合内容单元先导课1单元预习本单元四篇文章精读引领课1《古诗三首》《远大志向》古诗组精读引领课1《十六年前的回忆》《贺龙将军印象记》精读引领课1《为人民服务》《我是您的儿子》略读整合课1《金色的鱼钩》《白马》《草》表达运用课2-3口语交际 习作达标提升课1语文园地四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先导课教学目标1.明确单元主题,了解单元内容。2.识记本单元生字新词,并理解词语。仔细认真地有感情朗读课文。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人物优秀品质,交流读后感受。教学环节三、合作交流,点拨指导一、激趣导入,明确主题二、目标定向,自主学习四、质疑问难,总结提升一、激趣导入,明确主题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人文主题:理想和信念语文要素:1.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2.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学习步骤预习内容预习要求阅读课文阅读本组四篇课文《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1.正确流利读课文。2.熟读关于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重点句子。识写字词生字:络锤凿焚稚避啪瞪僻瞅靴魔刑哼峻绑啃袍执彻 迁 泰 迫 批 标 牺 炊 葬词语:埋头幼稚含糊避免局势局势严峻轻易尖锐僻静魔鬼苦刑冷笑残暴匪徒法庭安定占据会意执行过度革命解放彻底利益意义剥削 压迫批评兴旺五湖四海目标责任牺牲死得其所制度寄托 哀思正确书写本单元生字词,同桌交流识记方法,能够与形近字、同音字相比较、区分。搜集资料搜集作者(李贺、于谦、郑燮、李星华、毛泽东、杨旭)、文章主人公(李大钊、张思德、老班长)、长征等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资料,并做好记录。感知内容《马诗》这首诗用( )的表现手法,诗人( ) ,通过写马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 )的远大志向和强烈渴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 ) 的感慨与愤懑。《石灰吟》中,于谦以 ( )自喻,表达了诗人 ( ) 的意愿和 ( )的决心。《竹石》这首诗借赞美在艰难、恶劣环境中的 ( ),抒写了诗人 ( )的高尚品质,说明做人要 ( )。《十六年前的回忆》回忆了()同志被捕前后与()作斗争的事迹,赞美了李大钊同志()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的崇高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与()之情。《为人民服务》通过悼念()同志,讲了()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金色的鱼钩》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根据提示,试着从文章中的关键词,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主要观点。二、目标定向,自主学习识写字词生字:络锤凿焚稚避啪瞪靴魔刑哼峻绑啃袍迁泰迫批标牺炊葬词语:埋头幼稚含糊避免局势严峻轻易尖锐僻静魔鬼苦刑冷笑 残暴匪徒法庭安定三、合作交流,点拨指导chuí锤záo凿fén焚袍páozàng葬chuī炊锤chuí写法:第二横略长,最后一横要短一些,四个横之间的间隙要匀称。易错字凿záo写法:下半部分要写平稳写端正,注意“凵”(kǎn)框里面不要多写一横 。常用的方法与策略:1.找近义词的方法;2.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交流难理解的词语1.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泰山:我国名山;五岳之首。2.轻于鸿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做的不值得。3.精兵简政:精简人员,缩减机构。比喻精简不必要的东西。4.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学习步骤预习内容学习要求搜集资料搜集作者(李贺、于谦、郑燮、李星华、毛泽东、杨旭)、文章主人公(李大钊、张思德、老班长)、长征等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资料,并做好记录。本环节学生借助关键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观点。关注学生理解上的差异。1.《马诗》这首诗用( )的表现手法,诗人( ) ,通过写马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 ) 的远大志向和强烈渴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 ) 的感慨与愤懑。2.《石灰吟》中,于谦以 ( )自喻,表达了诗人 ( ) 的意愿和 ( )的决心。3.《竹石》这首诗借赞美在艰难、恶劣环境中的 ( ),抒写了诗人 ( )的高尚品质,说明做人要 ( )。4.《十六年前的回忆》回忆了()同志被捕前后与()作斗争的事迹,赞美了李大钊同志()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的崇高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与()之情。5.《为人民服务》通过悼念()同志,讲了()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6.《金色的鱼钩》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