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设计人:祁玉鑫 课型:新授课 学生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3.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难点:判断置换反应
二、探索新知:
知识点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回忆与再现】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实 验
现 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活泼性比较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镁在空气中燃烧
【阅读】课本9页内容,完成以下题目:
1.为什么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我们常说“真金不怕火炼”。请您从化学的角度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组讨论】①判断活动性的方法一: 。
② 和 比较活泼, 和 次之, 最不活泼
知识点2:金属与酸的反应
【回忆与再现】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实验1】观看演示实验,完成下表
金属
剧烈
程度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
稀硫酸
镁
( )
( )
锌
铁
铜
【交流讨论】①上述四种金属中能跟酸反应的有几种?反应剧烈程度如何?不跟酸反应的有几种?由此排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
②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二: 。
③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
【归纳小结】置换反应
1.定义: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征:A +BC ==B +AC(取而代之)
3.其余的三个反应类型分别是: 反应 、 反应 、复分解反应
三、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课本“练习与应用”P13.1~2
3、活动探究:Fe、Cu、Mg、Zn是几种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将它们同时放入稀盐酸中,出现了下图表示的情境。请分析它们的表白后填写下列空白。
(1).大喊“我快要完蛋了”的金属是 ;说“我一点不在乎”的金属是 。
(2).有一种金属坚持不住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3).取出勉强能行的金属放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为了探究金属镁、锌、铁与酸反应的快慢,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分别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相同的稀硫酸;
②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的、质量相等的镁、锌、铁,把三个相同的气球分别套在各个试管口上。
[观察与分析](1)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气球膨胀最快的是放 的试管。
(3)通过该实验分析,实验室一般用锌而不用镁、铁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是:
5、取大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丙的快,乙表面没有现象,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丙>乙 B、丙>乙>甲 C、 甲>乙>丙 D 、 丙>甲>乙
【课后练习】课本“练习与应用”P13.3~4
1.不能由金属和稀硫酸直接反应制得的物质是
A. MgSO 4 B.Fe 2 (SO 4)3 C. CuSO4 D.ZnSO4
2.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中燃烧的是( ) A.金箔 B.铁丝 C.木炭 D.氢气
3. 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C+O2点燃CO2 B.2H2O2MnO22H2O+02↑ C.CuO+H2△Cu+H2O D.2H2O通电2H2↑+02↑
4.收藏家收藏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C.铝易氧化,其表面的氧化膜具有保护内部作用 D.铝很难与酸发生反应
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帮助实验老师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两个未贴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存放银白色金属片。到底它们是哪两种金属?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对这两种金属X和Y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实验探究。
(1)进行实验,获得结论。完成好如下实验报告,并回答后续有关问题。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分别把这两种金属放入 溶液中,观察。
金属Y表面无明显变化;金属X的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金属X的试管口,气体燃烧。
金属活动性顺序:
(2)在进行上述实验之前,只知道X、Y可能是锌银中的各一种,则根据实验结果说明Y 。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平凉七中 祁玉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
(3)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难点:判断置换反应
【教学方法】
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教具准备】
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钉、试管(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从地里出土的金属文物中,金器总是保存得相当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出土不仅很少而且锈迹斑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要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学习他们的化学性质,本节课我们研究的课题就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展示】
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知识点一、金属与氧气反应:
【回顾与讨论】:镁在空气中燃烧和铁在氧气中燃烧回忆两个反应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比较一下二者的活动性?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9页内容,完成学案内容
【思考】1.为什么铝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
2.“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什么?
【交流与讨论】1、是否所有的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
2、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是否能表示金属的活泼性?
【小结】1、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一:
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者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判断
知识点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科学家的故事】16世纪中叶,瑞士化学家帕拉塞斯和17世纪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以及其他一些化学家,都发现有些金属与酸反应可以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并且发现不同金属反应的剧烈程度 不一样。那么哪些金属可以和酸反应?反应的现象又如何呢?我们来完成活动与探究。
【复习提问】实验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活动与探究】金属铜、铁、锌、镁,分别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如果有气体生成,再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
【小组交流】总结实验现象,试着书写化学方程式。
【交流与讨论】1、是否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
2、你能否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强弱?
【小结】1、大多数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2、可根据金属是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思考】展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得出置换反应的概念,即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小试牛刀】判断下列反应是不是置换反应:(具体内容见PPT)
三、知识应用,巩固新知
【课堂练习】课本“练习与应用”P13.1~2、学案3、4、5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课本“练习与应用”P13.3~4 学案1-5
五、反思与小结: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六、板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活动性:Mg、Al>Fe、Cu>Au
2、与酸反应
活动性:Mg>Zn>Fe>Cu
置换反应:
课件24张PPT。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平凉七中 祁玉鑫 为什么有的金属制品保留这么完整,表面没有什么改变;而有的金属表面却有这么大的改变呢?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
3.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难点:判断置换反应你学过哪些金属与O2的反应?火星四射,放出大量
的热,产生黑色固体?发出耀眼的白光,
放热,生成白色固体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自 主 学 习
阅读:课本9页内容,完成学案内容知识点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2、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铝的进一步氧化。金在高温下也不能与氧气发生反应。1、是否所有的物质必须在点燃的条件下才与氧气反应呢?4Al + 3O2 2Al2O32Mg + O2 2MgO常温下就能反应2、在加热条件下除了铁还有哪些金属也能与氧气反应呢?红色表面逐渐变黑铜和氧气反应3、是否所有的物质都可以与氧气反应呢?金加热 ——无明显现象Au + O2高温下也不反应 4Al+3O2 = 2Al2O32Mg+O2 = 2MgO高温下,Au和O2 不反应___、___比较活泼, ___、__次之, ___最不活泼。 以上金属的活泼程度:常温下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Mg AlFe CuAu加热时结论:金属与氧气反应越容易,金属的活泼性越强,反应越剧烈,金属的活泼性越强。(即金属活动性)知识点二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 二、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复习回顾
Zn + H2SO4 = ZnSO4 + H2↑ H 探究一: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观察重点:
1.金属与酸是否反应
2.反应的剧烈程度和气泡的多少探究一: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反应慢,有少量气泡产生没有明显变化反应较剧烈,有较多的气泡产生剧烈反应,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反应慢,有少量气泡产生没有明显变化反应较剧烈,有较多的气泡产生剧烈反应,有大量的气泡产生Fe+2HCl==FeCl2+H2↑Zn+2HCl==ZnCl2+H2↑Mg+2HCl==MgCl2+H2↑+2氯化亚铁Mg+H2SO4=MgSO4+H2↑Zn+H2SO4=ZnSO4+H2↑Fe+H2SO4 =FeSO4+H2↑+2硫酸亚铁探究一: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能与酸溶液反应的金属 ,
不能与酸溶液反应的金属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金属活动性比_______强。CuMg、Zn 、Fe 结论:Mg、Zn 、Fe Cu二、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镁、锌、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 + 2HCl = MgCl2 + H2 ↑
Mg + H2SO4 = MgSO4 + H2 ↑
Zn + 2HCl = ZnCl2 + H2 ↑
Zn + H2SO4 = ZnSO4 + H2 ↑
Fe + 2HCl = FeCl2 + H2 ↑
Fe + H2SO4 = FeSO4 + H2 ↑
置换反应
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 +BC ==B +AC(取而代之) 哪些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1、Zn + H2SO4 = ZnSO4 + H2↑ 2、Fe + Cu(NO3)2 = Fe(NO3)2 + Cu3、CuO + CO == Cu + CO2高温4、CuO + H2 == Cu + H2O △√1、大多数得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
2、很多金属都能和氧气、稀硫酸等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3、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课堂小结课本“练习与应用”P13.
3~4
导学案:1-5布置作业 铝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铝会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呢?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 除去铝锅表面致密的的氧化铝薄膜,就不能保护里层的铝不再与氧气反应,使铝锅容易被腐蚀。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虫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桶盛放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uSO4=FeSO4+Cu学以致用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据古籍记载江西上饶有一苦泉(苦泉水呈蓝色),铁锅使用苦泉水会变成铜锅。 工人师傅用硫酸铜在钢板上划线,钢板上会出现一条红色的线。镁、锌、铁、铜与盐酸的反应MgZnFeCu小黑点表示产生的气泡 由此推出 ,金属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 Zn、Fe、Cu讨论:观察此图,你有何看法?书上p11插图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
设计人:祁玉鑫 课型:新授课 九年级 班 姓名: 上课日期:2013.12.4
一、学习目标:
1.探究金属与化合物的溶液之间相互反应的规律。
2.掌握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及其重要应用。
3.熟练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相关的判断,并能运用其进行实验探究。
学习重点、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二、课前复习
1.许多金属能与氧气反应,如:Mg+O2==
2.金属与酸的反应,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如能发生,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盐酸:
③锌和稀硫酸: ④铜和稀硫酸:
三、自主探究:
知识点三: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复 习】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组实验】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铜片分别浸入硫酸铝溶液、硝酸银溶液中,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实验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交流讨论】
1.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丝?
2.上述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反应
3.通过以上学习探究,你获得了哪些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
知识点四:金属活动性顺序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第12页“金属活动顺序表”,然后讨论其用途
【归纳小结】1.金属活动顺序表(请根据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写出元素符号):
2.规律:⑴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______________
⑵位于 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__________
⑶位于 的金属能把位于 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里______________。
【思考讨论】
1.金属的活动性与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有何关系?
2.氢不是一种金属,为什么要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它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3.金属之间的置换与氢的位置有关吗?
■注意: 1.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指氢元素)而不是氢气。
2.浓硫酸及硝酸与金属不是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而是产生水等。
3.金属与其他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应时需注意是“前换后”, 金属化合物必须能溶于水( AgCl 不溶于水)。
4.钾、钙、钠等金属的活动性较强,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比较复杂,一般不用其直接置换比其不活泼的金属。(会先与水反应如: 2Na+2H2O=2NaOH+H2↑)
5.铁与酸,铁与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亚铁(+2价)化合物。
四、练习巩固
课本P13页“练习与应用” 2、5、7
1.【2009年平凉市】已知三种二价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 >Y>Z。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从理论上分析肯定不成功的实验是( )
A.实验一:X + YSO4 →XSO4 + Y B.实验二:Z + YSO4 → ZSO4 + Y
C.实验三:X + H2SO4(稀) →XSO4 + H2↑ D.实验四:Z + H2SO4(稀) → 不反应
2. 【2010年平凉市】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发生反应。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甲>铜>乙 B.铜>甲>乙 C.乙>铜>甲 D.甲>乙>铜
3.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Mn+H2SO4═MnSO4+H2↑ B、Mg+MnSO4═MgSO4+Mn
C.Fe + MnSO4 = FeSO4 + Mn D.Mn + CuSO4 = MnSO4 + Cu
4.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选用的药品是( )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硫酸锌溶液 D.硝酸汞溶液
5. X、Y、Z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①Z+YSO4==ZSO4+Y ②X+ YSO4==XSO4+Y ③X+ H2SO4== XSO4+ H2 ↑ ④Z+ H2SO4不反应
A. Z>X>Y B. Z>Y>X C. X>Y>Z D. X>Z>Y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布置作业】
1.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3个判断依据
2.课本“练习与应用”P13页 3、6、8
【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
平凉七中 祁玉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探究金属与化合物的溶液之间相互反应的规律。
(2).掌握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及其重要应用。
(3).熟练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相关的判断,并能运用其进行实验探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探究欲、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拓展视野→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教具准备:
铁片、铜片、铝片、铁丝、铜丝、铝丝、砂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学生自主完成,个别学生板书化学方程式)
1.许多金属能与氧气反应,如:Mg+O2==
2.金属与酸的反应,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如能发生,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盐酸:
③锌和稀硫酸: ④铜和稀硫酸:
【得出结论】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一和方法二
【教学目标展示】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三: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复 习】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引 入】对于两种都不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金属如何判断其活动性的强弱?
【分组实验】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铜片分别浸入硫酸铝溶液、硝酸银溶液中,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书写化学方程式,提示注意要点。
【演示实验】为了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教师补做将硝酸银溶液中滴到铜片上观察实验现象。
【设置讨论】1.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丝?
2.上述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3.通过以上学习探究,你获得了哪些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
【小结】1、部分金属能与另一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2、可根据金属能不能把另一种金属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知识点四:金属活动性顺序
【设问】更多的金属活动性怎样呢?
背景介绍:科学家类似于我们的探究,进行了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总结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
【自主学习】课本第12页“金属活动顺序表”,然后讨论其用途
完成学案内容:根据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写出元素符号。
1.注意个别元素符号的名称。
2.写完后齐读两遍,提醒背诵记忆。
【学法指导】 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采用“五元素一句”的方法记忆,即“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它可以给你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课本第12页内容)完成学案内容。
【思考讨论】
1.金属的活动性与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有何关系?
2.氢不是一种金属,为什么要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它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3.金属之间的置换与氢的位置有关吗?
【归纳总结】金属活动顺序表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5个问题(见学案)
注意提醒学生在教材上勾划重点,在教材上书写补充内容。
三、练习反馈,巩固新知(见学案)
四、交流讨论、归纳小结
本节课简而言之为:一个规律、一个顺序、三个应用
五、布置作业:
1.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3个判断依据
2.课本“练习与应用”P13页 3、6、8
板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与酸的反应
3、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2Al+3CuSO4==== 3Cu+Al2(SO4)3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结论: Al > Cu > Ag
4、金属活动性顺序
【课后反思】
课件17张PPT。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 平凉七中 祁玉鑫 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与氧气反应越容易,金属的活泼性越强; 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能表示金属的活泼性不同。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一: 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二: 一般情况下,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金属,其活动性较强 ,不反应的较弱;反应越剧烈的越强,越缓慢的越弱。 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能表示金属的活泼性
1.探究金属与化合物的溶液之间相互反应的规律。
2.掌握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及其重要应用。
3.熟练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相关的判断,并能运用其进行实验探究。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Fe + CuSO4 = Cu + FeSO4Fe 比 Cu活动性强置换反应复习回顾三、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的反应+2硫酸亚铁探究: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应蓝无银白紫红无2Al+3CuSO4=Al2(SO4)3 +3CuCu+2AgNO3=Cu(NO3)2 +2Ag无明显现象探究: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应__比__
活动性强__比__
活动性强Cu AgAl Cu__比__
活动性强Al Cu蓝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_________。铝、铜、银能反应
Al比Cu 活动性强能反应
Cu比Ag活动性强不能反应
Al比Cu活动性强结论: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三: 如果金属A能把金属B从它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则证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动性 。强锡铅铂金AuPtAgHgCuHPbSnFeZnAlMgNaCaK弱金属活动性强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相信你能归纳: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与它的活动性有何关系?
2.氢不是一种金属,为什么要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它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3.金属之间的置换与氢的位置有关吗?
为了区分能否与酸反应的金属,像一个参照物。练习巩固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桶盛放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uSO4=FeSO4+Cu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湿法炼铜 ) 据古籍记载江西上饶有一苦泉(苦泉水呈蓝色),铁锅使用苦泉水会变成铜锅。 工人师傅用硫酸铜在钢板上划线,钢板上会出现一条红色的线。课堂练习:5. 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银与稀盐酸 (2)锌与硫酸铜溶液
(3)铜与硫酸锌溶液 (4)铝与硝酸银溶液
解答:可发生反应的:(2)(4)
化学方程式:(2)Zn + CuSO4 = Cu + ZnSO4(4)Al +3AgNO3 = Al(NO3)3 + 3Ag课堂练习:+3-17.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的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解答: 金属活动性顺序 X>Y>Z【2012年平凉市中考试题】 课堂练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2.大多数金属能与稀HCl或稀H2SO4反应3.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反应越容易,越剧烈,金属越活泼金属活动性反应越容易,越剧烈,金属越活泼金属能否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3个判断依据(课本第12页)
课本第13页“练习与应用”
3、6、8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