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展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基本说明
1.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属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4.学时:45分钟
二、教学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的重要地位,因此本课的讲解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内容上本课讲述了从中国人类起源到中华文明诞生及早期国家的形成等内容。共3个子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介绍了我国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介绍了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以及夏朝建立等史实;“商和西周”,介绍了商朝的甲骨文、青铜铭文、内外服制、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同时,简要介绍了商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本课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紧扣课标的基础上,删繁就减。
2.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本阶段内容有过5节课的学习,对于“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有过了解,同时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阅读史料的能力与方法,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另外,中华文明的起源充满着神秘色彩,学生对此也有着较强的探究欲望,兴趣浓厚。但是,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由于年代久远,一些概念对于高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仍较为困难,如:什么是文明?界定文明的标准是什么?早期国家的特征是怎样的?因此,教学中需要教师积极引导,通过补充图片、神话传说及考古发现等多种类型的史料,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他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基于课标和教学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如下: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境内远古人类的空间分布、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梳理,加强时空观念,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通过了解良渚遗址、二里头遗址的考古成果,以及对生产力提高、私有制的产生、阶级出现的逻辑分析,认识“文明”“国家”产生的条件,培养实证意识。
(3)结合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了解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状况,分析早期国家的特点。
(4)通过对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的梳理与分析,认识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培养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重难点
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格局;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难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阶级与国家的产生关系
四、教学设计思路
以博物馆邀请函导入,展开三个章节:一是展览台——考古时代 新旧石器,通过学习良渚文明,帮助学生认识“文明”这一概念,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梳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二是声音所——传说时代 三皇五帝,重点分析阶级与国家的产生关系,并且通过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三是阅览室——信史时代 商周两代,通过学习商代的内外服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概括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五、教学方法和媒体设计
1.教法:史料教学、讲授法、讨论法
2.学法: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3.制作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展示历史课堂的展览博物馆邀请函。 讲述:欢迎同学们来到“中华五千年文明展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专题展览的现场。同学们一定很好奇文明有何标志?早期国家又有哪些特征呢?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会在今天的展览会中一一揭晓。 我们首先要参观的是2019年7月,第43界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良渚遗址。对于良渚遗址习近平总书记是如此评价的:“良渚遗址是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良渚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意味着中国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于距今五千年前,终于得到了国际承认,意义重大。5000年前的中华文明是怎样的?良渚古城是如何证实中华5000文明的? 认真听讲,进行思考。 以邀请函和习总书记的评价导入,贴近学生实际,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问,激发学生求知欲。
概念解析:何为文明?
材料:“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出进入文明社会标准: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三是出现王权和国家。” ——王巍《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主要成果及启示》 问题:材料认为文明起源的标志是什么?你认为文明起源的标志是什么? (预设答案:城市,国家,文字) 点拨:城市,阶级,王权和国家 阅读材料,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阐释自己对文明的理解。 文明界定的标准是本课中无法回避的问题,通过概念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学术界对于文明界定的标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通过自己对文明的阐述,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一、展览台——考古时代 新旧石器
展览台一:观 遗址——良渚文化遗址 过渡:刚刚提到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意味着它所代表的中5000多年文明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良渚古城是如何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的呢?2004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良渚古城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址,专家们对它做了大量的考古工作,挖掘出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下面让我们近距离参观良渚古城遗址。 教师活动:展示良渚古城城墙分布图。 讲述: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外城三部分结构,据考古研究,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的土石方总量达1005万立方米,体积几乎是胡夫金字塔的一倍。 问题:结合对“文明”的分析,你能从资料中得到什么信息? 点拨:城墙的出现说明当时有了城市,而且城市的规模非常大,城市的修建需要对大量的人力进行组织和管理,据此可以推测出在当时已经有了强制性权利的存在。 教师活动:展示良渚遗址中出土的玉器及良渚文化墓地的6个等级。 问题:这些考古资料是如何证实文明存在的? 点拨:玉是一种权利的象征,可以推测出当时有了阶级的分化;墓葬的差异也可以推测出当时已经有了贫富分化,阶级产生。 总结:这些考古资料证明,在5000多年前,良渚古城出现了社会分工、阶级分化和中心权利,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正如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所言:“尽管未见成熟的文字,也尚未发现金属制品,但仅凭高大的宫殿台基、宏伟的城墙、古老而庞大的水利工程以及那数以千计象征着权利与信仰的玉器,就足以让人们相信,5000年前的良渚古国的社会发展高度完全可与其他古老文明比肩”。 结合教师讲述,回忆对文明的分析,思考问题,做出回答。 通过对良渚文化考古资料的分析,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华5000年文明的认同感。
展览台二:观 分布——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过渡:参观完良渚遗址让我们一起走进下一个展厅。考古发现,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考古学家根据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将原始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问题:在中国境内,旧石器时代的代表性遗存大家知道哪些?他们又过着怎样生活的? (预设答案:代表性文化遗存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主要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和元谋人已经学会了使用天然火。) 教师活动:展示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问题: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 讲述:从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分布非常广泛,并且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这些考古成果的不断涌现,证明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过渡:经过漫长的演化,人类跨入了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教师活动:展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图。 讲述: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哪些遗存?比较熟知的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大汶口遗址。除此之外,还有诸多文化遗存,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 问题1: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讲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分布广泛,并且集中在了黄河长江流域,所以我们说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也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教师活动:展示新时期时代重要遗存名称,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表格并回答问题: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石器时代有何进步之处? (预设答案:生产工具进步;原始农业、饲养家畜、手工制陶和纺织技术发展。) 讲述: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工具上,还体现在农业的发展上。在这些遗存中发现了水稻、粟等作物,这也表明我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原始农耕的出现是文明起源的基础。 总结:刚刚通过对地图的观察我们发现旧石器时代和新时期时代的文化遗存都体现出了地理上集中的特点,同时考古发现,距今6000年—5000年间的遗址中,中原地区仰韶文明常见的花瓣纹也出现在山东地区、长江中游、西辽河地区等地。这可以佐证文化上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因此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阅读教材,归纳旧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存及其生活特点。观察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进行思考并做出回答。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并对问题进行思考,做出回答。 通过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激发学生已有知识。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历史地图,概括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利用历史地图,使学生直观的感受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分布,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通过表格梳理,使知识条理化,培养学生归纳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新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存及其特点,感受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曙光。
二、声音所——传说时代 三皇五帝
过渡:部落与部落联盟,一般指的就是古史相传的三皇五帝时代,关于三皇五帝,说法不一,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三皇时代神话色彩比较浓。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教师活动:介绍禅让制。 讲述:尧年老时,根据各部落首领的推举和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禹因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教师活动:出示关于启即位的资料记载。 材料: 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史记·夏本纪》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今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问题:为什么关于启的即位会出现不同的记载? 点拨:夏史直接资料较少,其创建方式尚存疑; 不同时代特征各异史书叙述角度不同。说明历史久远的客观性和史家记载的主观性。 问题: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同桌交流) 教师活动:利用图示引导学生分析生产力、私有制、贫富分化、阶级及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生产力的发展是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开始出现剩余产品,一些产品归为了个人所有,私有制开始出现,因为每人的财富不同,所以贫富分化和不平等开始产生,出现了阶级的分化,即早期的奴隶主和奴隶,国家的产生是阶级矛盾间不可调节的产物。 过渡:1959年,在河南洛阳发现了二里头遗址,该遗址距今约3800——3500年间,目前对于二里头遗址是否是夏朝的遗址,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通过对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学术界认为很有可能是夏朝都城遗存。 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肯定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朝的遗址? 教师活动:展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示意图和《竹书纪年》书影。 点拨:两座类似宫殿的遗址,出土了很多青铜器和玉器大多为礼器和祭器,也发掘石制和骨制的生产工具。《竹书纪年》、《尚书》等文献中有关于夏朝具备国家的基本特征(制定刑法,军队、监狱)世袭制的记载。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佐证就是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二重证据法。但是因为缺少如甲骨文那样的内证性的文字证据出土。所以二里头有可能是夏,乃至极有可能是夏,但这仍是假说。 认真听讲,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同桌交流完成生产力、私有制、贫富分化、阶级及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图。 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传说故事和文献材料的结合,帮助学生了解传说时代的同时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内容,要通过对文明的解释,以及对良渚文明的介绍等内容铺垫,然后对学生加以引导,完成教学难点突破。 通过为什么不能肯定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遗址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实物史料与文字史料有更深刻的认识,了解二重证据法,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
三、阅览室——信史时代 商周两朝
1.商朝的统治 过渡:与夏朝相比,商朝的历史我们已经得到实证。可以确定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和出土的甲骨文。。 材料:帝辛(商纣王)时代黄组卜辞: “癸亥卜,黄贞卜,征夷方在雇彝,在九月。” ——《甲骨文合集36487》 己卯卜,贞今日多雨。 ——《英国所藏甲骨集》2588 讲述:20世纪初,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一带发现了殷墟遗址,在遗址中出土的大批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我们将这些文字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用做占卜的文字,是我国已考证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具有完整体系的文字,它的发现标志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通过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我们也可看出商人极度崇信鬼神,事无大小都要卜问,并根据龟甲裂纹形态决定吉凶。礼记中也提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说明了商朝神权统治色彩浓厚的特征。 教师活动:展示内外服制度示意图 问题:商朝是如何管理地方的?这种制度下商王与地方的关系如何?商朝为什么推行此种制度? 点拨:商朝在国家管理上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指王畿、商王直接统辖之地。外服指王畿以外的臣属地区。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是完全稳固,往往视商国力盛衰而定。王朝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打破,没有能力对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 讲述:当时的商王朝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打破,没有能力对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内外服制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是当时能够有效统治的最佳方式。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早期国家的什么特征?(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通过甲骨文等文献记载,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培养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能力。
2.西周的统治 过渡:西周的疆域比商朝更大,为了进行有效管理西周采取了什么制度? 教师活动:展示西周初年疆域图 问题1:为了进行有效管理西周采取了什么制度?(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回顾所学) 讲述:西周改变了臣服部族的领导,选派亲族、功臣及有古帝王后裔去做地方诸侯,建立了新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分封制。分封制是古汉语“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邦建国,即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前提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划分诸侯,以这种藩属的关系替周朝守护四方,作为周朝的屏障。 讲述:通过分封,西周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不仅巩固了统治,而且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但是贵族内部在权力、财产的继承、分配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矛盾。 问题2:为解决这个问题,西周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呢?(宗法制) 教师活动:展示宗法制示意图。 问题3: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分封制和宗法制有何关系? 讲述: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该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大小宗制度,周天子是全天下的大宗,居于居高无上的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它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以此类推。大小宗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对大宗而言,小宗就是他的臣属,要对大宗绝对服从;同时小宗也是大宗的兄弟,具有血缘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分封是宗法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为分封制提供依据,解决统治阶级财产和权力分配问题;政权与族权相结合,奠定家国同构观念。 过渡: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这是中国早期国家在政治方面的显著特征。在经济方面是怎样的呢?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我们重点来了解下当时的土地制度,大家还有印象吗?(井田制) 教师活动:展示井田制样式图及材料 材料:“方里而井,井有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孟子·滕文公上》 讲述:因为公田和私田的划分像一个井字,所以我们称这种制度为井田制。 对于井田制在很多文献当中都有记载,在这种制度下,劳动者需先养公田,然后才可以治私田,它的特点就是土地国有,集体劳作。 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周朝政治上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所构建的等级秩序,而以景甜是为经营方式的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则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以上制度推动共同体更加稳固的发展。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问题探究,结合课件所示图表,归纳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预设答案:政治: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家国同构的政治局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经济:土地国有;集体劳动。思想:呈现较浓厚的鬼神迷信色彩;西周时期已经产生了早期“民本”思想 。) 认真听讲,思考对问题进行思考,做出回答。 独立思考完成后,小组交流合作。 通过连续的3个设问,层层深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政权与族权相结合这一特征,意在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旨在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加深学生对本课重点知识的印象。
教师活动: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总结:中国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我们看到了文明的要素,这些文明要素证实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从满天星斗到在中原地区得以集中发展,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出了多元一体的特征。夏商周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也是奴隶社会的形成与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国家体制的完善,经济的发展也为中国历史从奴隶制社会迈向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通过板书将知识层次化,条理化,巩固重点知识,提升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
七、教学评价设计
材料 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某一制度之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某一制度之消失,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在渐渐地变质。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并结合本课所学相关内容,自行拟定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写出具体论题,论述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