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
汴河怀古
【作者】皮日休 【朝代】唐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
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
1.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度的创立等史实。
2.通过分析史料能对大运河的开凿和科举制度的创立做出全面的评价。
3.通过分析相关史实和材料研读,能准确概括出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并与实际相结合,体会其中教训。
学习目标
结束分裂隋统一
选拔人才创科举
巩固统一通运河
残暴统治隋灭亡
目 录
一
二
三
四
一
结束分裂隋统一
结束分裂隋统一:分久必合
439年
统一北方
316年
亡
266年
蜀
221年
魏220年
吴
229年
263年灭
西晋
280年
统一全国
十六国
317年
东晋
北魏
宋
420年
齐
梁
陈
南朝
东魏
北齐
北朝
534年分
隋
589年统一全国
581年
东汉
577年灭
三国
西晋
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两晋
263年灭
三国
北周
西魏
这一时期虽然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北方战乱不断,但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加强。三国以来,尤其是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思想和文化上的认同,为新的大一统(隋唐)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隋灭陈示意图
隋朝疆域示意图
嗟乎!自昔晋室播迁,天下丧乱,四海不一,以至周、齐,战争相寻,年将三百。故割疆土者非一所,称帝王者非一人,书轨不同,生人涂炭。
——魏征《隋书》
至陈亡之前,“酒色过度”,“小人在侧,宦竖弄权……百姓流离, 横尸蔽野” ——姚思廉《陈书》
2.长期割据混战、人民渴望统一
1.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3.南方陈朝统治腐败
4.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结束分裂隋统一:统一原因
隋朝统一资料卡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统一全国时间:
统一的意义:
杨坚(隋文帝)
公元581年
长安(今西安)
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结束分裂隋统一:一统天下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材料一:隋朝实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增加政府的税赋收入,健全仓廪制度,稳定经济秩序。
——《蒙曼说隋》
材料二:隋文帝统一度量衡面对的是南北朝两种不同的制度。北朝度量衡混乱,约相当于南方的一尺二寸。
——丘光明《中国度量衡史上的三次大统一》
材料三: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御史、都水二台,太常等十一寺,左右等十二府。 ——司马光《资治通鉴》
经济上: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结束分裂隋统一:治理措施
材料二: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
——杜佑《通典·食货》
时间 户数 人口 时间 垦田
581年 159多万 3000多万 589年 1940多万顷
606年 890多万 4600多万 大业年间 5585多万顷
人口增长
垦田扩大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结束分裂隋统一:治理效果
材料一:
二
选拔人才创科举
世卿世官制
贵族子弟世袭官职
军功授爵制
军功大小
察举制
自下而上推荐品行和才能
九品中正制
中正官评品门第授官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
——晋《请罢中正除九品疏》
夏商周
秦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以后
选拔人才创科举:选举方式的演变
?
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正式设立了每年举行的常贡之科。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隋文帝杨坚,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杨广,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科——考试科目;举——选拔人才
选拔人才创科举:科举制概况
材料一:科举制虽说也有不少弊病,但它使应考之人获得公平竟争的机会,这对于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广泛搜罗人才,有着无可辩驳的优点。以考试取士,权在国家,考取者无私恩,黜落者无怨恨,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政治的清明。
——何忠礼《荐举制度与考试制度优劣之比较》
材料二:在有清一代114名状元中家世可以查考明白的57名状元中,出身于官僚家庭的占51%,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占49%,平民子弟入仕人数几乎占了一半左右。
——宋元强《清代的科目选士与竟争机制》
活动一:小组合作,讨论隋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有何意义?
1.促进了社会公平
2.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管理选拔范围
3.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维护社会稳定
4.科举制此后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促进社会文化发展
选拔人才创科举:科举制的意义
三
巩固统一通运河
材料一:“江南之为国盛矣……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项……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下。” ——沈约《宋书》
材料二:(隋炀帝)“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以通运漕。”
——李大师、李延寿《北史》
材料三: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四: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魏征《隋书》
加强南北经济沟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攻打高句(gou)丽的需要
促进南粮北运,保证都城粮食安全
巩固统一通运河:大运河开通的原因
三点
四段
五河
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隋朝大运河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水
(唐)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两首诗对隋唐大运河的评价有何不同?
皮日休基本持肯定态度,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胡曾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大运河推动了隋朝灭亡。
辩证分析
历史眼光
巩固统治通运河: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巩固统一通运河:全面地看待大运河的开凿
大运河的开凿,贯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六省,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以洛阳为中心,形成了西通关中,北抵华北,南达太湖流域的广大的通航范围,对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国内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大运河的开通也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人民劳役沉重,耽误农事,引发人民不满,人民起义不断。
巩固统一通运河:正确认识大运河
四
残暴统治隋灭亡
农民起义
隋朝灭亡
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迅速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残暴统治隋灭亡
材料一:“密诏江、淮南诸郡阅视民间童女,姿质端丽者,每岁贡之。”
——魏征《隋书》
材料二:偕皇后、嫔妃、贵戚、官僚、僧尼、道士等,分乘龙舟、杂船五千二百余艘巡幸江都……龙舟四重,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上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二重有二百房,皆饰以金玉,下重有内侍处之。
——李淇 爱仁《虞城县志》
思考: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隋炀帝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巩固统一通运河: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605年,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丁两百万人。605年,开通济渠征调人数百余万
605年,开邢沟征调十余万工人
607年,修长城再征男丁百余万
整理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赋役繁重,刑法苛暴
巩固统一通运河: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时间 军事行动 结果
607年 征林邑 士卒死亡十之四五
607年 征吐谷浑 死者过半
613年 征高丽 共征发兵卒、役夫三四百万
614年 征高丽 615年 征高丽 整理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穷兵黩武,战争频繁
巩固统一通运河: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我们应当吸取秦、隋的教训,保持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以古鉴今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
隋的统一和灭亡
选拔人才创科举
结束分裂隋统一
隋文帝治理效果
隋文帝治理措施
唐诗
二世即亡的原因
继往开来
争创辉煌
科举制意义
科举制概况
评价大运河
开通原因
课堂小结
巩固统治通运河
残暴统治隋灭亡
随堂练习
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议一议: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