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学习目标定位]
1.认识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2.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3.学会分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措施、线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 节
目 录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二、资源跨区域调配三、产业转移四、自主测试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新一代波音737尾翼,分别由我国
上海、西安、沈阳三个飞机制造厂生产区域经济联系 / / 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思考: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是怎样实现协调发展的?法国设计师设计香港中间商珠江三角洲工厂生产美国广告策划日本总代理商销售区域经济联系 / / 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 1. 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2. 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区域经济合作 3.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域经济联系 / / 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 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2. 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3. 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信息和
人才联系日益密切4. 东、西部地区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区域经济联系 / / 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二、资源跨区域调配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区域经济联系 / / 资源跨区域调配(一)南水北调区域经济联系 / / 资源跨区域调配东线工程中线工程西线工程南北东西京杭大运河向北、东南北北方地形京杭大运河三峡工程区域经济联系 / / 资源跨区域调配(二)西气东输区域经济联系 / / 资源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对东部地区:①改善能源结构,缓解铁路运输压力②改善大气质量,提高生活质量③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对西部地区:①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刺激相关产业发展③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区域经济联系 / / 资源跨区域调配(三)西电东送三、产业转移区域经济联系 / / 产业转移三、产业转移1.产业转移作用:
(1)对区际 与区际 的一种替代
(2)促进劳动力、 、 在区域间的流动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原材料价格、工资与 水平、 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致产业向 地区转移。要素流动 商品贸易技术 资本地价公用事业低成本区域经济联系 / / 产业转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
(1)“二战”后,日本为促使经济的复苏,大力发展纺织、食品等轻工业,依靠廉价劳动力大力发展了一些劳动密集型工业。案例 (2)自1955-1969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因重化工工业对原料、燃料消耗量大,而日本国内矿产资源缺乏,因此,需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
(3)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日本发展微电子、新能源、生物工程、宇航、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产业。区域经济联系 / / 产业转移我国产业转移的方式 向内陆迁移 台湾产业向 迁移广东边远地区的 效应沿海企业大陆产业集群区域经济联系 / / 产业转移广东部分地区工业转移区域经济联系 / / 产业转移读图,想一想,广东边远地区为什么具备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这种产业集群效应对当地的发展有何积极或消极影响?区域经济联系 / / 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原因
区域经济联系 / / 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发达国家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进程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因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
经济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移向第二产业;
国民经济收入提高
因环境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提高;
经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劳动力从第二产业移向第三产业
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增幅高于产业移入地区)四、自主测试区域经济联系 / / 自主测试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明显加快,主要表现有( )
①对口帮扶成效显著 ②西部地区招商引资速度加快,东、西部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 ③东、西部地区的合作中,科技、人才和信息的交流不断增多 ④边境贸易十分活跃,实现了与合作方的“双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区域经济联系 / / 自主测试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
回答2~4题。2.图中①~⑤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
A.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3.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荒漠化、水土流失
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
C.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
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
4.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状况
B.增强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前提是市场需求区域经济联系 / / 自主测试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
图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区域经济联系 / / 自主测试(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区域经济联系 / / 自主测试(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
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
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区域经济联系 / / 自主测试对点训练 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
读下图“东亚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1~2题。1.20世纪60~80年代初最有可能从日本、香港迁移到珠江
三角洲的工业部门是 ( )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微电子工业 D.化学工业
2.影响该产业转移到珠三角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劳动力的数量 B.技术因素
C.国家政策 D.优越的自然条件区域经济联系 / / 自主测试 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祖国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
家具等为主;而到中期计算机外设部件则成为主导投资产业。
2000年以来,台湾开始将笔记本电脑和集成电脑等产业转移至
祖国大陆。读以上材料及“台湾对大陆投资的地区分布变化图”,
完成3~5题。3.从产业部门上看,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
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4.从投资地域上看,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
A.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长江三角洲
B.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珠江三角洲
C.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转向福建沿海
D.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转向珠江三角洲
5.关于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于产业外移,台湾经济有了产业升级的空间和机会 ②不可能在祖国大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③生产的产品完全用于外销 ④随着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增加,台商出现了投资定居倾向 ⑤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区域经济联系 / / 自主测试综合提升
6.读“珠江三角洲及其产业转移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珠江三角洲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广泛升级,当地一部分产业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边远地区转移,转移的大部分
是__________型产业和__________型产业。
(3)接受产业转移的广东边远地区的优势主要有哪些?
(4)通过产业转移,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的__________,
这对缩小广东区域内的__________有重要意义。 知识点导航区域的经济合作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产业转移作用影响产业转移因素我国产业转移方式产业转移的原因产业转移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返回 东线工程
从长江下游扬州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并连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经隧洞穿越黄河至天津;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到烟台、威海。 返回 中线工程
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继续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返回 西线工程
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