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七章复习 南方地区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湿热
水田
鱼米之乡
辐射带动
水乡
地狭人稠
博彩旅游业
热带 亚热带季风
日月潭
外向型
考点一 自然特征与农业
1.结合地图、研学线路考查我国南方地区地理事物的分布以及自然地理特征。
2.通过读图考查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相关知识。
3.结合国土开发、灾害防治考查人地关系。
命题角度
感知真题
(自贡学业考)我国茶树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居世界前列。茶树喜温暖湿润,适宜生长在低山丘陵地区。如图为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四大茶区主要分布于我国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位于西南茶区的是 ( )
A.鲁 B.湘 C.滇 D.闽
3.我国四大茶区中气候最温暖湿润的是 ( )
A.江北茶区 B.江南茶区
C.西南茶区 D.华南茶区
C
B
D
链接考点
1、自然环境状况——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位置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地形 东部平原、低山和丘陵,西部高原和盆地
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 长江、珠江
植被 常绿阔叶林
土壤 “红土地”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发展条件 ①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
②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③水田集中连片
主要农作物 粮食作物 水稻
经济作物 棉花、油菜、甘蔗、茶、橡胶、竹等
水果 柑橘、香蕉、菠萝等亚热带、热带水果
常见食材 莲藕、椰子、竹笋等
3、湿热气候对生产生活方式的主要影响
(1)河湖众多,水量充沛,淡水渔业发达,水运发达。
(2)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甘蔗等农作物,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3)房屋多尖顶,利于排水。
(4)居民以米饭为主食。
新题速递
“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余。”这是苏轼所作的《鱼蛮子》中的一段。根据材料完成1~3题。
1.该诗句描述的是我国 ( )
A.平坦富饶的华北平原 B.河网稠密的江南水乡
C.冰川广布的雪域高原 D.林海雪原的东北地区
2.与该区域的特征不相符的是 ( )
A.耕地以水田为主 B.淡水渔业发达
C.传统交通运输以水路为主 D.土地贫瘠,热量不足
3.到该区域能够品尝到的特色水果应该有 ( )
A.柑橘、香蕉、荔枝 B.苹果、杏、梨、桃
C.西瓜、葡萄、石榴 D.无花果、哈密瓜、苹果
B
D
A
考点二 长江三角洲
1.结合地图、弓箭形特点考查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利用图文材料考查河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结合旅游、研学等形式考查长江三角洲城市、同城效应以及旅游景点。
命题角度
感知真题
(新疆建设兵团学业考)如图为H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该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比作“弓”,则位于“箭头”位置的H是( )
A.珠江三角洲
B.京津唐地区
C.黄河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H地区东部濒临的海域是 ( )
A.东海 B.渤海 C.北海 D.南海
D
A
链接考点
1、位置优越性——江海交汇之地
(1)位于长江下游,依托长江干支流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2)濒临东海和黄海,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3)沿海港口众多,海上交通便利,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发展的原因
历史原因 自古以来,长江三角洲就是人口稠密、城镇兴盛之地
自然 原因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全年湿润,有利于农业发展,人口众多
地势 地势低平,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也有利于区域间的联系和交流
水源 水源丰富,能为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提供充足的用水
位置 河网密布,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可实现江海联运,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原因 人口 经济发展迅速,大量人口向此集中,促使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交通 水陆交通便利且发展迅速,加速了区域城市发展
政策 在对外开放政策中长江三角洲被确立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和城市发展
2022年7月12日,水利部长江委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长江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会议目的是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河湖长制工作部署,执行落实长江流域河湖长制协作机制成效和进一步强化河湖长制流域和区域协作能力建设。读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的 游河段,长江经济带“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由此分析长江对长江经济带发挥的作用
有 等。
(2)图中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交会处的城市乙
是 ,据图分析该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新题速递
上
提供水资源、提供便利的河运
上海
矿产资源缺乏
(3)长江经济带建设后,能够 ( )
①显著提高上、中游人口素质 ②促进长江沿线文化技术交流
③有助于增加就业,提高收入 ④促进长江沿线资源优化配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本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发展适宜的产业经济活动是 (多选题)。
A.不断扩大湘、鄂、赣三省矿产资源的开发规模,增加产能
B.引进人才和资金,壮大长沙“麓谷”、武汉“中国光谷”等高新区的发展
C.治理和恢复江河、湖泊等湿地,促进生物多样性,发挥生态效益
D.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山区的产业,如种植经济林果,发展山村观光农业等
D
BCD
考点三 香港和澳门
1.利用地图、图表考查港澳的位置、组成、地形、气候以及地狭人稠的特征。
2.通过对比考查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发展优势及合作模式。
3.结合港珠澳大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热点材料考查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
命题角度
感知真题
(广东学业考)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机器人制造业基地之一,全球多家著名机器人企业在此投资研发和生产。如图为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企业数量地市比例图。据此完成1~3题。
1.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是 ( )
A.广州 B.珠海 C.深圳 D.东莞
2.全球多家著名机器人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研发中心是因为大湾区 ( )
A.科技力量雄厚 B.土地资源丰富
C.消费市场广阔 D.矿产资源丰富
3.多家著名机器人企业进驻,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影响是 ( )
A.促进海洋资源开发 B.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
C.增加劳动力成本 D.减少原材料供应
C
A
B
链接考点
1、比较法学习香港和澳门
项目 香港 澳门
位置 珠江口东侧,与深圳相邻 珠江口西侧,与珠海相邻
组成 香港岛、九龙、“新界” 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经济支柱 对外贸易 博彩旅游
美称 购物天堂 海上花园
2、港澳与内地的经济合作
内地
港、澳
3、祖国内地与港澳的合作模式
(1)改革开放初期—“前店后厂”。
(2)目前粤港合作模式。
我国正在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是目前世界第四大湾区,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相继通车,使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城轨交通圈”成为现实。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一小时城轨交通圈”的意义是 。(多项选择)
A.完善大湾区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
B.实现了湾区城市间的互联互通
C.提升大湾区城市群的竞争力
D.促进粤港澳在旅游、物流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
(2)结合材料,与世界其他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有利条件是 。
ABCD
新题速递
陆地面积大;有充足的发展空间;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等
考点四 台湾省
1.通过历史、地缘以及血缘等材料,考查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结合地图考查台湾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3.探究地形、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认识台湾的美称及原因。
4.利用图文材料考查台湾的经济发展历程及特点。
命题角度
感知真题
(临沂学业考)台湾省是我国神圣领土。据图完成1、2题。
1. 图中信息显示 ( )
A.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B.台湾岛北临黄海,南临南海
C.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相望
D.台湾岛全部位于热带
2.台湾岛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受气候影响,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南部
B.受地形影响,森林集中分布在西部
C.受气候影响,铁路呈环状分布在沿海地区
D.受地形影响,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A
D
链接考点
1、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农业生产
2.台湾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
2021年,歌曲《2035去台湾》广为传唱,歌中描绘了祖国大陆人们乘坐高铁前往台湾的美好情景。读台湾海峡海底通道三方案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台湾旅游资源丰富,是祖国内地居民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下列美景在台湾能够看到的是( )
新题速递
C
2.台湾省的城市大多位于西部,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西部降水最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
B.西部地形平坦,更有利于发展经济
C.西部和大陆近,更利于与祖国大陆往来
D.西部风景优美,更利于发展旅游业
B
(连云港学业考)干栏式民居俗称“吊脚楼”,大多是全木结构,其建筑造型为两层到三层,底层木柱支撑架空,楼上住人。下图为某地干栏式民居。读图回答1、2题。
1.该建筑景观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
2.该地 ( )
A.降水充沛,地形崎岖 B.植被稀疏,千沟万壑
C.河流稀少,草原广布 D.冬冷夏热,地形平坦
(凉山州学业考)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水而灵动,下图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B.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C.水乡风貌别具特色
D.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4.下列省区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湖北省 B.上海市
C.江苏省 D.浙江省
5.(湘西学业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台湾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屿
B.台湾山脉主峰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C.自然环境优越,物产丰富
D.台湾的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有学者用弓箭来比拟我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下图是中国弓箭型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示意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6、7题。
6.武汉在弓箭型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的地位极其重要,主要体现在 ( )
①位于“弦”和“箭”相交的“十字路口”②通过长江西联成渝,东接苏沪
③是弓箭型经济格局中最大的城市 ④具有水陆兼有综合交通优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弓箭型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 ( )
A.环渤海城市群是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B.成渝城市群位于云贵高原
C.珠三角城市群矿产资源丰富
D.长三角城市群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青海学业考)下图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台地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我国宝岛台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屿
B.台湾的河流短而急,水能资源丰富
C.高雄是台湾最大的重工业中心
D.台湾山脉的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
9.下列有关港、澳、台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湾的博彩旅游业十分发达
B.新竹是香港的高新技术园区
C.港、澳、台发展离不开与祖国内地的合作
D.澳门是世界金融中心,有“东方之珠”美称
10.(重庆黔江学业考)菠萝喜温暖、怕积涝,在年均温24~27 ℃,年降雨量1 000~2 000 mm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最为适宜。2020年4月,我国徐闻县首次向日本出口菠萝。读我国菠萝主要种植县分布及徐闻县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菠萝主要种植县分布在 省、 自治区、海南省、广东省、福建省以及 省。
(2)徐闻县是我国大陆最南端,南临 海峡,作
为我国最大的菠萝种植县,其种植菠萝的有利气候
条件是 、 ,但夏季常遭受
等气象灾害。
(3)徐闻县若出口100吨的菠萝至日本,你认为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该运输方式的优势特点是 、 。
云南
广西壮族
台湾
琼州
水热充足
雨热同期
台风
海洋运输
运量大
运价低
11.(眉山学业考)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等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读粤港澳大湾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粤港澳大湾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凭借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 型经济,使得本地区由商品粮和 带水果生产基地,转变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2)进入21世纪以来,该地区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
产业。
(3)推进建设大湾区,将使香港和澳门的世界著名 贸易
港地位进一步提升。
外向
热
高新技术
自由
12.一国两制,行稳致远。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2年6月16日,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紫荆文化国际论坛——‘一国两制’的成就与展望”在香港举办。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材料二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著名诗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摘自爱国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1)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粤”是 省的简称。
(2)近年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联系日益密切,优势互
补,互惠互利。加强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可以为港澳地区的发展带来
哪些好处
广东
提供土地、众多的劳动力、自然资源、生活消费品等。
(5)读图4,“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 海峡,与福建省隔海相望。
(6)我国的台湾省森林资源丰富,岛上森林面积广阔,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称。请你分析其原因。
(3)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有利于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港珠澳大桥(图3)建成通车后,极大地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将促进 。(单选)
A.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向香港转移 B.大量人口迁入粤港澳地区
C.广州市向外扩张 D.粤港澳地区协同发展
(4)读图2,分析香港降水丰富,但严重缺水的原因是?
D
①地域狭小,多低山丘陵,不利于保存降水;
②经济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
台湾
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湿热,森林面积广,植物种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