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前必刷】小升初语文专项练习-诗词曲鉴赏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诗人、诗题与所抒发的志向”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于谦——《石灰吟》——清白做人 B.郑燮《竹石》——不妥协,不随波逐流
C.王冕——《墨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D.李贺——《马诗》——向往自由生活
2.下列对诗句中的字词理解有误的是( )
A.山行:在山中行走。 B.红于:非常红。 C.斜:倾斜。
3.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泣涕零如雨(落下) B.因风飞过蔷薇(凭借)
C.何当金络脑(如何担当) D.孔子不能决也(决断)
4.下列诗歌不属于言志诗的一项是( )
A.《鸟鸣涧》
B.《石灰吟》
C.《己亥杂诗》
D.《竹石》
5.下列词语中,读音、字形、注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徘徊(huai) 疑问 终日不成章(花纹)
B.间(jiàn)断 寂寞 但(只)爱鲈鱼美
C.搅合(huo) 通宵 因(因为)风飞过蔷薇
D.蒸(zheng)融 控置 花重(沉重)锦官城
6.下列诗词中不是托物言志的一项是( )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7.下列句子中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焚”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火”,再查8画。
B.“我看到了他那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样的脸。”这句话可以缩成:“我看到了脸。”
C.“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十五夜望月》这首诗与元宵节这个节日有关。
8.按季节排列下列诗句,正确的顺序是( )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可怜九月初三夜
③二月春风似剪刀 ④小荷才露尖尖角
⑤遥知兄弟登高处 ⑥天津桥下冰初结
A.①④③⑤②⑥ B.③①④⑤②⑥
C.①③④②⑤⑥. D.③①④②⑤⑥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最能表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大闹天宫。
B.“春城无处不飞花”中的“春城”指的是云南昆明。
C.“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其中五岳中的西岳指的是华山。
D.书法四体包括楷书、草书、隶书、篆书。
10.下列加点字解释意思相同的是( )
A.终日不成章 出口成章 B.眉眼盈盈处 盈盈一水间
C.非然也 不以为然 D.及其日中 过犹不及
11.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
《静夜思》这首诗主要写了:( )
A.李白十分喜爱夜晚圆圆的月亮,明亮的月亮。 B.李白望着月亮,思念家乡。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绝笔。
B.《题临安邸》歌颂了京城汴梁的繁华热闹。
C.《已亥杂诗》是唐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
13.[词语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古代宝剑名)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识)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荡荡的山林)
D.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代指全国)
14.从《穷人》一文: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这句话可以看出他(桑娜的丈夫)是一个( )
A.爱管闲事的人。 B.随便说说的人。 C.心地善良,做事果断的人。
15.“太高深的、难度较大的歌曲总是不容易找到会欣赏它的人。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琴,只有钟子期懂得听音辨意。战国时楚国的高雅歌曲,能应和的人很少。”如果让你用古诗文名句来形容上面内容的意思,你会选择( )
A.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
D.虚心竹有低头叶,做骨梅无仰面花。
16.下列各项中,“处”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D.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17.“绝胜烟柳满皇都”中的“绝”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隔绝 B.妙到极处 C.远远,完全 D.消失
18.下面诗句中,不是表达诗人对故乡或亲朋好友的思念的诗句是 。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B.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C.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9.下列诗不属于托物言志的是 ( )
A.《马诗》 B.《石灰吟》 C.《示儿》 D.《竹石》
20.联系课文,辨别下面四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的故事十分有趣,如“尼尔斯变成小狐仙”“鹤之舞表演大会”。
B.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写诗人由西游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C.《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于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引出对往事的回忆。
D.《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包含的节日习俗有喝腊八粥、祭灶王、大扫除、贴对联、放鞭炮、赏花灯等。
二、判断题
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错误的在括号里“×”。
21.《泊船瓜洲》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隔着长江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
22.《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诗中的“慈母手中线”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诗句“报得三春晖 ”反映了儿子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三春晖”喻指慈母之恩。小草比喻子女。( )
23.“糊涂”“妈妈”“搜索”“结实”四个词中的最后一个字都读轻声。( )
24.“焕然一新”“守株待兔”“卧薪尝胆”“胸有成竹”的感彩相同。 ( )
25.“鼎”字是上下结构,可查“目”部,再查7笔,共12笔,第六笔是竖折。( )
26.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的”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家了。 ( )
27.《十六年前的回忆》是著名作家王愿坚写的。( )
28.《寒食》是一首描写汉朝清明节的古诗。( )
29.《迢迢牵牛星》中“泣涕零如雨”的“涕”是“鼻涕”的意思。( )
30.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
31.《采薇》选自《诗经·大雅》。( )
32.《静夜思》 《秋浦歌》《赠汪伦》《望天门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都是李白写的。( )
3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两句诗写的是秋天花园里的美丽景色。( )
34.宋代诗人陆游写的《示儿》,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 )
3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两句诗出自张继的《泊船瓜洲》。( )
36.“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都表达了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意思。( )
37.《那个星期天》一文中,作者采用把心情融于景物中的写法来表达情感,让我们感受到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
38.汤姆·索亚是马克·吐温作品《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人物。( )
39.《马诗》《石灰吟》《竹石》都是咏物诗。三位诗人借咏马、石灰石、竹子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 )
三、填空题
40.古诗填空。
(1)《忆江南》是______代诗人_____所写的词,“忆江南”是_________。江南好,风景旧曾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风景旧曾谙”一句中,“谙”指______①熟悉;②黑、不亮。
(2)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___________,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时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垂钓时怕鱼儿被吓走的担心;“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小娃撑小艇,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在池塘里偷偷采莲花的情景。
41.根据语境把古诗文名句补写完整。
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登鹳雀楼》中脍炙人口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千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李白登临谢朓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追求理想的豪情令人神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自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系苍生的仁德谁不钦仰?
42.根据积累填空。
(1)《学弈》中,两个人学下棋,学习效果不同,是因为“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
(2)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这句诗和________传统节日有关。请你再写一句和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文是诗,诗里有“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的不舍;语文是画,画里有“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风光;语文是歌,歌里有“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的豪气;语文是情,这情是“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切。
(4)“我渴望自由,但是我深深地知道——_________________!”(叶挺)《囚歌》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_______的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偶句是指一对字数相同、词性相对、结构相同的短语或句子。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43.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把壮阔雄浑的万里河山,形象地概括在短短的十个字中,有咫尺万里之势。请你具体说说后两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其中三、四两句,一问一答,出人意料,情趣盎然。请你具体说说三、四两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结合诗歌内容回答问题。
1.《十五夜望月》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诗》(大漠沙如雪)在抒情手法上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古诗赏品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谈谈你对本诗三、四句的理解。
注:艺术手法,也称“表现手法”,人类在长期的文学艺术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艺术手法。较为常见的艺术手法有五种表达方式,八种修辞手法以及三种的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词曲鉴赏
古诗文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7.这首词的作者是___代____派词人____,字____,号____,有“_____”之称,与苏轼合称“____”,与李清照合称“________”。
48.下列句子中的“见”与“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意思不同的是( )
A.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D.二月初惊见草芽。
49.用自己的话解释下面词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________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为相似。
51.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这首词后四句所表现的画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52.从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慕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3.词中描绘的是____时节的景色,由“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54.“唱黄鸡”的意思是( )
A.黄鸡报晓 B.比喻时光流逝
C.听黄鸡鸣叫,新的一天开始了
55.“谁道人生无再少?”这一句运用了_________的手法,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再无年少,因此为州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B.人可以青春常在,不必为光阴流近,人生衰老而叹息。
课内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7.细品诗歌,判断对错。
(1)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故称“张十八”。( )
(2)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3)“绝胜烟柳满皇都”的“皇都”指的是长安。( )
(4)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
58.“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幕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古诗《约客》,完成练习。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60.前二句主要写了_________。
61.从“家家”“处处”两个词中,你看到的景象是____________。
62.从“敲”这个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作者___________。
63.全诗是通过采用_________方法,写出了诗人待客的________的心情。
参考答案:
1.D
2.B
3.C
4.A
5.B
6.B
7.D
8.D
9.B
10.D
11.B
12.A
13.B
14.C
15.C
16.B
17.C
18.A
19.C
20.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唐 白居易 词牌名 日出江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① 意欲捕鸣蝉 怕得鱼惊不应人 忙趁东风放纸鸢 偷采白莲回
41.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42. 弗若之矣 皎皎河汉女 七夕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杨柳依依 天街小雨润如酥 门前流水尚能西 西出阳关无故人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司马迁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43.后两句是对前两句的一个补充,意指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44.示例: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45. 描绘了明朗素洁的景色,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为抒发秋思之情起到了铺垫作用。 这首诗主要使用烘托的手法,借外在环境的孤寒,反衬建功立业的热望,曲折地表达出作者壮志难酬的幽怨。
46.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的表现手法,用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47. 宋 豪放 辛弃疾 幼安 稼轩 词中之龙 苏辛 济南二安 48.C 49.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50. 以动写静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1.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此时词人是何等的欣喜呀! 52.词的上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中的喜鹊、鸣蝉,以及扑面而来的稻花香气与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词的下片以疏星、小雨、天气的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来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全词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
53. 早春 兰芽、子规 54.B 55. 反问 谁说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56.B
57. √ × √ √ 58.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 59.诗人用小雨、小草来描摹早春,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60.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 61.江南的雨夜到处烟雨迷蒙,蛙声一片,生机盎然。 62.约客不来的惆怅无奈之情和敲棋自遣的寂寞孤独之感 63. 写景寄情,以动衬静 悠然而孤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