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古装、唱rap——各地文旅局长从幕后“卷”到台前
新闻素材
各地文旅局长纷纷“不务正业”拍起了短视频推介家乡,从幕后“卷”到了台前,有的还被网友推上了热搜。抖音数据显示,文旅局长带动的各类话题讨论,累计播放超4.26亿次,获赞超660万个,评论和分享也以百万计。很多网友笑称:“现在没点才艺,真当不了文旅局长。”
如今,更多人期盼着以文旅消费服务为契机,推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全面复苏。
文旅今年迎来了开门红
穿越千年的“侠客”策马奔腾、化身“宇航员”拍摄科幻大片、零下20摄氏度身着民族长裙唱rap(说唱音乐)、古装撑筏穿梭神秘境地……各地文旅局长“赛龙夺锦”,广东的推介也亮点不断。江门鹤山市文旅局局长谢文清亮出了咏春拳,江门蓬江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朱婉姬在《狂飙》拍摄地打卡演绎港风、国风、粤剧风,清远连州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邓锦梅多场景转换推介连州地下河,梅州文旅局副局长李俊培化身汉剧小生展示了客家民居,云浮市文广旅体局局长黄小涧为吸引游客拼出“新高度”,从4000米高空纵身而跃的镜头,让更多人了解到罗定的跳伞基地。
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天下谁人不识君”,地方文旅资源在今年迎来了开门红。在各地文旅局长“斗技”出圈的背后,随之飙升的是各地亮眼的文旅复苏数据。今年以来,各地旅游市场不断升温,文化游受到人们的青睐。各地陆续推出新项目、新产品、新业态,开拓文旅发展新路径,促进文旅消费复苏升级。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今年清明假期,国内长线游、出境游消费需求增长显著。同时,广之旅发布的《五一旅游市场趋势报告》显示,旅游市场各板块复苏明显,旅游资源的供求关系紧张而出现价格“水涨船高”。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文旅局长为各自家乡代言成为一股潮流,如何不随波逐流,将“流量”切实变为当地实体商户的“留量”,使得文旅产业真正成为当地消费的“催化剂”、实体经济的“助推器”,才是关键。
要流量,更要“留量”
以广东云浮为例,黄小涧凭借一条不到100秒的短视频,让“云浮游”热度一路飙升,旅游咨询量和酒店订单双双提升。美团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广东云浮整体旅游订单量较去年增长51.1%。2023年以来,美团、大众点评上,“云浮”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56%,“跳伞圣地”罗定的搜索量同比增长75.6%,用户分享的相关笔记数也增长了40%。
“请大家不要这么关注我,我不是大网红。”黄小涧坦言,站出来就是一种态度,文旅局长“出圈”是潮流,不抓住潮流就会被遗忘。在他看来,推介云浮文旅是其作为文旅局长的职责所在,但目的是让更多人关注云浮,亲身来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宝藏之地。他认为,要抓住潮流,但不能随波逐流,要流量,更要“留量”。
云浮是广东省辖地级市,距广州140公里,路程仅需一个半小时,已成功融入珠三角“1小时轨道交通圈”、大湾区“2小时自驾旅游圈”。但此前,对于很多人来说,云浮的“心理距离”一直很远,“去一趟很麻烦,印象里也没什么特色”。
如今,在黄小涧的“引荐”下,不少游客发现了云浮许多小众景点。记者注意到,这批景点,大多集中在云浮周边县域地区。黄小涧这波“引客入云”,不仅为当地旅游业添了一把火,更为云浮县域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我们主要还是提升自身能力。”黄小涧说,要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抱团发展。
美团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广东云浮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51.1%,广州、佛山、肇庆、深圳、江门是排名前五的客源地城市。其中,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74.5%,酒店订单同比增长47.8%,机票火车票订单同比增长89.8%。今年以来,平台上“罗定”搜索数同比增长达75.6%,其中90后年轻人占比超过50%,“罗定跳伞基地”更是成为搜索量第一的相关关键词。此外,“罗定”相关的大众点评笔记数也同比增长了40%。
记者走访发现,云浮周边县域的一系列实体新老业态,正切实尝到了“文旅局长热”的甜头。云浮市文广旅体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3月,云浮市共接待游客296.27万人次,同比增长49.74%,其中过夜游接待游客128.38万人次,同比增长49.02%;旅游收入223905.69万元,同比增长53.05%。文旅局长的“出圈”,进一步提升云浮文旅业知名度、好感度。在客流量的带动下,罗定、郁南等热门目的地的其他消费也水涨船高,包括“咖啡店”“连锁便利店”等在内的门店也迎来了新“留量”,并进一步便利当地居民生活,优化游客旅行体验。
城市形象“出圈”才是目的
疫情三年,旅游业受损惨重。多家头部旅游企业2022年年报披露,上市旅企由盈转亏,实现盈利的企业不到10家,且净利润大幅缩水。据统计,2020年上半年8家上市酒店类企业营收总额为94.64亿元,比2019年同期的186.37亿元减少了91.73亿元,净利润总额为-9.60亿元,比2019年同期的11.51亿元减少了21.11亿元。当年,有些景区就宣布重整破产、倒闭拍卖,大量小型旅行社注销,大型旅行社纷纷暂停出境游业务这一核心利润板块。
“没有流动就没有旅游业。”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保继刚教授指出,旅游业在这3年里受到的影响是很大的。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测算,2020年“十一”黄金周国内游为6.37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为4665.6亿元,而2019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7.82亿人次和6500亿元。如何提升旅游知名度,撬动旅游消费,成了地方文旅部门的一件大事、要事。
2020年11月,藏族男孩丁真意外走红成为“顶流”,随后迅速成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旅游大使。2021年4月,甘孜州文旅局局长刘洪因帮丁真“挡粉丝”意外走红,打卡甘孜州的游客也随之多了起来,甚至超过了2019年的同期水平。今年以来,随州、甘孜州、昭苏县等地旅游热度不断攀升,局长“带货”效果堪比头部主播。
因扮侠客“出圈”的湖北省随州市文旅局局长解伟说,“只要愿意站出来宣传家乡的局长,不管怎样,都值得点赞。”虽然“卷”起来的局长更多了,但还不是大多数,未来留给文旅市场的宣传空间还很大。
在前不久举行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斌表示,四川、湖北、新疆等地文旅局长纷纷出镜为当地文旅代言,成为可亲可感的生动范例,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好的经验、方法,实际上是讲好文旅故事的能力。”
“局长‘出圈’不是目的,城市形象‘出圈’才是目的。”时代文旅董事长兼首席顾问熊晓杰指出,文旅局长出镜是一种值得鼓励的进步,文旅局长需要根据各地文旅品牌定位、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去打造自己的专属内容,还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去参与文旅品牌宣传,鼓励当地老百姓发掘家乡的优点与特色,取得“全员营销”的效果。
立意分析
传承传统文化,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在当下,我们可以不拘一格,采用新技术、新方式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比如,可以采用高铁技术,推动文化名城的发展;可以采用日历,展现紫禁城六百年的历史底蕴;还可以采用短视频,推动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播。
弘扬传统文化,可以选择丰富的载体。
可以是实体的工具(扣材料一,高铁);也可以是纸质出版物(扣材料二,故宫日历);还可以是网络短视频(扣材料三,李子柒)。总之,只要保持内核不变,载体可以丰富多彩。
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需要处理好形式和内涵的关系。
虽然当下形式很多,但不能因为形式多而忽略内涵,更不能因为形式多而只顾皮毛,不顾质地。应该深挖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同时辅以适当的形式,最终神形具备,达到让传统文化更好传播的效果。 以上角度,可以抓住其中一个角度重点去写。也可以结合两三个角度,综合去写。总之,紧扣材料去写传统文化,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可以。
真题鉴赏
1.(2022·浙江温州·统考模拟)项目学习是一种走向生活的深度学习方式。这次活动呈现了很多身边的文化遗产,根据项目方案,我们要完成《凝聚合力,保护遗产——让生活更美好》宣传册的制作。本册设“重拾散落民间的珠贝”“复兴源远流长的瑰宝”两个篇章。请你根据活动体验,任选一个篇章,按要求写一篇作文;你也可以为此项目学习活动写“项目启发”。
角度 插图 要求
宣传册篇章 重拾散落民间的珠贝 温州民俗 剃头担 民俗文化意蕴丰富,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又增加了民族凝聚力。它们带给你全新的体验,请结合项目学习过程谈谈你对民俗文化的理解。 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复兴源远流长的瑰宝 李子柒:让传统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它们给予了你更多的期待。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谈谈作为中学生的你该如何走进传统文化。
附录 项目启发 此次活动引发了你深层的思考,请根据卷首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方案,结合项目化学习实践过程和漫画插图,书写你的启发。
【答案】“重拾散落民间的珠贝”活动例文:
我也来谈谈民俗文化
衣服为什么里朝内面朝外穿?过年为什么要吃饺子?为什么中国跟人打招呼时喜欢问:“您吃了吗” ……这都是生活最自然而然的状态,如果穷根问底,却有许多学问,这种学问就是民俗。
它悄然支配着我们:指导规范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礼仪礼貌、待人接物……那么,究竟什么是民俗呢?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民间风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即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民俗涉及的内容很多,直至今日它所研究的疆域仍在不断的拓展,就今日民俗学界公认的范畴而言,民俗包含以下几大部分:
生产劳动习俗。简而言之,劳动生产民俗是在各种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和遵循的民俗。这类民俗伴随着物质生产的进行,多方面地反映着人们的民俗观念,在历史上对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有一定的作用。我国的劳动生产民俗方面比较广泛,大体分为农业民俗、牧业民俗、渔业民俗、林业民俗、养殖民俗、手工业民俗、服务业民俗、江湖习俗等。
日常生活民俗。生活民俗包括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与行旅民俗。它最先是以满足生理需要为目的的。
岁时节日民俗。岁时节日,主要是指天时、物侯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节日民俗活动有:元宵节看花灯、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等。节日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在这期间,形成的节日民俗不仅记载着我们祖先对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也显现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工的复杂化,等级身份的严格化、生产条件的差异、人生仪礼的繁复,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以及宗教信仰、审美观点、政治观念、社会心理的差异等,各民族生活民俗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
民俗文化包罗万象,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它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民族民俗文化的优秀遗产,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各地的民俗都与人文相关联,也可以说是由当地人民生活的习惯所形成的,值得我们深入发现与研究。
“复兴源远流长的瑰宝”活动例文:
扎根文化,和而不同
李子柒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在网络暴红,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并走进了传统文化,在境外也收获了大量粉丝。有人肯定,认为这是中华文化良好输出。也有人反对,认为李子柒体现的不是真实的中国。
争论所体现的,其实是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理解,即对外文化传播观念的差异。我肯定李子柒的行为,因为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十四亿人口、五千年历史的大国,本身具有多元性,李子柒展示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的确视频中笔墨纸砚、梅兰竹菊的生活与现今乡村中喧哗浮躁、残旧破败的普遍状况有所不符。但纵观历史长河,这样的景象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人雅士生活的主流。当我们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却围困在钢铁城市中时,当我们读“云破月来花弄影”却淹没在都市绮丽的霓灯中时,李子柒的视频向全世界昭告,这些诗句就是生活,不过我们己繁忙得忘记了。她不是固化了中国在外国朋友心目中的刻板印象,而恰恰展示了具有时间深度的中国旧式农耕文化,展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中国。
另一方面,李子柒的视频具有鲜明特点,满溢着民族气息,能够更好地突显“中国特色”。我们频繁谈论的高铁、移动支付、5G,它们的内涵是中国的现代化成就,而非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日本也有高速列车新干线和5G商业化进程推进。总有一天,全世界都将布满5G信号。区分民族与民族的不是技术,而是文化共识。我们身为华人,因为我们说汉语,我们崇尚仁义道德,我们脑海中有孔子讲过的话、李白吟过的诗……。现在李子柒将这些文化共识具象化而加以传播,我想这应该是别具一格的 “中国文化”。
而事后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李子柒”?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斗争精神、共和国建设者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的团结精神,等等,这些文化中的优良因子,也需要更多的人来传播,让它们“走出去”。“李子柒”太少了。而那些千篇一律的浮躁作品又太多了。“润物细无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应该是敲锣打鼓,即应该是真正有特色、有影响、能打动人的优秀作品。
走进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期待更多不同的声音!
“项目启发”例文:
铭记与传承
——记身边的文遗产
时间是一条不停流动的长河,许多古迹被它冲刷,不复存在;许多文化随着它的流逝, 被人遗忘。前者的消逝似乎无法挽回,但后者的消逝却是可以挽回的,只要始终有人铭记、传承它们,那它们便是永存的。
通过这次的活动,重拾散落民间的珠贝,我才知道,原来邵阳有过这么多璀璨的文化明珠:有一种戏剧,叫花鼓戏;有一种工艺品,叫宝庆竹刻;有一种美食,叫猪血丸子;有一种文化,叫花瑶文化……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被大众忽视、遗忘。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担起传承家乡文化的责任。
“再小的岛屿也自有其复杂的历史”。北塔、崀山、祁剧、布袋戏等各种各样先辈们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它们既代表过去,也象征着我们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风土人情味,哪怕逝去了多少春夏秋冬。
立冬未能携来凉爽的阵雨,凛冽的冬风,也未能吹散疫情的雾霾。我们的立冬,居家隔离,定时做核酸,老师们也线上授课,然而科技的高速发展哪怕是多遥远的距离,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文化之火的暖意,来自千百年前历史之温度。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崭新的未来,顺其自然又不缺失荆棘与坎坷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该被时间冲刷掉;而是应该像玉,经过时间的打磨,愈加耀眼。我们,便该成为这工匠,铭记、传承、改进身边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变得闪耀如星,让它们源远流长。
文化的薪火已然传到我们手中,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更应砥砺前行,珍惜学生时代每一个汲取知识的机会,踏踏实实地掌握知识本领,让文化的星星之火也可以在不久将来,照亮后一代人的一片天。
【详解】(一)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宣传册“重拾散落民间的珠贝”篇章中的插图是“温州民俗 剃头担”,据此,你还想到了什么民俗,哪一样民俗让你印象最深刻?我们可以书写散落在民间的习俗。介绍一种风俗,这个内容不太好写。
第二,立意。结合民俗文化带给你的全新体验,谈谈你对民俗文化的理解,表达自己对民俗文化的看法。
第三,选材。因为民俗文化涵盖内容太广泛,很多人只知其中一二,如窥冰山一角,对丰富的民俗文化真正内涵知之甚少。所以同学们在写作之前,一定要查阅资料或问问长辈,深入了解,想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在介绍的时候,可以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例如介绍春节,我们就要搜集春节的相关资料,春节有很多风俗活动,如贴春联、吃年夜饭、放爆竹、守岁、拜年等等,我们可以选择其中几点分别介绍。写一写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这个内容比较好入手。在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时,我们还可以把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如,“听爸爸说,这个习俗大有来历呢……”或“我查资料得知,元宵象征着……”然后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或表达自己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二)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宣传册“复兴源远流长的瑰宝”篇章中的插图是“李子柒:让传统走进年轻人的生活”,考生可以从如何复兴传统文化角度进行写作。
第二,立意。结合传统文化带给你更多的期待,谈谈作为中学生的你该如何走进传统文化,发表自己对走进传统文化的看法与观点。
第三,选材。因是发表看法与观点,要联系有关走进传统文化的事例,据此提出自己的看法,要引用事例或名言或讲述道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强调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三)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根据题目,我们可选择根据卷首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方案,结合项目化学习实践过程来写项目启发,也可选择结合漫画插图书写项目启发。漫画主体是一个人在树下仰望树上唯一的一片叶子,漫画还辅以文字说明:“只有一片叶子时人们会抬头仰望,满树叶子时,人们便低头赶路。”站在人的立场上看,树叶象征美好事物,结合整体内容可知其象征身边的文化遗产,我们拥有文化遗产的时候不会去关注,等到快失去了,才会去珍惜,启发我们要珍惜现在拥有的文化遗产。
第二,立意。结合此次活动所引发的深层思考,书写项目启发。我们可据此进行立意。如珍惜身边的文化遗产等。
第三,选材。可从身边对文化遗产的人与事入手,再谈此次活动带给自己的思考。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主要围绕珍惜与爱护身边的文化遗产来选取写作材料。
2.(2022·广西·统考模拟预测)传统文化的美天处不在,放烟花、贴春联,那是节日的美;着汉服、穿旗袍,那是服饰的美;唱山歌、包粽子,那是民俗的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那是文学的美……
请以“遇见你的美”为题,叙写你和传统文化之间的故事。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写要写的规范、工整、美观;(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例文:
遇见你的美
越过一座座大山,裹着一层层绿荫,我们来到了美丽而富有文化气息的杨守敬书院,寻找传统文化之美。
礼下德
书院大门口,矗立着一座杨守敬先生的石像。他身板挺拔,衣袂翩翩,一副沉静笃定的神态,站在岁月的深处回望,俗尘尽洗,潜心做学问,这就是他的真实写照。古人云:“先正衣冠,后明事理。”于是我们穿上了汉服,戴上帽子,先正衣冠。“君子正衣冠,帽子要戴正……”老师庄严的声音在耳畔响起,伴随着音乐,我们拜杨守敬先生为师。无论时光如何消逝,人们对礼仪的尊崇,对知识的渴望,永不改变。
书中线
线装书,源于五代,盛于清代,是中国传统书艺术的最后一种形态。书,其古朴的外表,深厚的内涵,儒雅的意境,已成了我们中国的代表之一!我们今天又拾起了这古老的艺术。我们捻纸、剪线、穿针、打结……一步一步小心翼翼。针线在书页中不停穿梭,不一会儿,我们亲手制作的第一本线装书书横空出世了!这本书,是我们的骄傲!
伞上艺
油纸伞是直杆雨伞的祖先,在中国已“活”几千年,油纸伞的制作工艺也成了我们中国的瑰宝。我们今天就有幸体验了一次油纸伞的绘画过程。我握着画笔,蘸上颜料,随意泼墨。绿色的危机、黑色的敌意、红色的怒气、黄色的温暖……在我的笔下一一呈现。不一会儿,一个有模有样的天空之神便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当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行时,我们要立即行动,守护好传统文化,把握好传统文化的精髓,用时代的内涵丰富它,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让我们一同去寻觅、去领略这传统文化的千古风情吧!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本篇习作要求以“遇见你的美”为题进行创作;联系题干“叙写你和传统文化之间的故事”可知,文题中的“你”是指传统文化,“美”则是传统文化的特点;联系材料“传统文化的美天处不在,放烟花、贴春联,那是节日的美;着汉服、穿旗袍,那是服饰的美;唱山歌、包粽子,那是民俗的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那是文学的美”可知,传统文化可以是节日习俗、服饰、文学等等,文章应该围绕欣赏、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立意。
第二,文体及思路。本篇习作适合写成记叙文,开篇写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与寻觅,接下来写具体的事件,如:在端午节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在菖蒲、艾条的清香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跟外婆学习剪纸,感受剪纸文化之美,等等,探寻传统文化的意义,结尾呼吁大家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来深化中心。
3.(2022·河南郑州·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从河南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好评如潮到河南卫视《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等节日晚会持续“出圈”,传统器物、建筑、服饰、节俗、诗词之美经由创新表达,让古老与“新”“湖”水乳交融,綻放出了无与伦比的魅力。
材料二:关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鲁迅先生认为应区别对待,“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在继承时应有思考,有辨别,有方法,如此才能有所创新。
(1)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距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它就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触手可及、触目可见、触耳可闻。你肯定有过很多与传统接触的瞬间。请以“与传统结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关于如何对待传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等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综合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
【答案】范文一:
与传统结缘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传统文化之中的戏曲结下了缘。
那是暑假第一天,奶奶带我到人民公园玩。一进东门,我们就看到很多人围在一起,我忙问,这是干什么的啊?奶奶告诉我,这是戏迷们在唱戏、听戏。奶奶问我,你想去听一听吗?对于爱凑热闹的我来说,当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我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人群。
这时,一位十岁左右的小姑娘,落落大方地站在那里,她要给大家演唱的是《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只见她自信从容地站在人群中间,刚唱了一句,大家就连连拍手叫好,这个小姑娘唱得字正腔圆,声音铿锵有力,动作自然……听到大家的称赞,我也情不自禁地为她鼓起掌来。后面还有一位白发苍苍的奶奶唱了一段《朝阳沟选段》,虽然她已经七十多岁了,但声音依然清脆明亮,赢得了大家阵阵喝彩声。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听戏,奶奶告诉我,豫剧是我们河南的地方剧种,像《花木兰》、《朝阳沟》,还有《穆桂英挂帅》、《秦香莲》、《铡美案》等等都是我们豫剧的名段。听着奶奶如数家珍的介绍,我兴奋地说到:“我想到了学过的《木兰从军》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花木兰的故事!”“是啊”,奶奶高兴地答道,“我们的传统戏曲文化博大精深,要想了解更多,就自己好好查查资料吧!”奶奶的话,听得我心里痒痒的,真想赶快揭开豫剧的神秘面纱。
一回到家,我就钻进书房,打开电脑,查阅有关豫剧的资料。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流行于河南及邻近各省的部分地区。由山西梆子、蒲州梆子和河南民间音乐相结合而成。其唱腔由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和沙河调四个腔系组成,主要流派为豫东调和豫西调,但是近来四种腔调已趋合流。豫剧音乐属于板腔变化体式,以节奏(板式)变化为基础的板腔体剧种,唱腔主要有慢板、二八板、流水、飞板等板式。现在的乐队中又加进了许多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我们豫剧还有一大批出色的表演艺术家,如常香玉、马金凤、阎立品等等。
我还了解到,我国的戏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一种独特的传统戏剧艺术。由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方戏遍及全国各地,有300多种,可以称得上世界之最。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曲剧、粤剧、淮剧、吕剧等。我们的豫剧也名列五大名戏之一呢!
对戏曲了解越多,我对她就越着迷。从此,传统戏曲节目《梨园春》,成了每周我最期待的节目之一。我和传统戏曲的缘分就此开始了。
范文二:
立德树人——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泉,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要靠一代一代炎黄子孙不断传承下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支撑民族发展壮大的根基。中国之所以屹立千年,中国人之所以能够穿越历史风云,砥砺前行,在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给予了我们精神支撑。我们的根在这里,我们的后代也将从这里出发,走向未来。
文化需要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传统文化教育也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并在他们身.上焕发出新时代的生命力,可以说,少年儿童才是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所在,民族认同感正是在这个年龄段开始建立的。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时俱进,要运用学生喜爱、生动活泼的多种形式开展,特别是要开发和利用社会网络资源,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文化精品,才能吸引广大青少年广泛参与,最终构建校内外结合、互为补充、相互合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格局,力求形成教育合力,产生整体育人的效果。
中国梦之所以富有强大的凝聚力,在于中国梦的实现必须扎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青少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现代化要走出中国特色,走出一条既坚守自己民族之魂又融入世界的道路,少年们肩负重任。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通过国学教育, 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个真真正正大写的“人”。
传统文化就像一颗种子,埋在孩子们的心中,只要悉心培育,在未来收获的将是一整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详解】(1)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首先,审题。本题要求以“与传统结缘”为题目。“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距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它就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触手可及、触目可见、触耳可闻”说明文章要体现出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和影响;“你肯定有过很多与传统接触的瞬间”说明文章必须要从自己入手,把自己与传统文化接触的内容和感触表现出来。
其次,立意。从主题上而言,从传统习俗的角度呈现习俗给我们的影响,应做到文章要表现真善美的主题。从内容上而言,可以写一首古诗、一副对联、一阕词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我们在这些传统文化中感受到了怎样的魅力。从文体上而言,最好写成记叙文。写作时最好不要平铺直叙地来写,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中最有趣、感悟最深的材料,这样才能有感而发,才能使感情真挚,更能吸引人。
最后,选材。首先要明确传统文化是什么?是生活,是技艺,是建筑,是器具,还是道德素养。在这里也可以指从小到大,我们耳闻目睹的一些传统习俗,如端午节佩戴香包、中秋吃月饼、春节不能扫地倒垃圾,如祭祀时求平安符、焚香烧纸,如不能分“梨”、送“钟”,搬家要挑吉日等等。传统文化在身边,传统文化在心里,传统文化无处不在。最好能独辟蹊径,避开平常大家经常写的材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首先,审题。关于如何对待传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等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从材料一“传统器物、建筑、服饰、节俗、诗词之美经由创新表达,让古老与“新”“湖”水乳交融,綻放出了无与伦比的魅力”可以看出,材料一认为传统文化应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从材料二引用鲁迅“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的观点可以看出,材料二认为应区别对待,在继承时应有思考,有辨别,有方法,如此才能有所创新。两则材料观点冲突,对此我们要有明确的态度,立场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其次,立意。时代在不断的前进,我们既要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要顺应历史潮流。不能一味的坚守传统文化思想,固守其中而不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这样容易被历史所淘汰。传统文化有很多需要我们传承,并且不断发展的。要在实践基础上,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最后,写法。题干明确要求写议论文,那么我们需要以“对待传统的态度”为论题,围绕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怎样对待传统文化,这么做的意义或有什么好处等来展开论述,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有力,论证层次清楚。议论文可以用排比开篇,显得文章更有气势,并且亮出论点,接着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进行论证,综合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让议论更有说服力,最后再次点明观点,收束全篇。
4.(2022·浙江·)个性化写作。
同学们即将毕业,回首三年,纵情出发,一路都是美景。请以“书包里再装点______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补充完整题目;(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文体不限;(3)文章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15行;(4)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项目活动总结】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从这些意味无穷的诗章经典中得到滋养,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我们要努力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外延结合,灵活运用传统文化中的丰富知识,主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思想,做文化基因里的中国人。
【答案】例文:
书包里再装点良师益友出发
说起书包,我们背过,提过,甚至装上滑轮拉过,但从未想过它除了装书还能为我们做什么。书包不只是一个工具,它承载的是我们的梦想,装上的是我们的智囊,背负的是我们人生的未来。
首先,书包不在于新,更不在于什么品牌,关键在于书包里装了什么。如果装的是名著,它会成就你的人生,丰富你的精神世界。因为一部名著就是一个世界,读好名著就是和大师进行对话。比如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我们学到做人应当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强不屈的品质;读《巴黎圣母院》读懂人世沧桑,旅途坎坷;看《西游记》悟出了团队的伟大,合作的重要性。常读名著,人生的道路减少了曲折,增强了动力,加倍了信心。心中有一部名著,你就多了一份睿智,遇到挫折与困难就多了一份从容和自信。
其次,在书包里要常放一个笔记本。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想法、好点子不如用笔记。我们要养成常写常记的好习惯,灵感稍纵即逝,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笔记下来,然后加以完善。如看到一段话或听一段演讲很受启发,不妨用笔记下来,或抄写或感悟,寥寥数语记录瞬间的精彩,思维之魂也得到了运用。所以一个小小的笔记本,他不仅是我们成长的记录本,也会成为我们人生的好剧本。在我们书包里,还可以放很多东西,只要你想放的,没有装不下的。如果你想助人为乐,可以放一些常用小工具,如指甲剪,螺丝刀,小钉锤等;如果你想激励同桌好友,可放些卡片,写上催人奋进的话语;如果你想警醒自己,你可以放些名言警句……这个书包里可以装品质,装意志,装梦想,也能装你未来的人生。
但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有些东西千万不能装,如游戏机、化妆品、言情小说,甚至包括你的手机,要装下的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不能装那些消磨意志,荒废学业的东西。
请记住,今天你装下的是什么,明天你就会收获什么。
书包是什么,书包是成长的印记,是家庭的希望,更是你未来的自己。让我们在书包里装上名著的良师,带上笔记本益友,在新的人生路上再出发!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书包里除了应该装的必要的课本、文具、作业本等之外,还要再装些什么?题目要求“再装点什么”,重点是扣住“再”字。可以再装一个保温杯,带着妈妈的爱;还可以再装一本课外阅读名著,让我们的眼界更开阔等。结合写作导语“同学们即将毕业,回首三年,纵情出发”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去思考和言说“书本(知识)”之外的一些话题,诸如回忆与期望、责任与使命、理想与情怀、合作精神、自律意识等,这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初中生应该思考的问题。“书包”不仅仅是书包,更是我们盘点自己再出发的载体,“我”要再装点什么再出发,突出装进的什么能让“我”得到什么样的益处,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思考与感悟。
第二,立意。据上分析,书包里再装进的东西,可以是具体可感的,如名著、保温杯、毕业纪念礼物等,来表达自己对知识、对亲人、对友情的独特的感受,装上这些再出发,也就意味着这些将带给“我”再出发的力量;也可以是抽象的,如三年初中生活美好的回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为人处世的积极态度、乐观自信坚强的精神等等,借此来表达“我”将带上这些走上新的征程,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悟与感受。
第三,选材。这个题目的选材和内容一定是要具有积极意义的,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要扣住文题中的“再”字,说明我们的书包里至少要装两个以上,甚至更多的东西。既然涉及到装多种东西,就需要安排好文章的框架结构,可以像《精神的三间小屋》那样,在书包里装三样东西,并列或递进成文;你也可以主要装一样东西。
5.(2021·浙江温州·统考一模)请以“回味”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抒写生活,真情实感;②内容与民俗节日、传统文化有关。③文体不限,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名、校名。
【答案】参考例文
回味
高高的山上,那里空气好,环境好,一切安好。今天是大年三十,在外打工的人都回来过春节了。原本安静的小村子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大家喜悦的心情笼罩着整个村庄。家乡的习俗也是非常有趣的。春节即将来临,人们就开始包红团、做白糕、白粿……
红团一个个红又圆,上面还印着漂亮的图案,十分美味,寓意着红红火火、团团圆圆;白糕做成一只只生动形象的小动物形状,上面点上一个小红点,送给亲朋好友表示祝福;白粿是元宝的形状,也是在中间点上一个小红点儿,表示财源滚滚……
过年还要吃桔子寓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吃花生寓意新的一年添丁;吃糖果寓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过去,在爷爷年少时代,没有现在的科技,没有电视机,全村老老小小就一起在祖先古建筑的大厅生一大堆火,所有人围成一大圈,大人们就聊聊天或是讲讲故事,小孩们就在旁边听或是一起打闹。很温馨,很美好。现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家家户户都添了电视机。
大家吃完年夜饭,发了压岁钱,就开始放烟花炮竹,等春晚开始,全家老少就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边吃零食边看电视。很幸福,很美满。到了十一点五十九分一起倒计时,十二点一到就点燃鞭炮、放烟花。大年初一早上要早早的起床,新的一年,又大了一岁。吃过早饭全家就一起拜年去了。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欢快的气息,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幸福之间。
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团圆,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相聚,最难忘的事情莫过于家人幸福的热泪,最永恒的事情莫过于合家欢乐。家是最美的词,春是很美的词,团圆是最有爱的词。愿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和家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幸福的落下热泪。
【详解】本题是命题作文。“回”是“回忆”(“回想”“回顾”),从叙述的时间的概念看,要求指向于过去(曾经历的人与事、曾经欣赏的景与物……);从取材范围的角度来看,人、事、景、物等在叙述主体的脑海中留下的深刻印记,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集体,国家、民族;“味”是“余味”“味道”,也是“品味”“体味”“咀嚼”,要求在回忆的基础上“味”出有价值、有意义、有作用的情感、思想、哲理等深刻的内涵来,“回”后必须有“味”,“味”前必须有“回”。“回”是“味”的基础和前提,“味”是“回”的有力提升,“味”脱离了“回”则会变得空洞牵强,只写“回”而没有了“味”,则会显得平庸而寡淡。根据要求本文内容要与民俗节日、传统文化有关。从传统节日入手,写出自己的深刻体验。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一种文化符号,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仔细体会,你会发现这里有人世间最温暖的记忆,有人世间最感人的情怀;从传统文化入手,写出自己的深刻感悟。古文、古诗、音乐、戏剧、舞蹈、绘画、书法等传统文化,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印记。在欣赏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会产生各种情感。仔细体验回味,将丝丝缕缕的感觉呈现笔端,会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写作时可以以记叙为主,议论、抒情为辅的形式表现作文的内容,同时注意,必要的细节描写会增加文章的表现力。记叙文、论文均可。
题目猜想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
文化:“文”有文字、文章、礼乐制度、鼓乐、曲调等意思,“化”有教化、改变的意思。人受教而变化。以文化人就是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指用优秀的文化来影响人,塑造人。
嵊州美食不仅强健着嵊州人的体魄,还滋养着嵊州人的心性;嵊州工艺不仅显示了嵊州人的聪明智慧,还彰显着古越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水的越剧,是江南天空和地域上一坛情感的女儿红,让每一个品尝过越剧的人情也缱绻、梦也缱绻,侠骨氤氲、柔肠百回。源远流长的嵊州文化,正如那条流淌千年的剡溪,带着一代代嵊州人从亘古走向未来。
任务一;嵊州的美食、嵊州的山水美景、嵊州的奇巧工艺……嵊州文化是否和你有过一段特别的相遇?是否给你带来了触动和影响?你可以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写下你的感悟与体验。
任务二:或许你非常熟悉和了解嵊州的某项传统文化,你可以用说明性的语言向阅卷老师作介绍,注意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与方法。
任务三:校团委将举行一场主题为“传承和发扬嵊州传统文化”的演讲比赛,你可以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的观点,参与演讲比赛。
阅读材料,从上面三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作文。
要求:①自选任务,自选文体,自拟题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1:
我与越剧结个缘
谈起中国国粹,总免不得说起戏剧。如中国的黄河渊远流长,又如多变的天空,忽时婉转,又时而壮阔。那舞台上一幕幕上演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苦海回身。
相遇
初次邂逅戏剧是在懵懂的童年时光。那时的条件并不如现在,大戏剧院更是无稽之谈,但未解人们的“思戏之苦”,村里人合伙搭建戏台。爷爷是个戏迷,只要晚上唱戏,他便早早的拿着板凳去坐台。而我也像个小跟屁虫一样跟着爷爷去听戏,也是那时培养了我对戏剧浓厚的兴趣。可小小年纪的我那懂什么戏呀!只知在伴着夜晚的凉风轻微闭上眼睛,“认真” 的听戏,看起来还真像个小大人,虽说我那时年纪小,但也能多少听明白一些,当时在戏剧中最有名的便是《红楼梦》了。柔美圆润的声调讲述了人间的爱情。
相知
长大后,便不再像童年那样“潦草”地听戏,而是去品越剧,真正的从一个听众的角度去认识它。《梁祝》是我少年时代最喜欢的戏,它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最后双双变成蝴蝶,闭上眼,似乎舞台上的一幕幕又在眼帘上演。戏剧字腔圆润的声调又在你耳边回响,余音绕梁。久久让人不能释怀。
相识
国粹,何为国粹?我想所指的便是戏剧。余音绕梁,博大精深,惟妙惟肖,用来描绘它最为合适,而现在的我们多与手机相伴,相对戏剧,这一国粹,更是少了一分相知,一份相识。何不在闲时,去品韵戏剧魅力。让那二胡的悠扬,琵琶的清雅,温顺你的耳朵。让那与自然结合的美妙之音沁入你的心脾,完完全全地折服在戏剧的石榴裙下。让中国国粹悠扬整个中国,让中国戏剧插上隐形的翅膀,飞遍整个世界。
走吧,去听戏!
例文2:
嵊州越剧
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节日风俗,当中也有独具特色的戏曲如: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四川的川剧等都颇有名气。而在江南,嵊州越剧则是家喻户晓的戏剧。
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越剧, 越剧最早出现在古越名都绍兴,发祥于上海,结合了昆剧、话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是中国五大戏剧之一,经历了由男子越剧转为女子越剧的过程。它由当地的民歌俗曲演变而成,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以唱为主,声腔婉丽清悠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才使得越剧盛流至今。越剧有许多流派,如:尹、袁、徐、王、傅等。各个门派有自己的特点,但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戏剧更浓缩着一方风情的灵魂和精华。粗犷厚朴的黄土地适宜于秦腔;茂密火红的高粱田孕育了二人转的品格;温山软水的江南无疑就是越剧,其拥有千回百转的河流和湖泊的美丽。
记忆中的越剧是老家的戏台,上演出的戏剧。五六岁时,外婆常拉着我的手,匆匆赶到村口去听戏。占个好位置,全神贯注地听演员们说唱着《红楼梦》中的片段。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常让我如醉如痴。几乎每晚,我都跑着去听戏,它也几乎成了我小时童年的一部分。
每年的春节,越剧则能一连演一月之久。全套的《梁山泊与祝英台》、《陆游与唐婉》、 《孔雀东南飞》等百看不厌,每到这时,村口就会挤满了人。台上演员们演得起劲,台下不时喝彩声伴随着哼唱,热闹着整个春节。
越剧正是以这种自己独特的方式博得人们的喜爱,一年又一年,已经成为江南民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例文3:
我是传承者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传承和发扬嵊州传统文化”。
泱泱华夏五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赋予嵊州人独特的精神气质——自强不息, 凭借如此,嵊州人才得以在每一次磨难中完成更强大的蜕变。那么作为一名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好一名优秀的传承者呢?
自强与努力不可分割。“欲戴皇冠, 必承其重。”只有依靠自强的精神和顽强的努力,才可以获得所期待的成功。正如马尔克斯写《百年孤独》,曾足不出户,废寝忘食十八个月;齐白石青年时为画好虾,画秃数十支毛笔;诗人北岛为体悟夜半未眠的海棠,竟也数夜未眠……由此可现,自强是寂寞的,努力是艰苦的,既无鲜花为伍,更无舒适做伴,一直在身旁的,是烈火如歌的绚烂青春和永不被磨灭的自强与努力。倘若这些名家选择做梦想的逃兵,摒弃了自强与努力,只是一味安逸、麻木地度过青春,甚至一生,那么他们的名字只会被历史的滚滚洪流吞噬,不留下一点儿来过的印迹。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短短一句,我们也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大智慧——自强不息。苔花无言的微小,却也努力拥有牡丹花般的盛放,这不就是“自强”的最好体现吗?正值青春的我们,或许也如苔花般微小,但只要凭借一颗自强努力的心,定可以绽放出比牡丹更夺目的盛大。
自强是生命不屈的姿态,也是青春无悔的证明。有些人奋勇进取,自强不息,将青春谱写成一部华丽的诗篇;而有些人庸碌无为,自甘堕落,让青春蛀蚀成一排残破不堪的竹简。当我们放弃美好青春,让懒惰和倦怠恣意滋长,我们失去的,不仅是自强这可贵的美德,更是我们宝贵的人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人对自强的阐释一点不错, 人类围棋第一人柯洁,还未高考便保送清华;饱读诗书的才女武亦姝,让清华甘愿降分录取……他们都在青春韶华,以一盏“自强”的灯,一双“努力”的脚,走到了成功的彼岸。
我们生而有翼,不是为了如虫蚁般匍匐前进,而是要张开双翼,成就自己的人生。
作为一名作为新时代嵊州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更要自强不息,唯有此刻奋斗,一生奋斗,才可成功!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从引导句来看,“以文化人就是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指用优秀的文化来影响人,塑造人。”点明了文化对人的重要影响,阐明优秀文化的意义;“嵊州美食”“嵊州工艺”“ 如水的越剧”一方面说明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美食、工艺、戏剧、风景名胜等,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文章的范围,只能展现嵊州的文化,叙写与嵊州有关的事物,不能写其他地方;“不仅强健着嵊州人的体魄,还滋养着嵊州人的心性”、“不仅显示了嵊州人的聪明智慧,还彰显着古越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说明文化对人可以有体魄、心性、智慧等多方面的影响。
第二,立意。文以载道,教化育人。文化,是一个种族长盛不衰的根基和保障,是人类身为万物灵长的奥秘和武器。于人来说,一个人的学习成长,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和学校之中,亲朋好友、生活环境和社会形态,都会对一个人的人格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黑暗堕落的旧社会,可以使祥子从勤劳能干的小伙子转变为自私自利的末路鬼;封建保守的农村,可以使闰土从机灵有趣的小伙伴变成穷困麻木的低等人;坚定不移的社会主义,让保尔经历了几次死里逃生却依旧不忘为人民谋幸福……
第三,选材。写记叙文的话,可以结合身边的人和事或自身的遭遇,围绕“嵊州文化”为主题来展开,叙述自己与嵊州美食、戏曲、风景等文化之间发生过的有趣故事,抒发嵊州文化给你带来的性格、习惯、能力、思想等方面的感触或影响,表达自己对嵊州文化的感情。写说明文的话,则应该围绕你非常熟悉或了解的嵊州某项传统文化,抓住其最具特色的地方进行表述,用合理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来向别人详细地介绍,表述尽可能生动形象。你可以用说明性的语言向阅卷老师作介绍,注意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与方法。如果写的是演讲稿,则以“传承和发扬嵊州传统文化”为话题展开论述,围绕为什么要传承和发扬嵊州传统文化,怎样传承和发扬嵊州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嵊州传统文化的意义等来展开论述,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有力,论证层次清楚。
2.作文
《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故事》是央视公益广告部2020年春节期间推出的一支呼吁国人关注传统节日的公益广告。当90、00后小朋友们欢天喜地哼唱着“Merry Christmas”,捂着被子期盼袜子里的礼物的时候;当年轻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带着千奇百怪的万圣节面具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记得我们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从老祖宗辈传承而来,积淀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全球华人同根同族血脉相承的节日。除夕之夜,爆竹声声,我们回首过去展望来年。元宵节把灯狂欢,清明节哀思缅怀,中秋节阖家团圆,重阳节登高敬老。我们的节日,伴随了人生路上每一个成长的记忆,记载了我们欢乐悲伤的轮回。
请你从以下三个写作任务中任选其一完成。
任务A: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回忆在这个节日中发生的故事,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任务B:为了让青年学子更多地了解传统节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将举行以“过中国节,做中国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撰写一篇演讲稿,题目自拟。
任务C:新年前夕,你想起了小学时的挚友小安。小学毕业后,他随父母到国外读书了。请你给他写一封信,谈谈你在深圳是如何过年的,哪些习俗得以传承,深圳又有哪些新的发展。落款人请写小宝。
要求:(1)根据自选的任务,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将对应的选项用2B铅笔涂黑。(2)符合文体特征,不得抄袭或套用。(3)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
【答案】任务A参考例文:
春节的故事
是大地的绿荫给我们带来大自然的美好;是天上的群星使我们感受到宇宙的神奇;是飞禽走兽使我们不感到寂寞;是春节的脚步让我们有了生活的希望,生命的支柱。
春节的帷幕往往由一副副对联、一张张“福”字拉开。
走出门外,竟闻到一股“墨香”,四处张望,竟看到我那年过古稀的爷爷和他的几个茶友在写对联。有的磨着墨;有的低头沉思;还有的已经开始奋笔疾书。唉,我这年过古稀的爷爷竟还似那七岁孩童般爱玩闹、爱折腾!走近一看,殷红的纸上落着龙飞凤舞般的几个大字。上联:丹凤呈祥龙献瑞;下联:红桃贺岁杏迎春;横批:福满人间。真不愧是一副让人拍手叫绝的对联啊!
走出爷爷们的“战场”,便看到老爸在贴“福”字。“老爸,你贴反了哦!”看到爸爸倒着贴“福”字,我忍不住出声提醒。可爸爸却说:“过年贴“福”字的习俗,大约在宋代以前就已经流行了,不过倒着贴“福”字的做法,据说出现在明代早期。把“福”字倒着贴的意思是“福到”,象征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哦,原来是这样!”我一边挠头,一边发出感叹,感叹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啊!
不知不觉竟到了下午四、五点,街上早已没了人影,一片寂静。显然大家都已回到自己家中吃年夜饭,毕竟谁都不会浪费这来之不易的团圆。
我们家当然也开始了这场视觉、嗅觉、味觉的盛宴。妈妈摆上了丰盛的佳肴,有鸡,有鹅,有鱼,还有……可不要小看这些菜哦!每道菜都会有每道菜的含义呢。比如鸡就表示着生机勃勃,在未来的一年每天都有精神活力;鹅表示小孩子可以聪明伶俐;而鱼当然是年年有余啦……
夜越来越深,直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各种烟花、鞭炮在天上炸开,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美不胜收!
日月更迭,斗转星移,又是一年开始时,阳光暖暖的,时光慢慢的,周围的空气都是甜甜的。
人生的意义是企盼,没有企盼,人生便没有意义。严冬来临,我们微笑面对,坦然处之,因为知道后面接踵而来的是春节,是春天!
任务B参考例文:
过中国节,做中国人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过中国节,做中国人”。
新华社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文件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国情人节“七夕”首次写进中办、国办文件。这说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大事。
情人节、复活节、愚人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这些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西方节日,因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和异域风情,加之一些机构和个人的极力推介,越来越受到中国一些年轻人的追捧,商家也借机造势,营造气氛,吸引消费者,洋节的社会影响是越来越大,使许多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相形见绌。
中国人不要过洋节,要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做法,是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具体表现。
所有的洋节,基本上都有宗教背景,是宗教信仰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树立的是科学世界观,是地地道道的无神论者。《中小学生守则》中明确规定学生要“热爱中国共产党”。如果我们去过宗教性节日,就是违纪行为,就是不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表现。
圣诞节是基督教的重要节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其实对我们来说,圣诞节,是中国的耻辱节!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罪恶行径令国人刻骨铭心。你们知道吗,八国联军中的英、美、法、德、俄、奥、意都是信基督教的。西方基督教会把中英《南京条约》称为在华传教的“转机”,基督教乘机而入。基督教在被侵略时期传入中国的目的就是同化中国人的思想,以便于进行殖民地统治。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的节日,也是中国人的伤疤。中国人,不过洋节,勿忘国耻!
为此,希望同学们永远记住:我们是炎黄的子孙,理应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骄傲和自豪!让我们一起用甩掉陋习,拒绝文化侵略,拒绝过“洋节”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过中国节,做中国人!
任务C参考例文:
给小安的一封信
小安同学:
你好!
转眼之间,你已经去国外三年了。咱们的家乡在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年了,我先给你介绍一下春节习俗吧,但愿你没有忘记。其实真正的春节气息在年初一的鞭炮声中开始,到了年初一的子时,大家都会点“头炮”,或者到附近祠堂、寺庙等点“头香”。“新年流流,唔瞓(睡)懒觉。”年初一,全家都起早床,起床之后不能再睡。漱洗完毕,向家中父母长老问安:“新年早晨!”年初一还有个习俗,许多不是信佛之人,此日却也三顿吃斋,因为“斋”“灾”谐音,“吃斋”寓意“消灾”。同时不能扫地,庭院门口满地炮仗衣屑也不能扫,让它红旺下去;有垃圾不去倒,怕倒掉财运。如有果皮、瓜子壳、糖果纸屑,要包好放在床底“聚财”。咱们深圳还有“东麟西狮”之说,也就是东片客家人舞麒麟,西片白话地区舞狮子。新年期间,各村麒麟队、舞狮队纷纷到同宗共族的邻村拜年,联络情感。
还有,经过三年的发展,咱们的家乡更美了,风景如画,是旅游的好地方。一条条大路就像是一条弯弯曲曲腾空而起的青龙!在我家的小区内沿着天桥下面的石子路往西走,是两个昼夜不息喷着银花的喷泉,穿过喷泉就来到一个清澈见底的荷花池边,一阵风吹来,河面立即荡起一圈圈涟漪,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一只水鸟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到岸上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条鱼。最有趣的是在天桥上奔跑,感觉整个人像飞起来似的,伴着脚底的咚咚声,大声的喊啊叫啊,怎么也不嫌累。到了晚上,上面有月亮陪伴,下面像流星闪耀的汽车来回穿梭着。树上挂满了彩练,人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
小区四周绿树红花环绕。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树木,各种雕像都倒映在游泳池中,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图画,怪不得人们说它是“五彩池”呢。穿过游泳池进入一个金色的大厅,中间有一架一尘不染的钢琴。一直走,就到了一个小花园,里面有一个小池塘,它们的源头全部都在两个用石头雕刻的天鹅的口中不断喷吐出来,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看了我的介绍,你一定会动心吧!来吧!我和咱的家乡会张开双手欢迎你!
祝你生活愉快!
你的好朋友:小宝
20XX年XX月XX日
【详解】任务A:要求围绕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记叙文。首先明白传统节日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围绕传统节日特有的习俗写出有趣的故事即可。如春节拜新年,元宵观花灯,清明祭祖先,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明月,重阳节看望老人、登高等。记叙文,注意把握六要素,围绕一个节日记叙一件或几件事,表达一个积极健康的主题。注意详略得当,要有人物的描写,采用引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用来增强文章的色彩。
任务B: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为了让青年学子更多地了解传统节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写演讲稿,这就限定了文体。演讲稿没有严格的、固定的格式,一般分标题和正文两部分。好的演讲稿,一开头就应该用最简洁的语言,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或主要内容,说明演讲意图。主体要突出和强调讲话的中心问题,不可轻重不分,面面俱到。结尾要总结全文,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给人以启示,充满激情,给人以鼓舞,发出号召,展示美好前景等。本题写作中要做到:①必须符合演讲稿的形式;紧扣演讲主题,说理严密,思路清晰,语言要具有鼓舞性;③必须要有对“过中国节,做中国人”的阐释。
任务C:要求写一封信。首先注意书信的格式。①称呼:写一封信,先要把收信人的称呼顶格写在第一行。如:小安同学。②问候语:问候语要写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它可以独立成为一段。如:你好!③正文一般分为连接语、主体文、总括语三个部分(本题主要介绍:你在深圳是如何过年的,哪些习俗得以传承,深圳又有哪些新的发展)。每一个部分开头都应另起一行,空两格落笔。④祝颂语是表示致敬或祝贺一类的话,如“此致”“祝”等。它可以紧接着正文写,也可以独占一行,空两格写。另外,在写与“此致”和“祝”相配套的“敬礼”、“健康”一类表示祝愿的话语时,一般要另起一行顶格写。如:祝你生活愉快!⑤署名:写完信之后,在信的右下角写上发信人的姓名叫做署名。在署名的前面一般还要加上合适的称谓,如“同学”“好友”“弟”“妹”等。本文是“同学:小宝”。⑥日期:发信的日期可写在具名的后边,也可以另起一行。
3.按要求作文
“国士”成“明星”,在战“疫”中锤炼新的偶像观。此次战“疫”中,不少科学家广受赞誉,甚至成为年轻人的偶像。首屈一指的是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从在火车餐车研究疫情到明确宣布“人传人”,再到及时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种称谓叫“国士”,用来形容那些德才兼备、以身许国之人。此次全民战“疫”中,我们庆幸,也自豪,国士仍在!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偶像”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⑤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字体美观。
【答案】范文:
抗疫英雄“淬炼”新的偶像观
时隔7年,“排雷英雄战士”“时代楷模”杜富国第一次回家过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之前的团聚计划,3个年轻人带着哥哥的鼓励,选择在岗位各自坚守。大家身处不一样的坐标,却心怀同一个信念:以哥哥为榜样,守好自己的阵地。
抗疫时刻,属于聚焦一线英雄的时刻,也属于无命英雄闪光的时刻。尽管我们会更多地去关注冲锋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但我们也从来没有忘记那些坚守岗位的敬业者,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共同筑起抗疫的安全网。他们都是抗疫的英雄,虽然有着不同的职业背景,然而却用自己的行为树立新的偶像观念。
不久前,奋战在武汉的李兰娟院士,说过一则引爆网络的话,她说:“希望疫情过后,国家能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避免盲目追星,毕竟明星是不能强国的。”这话讲出来是深刻的,中国人常说“国士无双”,防疫前线已经充分验证人才是宝贵财富。相比较而言,疫情发生后,不少国内明星出国避祸,被在国外的网友拍下上网,影响相当不好。
当然,并非所有的明星都是如此,许多明星也是出钱出力参与各种抗疫活动,他们值得点赞。我们强调不要盲目追星,要有自己的理性判断,用正确的方式来娱乐。同时,我们也看到抗疫也让很多人开始走红,成为国民的新偶像。比如钟南山院士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超级偶像”,张文宏一句“一线岗位换成共产党员”获得无数网民推崇。
还有那些奔波在基层的干部、民警、志愿者,也受到群众们的信任和赞美,抗疫期间发生大量给他们送物资的事件。人们不约而同地采用“不留名”,实质上是在表达一种最朴素的清怀,感谢这些默默无闻的英雄们。危难时刻见真情,一场全民战役也让大家看清,偶像不是离我们很远,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最需要的地方。
疫情终将过去,英雄的事迹不会消失。他们用自己的战姿,淬炼这个时代新的偶像观,释放富有正能量的精神养料。
【详解】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话题“偶像”,比喻人心目中所崇拜的某个人物。通读材料,抓住关键语句“‘国士’成‘明星’,在战‘疫’中锤炼新的偶像观”“此次战‘疫’中,不少科学家广受赞誉,甚至成为年轻人的偶像”“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种称谓叫‘国士’,用来形容那些德才兼备、以身许国之人”,由此可知,这场“战疫”让人们意识到,偶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需要的地方。人们积极为他们点赞,相信他们的专业判断,礼赞他们的职业操守,视他们为标杆,据此可总结出“那些德才兼备、以身许国的人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偶像”“新时代年轻人有了新的偶像观”“新偶像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等观点。再结合抗击疫情的背景,我们可以将抗击疫情中涌现的一些人作为我们的偶像,来进行描写和歌颂。如: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普通医护人员,奔波在基层的干部、民警、志愿者,争分夺秒加紧建设医院的建筑工人等。可写人叙事,也可就偶像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选择自己最易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最近,一首名为《生僻字》的歌曲火了起来,歌词包含的生僻字有70多个,校园中也掀起了一股“中国识字热潮”。下面是几位同学对此展开的讨论:
小文: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是国家自信的表现。《生僻字》让我们了解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唤醒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保护意识。
小华:汉字的确蕴藏着深厚的文化魅力,不过满屏的生僻字也容易让人陷入刁钻的崇拜中。
小涵:在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提笔忘字的现象屡见不鲜,长此以往,汉字将会走向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歌曲能让人重新开始了解汉字。
你赞同谁的看法?对此,你怎么看?请以“我心中的汉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文章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2)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 神奇美丽的汉字
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中国古书里都说汉字是仓颉创造的。其实这种传说并不是真的。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汉字是从甲骨文演变到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经过重重改变才有了今天的汉字,所以我对汉字有好多好多的感受。
汉字生动形象。比如像“千里马”的“马”字,好像是一匹马正在奔跑。上半部分就好像是马的头,下半部分就好像是马的脚。那么地生动形象。
汉字还千变万化。如果加一竖或者少一横,都有可能变成另一个字。如果那个笔画变长,或者变短,也有可能变成另一个字。因为这个,我总是在考试的时候写错别字。有一次,我把“士”的下面那横写的比上面那横长,就变成了“土”。把“战士”写成了“战土”。这不就闹了一个笑话吗?而且汉字还一字多意。比如“见”这个字有八种意思。有看见、看得出出现在某处、会见、见解还有助词、动词和姓。如果一不注意就可能用错地方。一个字也有可能是多音字。比如参,有shēn、cēn、cān三种读音。所以要用在正确的地方上,用错了就有可能换了一种意思,也有可能就与原来的意思不符合了。所以,我觉得写汉字要小心。横就是横,竖就是竖。一笔一划要用心去写,才能真正写出汉字的高雅、优美,和它真正所蕴含奥秘……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能感受到那奇妙而又美丽的汉字:在书法家的笔下,他们仿佛在纸上做着欢快的游戏,时而随着那不均匀且有柔美的笔划在那闪亮的舞台上翩翩起舞;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仿佛又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时而玩起跑抓,时而又玩拍手游戏,显得那么随心所欲。所以,我们要将汉字永远的流传下去。因为,我们深深地爱着那高雅优美的,汉字!
【详解】考查话题作文的写作。解题思路:把握文体,缩小范围,拟好题目,善于联想,写出新意。“我心中的汉字”是作文的核心,是命题者对作文范围的限制,是考生选材的依据和标准。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是国家自信的表现”“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保护意识”“深厚的文化魅力”“容易让人陷入刁钻的崇拜中”“提笔忘字的现象”“重新开始了解汉字”等观点或现象。要注意“你赞同谁的看法?对此,你怎么看”的设问方式,以及“文体自选”的要求,本题的写作以议论文文体为宜,但不是唯一。若选择议论文文体,可以表述自己对当今社会对待汉字的看法,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常用的论证方法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另外,需要注意虽然题干中有以“我心中的汉字”为话题的要求,但切不可以“我心中的汉字”为题目,但如果写成议论文,可将其作为文章的论题。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经典咏流传》节目将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巧妙结合,令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手机起初只能通话和发短信,在融入了摄像、音乐视频播放、QQ、微信功能以及各种功能软件APP之后,智能手机从此风靡全球。
相比实体店的传统购物,网购融合了多种销售理念,凭借全新的购物模式,让各种商品得到更好的流通,并催生了更多的行业……
时代在进步,事物如何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依据材料的整体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
【答案】范文:
蹊径
社会进步的风采究竟在于何处?是一腔赤诚兢兢业业,是独抒性灵体悟人生,或者还是在于用新的思想与理念去引领创新?我想,对于社会发展、促进时代进步而言,最美风采定当归属后者。
古语有云“独辟蹊径”,意指创新者们没有在前人已然踩踏得发白的道路上循规蹈矩,而是一步一个脚印一路一身泥泞地探索出了自己的方向,从而获得了最后的辉煌。蹊径之上,风景依然,烟雨散尽,更比南山!
行走蹊径之上,不从旧不循古,当成个人功业。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可怎奈兵力悬殊。千钧之际,燕王另辟蹊径,弃一切所获之城,兵回北平,建文之军见之大喜,即刻分兵占之。此分兵占城之举正中燕王下怀。无兵力之忧,燕王不日攻陷金陵继位成祖,于是永乐盛世成就明初繁荣。兵法,诡道也,也正是此等另辟蹊径之举往往成就名将,缔造辉煌功业。
行走蹊径之上,新模式新路线,可造企业成就。随着步入信息化时代,快递外卖等行业占有了越来越大的市场,订餐软件横空出世,开启了网络订餐配送流程一体化的时代,企业经营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创新的思维,一直都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也只有创新才能保证一个企业的生命力与成长力。
创新的思想经久不衰,不只是因为它可以促进一个人与一个企业的蓬勃发展,更重要的是,创新之举,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发展的福音。所以,行走蹊径之上,长眼光全方位,能够助力国家崛起。
创新之说,历久弥新,对于现代的我们而言,依然是发展进步的主旋律。大路上,我们是不断高歌猛进的;蹊径上,我们是否也应该筚路蓝缕?无疑,这是肯定的答案!那么,就让我们把这社会最美的风采铭记心中,一起去领悟那蹊径中别样的风景!
【详解】本题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让思考从材料中析出。可以先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再由这些关键词作深入透析,体现自己的思考。首先要根据材料,找出要求写出的主题是:时代在发展,我们要用新的思想与理念去引领创新。围绕这个角度立意作文就很容易了。本作文可以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写一篇议论文。要注意用典型事例和名人名言来表达主题。
点睛:材料作文一般都不提供范围和立脚点,而要学生自己去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审题难度比传统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都要大。而立意上,话题作文与所给的材料关系不够紧密,可以用其中的一部分材料,也可以不用。而材料作文则不同,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