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张PPT)
新人教版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on transportation layout
义乌市是个县级市,位于浙江省中部,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1991年4月义乌民航机场通航,成为我国第二个县级航空港。1993年、2006年和2012年三次扩建。
2007年开通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临时航线。
2014年8月,成为对外开放口岸,是我国第一个县级对外开放航空口岸
1.义乌北距杭州萧山机场只有约120干米,为什么还要在义乌建设民航机场?
2.为什么金华没有民航机场,而其管辖的义乌却有民航机场?
3.是什么原因促使义乌机场不断扩建,并成为对外开放航空口岸?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建设在北京市大兴区与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的超大型国际航空综合交通枢纽,2019年9月25日正式投入使用,是北京建设的第八个机场。
为什么北京在已经有七个航空港的情况,还要去建一个超大型的航空枢纽?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有什么影响呢?
交通运输布局概况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区域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区域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一
二
三
四
目 录
一
交通运输布局概况
Transportation layout overview
1.含义:指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分布和组合,包括交通线网的布局和站点、码头的布局两个密切联系的部分。
3.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任务:一个区域交通线网、场站如何组织,客流、货流如何分配、引导。
交通点
铁路线布局
交通线
你知道哪些交通运输方式?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呢?
交通
公路运输
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
缺点:
优点:
发展快,应用广,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能耗多,运费较高。
说出公路运输的优缺点
缺点:
优点: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建铁路造价高,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费用高。
说出铁路运输的优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缺点:
优点:
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说出水路运输的优缺点
水路运输
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
缺点:
优点: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
说出航空运输的优缺点
航空运输
最快捷的运输方式
缺点:
优点:
运输流体,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可以昼夜不停的运输,运量大。
灵活性差,需专门铺设管道,设备投资大,仅单向运输。
说出管道运输的优缺点
管道运输
专用运输,其生产与运销混为一体
名称 特点
优点 缺点
铁路 速度快;运量大;运费较低;受季节影响小,连续性好 造价高;占地多;短途运输成本高;要有铁路线
航空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量小;运费高;能耗大;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水运 运量最大;投资少;运费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受河海通航条件影响大
公路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成本高,能耗大,载重量小,运费较贵
管道 专管专用,运量大;连续性强;不易散落及挥发 灵活性差;建设费用高
主要交通方式比较
连线选择
管道
空运
水运
公路
铁路
贵重或急需货物数量不大
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
大宗笨重货物
液体、气体、粉末状固体
一批鲜花从昆明运往新加坡
二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General principles of transportation layout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而定。
1.依据运输需求
2.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案例:目前大兴国际机场机场设定的年旅客量为4500万人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200万。此外,如果按照这样的一个发展速度,大兴国际机场最终将会实现1亿旅客外加400万吨货物的年吞吐量。设计标准考虑了以后的人流量和物流量。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筑成“之”字形。
思考:
是不是所有的陡坡都要修筑成“之”字形?
3.因地制宜
高级别道路多采用架桥、打隧道、开挖山的方式通过山地,以提高运输安全和效率。
挂壁公路:在坡度接近垂直的路段,一般采用沿等高线开凿道路的方式。
郭亮挂壁公路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线路应注意避开地质不稳定地区,如断裂带、地下暗河所在地区;避开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如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3.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天气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的暴雨强度来设计。
垫高路基
青藏铁路采用高架桥解决冻土问题
3.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的总长度。
3.因地制宜
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区位因素 影 响 分 析
地 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如京沪高铁的许多路段采用“以桥代路”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线路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水上交通线修建要注意水面宽度(水面宽,跨度大)、水的运动(洋流)、水的性质(海水腐蚀强)、水的状态(如浮冰)等。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和向斜构造,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布局
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区位 因素 影 响 分 析
经济 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资源开发。
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
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 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 因素 帮助克服自然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
(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布局
(2)交通运输场站的布局
①车站
对外交通(汽车站、火车站、高铁站):
对外、对内交通的衔接处。
对内交通(公交站、地铁站、轻轨站):
人流量大的交通干线、街角路口
(2)交通运输场站的布局
②港口
自然:
水域: 水深:港阔水深,便于通航。
气候:有无结冰期;
背风坡,受海浪、台风影响小。
陆地: 地形:地形平坦,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地质:地质稳定,地基牢固。
(基岩海岸,地基稳固,难建易维护;
淤泥质海岸,易建难维护;河港凸岸)
人文: 经济:经济发达,腹地广阔,客货流量大。
交通
基础设施...
(2)交通运输场站的布局
③机场(航空港)
自然:
气候:
少云雾、少暴雨、风速小,能见度高;跑道沿盛行风方向修建(飞机逆风起飞)
地形:平坦开阔,能见度好;
坡度适当,利于排水
地质:地质稳定,地基牢固。
人文:
经济:经济发达,腹地广阔,客货流量大。
交通:有快速干道与城市相连。
交通线、站点布局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京沪高铁
京沪高铁全线长约1318km。桥梁总长度为1059.7km,占全线的80%,全县规划占用耕地6万多亩,与最初规划占用8万多亩耕地相比,少占耕地2万多亩。。
4.尽量少占土地
1、京沪高铁部分路段“以桥代路”:为了少占耕地,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
2、青藏铁路部分路段“以桥代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动物迁徙提供安全通道,减少冻土对铁路的影响。
3、山区交通线“以桥代路”:为了减小线路坡度,缩短里程,减少运输时间。
4、经济发达地区“以桥代路:节约城市建设用地,缓解交通压力。
交通线以桥代路的目的: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案例:城市综合交通
城市综合交通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通过地上交通、地下交通、路面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等实现城市内部和对外的人及物的运输需求。
5.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优势
6.其他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加强民族团结,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等。
南昆铁路是从广西南宁到云南昆明的一条铁路线,沿途自然灾害多发,地势起伏大,河流多,修筑难度非常大
但考虑到带动西南地区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的需要,在当时技术、经济水平相对更低的情况下依然修建了。
永兴岛位于我国南海西沙群岛东部,是西沙群岛面积最大的岛屿,岛上有我国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地级市三沙市。岛上基础设施完善,建有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具有重要意义。
6.其他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加强民族团结,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等。
原则 具体内容
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占的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而定
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段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因地制宜 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气候、水位等自然条件。
尽量少占土地 尽量少占耕地,采用绕行或建高架桥的方式通过。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其他 如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加强民族团结等
小结
课堂训练
1.2017年12月6日,西(安)成(都)高铁正式通车运营,全线长约658千米,设计时速为250千米,途经秦岭,为世界首条穿越艰险山脉的高速铁路。为西成高铁线路示意图。西成高铁陕西段的桥隧比高达94%,在秦岭中超过10千米的特长隧道就有7座,隧道群规模为全国之最。西成高铁穿行于高密度隧道群的主要目的是( )
A.避免频发的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B.绕开地质复杂地段,降低工程造价与难度
C.节省建桥资金的投入,缩短建设工期
D.实现高铁直行,保障行车安全与高速
D
课堂训练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2~4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D
2.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B
3.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B
三
区域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demand and transportation layout
1.区域交通运输需求量影响布局标准、密度等
南昌火车站
瑞金火车站
交通需求量较大,交通线标准高、场站规模大;交通需求量较小反之。
京沪高铁
2.交通运输布局重点关注需求量大的点和线
(1)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
城市作为区城经济发展中心和区域客货集散中心,交通运输需求大,是区域交通运输网的节点。
(2)在相邻重要城市之间,往往需要布局多条平行的交通线。
满足两城市间庞大的交通运输需求。
思考1:
京沪高铁沿线的高铁站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如果高铁站布局过密或过疏,会产生哪些问题?
布局特点:
京沪高铁连接了沿线主要城市,站点分布比较均匀。
产生问题:
站点过密:
占用土地面积大造成建设成本增大、资源浪费;
导致停车频繁,影响运行速度;
站点过疏:
站点之间距离远,不方便居民出行,不能满足沿线重要城市的交通运输需求;
使高铁铁路客源减少,不利于高速铁路运营
探究活动:京沪高铁
思考2:
高铁站基本上都设立在城区的边缘,为什么?
1.城区边缘地价较低,拆迁成本较低,节省投资;
2.拓宽城市框架,带动城区边缘发展;
3.减少对城区的影响(如交通拥堵,噪音);
4.距城区较近,方便居民乘坐高铁;
5.安全方面的考虑。
3.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运价、运向等差异。因此,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如何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货运:根据货物的性质、重量、运输距离、时间效益等情况,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
(1)客运: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性、舒适度等因素考虑。远距离选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选乘汽车;为了欣赏沿河两岸的风景或海上的风光,有时也选乘轮船。
案例: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可以实现民用航空、高速公路、磁悬浮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区公共交通、高速公路客运等集中便捷换乘,被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综合交通枢纽”。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仅关注单种运输方式的运速,更关注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输时效。因此,交通运输布局还要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便应运而生
4.交通运输布局需要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
5.交通运输需求变化影响布局变化
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如义乌快速发展,促使航空运输开通;江西赣州家具快速发展,开通了到欧洲的中欧班列。
义乌飞机场
赣州中欧班列
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分布特点也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
非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铁路布局依然保持着最初殖民时期的总体布局状态,反映了非洲多数国家仍然没有摆脱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模式,以及由此决定的运输需求。
(3)交通运输需求变化影响布局变化
铁路多布局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较少,多从沿海港口向内陆延伸,未形成相对完善的铁路网。非洲的交通线基本由内陆连通到沿海港口,方便农矿产品的出口。
活 动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于1958年3月投入使用。1980年1月,一号航站楼及配套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于1995年10月开始建设,并于1999年11月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每年可接待2650万人次的旅客。2004年3月,三号航站楼开始建设,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投入使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的设计总量达到8200万人次。
年份 1993 2000 2004 2005 2007 2009 2010 2012 2016
旅客年吞吐量/万人次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三号航站楼投入使用后,至实际旅客年吞吐量超过设计旅客年吞吐量分别用了多少年
2号航站楼用了5年,3号航站楼用了4年
活 动
2.交通运输线、站布局一般强调“适度超前”。通过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的案例,说明你对“适度超前”的理解。
交通运输布局在设计标准和运输能力上要留有余地,以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满足一定时期内运输需求的增长。标准过高容易造成浪费,标准过低导致再次改造也会浪费。因此要适度超前。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于1958年3月投入使用。1980年1月,一号航站楼及配套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于1995年10月开始建设,并于1999年11月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每年可接待2650万人次的旅客。2004年3月,三号航站楼开始建设,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投入使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的设计总量达到8200万人次。
活 动
3.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设计在2015年旅客年吞吐量达到8200万人次,可是至2012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已达8 371万人次。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增加的速度远超专家的预测,就此谈你的理解和感想。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从国际看,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联系越来越密切;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专家的预测,在世界上是少有先例的发展奇迹。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于1958年3月投入使用。1980年1月,一号航站楼及配套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于1995年10月开始建设,并于1999年11月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每年可接待2650万人次的旅客。2004年3月,三号航站楼开始建设,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投入使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的设计总量达到8200万人次。
四
区域资金与交通运输
Regional capital and transportation layout
桥隧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 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
港珠澳大桥
全长1341.4米;桥面至江面距离565.4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10.28亿元。
北盘江大桥
全长482公里,但要跨越188座桥梁,总长178公里;穿越106条隧道,总长252.048公里,桥隧比高达89%,是目前世界上桥隧比最高的高铁,施工难度极大。总投资757.6亿元
当表层土壤冻结而下层土壤未冻洁,路基不稳定,威胁行车安全,在这样的时候,插入地基下面的热棒可排出多余的热量,使下层土壤保持冻结状态。
港珠澳大桥
贵南高铁
青藏铁路
交通运输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考:为何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国家,交通运输的建设往往比较落后?
资金紧张、技术水平低
投资额大
投资回收期长
交通线和场站属于基础设施,投资额大但不能短时间直接收回投资,一般由政府组织建设。当区域处于工业化初期时,区域交通运输运输建设需求很大,并且还有各方面基础设施需要建设,政府一般无力解决交通运输问题。
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1.经济发展水平对交通线和站点的影响
经济较落后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稀疏,且质量较低;(落后地区交通建设有滞后性)
经济较发达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密集,且质量较高。
非洲铁路图
欧洲铁路图
资金充足
提高技术
克服建设障碍
提高运输效率
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材料、机械、工程等
2.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为攻克交通建设的相关技术提供支撑
2017年通车的西成高铁穿越秦岭时,以超长隧道通过,再也没有以前的大展线了
青藏铁路建设,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
青藏高原日温差大。有些地方在冬春和秋冬过渡时期,土壤反复冻融。当表层土壤冻结而下层土壤未冻洁,路基不稳定,威胁行车安全。在这样的时候,插入地基下面的热棒可排出多余的热量,使下层土壤保持冻结状态。
随着桥隧技术的成熟,我国的公路、铁路不仅跨河、海天堑,还穿越山区,改变了传统盘山迂行的布局,缩短了通行里程,节省了通行时间。
二郎山隧道通车后,进藏天堑变通途
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桥面至江面距离565.4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工程项目总投资10.28亿元。
我国在新疆修建的一系列铁路克服了风沙大、土质疏松等难题。在沙漠地区以桥梁形式通过沙漠,还在铁路两侧修建了挡沙墙,有效减少了风沙对铁路的危害。
五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
Changes in the layout of transport
1.交通线、站的新建、改建、扩建或废弃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趋向完善、优化。
2.运输方式的衔接、专业化、快速化
现今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上海磁悬浮列车
时速可达430km/h
高速公路
提高速度,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高速化
提高交通工具的装载量
大型化
超长汽车
空客A380
亚洲最大的邮轮
超长汽车
集装箱运输优点
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
便于实现装卸作业的机械化
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
专业化
物流分拣机器人
集装箱运输
全国交通运输网
交通线路网络化
不同运输方式各有优缺点
多种运输方式通过交通枢纽实现联运
网络化(综合化)
交通枢纽
“八横八纵”高铁网逐步推进
网络化(综合化)
小结
1、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2、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尽量少占土地、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平衡地区发展等。
3、区域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交通需求量、需求差异及需求变化影响交通布局的标准、方式、变化、分布等。
4、区域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经济水平影响交通线、点的密度和质量;资金充足有利于克服建设困难。
交通线建设的区位条件分析
自然条件:
气候:考虑气温、降水量及强度、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风雨)
水文:注意水面宽度(水面宽,跨度大)、水的运动(洋流)、水的性质(海水腐蚀强)、水的状态(如浮冰)
地形:注意谷地深度和坡度
地质: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社会经济条件:
需求(大/小)
经济发展水平,资金
技术水平
原有基础设施(如原有铁路线长短)
政策
环境保护条件:是否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2.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3.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
A.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
课堂训练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 500千米,右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1-3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及部分地铁线路分布图。
图中四条地铁线路中,最先修建的是哪一条,理由是?
四条线路中,只有乙连通了该市的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而且连接的住宅区和工业区的范围最为广泛,可快速、充分地满足不同功能区之间众多人口对于工作和生活便捷交通的需求。
乙
下图为新疆机场分布图与新疆地形图。读图并指出新疆航空运输发展速度快的原因。
多沙漠和戈壁,境内多山,铁路和公路建设难度大。
地广人稀,城市较分散,各城市之间往来联系采用陆路运输耗时长。
外贸优势突出,旅游资源丰富但分布分散,外贸和旅游都对耗时较短的航空运输的需求很迫切。
多晴天,能见度高,发展航空运输的条件优越。
航空运输受地面状况的影响小,可以突破地域广、距离远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