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金字塔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金字塔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7 18:4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字塔
教材分析: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美了古埃及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整篇文章共6个自然段,分成四部分,条理清楚,语言平实,描写细致。其中第二部分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外观和结构特点是全文的重点内容。
教学目标:
1.感受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以及说明方法的妙用。
2.了解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感受古埃及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埃及金字塔的资料;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说明文—— “埃及的金字塔” (生读课题 )
2. 复习听写几个词语。来准备,记得提笔即练字。
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举世闻名 宏伟 精巧
请跟大屏幕校对一下,对的举手,错的在边上订正一下。
一起读一下
你能用上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词介绍一下埃及的金字塔吗?
(评价:这样说突出了金字塔的高大。这样一说,我们都感觉到了金字塔的名气
很大呢!)
3. 课文中也有这样一句话: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打开课本,找到这句话,读一下。
这是一句什么句?(过渡句),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课文的前面部分写了金字塔的—— (板书:宏伟精巧 )
后面部分写了金字塔的——(板书:构建科学 )
二、精读课文,感悟金字塔的“宏伟,精巧”
1. 作者是怎样将金字塔的“宏伟、精巧”这些特点介绍清楚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怎样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介绍清楚的,划出相关的语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出示默读要求)
2. 交流:谁来读读你划出的语句?请选择一句谈谈你的体会。
* 感受金字塔宏伟:
出示: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的摩天大厦。
预设一 学生说到“146米多、40层”
这种说明方法叫—— 板书 列数字
“146米多”、“40层”究竟有多高?你们上课的教学楼有四层,高度大约是14米,那么146米多需要多少幢教学楼叠起来?
出示: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 。
10幢教学楼的叠加,那是多么蔚为壮观的场面,谁来读一下?
(评:听出来了,真的很高,我们需要仰视它。
好像还不够高,才30层,谁再来试试?)
这里作者用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金字塔的塔身之高,除了列数字,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预设二 学生说到 “摩天大厦”
能形容一下你对摩天大厦的感受吗?
这里把金字塔和——高楼大厦——作比较 (板书)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把金字塔和我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就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了金字塔的高大宏伟,谁来读出这种感受?
除了作比较,看看这里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尤其是在空旷的茫茫沙漠之中,屹立着这样一个建筑,那是怎样的高大宏伟啊!我们一起读
过渡:除了这一句用了两个数字,还用了很多数字,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出示有红的数字) 这些数字是由生命的,它的背后有着丰富的内涵,能选择一两个数字谈谈你的感受吗?
出示: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用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建造金字塔所用的巨石之多,巨石之重。)
① 230万块,每块重2.5吨,算一算,总共有多重?
知道一头大象有多重吗?一块石头相当于一头成年大象的重量,看来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啊,而是一块真正的“巨石”(点红)。就由你来读这一句。
② 既然这里的数据已经能说明巨石之多,巨石之重,为什么还要写后面一句,不
重复啰嗦吗?大家再读读,谁来说说?
(绕地球一周,可有40000多千米呢。
算一算:如果让一列拥有30节车皮的火车来运石块,大约要运多少次?)
③ 是呀,这样一补充,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巨石的多和重。建造胡夫金字塔需要这么多这么重的巨石,可见,这的确是一项浩大宏伟的工程。读句子。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
(作者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埃及金字塔的数量之多。)
学生交流:还从哪个词体会到了金字塔的 数量之多? 读句子。
师:看,一座座金字塔矗立在金黄色的沙漠中,气势非常宏伟。齐读。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底座 之大)
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师:这句话虽然不是直接写金字塔的宏伟,但是却用建造人数之多——10万人,工程耗时之久——30年,从侧面烘托出了金字塔的宏伟。
30年,你知道吗?古埃及人的平均寿命不到30岁。30年,那是多少代人的努力啊,这金字塔饱含着无数古埃及人民的血泪和汗水,我们再来读读这浩大宏伟的工程。生读
* 感受金字塔的精巧
出示: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① 再读读这句话,哪些字词特别让你感受到了金字塔的精巧。
这么薄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足以看出——紧密、精巧
② 后面这么写,有什么好处?
这几千年里可能会遭遇到什么?
——几千年过去了,一般的建筑物可能都倒了,不倒也不牢固了。但这些石
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这样一描述,更能说明石块之间的紧密程度,体现金字塔的精巧,这就是形象的语言描述的巧妙 。
让我们来体会一下,指名读,齐读
评价:石块的平整、砌合的紧密仿佛就在我的眼前。
烈日曝晒、风吹雨打,接缝处依然滴水不漏,真的是不可思议。
3. 整个第三自然段给我们描绘了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古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作者都介绍了吗?为什么?(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最具有代表性的)
举例说明的时候选取的例子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这样才具有说服力。
小结:作者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采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来说明
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连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感受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
三、精读课文,了解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感悟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过渡: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的4、5自然段。
1. 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第4、5小节写了建造金字塔过程中的哪两个方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运石 垒石)
2. 交流 运石块:
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他们把石头放在木橇上,用人
或牲畜来拉。载着很重石块的木橇在不平整的路上拉不动,于是他们又专门修了一条石路。
师:他们是怎样运石的?谁来读一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勤劳与聪明)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1)木橇:出示图,理解作用。
(2)修石路:这样可以减少木橇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为减少木撬与地面的摩擦力,人们还会在石路上抛洒尼罗河的湿泥或涂抹某种油脂,起到润滑的作用。)
3. 交流 垒石块
运石的问题解决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那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出示:
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①你能用上“先……再……然后……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来把建造过程说的更有条理吗?
②建造过程看似很简单,其实非常艰巨,这是古埃及人民在劳动中摸索出来的方法,可见他们是多么地——聪明、智慧(朗读)
4. 了解作者的选材恰当
① 建造金字塔可以写的内容很多,为什么单写运石、垒石?
② 联系前文看看,当你读到“146米多”、“230万块”、“2.5吨”,你最想知道什么?
③ 写金字塔的建造,作者抓住了最感兴趣、最能反映埃及人智慧、聪明的内容写,
可见作者选材是多么恰当。
说明文的词句,语言非常有特点,你们看,这段文字中用了一个词——“据说”,
能否去掉?为什么?
是呀,这个词,看似模糊,其实却是用词的严谨,第三段中也有类似的词,找找
看。
学生交流并说说这些词的意思,出示读: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小结:这种看似不确定的语言恰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准确用词,这是说明文语言的一大特色。
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 勤劳、聪明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人类的奇迹,看到了金字塔,你就会想到埃及,看到长城,就会想到中国,这就是——象征。金字塔是——象征,读最后一段。
2. 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回顾全文,除了运石、垒石,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埃及人的智慧? 板书 智慧的结晶
(磨得平整,连锋利的刀片也插不进去;角锥形建筑物,四面三角形,非常稳固——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 齐读
3. 这么勤劳智慧的古埃及人民,怎能不令人由衷的敬佩呢!正是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震撼了世界,难怪人们都赞美说:
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而精巧,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4. 课外作业
世界上还有许多像金字塔这样的文化遗产,课后找一找,交流。
板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精巧 列数字
智慧的结晶 作比较
构建科学 举例子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