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单元《题临安邸》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我的课堂展示到此结束,接下来我将开始我的教学阐释。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板书这 7 个方面来展开我的教学阐释。
一、教材分析
1.单元位置
《题临安邸》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的深沉......”这个主题来编排的,目的一是通过引导学生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叙述中详略得当的来表达情感。
2.教材解读
《题临安邸》是作者林升,看到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朝廷却一味苟且偏安,寻欢作乐,心中愤愤而题写在墙壁上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3.选编意图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积累语言、感悟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
古诗是中国浩瀚文学艺术海洋中一枝俏丽的奇葩。通过 四年的学习和积累,学生们已经有了学诗的经验,这时关注的已不仅仅是课文的外在语言,诗歌内在魅力对他们构成了极大的吸引,这就需要教师的拓展、引导和点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内外资料,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合理想象,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境,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受到心灵的熏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感,树立爱国思想。
教学重 、难点如下:合理想象,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境,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受到心灵的熏陶。
四、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为了更好的生成这一过程,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
1.从语文的角度去解析文本,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语文课的味道。
2.重视朗读,指导要行之有效,朗读方法要灵活多变,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3.教材不是孤立的文本,我们要立足教材,对文本进行合理的拓展,积累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4.让学生在课堂上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点播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教学思路
六、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
1.欣赏西湖的美景。
2.引入《题临安邸》并简介作者。
第二个环节,初读诗歌。
1.解题。
2.读出韵律。这里分为三个环节: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检查朗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
(3)师生合作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第三个环节,品读诗歌。
1. 读出画面,通过师生交流,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的大意。
2. 读出情绪来。(1)补充北宋灭亡,人民苦难深重的十大背景。(2)补充陆游的诗作,从“泪尽”充分的想象描述沦陷区人民的悲惨的生活,然后从又一年来感受沦陷区人民对王师的无限的期盼。最后就是引读诗句,感受诗人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和悲痛。
3.出示《题临安邸》,质疑王师究竟在干什么?
(1)品析“醉”字的表达效果,“醉”字的本意和在诗里面的意思是不同的。接下来诗句里的“醉”指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想象,小结。
(2)是谁在醉?品读“游人”:南宋的统治者、权贵们天天就像游人一样游山玩水,不把国家的危难和百姓的苦难放在心上,他,他们就是诗句里提到的游人。
(3)为什么而醉?暖风熏的暖风更指贵族们吃喝玩乐,醉生梦死,沉迷享乐的风气。品析“熏”字的作用,点出了沉迷享受的暖风太厉害了,导致人人都在吃喝玩乐,忘记了一切。然后品析“几时休”,体会这歌舞根本就不会停下来,统治者和权贵们沉迷享乐,早已无法自拔。
(4)他们醉成了什么样?出示《清明上河图》简介汴州,然后师生交流画面上的内容,感受汴州的繁华,体会繁华不再的惋惜。接下来,教师激情引读诗句,感受作者对南宋权贵们的愤怒,最后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第四个环节总结拓展。
1. 联系创作背景,感知诗人的忧国忧民和诗歌对统治者、权贵们的
讽刺 。
2. 课堂练笔:面对醉生梦死南宋权贵,面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北
宋移民, 面对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3. 拓展,去搜集爱国诗歌,读一读,背一背。
七、板书设计
最后说教学板书。我的教学板书如下,尊敬的各位评委,我的教学阐释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