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7 22:4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 在古代社会,由于有了农业,食物有了保障,人们定居下来,生活比较安定了,可以养活更多的孩子,为了养活这些人,人们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土地,于是更多的地方出现农业。这充分说明( )
A. 古代农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 B. 古代社会发展完全依赖农业
C. 发展农业可以生活富足安定 D. 农业发展是文明扩张的动力
2.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任何在没有证人或者合同文书的情况下,向他人的儿子或者奴隶处购买白银、黄金、男女奴隶、斧头或者是羊、驴以及其他任何东西的人,或者为此负责的人,都将被视为盗贼且判处死刑。”该规定()
A. 奉行严刑峻法 B. 体现等级森严 C. 维护贵族利益 D. 强调契约精神
3. 古希腊悲剧在于“严肃”,而不在于“悲”,悲剧得到了城邦的大力支持。希腊公民通过观看悲剧,从中审视自身命运,激发对引起悲剧的人物行为的远离意识。这说明古希腊悲剧()
A. 是源于对神灵的恐惧与抗争 B. 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C. 是民主制度走向衰落的产物 D. 利于维护城邦和谐
4. 公元前4世纪晚期,雅典城邦原有的观剧津贴被大幅削减,城邦日常开支和军费也要通过征收财产税等方式来筹集。对此,演说家伊索克拉底说:“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每个人都想享受由财富带来的荣耀。而现在,每个人都要辩称自己并非富人,就仿佛富裕是世界上头等的罪恶一样。”上述材料反映出(  )
A. 城邦的公民精神在弱化 B. 富人对民主制更有信心
C. 富人的经济负担在减轻 D. 穷人被排挤出城邦事务
5. 亚述帝国强制推行邮驿制度,驿站由官员直接管控,重要的驿站还会有军队驻扎。据考证,帝国全盛时期的两个驿站之间的平均距离是马车驱驰一天的里程。这些做法()
A. 强化了国家的治理能力 B. 以服务百姓生活为宗旨
C. 确保了帝国的长治久安 D. 推动了帝国版图的扩大
6. 下图为波斯帝国著名的《贝希斯顿铭文》。铭文大意是:在这些我(国王大流士一世)征服的国土上,容易相处的人,我善待之;虚妄的人,我惩治之。这些国土尊重我的法律,我所说的,他们遵办。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贝希斯顿铭文
A. 该铭文是二手史料 B. 帝国实行君主专制 C. 对外战争削弱国力 D. 国王注重法律教化
7.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它对简单商品所有者的一切本质的法律关系(如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和债务人、契约、债务等)”均做出了“无比明确的规定”。据此可以推知()
A. 古罗马建成法治国家 B. 罗马法适用于古代各国
C. 古罗马商品经济发达 D. 罗马法主要解决贸易纠纷
8. 645年日本宫廷政变后,君主的权力逐渐由原来的对宗教的领导权而扩增至对全部公职官员拥有任命权,所有地方长官由君主任命,所有税收均向君主缴纳,举国之下莫非王田。这些举措(  )
A. 一定程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标志着君主专制的正式确立
C. 缓解了日本国内经济危机 D. 为幕府统治的强化提供契机
9. 印加帝国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即使不是由几百个,也至少由几十个不同的政治集团、种族,甚至是操不同方言的部族组成。为有效进行统治,印加帝国(  )
A. 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 B. 实行“特辖领地制”
C. 借鉴玛雅的基本制度 D. 在地方推行行省制
10. 11世纪以来,人们认为君主具备手到病除的神性。君主的触摸可以治愈各种疾病,尤其是被称为“国王病”的淋巴结核。君主触诊成为备受珍视的仪式,成为君主威望的象征。到牛顿和洛克的时代,就像占星术和炼金术突然间风光不再一样,触诊也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A. 科学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君权观念 B. 近代医学进步攻克诸多传染疾病
C. 君主权力运行受到法律严格限制 D. 科学宇宙观动摇了教会神圣地位
11. 中世纪时期,西欧的农民按照习惯法可以长期保有土地,有些庄园农民土地的保有时间甚至长达99年之久,而庄园的地租也长达几十年不变。这一现象(  )
A. 改变了西欧土地所有制 B. 提升了庄园农业生产效率
C. 有利于封建领主的壮大 D. 强化了庄园内的人身依附
12. 16世纪,亚洲、非洲、美洲遭到殖民掠夺,围绕中国形成白银贸易网络,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这表明,全球航路的开辟()
A. 导致多元文明覆灭 B. 使殖民体系完全确立
C.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推动了世界格局演变
13. 在16世纪的新教地区,每个面包匠和烛台制造师都能拥有一本《圣经》。他们可以在工棚里独自研究它,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必担心在火刑柱上被烧死。这现象揭示出当时(  )
A. 贵族失去宗教特权 B. 传统的惩戒方式已被废除
C. 平民引领宗教改革 D. 天主教会思想专制遭削弱
14. 据表可推知,这些科技发明的出现(  )
表:17至18世纪欧洲部分国家重要科技发明统计(单位:项)
国家 数学 物理 化学 天文学 地学 生物医学
英国 17 20 17 18 8 36
法国 26 14 15 16 10 9
德国 7 5 12 8 5 5
西班牙 0 0 2 0 0 1
荷兰 0 5 2 2 0 1
A. 标志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B. 受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C. 推动了理性主义的迅速发展 D. 得益于技术革命的推动
15. 下表是近代西方颁布的两个文件。这两个文件都(  )
时间 国别 名称 主要内容
1776年 美国 《独立宣言》 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1789年 法国 《人权宣言》 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A. 力图打破封建专制的束缚 B. 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C. 鼓舞人民为自由和人权而战 D. 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0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帝国前期,意大利和行省的手工业也得到显著的发展。在西部,罗马和高卢商人沿莱茵河、多瑙河到达北海和波罗的海,在不列颠和斯堪的纳维亚进行贸易。东部的希腊和埃及商人则驶出红海,经阿拉伯到达印度和斯里兰卡进行贸易,以金银换取东方的香料、宝石、精致的工艺品和纺织品。在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人开始利用季节风远航印度。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7世纪初,在穆罕默德的带领下,阿拉伯帝国建立并形成了阿拉伯民族,有统一的宗教和语言。阿拉伯人在吸收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交流东西方文化中创造出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在公元750年建立的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其百货齐全的商场里,既有各种本地的产品,也有各国商人运来的中国的丝绸和珠宝、印度的钻石和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欧洲的琥珀和玛瑙。阿拉伯手工艺人调配的香水世界闻名,他们打出的刀、剑也非常锋利。此外,在叙利亚、埃及和北非各地也还有许多有名的手工业城镇。
--摘编自禹田《图说世界五千年》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马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相似之处。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罗马帝国晚期与阿拉伯帝国信奉的主要宗教,并说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所起的重大作用。
17.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其作品《双城记》中这样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昧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请以“这是一个……的时代”为题,自拟论题,并结合14、15-18世纪的世界历史予以说明。
18. 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在政治领域迈向近代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其实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到了1688年,英国的统治阶层已齐心协力,下决心要把詹姆士二世搞下台。他们不能容忍专制制度的恢复,更不能接受天主教的复辟;但同时,他们也不愿再看到新的革命,不愿让下层民众再参与国家政体的设计。它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
——摘编自钱乘旦、许明洁《英国通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背景及其标志。
材料二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德意志宪政的特点,并尝试探讨英德两国王权差异巨大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由于有了农业,食物有了保障,人们定居下来,生活比较安定了,可以养活更多的孩子,为了养活这些人,人们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土地,于是更多的地方出现农业”可得出农业发展是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文明扩张的动力,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农业技术落后,排除A项;B项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富足安定”的说法错误,从事农业并不一定富足安定,排除C项。
2.【答案】D
【解析】根据“任何在没有证人或者合同文书的情况下,向他人的儿子或者奴隶处购买白银、黄金、男女奴隶.斧头或者是羊、驴以及其他任何东西的人,或者为此负责的人,都将被视为盗贼且判处死刑”可得出其强调的是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的契约精神,违背了契约,就要受到惩罚,D项正确;
ABC三项说法都不能体现,排除AB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考生需要结合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来回答。
本题主要通过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3.【答案】D
【解析】希腊公民通过观看悲剧表演,从中审视并节制自身行为,避免悲剧命运发生在自己身上。这说明观看悲剧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培养公民德性行为、维护城邦和谐的作用,D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古希腊悲剧的起源,排除A项;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悲剧是为民主政治服务的,排除B项;
材料仅涉及古希腊悲剧,不能反映民主制走向衰落,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考生需要结合古希腊文学的相关成就来回答。
本题主要通过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人们为了躲避雅典城邦收税,而宣称自己是穷人,体现了雅典公民主人翁意识减弱,公民精神在弱化,A正确;
材料并没有强调富人对民主制的态度,排除B;
富人要交更多的税,负担并没有减轻,排除C;
D项在材料中不涉及,也不符合史实,雅典更够参与城邦事务的是公民,并不是以穷富为标准,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古希腊城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古希腊城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亚述帝国强制推行邮驿制度,驿站由官员直接管控,重要的驿站还会有军队驻扎”可以看出亚述帝国通过邮驿制度来维护统治,强化管理能力,A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服务百姓,排除B项;
“确保了”表述绝对,排除C项;.
材料未涉及帝国的向外扩展,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考生需要结合世界史上重要帝国的相关史实来回答。
本题主要通过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6.【答案】B
【解析】大流士一世认为在自己征服的国土上,所有人都要服从他以及他制定的法律,否则将受到惩罚,这说明当时波斯帝国实行的是君主专制,B项正确;铭文是一手史料,排除A项;C项与铭文内容无关,故排除;铭文中没有涉及到国王利用教化管理国家,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这些国土尊重我的法律,我所说的,他们遵办”。
本题主要通过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
7.【答案】C
【解析】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可知,罗马法对商品生产者和所有者的相关规定,内容全面、具体、广泛、明确,其经济立法的进步,是当时社会商品经济发达的产物,C项正确。
仅有商业立法的进步不能说明古罗马建成了法治国家,排除A项;
罗马法是维系古代罗马统治的法律,并不适用于古代各国,排除B项;
主要解决贸易纠纷的说法与罗马法是“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对法律关系的规定)无比明确”等不符,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罗马法,要求学生结合罗马法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罗马法,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645年日本宫廷政变后,.......所有税收均向君主缴纳,举国之下莫非王田。”并结合所学可知,7世纪中期,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学习效仿隋唐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在政治方面,废除贵族世袭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材料中所涉及的措施体现出君主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掌握官员任免权、财税权等,这一定程度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
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后,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日本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排除B项;
这些举措与日本国内经济危机的缓解无关,且当时日本国内并未出现经济危机,排除C项;
日本幕府是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始于118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让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9.【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印加帝国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由几十个不同的政治集团、种族,甚至是操不同方言的部族组成,为加强统治,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A项正确;
特辖领地制是俄国沙皇伊凡四世为摧毁封建大贵族和领主的封建割据势力,巩固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在1565至1572年期间实行的非常制度,排除B项;
玛雅文化的传承者是阿兹特克帝国,而非印加帝国,排除C项;
古罗马行省制度是指古代罗马为统治其所征服的大片地区而建立的一种管理制度,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古代文明,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古代文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0.【答案】A
【解析】据材料“君主触诊成为备受珍视的仪式,成为君主威望的象征。到牛顿和洛克的时代,就像占星术和炼金术突然间风光不再一样,触诊也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可知,在11世纪,人们认为国王可以治愈疾病,这成为国王威望的一种象征,但伴随着自然科学和启蒙运动的发展,人们对王国能够治愈疾病的认识几乎消失,这体现了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君权的认识,A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近代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国王治愈疾病的认识,并没有体现近代医学对诸多传染疾病的攻克,排除B项;
材料体现了科学对君权认识的冲击,并没有体现君权受到法律的限制,排除C项;
材料反映的是科学改变了人们对君权的认识,而非动摇了教会的地位,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中世纪的欧洲,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世纪的欧洲,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西欧农民可以长期保有土地且地租不变,这与实际占有土地没有太大区别,因此这会提升西欧庄园的农业生产效率,B项正确;
土地始终属于庄园主,土地所有制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
封建领主的实际收入长期不变,这不利于封建领主的壮大,排除C项;
材料无法得出庄园农民对封建领主人身依附关系的加强,该现象与人身依附关系无关,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了西欧封建社会庄园及封君封臣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西欧封建社会庄园及封君封臣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6世纪,亚洲、非洲、美洲遭到殖民掠夺,围绕中国形成白银贸易网络,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并结合所学可知,全球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亚洲、非洲、美洲遭到殖民掠夺,推动了世界格局演变,D项正确;
A项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体系完全确立,排除B项;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3.【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每个面包匠和烛台制造师都能拥有一本《圣经》......而不必担心在火刑柱上被烧死”,可以看出16世纪的新教地区,个人可以直接阅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得益于宗教改革的推动,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D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新教地区的状况,无法得出贵族的宗教特权状况,排除A项;
传统的惩戒方式并没有被废除,排除B项;
领导宗教改革的是新兴资产阶级,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宗教改革,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宗教改革,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7-18世纪欧洲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大量科技发明涌现,结合所学,近代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推动了理性主义的发展和启蒙运动的兴起,C项正确;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这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
17世纪至18世纪末,法、德等欧洲国家尚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
材料所述科技发明的出现主要得益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非技术进步,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科学体系,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近代科学体系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科学体系,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及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15.【答案】C
【解析】材料中《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自由、平等和人民主权等原则,这些都是启蒙思想家主张的内容,而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理性主义,《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是具体实践,也就推动了理性主义的迅速发展,鼓舞人民为自由和人权而战,C项正确;
ABD选项不符合题干的特征,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让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6.【答案】【小题1】相似之处:都曾是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工商业发达;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活跃;都是世界性宗教的起源地。(答出两点即可)
【小题2】宗教:罗马帝国晚期主要信奉基督教;阿拉伯帝国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作用: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融合了东西方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第一问要结合罗马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特征来解答;第二问要结合罗马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影响来解答。
本题考查了罗马帝国与阿拉伯帝国,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7.【答案】首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论题能反映14、15-18世纪的时代特征,需要运用14、15-18世纪的世界历史相关知识,据所学可知,14、15-l8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新航路开辟使人类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学革命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英美法等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由此可以拟定的论题有,“这是一个革命的时代”、“这是一个发现的时代”、“这是一个变革与转型(历史剧变)的时代”、“这是一个人文主义兴起与发展的时代”、“这是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的时代(文明联结与碰撞的时代)”等等。
然后结合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说明,例如选择论题“这是一个发现的时代”,可以结合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的史实进行说明。14一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所以这一时期是“人”被发现的时代。14一16世纪,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使新航路的开辟具备了必要的条件。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往逐步扩大,西欧向海外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对亚、非、美洲进行殖民掠夺.所以这一时期又是“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故答案为:
论题:“这是一个发现的时代”
说明:14一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所以这一时期是“人”被发现的时代。14一16世纪,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使新航路的开辟具备了必要的条件。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往逐步扩大,西欧向海外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对亚、非、美洲进行殖民掠夺.所以这一时期又是“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让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8.【答案】【小题1】背景:英国社会基础的变动(资本主义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化);启蒙运动兴起,启蒙思想提供理论基础;英国的历史传统;1688年光荣革命,改变了王权的来源,等等。(言之成理即可)
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小题2】特点:实行联邦制和议会制(或君主立宪制);皇权至上/或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原因:历史传统不同(英国有限制王权的传统,普鲁士有专制传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英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德国是通过普鲁士王朝战争实现统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第一问要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特征来解答;第二问要结合英国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来解答。
本题考查英国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