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 数学 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整理与复习示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 数学 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整理与复习示范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07 17:0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梳理本单元知识点,整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的方法及观察范围的选取,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分层次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在练习中巩固强化,查漏补缺。
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读题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师:同学们,请你结合下面的提纲,回顾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了些什么?
1. 搭积木比赛
师: 大家想一想,在这节课上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观察物体一般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来观察。从三个方向观察——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从两个方向观察——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确定所需正方体的数量范围。但,从一个方向观察——即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也不能确定所需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
2. 观察的范围
师:你们记得真不错。那么,谁来再说一说观察的范围这一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生:同样高度的物体,在同一光源的照射下,离光源越近,这个物体的影子就越短;离光源越远,这个物体的影子就越长。 还有,在观测时,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师:这部分知识点说的很准确,谁还有补充?
生2:确定观察的范围:
(1)先找到观察点、障碍点;
(2)连接观察点和障碍点后确定观察的范围。
看不到的地方称作盲区。
教师出示课件
师:天安门广场这一课我们又解决了哪些问题,掌握了哪些知识?
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建筑物的相对位置是不一样的,判断连续拍摄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时,可以假设自己随着拍摄者行走的路线游览,想象自己先看到哪些景物,再看到哪些景物,从而判断出拍摄照片的先后顺序。
师:大家总结的非常到位,请大家记清楚本单元的这些知识,在练习中就会减少出错。
设计意图:回顾梳理知识点,学生能明确这一单元所学到的知识点,使知识系统化。
基础练习
填空
(1)从远处看物体,看到的范围(  ),但看到的物体比较(  )。
(2)观察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观察点的位置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  );观察点的位置越低,观察到的范围越(  )。
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3.下面的照片是从空中看到的小明家,房子周围有一个亭子和一棵树。下面四张照片分别是在①②③④哪个位置拍到的?
4.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搭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最多可以有几个小正方体
设计意图:基础练习要注重从学生自己的学习经验出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归纳的知识点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强化练习
1.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
(1)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排在一起,分别从正面、左面两个方向看,至少有一个方向能看到两个正方体。 (  )
(2)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只能摆出一种立体图形。 (  )
(3)站得越高,望得越远。 (  )
(4)在路灯下散步走向路灯时,影子会变长。 (  )
(5)两个人分别站在两个方向给同一建筑物拍照,他们拍出的照片可能是一样的。 (  )
2.坐在二楼的小丽能看到楼下的小明吗 能看到楼下的小莹吗
3.如下图所示,乐乐站在墙前不动,小明站在墙后,小明不想让乐乐看见,你能画出小明的最大活动区域吗
4.画出下面大人在路灯下的影子。
5.小红乘坐热气球观光,在热气球从起飞到离地面150 m的过程中,小红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呢?请你把下面这些图按时间顺序排一排:
设计意图:通过继续解决生活中观察物体的相关问题,让学生更形象深入地感受观察范围,观察方向,观察位置对空间成像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乐趣。
四、拓展练习
淘气在教学楼上向下张望,楼下有一堵围墙,淘气想看到墙外的地方。
(1)请你分别画出淘气在A处、B处看到墙外离墙最近的A′处、B′处。
(2)想一想,淘气站在C处,能看到墙外的地方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逆向思维的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