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浮力 章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 浮力 章节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5-07 13:4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 浮力 章节练习
一、单选题
1.把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物体放入水中,它们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B.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C.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D.无法判断谁受到的浮力大
2.太平河,又叫叉河或是汊河,它是滹沱河的一个分支.对于石家庄人来说,它不仅仅是一条纽带,更是一个象征,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下列在太平河中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
A.飘在水面的树叶
B.长在河底的水草的叶子
C.游在水中的小鱼
D.埋在河底泥沙中的贝壳
3.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的密度比李子的密度大
B.西瓜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C.李子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浮力变大
D.李子浸没后,下沉过程所受浮力大小不变
4.如图所示,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后,剩余浸在水中的部分将(  )
A.悬浮 B.上浮 C.下沉 D.无法确定
5.把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
A.相等 B.铝球的比铁球大
C.铝球的比铁球小 D.浮力都等于重力
6.某科学兴趣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可以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通过A管往烧瓶中吹气,烧瓶将会
A.上浮,露出液面前它受到的浮力增大 B.下沉,沉到底部前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C.下沉,沉到底部前它受到的浮力变小 D.上浮,露出液面前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7.帆板比赛是第二届世界青年奥运会的一个项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帆板转弯时没有惯性
B.帆板静止在水面时没有惯性
C.帆板由于受到风力作用由静止变为运动
D.帆板受到的浮力小于帆板和运动员的重力
8.下列图例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喝饮料 B.塑料吸盘吸在墙上
C.热气球升空 D. 纸片托水
9.如图所示,同一潜水艇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F1,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P1。潜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2,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P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F1=F2 P1P2
C.F1>F2 P1>P2 D.F110.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 邀游的“天宫一号” B. 航行的“辽宁号”
C. 天空中的飞机 D. 上升的热气球
11.如图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 ρ甲>ρ乙 B.F甲=F乙 ρ甲<ρ乙
C.F甲>F乙 ρ甲>ρ乙 D.F甲12.李红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群小学生向河里打水漂,就上前劝阻说:要爱护环境,不要向河里扔东西,她同时看到那些扔在河里的物体有的已沉下去,有的仍浮在水面上,下列问题属于物理问题的是( )
A.那些漂浮在水面的物体是什么
B.哪些同学扔在水里的东西会沉下去
C.为什么有的物体能漂在水面上,而有的物体却沉入水下
D.为什么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3.按照图正确进行操作过程,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每次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圆柱形溢水杯底面积为50c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不相等
B.圆柱体的体积是200cm3
C.圆柱体的密度为1.5×103kg/m3
D.将圆柱体从溢水杯中提出后,水对杯底的压强减小100Pa
14.在河中游泳的人上岸时,在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如果水底布满石头,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  )
A.脚不疼,因为人变轻
B.水对人的浮力变大
C.脚不疼,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变小
D.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变大
15.如图所示,甲图中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密度均匀的木块A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00 Pa.若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平衡时木块A仍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400Pa.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2的物块,使平衡时木块A露出液面部分与丙图相同,如图丁所示.若m1:m2=5: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A的质量mA与m1之比为1:3
B.在丁图中,液体的密度为0.9×103kg/m3
C.在丁图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60 Pa
D.在图丙中,木块A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木块A的体积之比是1:5
二、填空题
16.物体沉浮条件(密度):物体的密度_____液体密度,物体上浮;物体密度_____液体密度,物体下沉;物体密度_______液体密度,物体悬浮,绝对不会_____浮(除最后一空外,均填“大于”、“小于”、“等于”)。
17.小明清洗甜瓜时发现它漂浮在水面,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的大小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小明想知道甜瓜的密度,于是将甜瓜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溢出水410 mL,再使甜瓜向下浸没在水中,又溢出水25 mL,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________N,甜瓜的密度为______g/cm3.(g取10 N/kg)
18.在一次抗洪救灾行动中,一名质量为70kg的武警战士登上一艘自重为530kg的冲锋舟准备抢险救灾,若冲锋舟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为1.5m3,则它最多还能装载质量为______ kg的人和物资。
19.爱米做如下实验:将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静止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景,发现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爱米由此分析推理以下结论:
(1)因为浮力的大小跟 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所以三个球受到浮力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
(2)根据浮沉条件,可以判断这三个球的密度ρ甲、ρ乙、ρ丙大小关系是________ ;ρ液________ρ乙;
(3)请画甲球所受重力、丙球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 )
20.若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称重时重5N,浸没在水中称时重4.7N,则这个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_____N,它排开的水重 _____N。
三、实验题
21.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后,想探究轮船的吃水深度的影响因素。他们用如图1形容器来模拟轮船,此时可以认为该柱形容器的吃水深度等于容器底部到水面的距离。然后他们将不同质量的物块放入不同底面积的柱形容器内。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在如表中。
  
序号 物块质量(克) 容器底面积(厘米2) 吃水深度(厘米) 序号 物块质量(克) 容器底面积(厘米2) 吃水深度(厘米)
1 50 100 0.7 5 50 50 1.2
2 100 100 1.2 6 100 50 2.2
3 150 100 1.7 7 150 50 3.2
4 200 100 2.2 8 200 50 4.2
(1)根据实验序号1与5(或2与6或3与7或4与8)相关现象和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不同柱形容器 ______。
(2)根据实验序号 ______,相关现象和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同一柱形容器,容器底面积相同,所装物块质量越大,吃水深度越大。分析(2)中的结论时,柱形容器的吃水深度与所装物块的质量没有成正比关系的原因是:______。
(3)为了找出隐含的正比关系,该小组同学分别计算了物块质量增加量和吃水深度的增加量,分析实验序号1、2、3与4(或5、6、7与8)可得出的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同一柱形容器,______,分析此结论时,组内同学认为现实生活中,上述结论仍不会成立。这一分析的依据是______。
(4)完成上述实验后,该小组同学发现同一艘轮船满载质量相同的货物,如图2吃水深度却有几个值。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
四、计算题
22.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某大学两位研究生设计出“都市蚂蚁”概念车,荣获全国汽车创新设计大赛最高奖项,该车表似蚂蚁,小巧实用,质量仅有400kg,总体积0.75m3,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200cm2,标准乘载100kg。请解答标准乘载时的下列问题
(1)“都市蚂蚁”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多大?
(2)科技社团的同学想将此车改造成“水陆两栖蚂蚁车”,若该车密封良好,请通过计算判断它能否浮在水面上?若能,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
五、作图题
23.(1)请画出图中物块A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2)在图中画出小球在水中上浮时的所受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3)所示的是手拉弹簧时的情景,请画出手指受到弹簧的拉力的示意图。
六、综合题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题图是我国首艘“海上飞船”——“翔州1”。它的最大起飞质量为2.5t,巡航速度140~160km/h,最大航速可达210km/h,最高能爬升至150m,可乘坐7人。它既可以在水中航行,又可以贴近水面飞行。该设计利用了“翼地效应”,即当运动的飞行器掉到距地面(或水面)很近时,气流流过机翼后会向后下方流动,这时地面(或水面)将产生一股向上的反推力,使整个机体的上下压力差增大,升力会陡然增加,阻力减小。
(1)下列有关“翔州1”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翔州1”漂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重力与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B.“翔州1”在水面上飞行时,机翼下表面受到的空气压强较大
C.“翼地效应”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使“翔州1”获得更大升力的
D.随着“翔州1”在水面以上爬升的高度增加,船外大气压减小
(2)“翔州1”在平静的水面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水平方向获得的动力F随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题图所示。t=50s后,“翔州1”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0~50s内,“翔州1”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选填“减速”、“先加速后减速”或“加速”)运动。
(3)“翔州1”在空中飞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气流速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机翼下方的气流速度;该“翔州1”以最大航速匀速飞行1.5h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km,“翔州1”船身设计成“流线形”是为了_____________;
(4)“翔州1”靠岸后,有5名乘客从船上登岸,则船排开海水的体积约减少____________m3。(人的平均质量为70kg,ρ海水=1.0103kg/m3,g取10N/kg)
参考答案:
1.B
2.D
3.D
4.B
5.A
6.D
7.C
8.C
9.D
10.A
11.B
12.C
13.D
14.D
15.D
16. 小于 大于 等于 漂
17. 等于 4.35 0.943
18.900
19. 液体的密度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相等的 ρ甲<ρ乙<ρ丙 =
20. 0.3 0.3
21. 所装物块质量相同,底面积越小,吃水深度越大 1、2、3与4/5、6、7与8 柱形容器自身有质量 吃水深度的增加量与所装物块质量的增加量成正比 现实中的轮船并不是柱形 航行水域的水的密度不同
22.(1)2.5×105Pa;(2)能,0.25m3
23.(1) ;(2) ;(3)
24. C 加速 大于 315 减小空气的阻力 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