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我国的区域差异 单元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我国的区域差异 单元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07 11:5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剪纸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土人情,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幅剪纸作品,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黄土高原 B.长江三角洲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2.下列界线中,与秦岭—淮河一线大致相同的是
①一月0摄氏度等温线②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⑤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①③⑥
3.青藏高原上两个重要的农业区是藏南谷地、湟水谷地,这种河谷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地势平坦 B.水源充足 C.海拔低,气温高 D.太阳辐射少
4.请根据如图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指出该景观所在地区属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5.小张在某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阳光明媚,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但见满山遍野的油菜花把大地染上了一片金黄,平静如镜的稻田里秧苗露出了点点新芽......”据此判断,小张最有可能生活在( )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塔里木盆地
6.坎儿井是西北地区一种古老的地下水输水方式,下列关于坎儿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坎儿井之所以在地下输水,是为了便于灌溉
B.坎儿井之所以在地下输水,主要为了利用地势自流
C.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湖泊水
D.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7.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 )
A.长城 B.南岭 C.长江 D.秦岭—淮河
8.关于环渤海工业带存在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淡水资源不足 B.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
C.能源、矿产资源贫乏 D.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下图为甘肃省降水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9-11小题。
9.植被生长与水分关系密切,根据图中甲、乙、丙三地降水量,推测甘肃省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 ( )
①空间分布均匀②空间分布不均匀 ③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④大部分地区年等降水量高于800mm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甲、乙、丙对应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林地、草地、耕地 B.难以利用土地、草地、耕地
C.难以利用土地、耕地、草地 D.草地、耕地、林地
11.土地利用类型和降水分布的不同对农业有很大影响,根据上题推测,甘肃省农业具有的特点 ( )
①最有可能以畜牧业为主的是乙地区 ②可以种植大面积水稻 ③可以发展绿洲农业 ④丙地以水田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读我国沿海某区域的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图示区域与东北平原相比,发展种植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降水充沛④热量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近些年,甲、丙两地的玉米地变成了柑橘林,由此带来的变化是( )
①甲、丙两地的水土流失减轻②乙地的洪涝灾害威胁降低
③甲、丙两地的自然生态得到恢复④图中所示河流的水量增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图示地区地势的总体特征是( )
A.中间高四周低
B.东高西低
C.四周高中间低
D.南高北低
15.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少 B.主要交通线路呈网状分布
C.农作物多为一年三熟 D.是温带季风气候
上海某中学的淘淘与豆豆是同班同学,他们有一段关于家乡的对话,据此回答下列16-18题。
16.根据图文材料可以判断,他们各自的家乡最有可能位于( )
A.淘淘→西北地区,豆豆→北方地区 B.淘淘→北方地区,豆豆→南方地区
C.淘淘→青藏地区,豆豆→西北地区 D.淘淘→南方地区,豆豆→青藏地区
17.下列对淘淘家乡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恰当的是( )
A.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B.气候干旱,沙漠、戈壁广布
C.全年温暖湿润,分布着常绿阔叶林 D.终年寒冷,冰天雪地
18.有人归纳总结了四字识别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的口诀:耕地类型——南__①__北__②__;糖料作物——南甘北甜;粮食作物——南__③__北__④__;交通运输——南船北车……空白处分别应是( )
A.水 旱 稻 麦 B.旱 水 麦 稻
C.水 旱 谷 粱 D.旱 水 稻 麦
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被称为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读“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川藏铁路跨地势三级阶梯
B.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C.图示区域是我国的主要内河航道
D.川藏铁路沿线经过的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
20.川藏铁路沿线修建了很多高桥和隧道,目的是( )
A.增强“过山车”剌激性 B.减缓线路的起伏程度
C.尽量避免惊扰野生动物 D.便于欣赏沿途的风光
二、解答题
21.读“西北地区略图”回答:
(1)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 高原 B.________ 高原 D.________ 山脉
(3)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 ,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22.结合材料及“渔光互补”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位于合肥东县古城镇蒋集水库的大唐肥东光伏电站采用“渔光互补”模式,2021年11月30日并入合肥电网发点。“渔光互补”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
(1)太阳能光伏发电属于__________(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该产业在我国起步时间__________(晚/早),发展__________(快/慢)。
(2)下列最适宜推广“渔光互补”发展模式的地区是( )
A.青藏高原 B.太行山区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3)填补下列关系图,完成“渔光互补”发展模式带来的影响。
23.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学们都停课不停学。锦州市某中学的学习小组,想开展“云旅游”活动,通过网络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
(1)第一站:北京。同学们参观了人民大会堂,每年全国“两会”都在这里召开,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_____________;又参观了被誉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科技园区,这里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_____________产业中心。
(2)第二站:从北京出发,乘火车经_____________(铁路干线)到上海。沿途经过河流甲_____________,该河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现象的河段是_____________(填“上游”“中游”或“下游”);又穿过重要的地理分界线①_____________(山脉)--淮河一线,来到南方地区,感受到了南北方的差异。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因盛产稻米、淡水鱼被称为“________”。
(3)第三站:西北地区,在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中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资源,通过________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4)第四站:最后进入区域A___________(填四大地理区域名称),乘火车来到西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_________远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前不久完美登顶并精准测量新高度而自豪。
参考答案
1.B
由图中剪纸可以看出,图示区域是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最有可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该地区降水丰富,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有许多著名的水乡。B符合题意。故选B。
2.D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一月份0摄氏度等温线经过;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综上分析,故选D。
3.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海拔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ABC正确,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4.D
从以上民币可知,该景观是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属于青藏地区。故选D。
5.C
由题目可知,小张的日记中写道,看到满山遍野的油菜花,看到平静如镜的稻田里秧苗露出了新芽,说明小张最有可能生活在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油菜和水稻喜暖湿的气候环境,不适合在北方地区生长,故选C。
6.D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蒸发旺盛,为了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蒸发,新疆坎儿井工程由此诞生,故坎儿井之所以在地下输水,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故A错误;坎儿井工程需要在地下打较深的井和输送管道,其目的不是为了利用地势自流,而是为了减少蒸发,故B错误;坎儿井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当地的河流多为内流河,所以当地的河水补给来源,即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不是来自于湖泊水,故C错误,故D正确,故选择D。
7.D
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该分界线是依据两地区的气候类型不同而划分的,故选D。
8.C
环渤海工业地带包括京津唐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这两个工业基地存在的共同问题是:水资源不足,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再就是高新技术发展不足;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故选C。
9.读甘肃省的等降水量线分布可知,甘肃省的降水分布很不均匀,自东南向西北降水逐渐减少。故②③正确。根据题意选B。
10.读图可知,甲地区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属于干旱地区,是以沙漠为主,是难以利用的土地;乙地降水量在200-400毫米,属于半干旱地区,以草地为主,丙地降水量在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所以根据题意选B。
11.根据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可知,我国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以草地为主的地区,故①正确;该地区大部分降水在00毫米以下,不适合种植水稻,②不正确;在有灌溉水源的地区可以发展绿洲农业,③正确;丙地属于u半湿润地区,以旱地为主。④不正确。根据题意选D。
12.根据图示中的地理位置“东海”推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与东北平原相比,发展种植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降水充沛、热量充足,故③④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读图可知,甲、丙位于山坡,乙位于平坦的地区;植树造林可以控制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故“玉米地变成了柑橘林”可以使甲、丙两地的水土流失减轻,乙地的洪涝灾害威胁降低。柑橘林也是人工林,与自然生态的恢复关系不大,柑橘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河流的水量可能减小。故①②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有图可知,该图的等高线由四周向中部数值逐渐变小,反映出该地的地势中部低,四周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由图可知,该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极少,其主要的交通线路沿盆地边缘分布,农作物多为一年一熟,A对,BCD错;故选A。
16.我国各区域自然景观不同,南方地区主要是常绿阔叶林,北方地区主要是落叶阔叶林,故他们各自的家乡最有可能位于:淘淘→北方地区,豆豆→南方地区。故ACD错误,B正确。故本题选B。
17.淘淘→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故BCD错误,A正确。故本题选A。
18.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识别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的口诀:耕地类型——南水北旱; 糖料作物——南甘北甜;粮食作物——南稻北麦;交通运输——南船北车。故BCD错误,A正确。故本题选A。
19.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盆地,位于第二级阶梯,西至拉萨,位于第一级阶梯,跨地势两级阶梯,故A错误;雅鲁藏布江最终注入印度洋,故B错误;长江航道大部分位于长江中下游,而图示区域,主要位于长江上游,落差大,不适合航运,不是我国主要的内河航道,故C错误;川藏铁路主要途径四川,西藏,其中西藏为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主要民族是藏族,D正确。故选D。
20.从图中可以看出,川藏铁路自四川成都至西藏拉萨,跨越的地形区有四川盆地、横断山区、青藏高原。经过地区地形复杂,如果不修建高桥和隧道,线路的起伏会很大,所以修建了很多高桥和隧道,减缓线路的起伏,降低线路的坡度,故B正确。铁路交通安全第一 ,不能增强“过山车”剌激性,尽量避免惊扰野生动物、便于欣赏沿途的风光不是主要目的,ACD错误。故选B。
21.(1)西北地区行政区划上指陕西、甘肃、青海三省及宁夏、新疆两自治区,简称“西北五省区”,是七大行政区之一,从图中可知,①乌鲁木齐;②银川;③呼和浩特。
(2)西北地区地形包括天山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大兴安岭、昆仑山脉、内蒙古高原、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3)西北地区主要地形是高原和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22.(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我国76%的国土光照充沛,光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与水电、风电、核电等相比,太阳能发电没有任何排放和噪声,应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太阳能光伏发电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该产业在我国起步时间晚,发展速度快。
(2)读图可知,渔光互补模式是水中养鱼,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适宜布局在水域较广、太阳能丰富,且对电力需求大的地区。所以最适宜推广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地区水域面积广,市场需求大,太阳能也较丰富,D正确。青藏高原、太行山区、塔里木盆地水域面积小,不适宜发展渔光互补模式,A、B、C错误。故选D
(3)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这种生产模式的作用不仅节约了能源,还少占用耕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利用清洁能源中的太阳能光伏板发电,对环境污染小,光伏板对水面有遮光作用,既能调节水温又能抑制有害藻类,利用水域发展养殖,增加收入,实现渔业养殖和光伏发电互融互补,社会、经济、环境(或生态)效益的统一。这种生产模式的作用不仅节约了能源,还少占用耕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23. (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每年全国两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2)从北京出发,坐火车经过京沪线,可以到达上海;途中经过的甲黄河下游河段,这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上河”,在这里可以看到“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景观现象;京沪线还穿越了我国南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京沪线的南端城市为上海,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地处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这里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地形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盆地内部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被誉为干旱的宝地,目前,塔里木盆地已经建设了十几座大型的油气田,并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的东部地区。
(4)考察组进最后进入的区域A是我国的青藏地区,乘火车沿着青藏线可以到达西藏自治区的省级行政中心拉萨,站在拉萨可以眺望世界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目前,珠穆朗玛峰的准确高度是8848.8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