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第五中学课堂教学设计首页
编写时间: 2014年 6 月 9 日 第 二学期 总第 课时 编写人:曹盈
课题
独特的装扮1
授课班级
七年级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通过对面具文化的学习,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了解面具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并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与制作。
过程方法
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与制作。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技法,设计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在与同学合作完成作业时,锻炼协作能力,培养互助精神。
情感态度
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3、了解现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课型
新授课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欣赏、讨论、评述
教学模式
多媒体
教学手段与教具
卡纸、及时贴、色彩工具、剪刀、羽毛等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五、作业要求:
1.设计大胆创新,造型独特。
2.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方法,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
3.选择易找的材料,进行材料的综合利用。
4.在面具创作中,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并注意效果强烈,色彩搭配合理。
教学反思
注:教学过程在续页上完成。
武威第五中学课堂教学设计续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导入
1、影片欣赏:播放童话剧《马兰花》录像资料。
2、教师总结:看了录像中戴面具表演的节目。我们也要开一场联欢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面具知识。
(二)、讲授新课
一、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面具及相关知识。
二、我国的面具艺术:
1.面具的由来:达到驱鬼逐疫的目的。
2.面具是人们节日、祭祀活动中进行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之一,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品,它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几千年来,由于人们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并延续至今。
3.面具制作所用的材料,大多数采用木头、石、布、瓷、皮、龟甲、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用塑料、玻璃钢等。
4. 中国传统的面具艺术以其功能来区分,包括跳神面具、节祭面具、礼仪面具、镇宅面具、戏剧面具等 。
5. 地戏一种当地盛行并世代传承的祭祀娱乐风俗活动。因演出时不用戏台而在平地举行,由此得名。地戏流布于以贵州安顺地区为中心的10余个县、市的郊区和农村,故习惯上又称为安顺地戏。地戏的演出都要佩戴面具。面具由头盔、面孔、耳翅三部分组成,采用镂空雕与浅浮雕相结合的雕刻技法,加以贴金刷银亮丽多彩的覆色。面具头盔的装饰极为考究,有龙凤、大鹏、白虎、花鸟、星宿等诸多图案。五官造型循有一定的程式,如眉毛“少将一支箭,女将一条线,武将如烈焰”;眼睛“男将豹眼圆睁,女将凤眼微闭” 等。所有这些,体现出人物性格的鲜明特征。面具的耳翅多采用龙凤及象征吉祥的花草作为装饰图案。
6.藏戏是在藏族的民间歌舞、说唱、杂技以及藏传佛教祭祀礼仪等形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载歌载舞类似歌舞剧的广场艺术表演形式。表演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歌舞祭祀仪式,向观众祈福祝愿,求神祖保佑。藏戏的角色大都使用面具装扮,只有少数采用简单的化妆。面具多为纸胎或布质,很少使用木材雕刻。制作精致,造型独特。面具轮廓造型和眼睛、鼻子、嘴等有吉祥图案构成。脸上嵌贝壳、玛瑙、绿松石,面具额头中是太阳、月亮,两耳有流苏。
7. 彝族面具:“撮泰”、“吞口”
三、国外的面具艺术:
1.先欣赏一段“假面舞”表演。
2.欧洲面具:欧洲民间面具常用于民间节日和祭祀。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这个节日起源于中世纪。该节日曾与复活节有密切关系。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3天遭难的耶稣,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3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故有“狂欢节”之说。如今传统的狂欢活动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重要节日。
威尼斯狂欢节最大特点是它的面具,其次是它华丽服饰,这一传统追述到1700年前,权贵和穷人可以通过面具融合在一起,他们互相尊敬地打着招呼,在面具的后面,社会差异暂时被消除。
3.非洲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多样性。木头、植物、陶土、金属、皮毛、贝壳、玉石等材料综合运用制作而成。洗练的手法和荒诞的造型结构传达某种神秘的信息。
4.现代面具:
四、观看面具作品
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面具及相关知识。
学生认真聆听并记忆
学生欣赏不同地域的面具
学生谈自己对面具的认识和感受。
武威第五中学课堂教学设计首页
编写时间: 2014年 6 月 9 日 第 二学期 总第 课时 编写人:曹盈
课题
独特的装扮2
授课班级
七年级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欣赏面具艺术,认识面具的来历与演变,从文化、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的文化内涵。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
过程方法
通过面具艺术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选用恰当材料,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多种技法,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举办面具表演活动,增进表演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小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尊重与帮助别人,让学生体验集体制作的乐趣,学会交流,懂得合作与分工。认识和体会面具的艺术美感。
教学重点
对材料的理解(材料的色彩、肌理、材质特点)和材料的综合利用。
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并演出
课型
新授课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舞台表演
教学模式
多媒体
教学手段与教具
卡纸、及时贴、色彩工具、剪刀、羽毛等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制作一款面具,要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并注意效果强烈,色彩搭配合理。
教学反思
注:教学过程在续页上完成。
武威第五中学课堂教学设计续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组织教学:
(1)观看有面具的话剧表演;
(2)上课,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观看了一段话剧表演,大家都看到了一些什么角色?
生齐:各种人物形象
师:可是,我看到的明明是人是演员在表演,怎么会变成了不同的角色了呢?
生齐:是因为面具的关系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继续学习面具设计与制作。
三、师生活动
(1) 认知活动
面具:面具是人们在特定的表演活动或者仪式中,为了表演需要,把面孔遮起来,塑造人的特定形象的用具;
①、面具造型设计有什么特点?(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②、如何运用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③、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体)
要求:面具造型色彩夸张独特,符合节目的角色。
板书:色彩: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等
造型:对称、夸张
材料:多种材料结合与废旧材料利用
(2)技能学习
制作步骤
1、这三个面具都是什么形状?板画:三角形、正方形、菱形。
2、还可以做成其他形状吗?什么形状?
3、学生汇报,教室板演。
4、教师示范(学生共同参与)。
选一个自己最喜爱的脸型。
还少什么?做嘴巴。讲评:选一个最好的贴上。
做眼睛。注意:剪洞的方法,洞的距离。
做其他装饰。(如耳朵、胡须等)
用纸条固定。
今天我们就用准备的材料来为我们的小话剧制作必需的面具。
教师演示:①、将卡纸对折;
②、画出面具的一半外形
③、剪出面具的外形
师:现在我们处理的面具还缺少什么呢?
生:五官、装饰等
师:现在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怎样制作面具,但是面具的制作需要根据话剧的人物形象来设计的,同学们准备了一个什么样的小话剧呢?下面给同学们1分钟时间,请同学们分组迅速讨论一下你们小组准备编排一个什么样的小话剧?话剧表演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
(教师询问讨论情况,确定小组表演的内容和角色分配情况)
师:好!现在各组已经讨论完成,下面我们一起进行一个比赛怎么样?我们要设立几个奖项,一是速度奖,二是优质奖,三是最佳表演奖;请同学们根据你们讨论的情况和分配的角色开始设计制作你们的面具。比赛时间为15分钟,现在比赛开始。
四、自主与合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走进学生当中,与学生一起探讨、表现,随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鼓励大胆创新。重点指导面具的色彩、造型和装饰。
五、合作评价与探究
师:好!我们的制作已经结束,现在话剧表演开始,所有的观众都是评委,请给你喜欢的小话剧以公正的评价,我们首先请X组同学进行表演。
六、小结及拓展
教师用激励赞赏的语言总结、表扬。
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面具及相关知识。
欣赏分析:展示利用挂历纸、色卡纸等材料,采用对称造型,利用对比色、同类色、欢快,恐怖等形势制作的不同类型的面具教具,引导学生分析面具的色彩、造型、材料,可以找学生近前观看、触摸的形式认识总结
学生认真聆听并记忆
学生从教师做好的嘴巴中选一个贴好。 做鼻子。学生比赛(2分钟),要求:新颖、快。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学生举手评选出最佳表演奖
展示各组作品,师生一起评选出优质奖
课件50张PPT。独特的装扮---面具设计面具是什么? 面具又称假面;在民间则称脸壳、脸子或鬼脸。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面具是一种具有特殊表意性质的象征符号。面具的共同之处:
1可怕变形与夸张的五官
2色彩浓烈或雪白对比鲜明藏面具 傩面具 欧洲面具 非洲面具 早期的面具一般用于丧葬与驱邪仪式或原始乐舞之中。远古时代,人们遇到天灾时,便认为是鬼怪在兴风作浪,为了把恶魔赶走,他们戴上面目狰狞的面具,并举行隆重庄严的宗教仪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具不断衍变,逐渐向兼具酬神与娱乐的双重功能转化。 用于祭祀、葬礼、戏剧等。 面具多设色,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如下我们列举了一些典型的藏面具,参加测试,看看你对美丑的把握哦!请选择色彩按钮白色面具“西绒仲者”
跳野牛舞时,领舞者所戴的面具。
? 白色面具表示人物性格纯洁、善良、温和,无害人之心,意味老者长寿。 黄色面具表示容光焕发、功德广大、知识渊博,系活佛、仙翁所戴。隐士"罗珠日宝"
藏戏《诺桑王子》中的一位苦炼修行,道法高深的老人。 红色面具象征权力、正义,表示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凡扮演国王、大臣者均戴红色面具。有时藏戏里宗教跳神中,一些男性呈忿怒状也常用红色。"岗角"大臣"达瓦森格"国王
藏戏《苏吉尼玛》中一位聪明仁慈,深得人心的国王 。
绿色面具象征贤良智慧;美貌端庄,属于度母或空行女化身的女子。卓瓦桑姆的母亲“隆朗错姆”
? 蓝色面具表示正义、勇敢,为勇士相。“兰温巴”面具
代表渔夫或猎人。在藏戏开场中,六种“温巴”上场,手执彩箭,颂扬神灵和祝愿吉祥。 黑色面具表示凶恶,为凶怒相。龙女大臣“芝休”
藏戏《顿月顿珠》中,敦洽国王的首席大臣,是个心怀邪恶的奸臣。
半白半黑面具表示嘴甜心毒,两面三刀,专门挑拨离间者。巫女“雅玛根岱”
藏戏《苏吉尼玛》中一个两面三刀、精通恶戏的妇人。 红色面具象征足智多谋、智勇双全。代表人物关羽。白色面具表示人物性格奸诈,多疑。代表人物曹操。绿色面具象征暴躁、莽撞。代表人物徐世英。蓝色面具表示刚强,性格刚直,桀骜不驯。代表人物多尔敦。黄色面具表示勇猛彪悍或凶暴残忍。代表人物典韦。黑色面具表示勇猛善战,代表人物张飞。 护法神藏戏面具 猎人 嘴歪秦童 傩戏面具 关羽 鸡嘴道人彝族面具
狮子镇宅面具 老虎非洲舞蹈面具
非洲面具 欧洲面具加拿大 北美印弟安面具紐西蘭原住民面具 至今,在中国、日本、印度、美洲、非洲等地仍保存着各种各样的面具文化。危地馬拉面具西藏面具日本三河狐面具韓國河回洞面具意大利威尼斯面具泰國面具在众多民间活动中,人们戴着面具载歌载舞。护法神出场——青海多吉扎寺法舞——西藏佩戴农乐舞面具的朝鲜族群众土家族婚礼土家族婚礼塔尔寺的僧人头戴面具跳神 千年傩舞——跳岭头
材料的选择: 面具所用的材料,在古时候以青铜、玉、陶为主,现代面具多用木头,还有布、瓷、皮、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钢等。材料不同, 装饰方法也不同。根据材质可雕刻,可绘画,也可用纸浮雕的方法制做。
面具分为许多种:人物、动物、植物。
桑耶神舞铜面具铜制面具木质面具加纳瓦努阿图笋壳面具彝族 哈尼族草质面具壮族纸 泥胎面具棕板面具——哈尼族藏族学生思考: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细腻。写实或抽象)
运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体)
要求:面具造型夸张色彩独特学生作业 欣赏
材料——纸学生作业欣赏学生作业欣赏材料——葫芦瓢学生作业欣赏课堂实践作业:完成一个有趣的创意面具。要求:
设计:面具设计要新,奇,有创意
绘制:涂色要丰富,粘贴要精细
剪刻:沿外轮廓剪好,剪出眼睛的位置,大 小要适宜。
组合:把事先准备好的东西粘贴组合小 结 我们所做的面具是对环境的保护—废物利用。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美的感受,并且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