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分扣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分扣子》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07 21:0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
《分扣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
难点: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纽扣教具,纽扣学具(各25套)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阅读《外婆的纽扣宝盒》,了解故事梗概,温习分类,指导可以按照形状或者颜色对纽扣进行分类。
课前游戏:听指令,做动作。
请属兔的男生举右手,属龙的同学拍拍手。
刚才我是不是叫到了全班的同学?
看来游戏的时候也要动脑思考呢!
故事引入
周末的早晨,凯丽起床很早,为了不吵醒睡觉的表哥表姐,她决定玩一玩外婆的纽扣宝盒,因为宝盒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纽扣。可是,由于宝盒放在高高的地方,凯丽取的时候,宝盒掉了下来:稀里哗啦,纽扣满地都是。被吵醒的表哥、表姐们决定和凯丽一起把纽扣分类整理一下,我们也来帮帮忙吧!
板书课题:分扣子。
一、探究新知
(一)议一议
观察:观察这些扣子,它们有什么特征?
要给这些扣子分类,你准备怎么分?
板书标准:形状 扣眼数
(二)做一做
1.想一想:按照形状分类和按照扣眼数分类,结果会不会一样?
2.分一分:准备按照形状分类的请举手?按照扣眼数分类的请举手?
出示活动要求:
用1号信封中的学具,选择一个标准分一分。
3.学生动手分类。教师巡视指导,组织纪律,参与活动。
指名2位学生到黑板前来分。
4.全班交流:
(1)黑板前操作的学生讲解自己的分类过程和结果:我是按照( )分类的,( )的扣子是一类,( )的扣子是一类。
(2)提问:按照形状分类的同学,你们和他分的结果一样吗?按照扣眼数分类的同学,你们分类结果和他一样吗?
5、思考:同样的一堆扣子,为什么分的结果不一样?
小结板书: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可能不同。
6、提出新任务:(指按形状分出的两堆扣子)观察圆形的扣子和正方形的扣子,还能继续往下分吗?可以怎样分?这边的呢?
学生发表看法。(引导明确继续分的意思)
教师板书:
形状——扣眼个数
扣眼个数——形状
猜想:最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
7、学生继续动手分。
8、汇报交流:你和谁分的结果一样?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对比:比较最后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按照“先形状后扣眼数”和“先扣眼数后形状”的顺序分类,最后的结果一样。
9、思考:数学背后总是有迹可寻的,思考一下为什么结果会一样呢?
引导明确:先形状后扣眼数与先扣眼数后形状,看似顺序不同,实际上选择了相同的分类标准,所以分类结果相同。相同的结果源于相同的分类标准,只是顺序不同而已。
10、游戏:现在,我们就可以更加准确的描述这些扣子的特征了。
比如当我说圆形的有两个扣眼的扣子时,你能猜出是哪一堆扣子吗?请你和同桌一起猜一猜、玩一玩。
二、深入研究
1、故事继续:分完了这堆扣子,凯丽几个觉得意犹未尽,还想继续玩一玩、分一分,我们来看看这次的任务吧。
出示第二套教具。观察扣子的区别:颜色、形状、扣眼数
2、讨论:可以按照怎样的标准和顺序分类?
(1)如果从形状开始分,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分?
(2)如果从颜色开始分,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分?
(3)如果从扣眼数开始分,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分?
随机出示分类标准和顺序。
3、猜想:根据刚才分类的经验,猜想一下:一直分下去,结果会不会一样?说说理由。
4、动手分一分,验证一下是否正确。
出示活动要求:
同桌利用第二套学具分类,学生上台分类。
5、汇报展示:说一说,你是从哪个标准开始的?按照怎样的顺序分类的?
其他学生说自己的分类标准、顺序和结果。
6、对比分类结果,有什么发现?
虽然开始分类的标准不一样,但是一直分下去,分类结果相同。
这是因为什么呢?
7、总结:不同的过程收获了相同的结果,根本原因在于选择了相同的分类标准。数学就是这样的奇妙,它能让我们找到变化背后的永恒,找到事物之间最根本的联系。
拓展提升
凯丽和表姐弟们分好了扣子,外婆回来后可高兴了,因为她衣服上正好缺2粒扣子,同学们,帮忙选一选吧!
出示选择题:
小结:分类真有用,数学可真有用!
反思评价
学生在课本上自我评价:圈出相应的图案。
三、绘本延伸
《小熊和吵吵闹闹的怪物们》
1、讲故事
2、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及时归纳特征,描述分类方法。
3、游戏:找礼物
四、总结全课
1、谈谈收获。
2、数学的神奇就在于能够找到变化背后的永恒,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事物,同时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