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4.能从文言文中体会勤奋好学、做事情坚持不懈的道理。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理解文章每句话的意思,体会人物美好的学习品质。培养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
语言应用:能借助注释或结合语境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的故事内容。
思维能力: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学习古人热爱读书的精神、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审美创造: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难点: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铁杵成针
课时目标
1.正确朗读《铁杵成针》,认读“卒”,会写“逢 卒”2个字。
2.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体会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学有所成的道理。
语言应用: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思维能力:理解部分文言字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的精致与典雅。
审美创造:学习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课时重难点
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后来人们把这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加以锤炼,便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中华语言文化的精华,背诵下我们积累的成语。
2.学生起头,背诵成语接龙。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积累更多的成语,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精神。)
3.导入: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们有的庄重严肃,有的机智幽默,而且大多数的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有趣的成语故事,大家想不想看?这个成语故事的名字叫做“铁杵成针”。
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去观看。
4.出示阅读提示,指名读要求
二、学习成语“铁杵成针”
1.欣赏故事。
2.小组讨论交流。
师:故事我们已经看完了,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提示和故事内容,把你的发现和你小组内同学说一说。
3.汇报
(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李白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后来又是什么事情使他改变了对学习的态度?你对他了解吗?
(指名背李白的诗,出示介绍李白资料的课件)
(3)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铁杵成针”这则成语的意思?铁杵是什么意思?
生说后,观看课件,板书成语意思:将铁杵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就必有成果。学生齐读)谁能用铁杵成针说句话?
(4)看了这个故事,你最想说些什么?
师:只要同学们坚持学成语,日积月累,就会掌握很多词条,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这就好比铁杵成针。
表演铁杵成针
李白这些成绩的得来跟他的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然而,铁杵成针这件事对他后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铁杵成针这个故事。
1.小组内先分工排练。
2.全班汇报。
3.“铁杵成针”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4.谁能讲一讲你自己所熟悉的成语故事。
四、借助动画,再现故事
(1)教师引导:看了同学们表演,这位坚持不懈的老婆婆和勤奋好学的李白仿佛就在我们身边,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铁杵成针》的动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教师引导:跟随动画,我们又一起回顾了故事的内容,那能不能用文言文来给动画配音呢?请你试一试。
学生小组讨论,试着配音。
教师引导:好了同学们,我们又一次走进故事感受人物的品质,现在走出故事,还记得同学们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吗?李白真的遇到了这样一位老婆婆吗?
预设1:我觉得是真的,因为李白能有这么大的成就,被世人称为诗仙,一定离不开他的刻苦努力,老婆婆一直激励他。
预设2:我觉得这不是真实的故事,铁棒怎么可能磨成针呢?可能是这个地方叫磨针溪,人们根据地方编出了这样一个故事。
预设3:文中有一个字“世传”说明这是一个传说,不一定是真的呢!
引导小结:理不辩不明,听了同学们的 ,相信你的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其实真实也好,相传也罢,更重要的是故事背后传递给我们的道理。我们用“铁杵成针”来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难的事都能做成功。
五、练习题
1.看图猜成语,说意思。
2.成语计算题。
六、总结
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是个很有才华的伟大诗人,但是连这么有才华的人都需要刻苦地学习,那么普通人不就更需要努力了吗?因此同学们,无论我们的才华、天资如何,都应该努力学习,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持之以恒。
七、板书设计
铁杵成针
李白 老媪
勤奋学习 坚持不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