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04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9 08:0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04-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一、对比阅读
1.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
赠萧瑀①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进白(全唐进》)
【乙】
贞观八年,房玄龄、高士廉于路逢窦德素,问北门③近来更何营造。德素以闻④。太宗乃谓玄龄曰:“君但知南衙事,我北门少有营造,何预⑤君事?”玄龄等拜谢。魏征进曰:“玄龄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营造,何容不知?且所为有利害,役工有多少,陛下所为善,当助陛下成之;所为不是,虽营造,当奏陛下罢之。此乃君使臣、臣事君之道。玄龄等问既无罪,而陛下责之,臣所不解;玄龄等不识⑥所守,但知拜谢,臣亦不解。”太宗深愧之。
(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萧瑀:与巍征、房玄龄、高士廉等同为贞观二十四功臣。②板荡:这里指动乱之世。③北门:指皇宫后苑,下文“南街”指中央官署。④以闻:把这件事告诉太宗(李世民)。⑤预:干涉。⑥识:知道。
(1)下列选项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疾风/知劲/草 玄龄等/不识所守
B.疾风/知/劲草 玄龄/等不识所守
C.疾风/知劲/草 玄龄/等不识所守
D.疾风/知/劲草 玄龄等/不识所守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于路逢窦德素
②玄龄既任大臣
③而陛下责之
④但知拜谢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陛下所为善,当助陛下成之。
②太宗深愧之。
(4)回答下面问题。
①自选角度赏析【甲】诗前两句。
②【甲】诗题目有的版本叫“赐萧瑀”,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5)【乙】文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都与“谏”有关,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不同之处。
(6)根据【甲】诗和【乙】文内容,简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题。
【甲】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
【乙】
①王孙圉聘于晋①,定公飨②之。赵简子鸣玉以相③,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④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
②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⑤,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焉?圣⑦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
(选自《国语·王孙圉论楚宝》,有删改)
【注释】①王孙圉(yǔ)聘于晋:王孙圉访问晋国。聘:访问。②飨(xiǎnɡ):用酒食款待,宴享。③鸣玉以相:弄响身上的佩玉给(王孙圉)看。鸣:弄响。相:本义察看,这里指给……看。④珩(hénɡ):系在玉佩上部的横玉。⑤观射父:楚国大夫。⑥倚相:人名,楚国史官。⑦圣:通达事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 见余大喜曰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战于长勺
C.未尝为宝 或异二者之为
D.其为宝也几何矣 其真无马邪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楚之白珩犹在乎?
4.用“/”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
5.甲文中作者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6.甲、乙两文都论述了人才的重要性。甲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乙文用“______,______”揭示人才之所以成为国宝的原因。(请用乙文中原句回答)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乙】
荆①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宁国③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④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荆:古代楚国的别称。②沟洫(xù):指护城河。洫,沟渠。③宁国:楚国臣子。④罢:通“疲”,疲乏,疲劳。
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
②神弗福也
③对曰
④遂取陈焉
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忠之属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B.何故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C.兴兵伐之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D.必以信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1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而 蓄 积 多 赋 敛 重 也 则 民 怨 上 矣
11.【甲】【乙】两文共同揭示出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周亚夫反对王信封侯
司马迁
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帝趣①侯信也!”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
(有删改)
【注】①同“促”,赶快。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军士吏被甲 被:_____________
(2)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___________
(3)曩者霸上、棘门军 曩:_____________
(4)非刘氏不得王 王:_____________
1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已而之细柳军
A.何陋之有 《陋室铭》)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狼》)
C.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D.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2)景帝默然而止。
15.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周亚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乙】令既具①,未布②,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③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④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①具:准备就绪。②布:颁布,公布。③嗣:继承。④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刻字,再涂以墨。
16.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 回也不改其乐
B.货恶其弃于地也 皆以美于徐公
C.恐民之不信 已而之细柳军
D.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 乃不知有汉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男有分,女有归 女子出嫁
B.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乱害人
C.令行于民期年 满一年
D.秦民大说 大声说话
18.将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明日,秦人皆趋令。
19.“大同”社会是儒家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推行新法后的秦国是否进入了“大同”社会?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述你的看法。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①。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③,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缝。③滟滪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20.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B.仰视天如匹练然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C.有时朝发白帝 朝服衣冠,窥镜(《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D.人大呼于旁则泉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1.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半夜时分从亭子里自然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B.虽然乘着马在风中奔跑,也没有走水路快。
C.陆游一路行来,发现圣姥泉上面盖着一块有裂缝的石头。
D.乙文中作者从大溪口出发,进入瞿塘峡,经过圣姥泉,到达瞿塘关。
22.甲文中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写出了山连绵不断的特点,请找出乙文中描写山的句子并概括其特点。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①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①洒然:潇洒脱俗的样子。
2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
(2)素湍绿潭 ____________
(3)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
(4)草树众而泉石嘉 ____________
24.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25.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林 寒 涧 肃 常 有 高 猿 长 啸 属 引 凄 异 空 谷 传 响 哀 转 久 绝。
26.【甲】【乙】两文都写了山,分别说说它们是如何表现山的特点的。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王冕①者,诸暨②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踏田者,父怒,挞③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④读之,琅琅达旦。(2)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⑤细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节选自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①王冕:元末著名画家、诗人。②诸暨:今浙江境内。③挞:用鞭棍等打人。④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油灯。⑤韩性:元末大学者。
2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从致书以观 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B.录毕,走送之 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执策而临之(《马说》)
D.父怒,挞之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8.翻译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29.甲、乙两选段最能体现宋濂、王冕好学的一个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0.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大家,善于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请从两选段画线句子中,任选一处,简要分析这一手法的作用。
3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节选自《出师表》)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仁宗宝元初,中进士,历事四朝。光常患历代史繁,人主不能遍览,遂为《通志》八卷以献。英宗悦之,乃命光续此书。后神宗名之曰《资治通鉴》,书尚未就,神宗尤重之,以为贤于《汉纪》,数促使终篇。及书成,加资政殿学士。
元祐元年,拜尚书左仆射,两宫①虚己以听,遇事常咨之。辽、夏使谓其边吏曰:“中国相司马矣,毋轻生事,开边隙。”光自以遇圣明,欲以身殉天下,躬亲庶务②,不舍昼夜。后,宾客见其体赢,戒之以诸葛亮食少事繁,光曰:“陛下所以用臣,盖察臣狂直,庶有补于国家,若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于患,是私其身也。”由是益力病中呓语皆朝廷天下事也。
(取材于《宋史》《闻见录》)
[注]①两宫:指太皇太后和哲宗。②庶务:各种政务。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是感激 感激:感奋激发
B.后神宗名之日《资治通鉴》 名:命名
C.戒之以诸葛亮食少事繁 戒:谨慎
D.是私其身也 私:偏爱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是益力/病中呓语皆朝廷/天下事也
B.由是益力/病中呓语/皆朝廷天下事也
C.由是/益力病中呓语皆朝廷/天下事也
D.由是/益力病中呓语/皆朝廷天下事也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命光续此书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B.遇事常咨之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欲以身殉天下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庶有补于国家 皆以美于徐公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备多次亲自拜访平民出身的诸葛亮,征询他对当时天下局势的意见。
B.司马光受朝廷重用,辽、夏使者对自己的边吏说,不要轻易引起事端。
C.司马光勤勉工作,日夜操劳,后来接受了宾客的建议,开始注意休息。
D.诸葛亮忠心耿耿以报知遇之恩;司马光公而忘私,心系百姓,胸怀天下。
(5)借助文言知识资料卡,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书尚未就,神宗尤重之,以为贤于《汉纪》,数促使终篇。
文言知识资料卡:就:①接近,靠近;②赴,前往;③从事;④完成,成功。
阅读两则文言,完成下面小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袴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①、书蠹诗魔②,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③,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甲申④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⑤。恐一旦溘先朝露⑥,与草木同腐。因思古人如陶渊明、徐渭等,皆自作墓铭,余亦效颦为之。甫构思,觉人与文俱不佳,辍笔者再,虽然,尽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
(张岱《自为墓志铭》,节选)
【注释】①茶淫橘虐:喜爱品茶和下象棋。②书蠹诗魔:迷恋书籍和诗歌。③帙:本,册。④甲申:明朝在这一年灭亡。⑤视息人世:苟活于人世。⑥溘先朝露:比喻突然死亡。
3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人鸟声俱绝__________ (2)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
(3)布衣疏食____________ (4)余亦效颦为之________
3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尽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
34.《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怀旧散文,表面上虽没有说孤独,但却处处让人感觉到作者的孤独。请联系同样写于明朝灭亡后的乙文加以分析。
35.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痕”“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取得了以少胜多、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B.“见余大喜”一句表面上写金陵人高兴,实际上也写出了张岱本人的兴奋心情。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写出了张岱贪饮,包含趣味相投、“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
D.《自为墓志铭》选段主要表达了悼己伤怀、世事消亡、感念故国的哀伤之情。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出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乙】
王丹麓病起畏寒,每当雪夕,闭户谨风。时幼子小能五岁,坐著膝上,曰:“大人寒,故畏风,抑①知风亦畏寒。”王问故,答曰:“风不畏寒,何由喜扑人怀?”
王丹麓座客常满。有客谓孔子无须,众诘其说。客曰:“本②《孔丛子》,子思③告齐君曰:‘先君生无须眉,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故知今像多须,误也。”时丹麓子鼎六岁,在侧应声曰:“然则孔子亦无眉耶?”客语塞。
【注】①抑:则,就。②本:根据。③子思:孔子的孙子。
36.【甲】【乙】两文提到的孔子是_________学派的创始者。
3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及其日中如探汤( ) (2)孔子不能决也( )
38.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所以知道现今画像上的孔子有很多胡须,是不对的。
B.所以知道现今像孔子一样的人有很多胡须,是不对的。
C.所以知道现今画像上的孔子有很多胡须,是受人误导。
D.所以知道现今像孔子一样的人有很多胡须,是受人误导。
39.【甲】文中孔子因“______________”而“问其故”;【乙】文中王丹麓因幼子小能说“_____________”而“问故”。
40.【甲】文中两小儿辩论的话题是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中王丹麓的儿子鼎说“然则孔子亦无眉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1.【甲】【乙】两文中的孩子都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⑴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
[古文阅读]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中,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是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节选自戴名世《己亥北行日记》,有删改)
[注释]①旦子冈:在今南京市江宁区附近。②甫:刚。③洵: 确实。④浣:洗。
4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⑴具答之( ) ⑵便要还家( )
⑶寻病终( ) ⑷而妇人汲井且浣衣( )
43.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B.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
C.盖江北之俗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D.余顾而慕之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44.选出画波浪线句子停顿恰当的一项( )
A.是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
B.是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
C.是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
D.是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
45.下列关于[甲][乙]两篇选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设酒杀鸡”“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B.甲文结尾以众人寻桃花源“未果”,谊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令人神往。
C.乙文中作者看到村庄里万物都怡然自得,而自己比他们差得远,心生怨恨。
D.甲乙两段文字都展现了和谐安宁、恬静美好、自得其乐的乡村生活图景。
4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⑴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⑵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仆①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②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摘编自白居易《与元九书》)
【材料二】
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
(摘编自《宋史·范仲淹列传》)
【材料三】
许衡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③家见《书》疏④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既运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请义而后发,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摘编自《元史·许衡列传》)
【注】①仆:这里是白居易自称,②课: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③日者:古时占卜的人。④疏:古代注释的一种。⑤揆(kuí):考察。
4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
4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B.家贫躬耕粟/熟则食/菜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C.家贫躬耕粟/熟则食/菜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D.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49.白居易,范仲淹、许衡三人共有的品质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
5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甲文]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司马迁《陈涉世家》节选)
[乙文]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注】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於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司马迁《司马穰苴列传》节选)
[注]扦:读作hàn,同“捍”,抵御,抵抗。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次:编次
B.度已失期 度:推测,估计
C.将兵扦燕晋之师 将:将军,将领
D.君擢之闾伍之中 擢:提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吴广以为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愿君试之 公将鼓之
(3)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陈胜、吴广被征发驻守渔阳,因为天气误期要被处死,被迫发动起义,这是官逼民反的结果。
B.乙文司马迁为司马穰苴作传记,文段交代了他的身份生活的时代背景,写他通过晏婴的推荐得到了景公的重用,表现了他的才干。
C.甲文卜者对陈胜、吴广的意图心领神会,陈胜、吴广趁机造势,使起义“师出有名”。
D.甲、乙两文塑造人物形象都运用了语言描写。甲文通过对陈胜的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个足智多谋的起义者形象;乙文通过对司马穰苴的语言描写,刻画了一个有才干但是害怕承担责任的武将形象。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②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
51.阅读下面的文官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郗公值永嘉①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②共饴③之。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永嘉:晋怀帝年号。②传:轮流。③饴:通“饲”。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便要还家 _____ ②此中人语云 _____
③郗公值永嘉丧乱 _____ ④甚穷馁_____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问所从来 战则请从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乃记之而去
C.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 及下船
D.席苫于公灵床头 行者休于树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②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箸两颊边。
(4)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文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 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乡人“传共饴之”,是因为郗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文本二:
姑臧长孔奋为武都郡丞。姑臧在河西最为富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检操,前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以为身处脂膏不能自润。及从融入朝,诸守、令财货连毂注,唯奋无资,单车就路,帝以是赏之。
戊子,帝诏曰:“郡国献异味其令太官勿复受远方口实所以荐宗庙自如旧制。”时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剑,价直百金。诏以剑赐骑士,马驾鼓车。上不喜听音乐,手不持珠玉。尝出猎,策马夜还;上东门候郅恽拒关不开。上令从者见面于门间。恽曰:“火明辽远。”遂不受诏。上乃回,从东中门入。明日,恽上书谏曰:“昔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万民惟正之供。而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书奏,赐恽布百匹,贬东中门候为参封尉。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五》)
[注]毂:车轮中心的圆木,此处代指车。
5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郡国献异/味其令太官勿复受/远方口实所以荐/宗庙自如旧制
B.郡国献异味/其令太官勿复受/远方口实所以荐宗庙/自如旧制
C.郡国献异味/其令太官/勿复受远方口实所以荐宗庙/自如旧制
D.郡国献异/味其令太官/勿复受远方口实所以荐/宗庙自如旧制
5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已而之细柳军 帝以是赏之
B.持满 手不持珠玉
C.请以军礼见 诏以剑赐骑士
D.天子为动 为众人所笑
54.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中,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慰问畅通无阻、而到细柳军却没能顺利进入,通过对比写出周亚夫治军严明。
B.文本二中天下未定时,前居县者数月内就积累丰厚财富,孔奋在职四年无资财,通过对比显示出孔奋重视操守。
C.文本一和文本二讲述守门官不放行帝王车队的故事,是为了刻画军门都尉和郅恽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形象。
D.文本一汉文帝最终“改容式车”,文本二光武帝“赐恽布百匹”,分别表现了两位帝王对周亚夫和郅恽言行的肯定。
5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2)尝出猎,策马夜还。
56.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光武中兴”。从文本二中能看出光武帝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汉平原君①朱建,史称其刻廉刚直,行不苟合,义不取容②。辟阳侯欲知③建,建不肯见,其气节可谓卓卓④者矣。及居母丧,贫不能备服具,辟阳侯奉百金裞⑤,受之不辞。建既受金,故遇辟阳侯之难,不得不求为之脱。闻文帝追案,不得不自刎。呜呼!以百金之故,丧名失节。士君子取与之间,宜何如哉?
(节选自《朱建论》,有删改)
【注】①平原君:西汉人,汉高祖刘邦时赐朱建为平原君。②取容:取悦,讨人欢心。③知:结交。④卓卓:崇高。⑤裞(shuì):旧时赠给死者的衣被。
5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是亦不可以已乎
(3)辟阳侯欲知建
(4)宜何如哉
5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以百金之故,丧名失节。
59.乙文中的朱建未能最终保有气节的原因是“①________”。由此启示我们:当人生面临抉择时,我们要始终坚守孟子的观点“②________”。(均用甲文中的原句回答)
60.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①枕路,是时范文正②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③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④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⑤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殍殣:饿死的人。②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③术:方法,手段。④敖仓:敖,地名,秦时以敖地为仓,故称敖仓。⑤仰食于公私:依赖官府和民间所提供的工作机会生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______ ①所以宴游及兴造 _____
(2)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4)根据对甲段的理解,你认为乙段中的范仲淹符合甲段中“古仁人”的标准吗?请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简要分析。
61.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
孔子谓南宫敬叔①曰:“吾闻老聃②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③,历郊社④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及去周,老子送之。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选自《孔子家语 卷三》,有删减)
【注释】①南宫敬叔:鲁国大夫。②老聃:即老子。③苌弘:周敬王大夫。④郊社:祭天地。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孔子谓南宫敬叔曰 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B.则吾师也 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C.于是喟然曰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D.自周反鲁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
②及去周,老子送之。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至 周 问 礼 于 老 聃 访 乐 于 苌 弘
(4)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①【乙】文中孔子向老聃学习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②【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方法,但各有侧重。分析两文谈到的学习方法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国】 《孟子·告子下》)
【乙】
吾观史蝤①以不能进蘧伯玉②而退弥子瑕③,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因为)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贤能的人)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一定)复(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宋】苏洵《管仲论》)
注:①史蝤:蝤qiū。春秋时卫国大臣,以敢谏闻名。②蘧伯玉:蘧qú。春秋时卫国大臣。③弥子瑕:春秋时卫国将军。
6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 ②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__
③萧何且死____________ ④固宜如此也____________
6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
64.【甲】文用舜等先贤的例子证明要担当大任,必须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练,简要谈谈你从这段话受到的启发。
65.【甲】 文中点到的“管夷吾”,即是【乙】文中的管仲。对这位担当大任的人,苏洵说“彼管仲者,何以死哉?”(那个管仲呀,为什么可以没有荐贤自代就死了呢?),包含了委婉批评色彩。说说批评了管仲什么。
66.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三章》)
【乙】
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蠡①而谋。范蠡曰:“王何患焉?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夫吴国甚富,而财有馀,其王年少,智寡才轻,好须臾之名,不思后患。王若重币卑辞以请籴②于吴,则食可得也。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越王曰:“善!”乃使人请食于吴。不出三年,夫差③为禽④。
(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注】①范蠡(lǐ):人名,越国大臣。②籴(dí):买进谷物。③夫差:吴国君主。④禽:通“擒”,捉住。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生于忧患 而王何患 不思后患 敌国外患
B.举棋不定 举于鱼盐 举国上下 不胜枚举
C.智寡才轻 郁郁寡欢 鳏寡孤独 轻诺寡信
D.请食于吴 丰衣足食 食不裹腹 锦衣玉食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以议论为主,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严密。
B.乙文叙写“夫差为禽”的故事说明居安思危的重要性,突出越王的知人善任,吴王的智寡才轻、不思后患。
C.甲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D.乙文详写了“请食”前勾践与范蠡之间的人物对话,略写了“请食”的经过,详略得当,突出主旨。
(4)有人认为“艰苦的环境有利于成才”,也有人认为“优越的环境有利于成才”,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加以阐述。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①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②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③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④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曾巩《醒心亭记》)
[注释]①作州:任知州。②洒然:不拘束的样子。③优游:悠闲自得。④夷狄:泛指少数民族。
67.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伛偻提携( ) (2)太守之乐其乐也( )
(3)或醉且劳矣( ) (4)而名之以见其实( )
6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⑵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
69.甲乙两个文段都表现了欧阳修的“乐”,甲文表现了他的“与民同乐”,乙问中曾巩用哪些句子表现了欧阳修真正的“乐”?请用原文语句作答。
70.甲乙两个文段中,欧阳修心怀百姓的精神让人印象深刻,请你联系身边实际,说说当前国家在关注民生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发生了变化。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②遽③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③遽(jù):迅速。
7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拂乱其所为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B.曾益其所不能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C.犹宜将护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D.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7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于”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A.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穿井得一人》)
B.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大道之行也》)
C.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
D.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73.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B.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蕴含深刻道理,告诉我们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颓废死亡。
B.【乙】文唐太宗虽然身处太平盛世,但他能时时保持小心谨慎,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希望能经常听到大臣的谏言。
C.【甲】【乙】两文都谈及国家治理之道。【甲】文侧重议论,表达孟子鲜明的观点;【乙】文侧重描写,通过语言描写表达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D.【甲】文从国家到个人,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最终提出中心论点;【乙】文从治病到治国,表明虽然国家强大了,但国君仍要居安思危。
75.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 学记》
[乙]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节选自徐干《治学》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其旨也(味道) B.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C.久而愈足(值得) D.然后知被褐之陋(被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此之谓乎 以其难而懈之
B.视衮龙之文 不如速行之必至也
C.故学者如登山焉 且焉至土石
D.倚立而思远 执策而临之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4)甲乙两段选文都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你从甲乙两文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简要论述。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7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 B.青树翠蔓(翠绿的藤蔓)
C.潭中鱼可百许头(答应) D.悄怆幽邃(深)
77.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潭西南而望”中“而”表转折关系,译为“但是”。
B.文中画线句朗读节奏可划分为:隔/篁竹,闻/水声。
C.文中以珮、环相击的响声来形容潭水的声音。
D.作者借小石潭环境的凄清衬托被贬谪后内心的孤寂。
7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79.选文记述了作者发现小石潭——_________小石潭——离开小石潭的经过。第2段用“佁然不动”写鱼之“静”,用“_________”(原句)写鱼之“动”。运用侧面描写表现出潭水_________的特点,通过描写游鱼自由自在的情态,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心情。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 B.野芳发而幽香 发:开放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离开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快乐
8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从山写到泉,从泉写到亭,如镜头逐次拉近,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B.第②③④段是按照写景、写乐、写人的顺序来写的,层次分明,引人入胜。
C.醉翁与太守,名号与官职,互为表里,互相映衬,揭示了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D.文章回环咏叹的节奏,舒缓的语气,悠扬的韵致,与虚词“也”的使用有关。
82.如果你和家人来到久负盛名的醉翁亭,你将向家人介绍太守欧阳修的哪些事情?请依据上文分条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8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释:放下 B.但微颔之 颔:下巴
C.尔安敢轻吾射 轻:轻视 D.康肃笑而遣之 遣:打发
8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尝射于家圃 皆朝于齐
B.睨之久而不去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C.徐以杓酌油沥之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杂然而前陈者
85.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置、覆、酌、沥”,四个动作一气呵成,卖油翁身手不凡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C.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D.本文故事短小,记述简洁生动,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86.文言类。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伐/竹取道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教然后/知困 D.今齐地方/千里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日光下澈(清澈) B.可百许头(可以)
C.凄神寒骨(凄凉) D.佁然不动(……的样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
B.第①段开头寥寥数语便颇有情致地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环境,更重要的是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
C.文章②③④三段中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对小石潭周围的景物进行了细致描绘,渲染出幽僻凄清的氛围。
D.柳宗元在游览小石潭的过程中,寓情于景,奇丽的小石潭风光中始终流淌着喜悦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永州山水的热爱。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小石潭本是永州一无名小潭,却因柳宗元诗情画意的笔调而闻名古今。结合全文说说柳宗元描写山水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题目。
李少翁传(节选)
①李少翁者,名莳,字德春,豫章人。翁家世受医,精脉法。翁乃沉默长者,入门无流视,未尝预问病者病,第令伸臂出示,手指一着腕上,形神忽往①。久之,指离于腕,徐以一二语病者隐结②,少焉投药,犹掇③之耳。余尝谓翁诊脉甚苦,而投药甚快。
②余始不甚识翁,会余弟妇病风眩,状类尸蹶④,举家喧言“瞑矣”!翁至,视其脉:“治也!”进一匙而苏。期以逾月,法当病如前,再进一匙,乃愈。余始奇其言,神其术。后余数患奇疾,法当死,翁数起之。已而,友得绵疾,翁起如之,以是益神翁医。
③于是,人争家之,念缓急可立应。翁赴人急甚于己,百里外,中夜叩门,不以家累为解,不以风雨寒暑为辞。会岁两大祲⑤,翁煮药如池,积片成丘。翁所医者莫知其名,安问糈⑥?
④翁性不忤物⑦,不以人所不能而愧人,不以人所不知而傲人。翁足迹半朱门,不传言,对主人未尝暴僮仆之过。所游病者家,酒法食单,丰约优劣之数,不挂齿牙。其为长者如此。
⑤翁为人诊脉,思虑与病者相通。与人处,不相疑。余以知李翁,几乎道者也,非医者也。
(选自《钟惺散文选集》,有删改)
【注】 ①形神忽往:全身心迅速投入到诊断病情上。②隐结:隐伏的病根。③掇(duō):拾取。④尸蹶:一种病症,类似休克。⑤祲(jìn):瘟疫。⑥糈(xǔ):粮食。这里指报酬。⑦忤物:冲撞人。
87.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余尝谓翁诊脉甚苦
88.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期以逾月     ( )
(2)余数患奇疾    ( )
(3)会岁两大祲    ( )
(4)安问糈     ( )
8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余始奇其言,神其术。
90.文中有多件事能体现李少翁医术高明,请概括其中的两件事。
91.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李少翁作为医者的“仁心”。
9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所学礼乐等,皆融之弟子传授。尝算浑天不合,诸弟子莫能解。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咸骇服。及玄业成东归,融叹曰,“礼乐皆东。”
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著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①,逢彼之怒。”
未久,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②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已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之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与之,终成《服氏注》。
(选编自《世说新语》中华书局)
[注]①薄言往愬:出自《诗经》;愬,诉说。②服子慎:人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
B.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
C.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
D.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马融的指点下,郑玄学习转动浑天仪测算天体位置。
B.郑玄家的婢女因做事不符合他的心意而遭到了毒打。
C.面对后来婢女的发问,前面婢女用《诗经》的话作答。
D.服子慎的《服氏注》实际上是抄袭郑玄的《春秋传》。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融叹曰:“礼乐皆东。”
②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机,字仲景,南阳人也。学医术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工于治疗,尤精医方,遂大有时誉。汉灵帝时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少时与同郡何颙客游洛阳,颙探知其学,谓人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
尝见侍中王仲宣,仲景曰:“君年至四十当有疾,须眉脱落,脱落后半年必死,宜豫服五石汤,庶几可免。”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仲景曰:“观君气色,非饮药之诊,何轻命欺人如此邪?”仲宣益深恶之。后二十年果有疾,须眉皆脱落。越一百八十七日卒。时人以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也。
著《伤寒卒病论》【注】十卷行于世。盖推本《素问·热论》之旨,兼演伊尹《汤液》而为之。探赜钩玄,功伴造化,华佗读而善之曰:“此真活人书也!”仲景又著《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寔为“千古医方之祖”。自汉魏以迄于今,海内学者,家肆户习,诵读不暇,如士子之于六经。论者推为医中亚圣,而范晔《后汉书》乃不为仲景立传,是故君子有遗憾焉。
(节选自 明·李濂《医史》,有删节)
【注】《伤寒卒病论》:即《伤寒杂病论》。
9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 起:治愈
B.宜豫服五石汤 豫:事先
C.时人以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也 加:超越
D.家肆户习,诵读不暇 习:练习
9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
B.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
C.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
D.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
9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仲景曾经跟随同郡张伯祖学习医术,何颙认为张仲景青出于蓝,堪称一代神医。
B.《金匮玉函要略方》研究了伤寒与杂病,记载了相关医方,被尊为“千古医方之祖”。
C.从汉魏起,张仲景的医学著作就得到民间的极大推崇,被提高到了与六经相等的地位。
D.张仲景在医学理论上成就很大,有“医中亚圣”之称,《后汉书》却无传,令人遗憾。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亿传
(北宋)苏舜钦
①韩公,讳亿,字宗魏。以咸平五年登进士第,除大理评事。
②景祐二年,通判陈州。时郡界河决害民,计其补塞费巨万,公驰至其地,集濒河丁壮,就伐薪藁,亲为裁画,一物不取于民而堤复完坚。又去郡数十里有群寇,大浮舰而下,将劫旁邑。公廉知之,自部十余卒,夜掩至,命堰河绝上流,举火伐鼓以疑之,贼弃舟迸走,尽束以付吏。转运使郑文宝闻之,走檄①会公于许。既至,叹曰:“急欲识公之面颜耳。”
③八年,迁屯田员外郎,知相州。时河北蝗旱,转运使因岁计覆②,不以实闻,诸郡畏莫敢言,公力抗章请蠲赋役,州民赖以全活。
④寻擢侍御史,时淮浙蝗旱,民饥殍流散。命公为安抚,所至赈廪困灾家,罢诸役作,举良吏以牧羊之。合肥有陂可溉田,久为右姓专其利,公决导以济下户,得以衣食者不可胜数。
⑤岁余,除河北转运使,诏留监定故丞相向公诸子分财。丁崖州当国,势慑天下,私所亲谕公,欲市向公长安华严别墅,又讽其子从之。公至其家,面戒曰:“土田衣食之源不可弃。”故余财尽均,而华严独存,不以分,由是忤崖州意。
⑥景祐中,西夏称藩日久,当遣人至京师货易,出入民间如家。公深以为不便,请下诏推恩置馆舍,遣使接引官为监其货易若伏远人者实羁防之也。
⑦公性方严质重,虽笑言不妄,每朝廷有大议论,所持坚正,形于颜色,惟义所在,不恤权忌,一发于言,众莫敢夺。
[注]①走檄:紧急发送文书。②覆:检查。
9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尽束以付吏( ) (2)故余财尽均( )
97.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公廉知之( )
A.廉洁 B.正直 C.查访 D.辨别
(2)公决导以济下户( )
A.救济 B.灌溉 C.资助 D.疏浚
98.把第④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命公为安抚,所至赈廩困灾家,罢诸役作,举良吏以牧羊之。
99.第⑥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遣使接引官为监其货易若伏远人者实羁防之也
100.具体分析第②段中郑文宝急于结识韩公的原因。
101.文末评价韩公“坚正”这一品格在第③段、第⑤段中也有体现,但内涵同中有异,请加以分析。
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
王阳明
①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①于志者。
②今学者旷废②隳惰③,玩岁愒时④,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⑤则圣矣立志而贤⑥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③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⑦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⑧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节选自《王文成公全书》
【注释】①本:当做根本。②旷废:荒废学业。③隳(huī)惰:懒惰散漫。④玩岁愒时:虚度光阴。⑤圣:圣人。⑥贤:贤人。⑦乡党:乡亲。⑧念:深思。
10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宗族乡党敬信之 敬:___________________
(2)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皆:___________________
103.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B.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C.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D.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10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105.本文见解独特,请用文中的话说说作者提到的“为善”的标准是什么。
106.王阳明是中国古代立大志、成大器的典型代表。有一次,他向私塾先生请教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先生按常理回答说“只有读书考取功名”。王阳明却并不认同,他认为“考取功名不是最重要的事,读书立志做圣贤才是最重要的事”。那么作为青少年的你,应该立什么样的志向并如何去努力呢?请简要表述。
记超山梅花
林纾
夏容伯同声,嗜古士也,隐于栖溪。余与陈吉士、高啸桐买舟访之。约寻梅于超山。
由溪上易小舟,循浅濑至超山之北。沿岸已见梅花。里许,遵陆至香海楼,观宋梅。梅身半枯,侧立水次;古干诘屈,苔蟠其身,齿齿作鳞甲。年久,苔色幻为铜青。旁列十余树,容伯言皆明产也。景物凄黯无可纪,余索然将返。容伯导余过唐玉潜祠下,花乃大盛:纵横交纠,玉雪一色;步武①高下,沿梅得径。远馥林麓,近偃陂陀②;丛芬积缟,弥满山谷。几四里始出梅窝,阴松列队,下闻溪声,余来船已停濑上矣。是晚,仍归栖溪。
迟明,复以小舟绕出山南,花益多于山北。野水古木,渺灏滞翳,小径岐出为八九道,抵梅而尽。至乾元观,容伯饭我观中。余举觞叹息,以生平所见梅花,咸不如此之多且盛也。容伯言:“冬雪霁后,花益奇丽,过于西溪③。”
(有删改)
【注】①步武;指很短的距高、②陂陀(pō tuó):不平坦。③西溪:杭州探梅胜地。
107.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约寻梅于超山”与“花益多于山北”中“于”的用法和意义相同。
B.“容伯饭我观中”的“饭”用作动词,是请客吃饭的意思。
C.过(超过,胜过)于西溪;静坐常思己过(过失),闲谈莫论人非。
D.先写“索然”,后写“叹息”,文章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10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梅有丰富的寓意,它是王安石笔下“凌寒独自开”的孤勇者;是王冕笔下“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的追光者;是辛弃疾笔下“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的逆行者。
B.夏容伯同声,姓夏,名同声,字容伯。用字称之,以示尊重。
C.“举觞叹息”中的“觞”是酒器。“觥筹交错”中的“觥”也是酒器,“筹”是行酒令的筹码。
D.“祠”是纪念伟人名士的场所,“观”是佛教活动的场所,“庙”为道教的建筑。
109.根据文章内容,写出三处梅花的特点。
(1)宋梅、明梅:______________
(2)山北:______________
(3)山南:______________
110.结尾句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感受。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业练习攻战,以骁勇闻,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代①北苦寒,士卒多服毡罽②,业但挟纩③,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④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与我俱死无益也。汝等各有父母妻子,可走还报天子。”众皆感泣不肯去。
业既没,太宗闻之痛惜甚,曰:“求之古人,何以加此!”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代:地方名。②毡罽(jì)毛织品。③纩(kuàng):丝绵絮。④殆:几乎。
11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侍 者 殆 僵 仆 而 业 怡 然 无 寒 色
1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汝等各有父母妻子,可走还报天子。
113.请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太宗为何评价杨业“求之古人,何以加此”。(答出两点即可)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节度使王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守一方,专以持重①中安边为务,常曰:“太平之将,但当抚循②训练士卒而已,不可疲中国之力以邀功名。"军中日夜思战,忠嗣多遣谍人何其间隙,见可胜,然后兴师,故出必有功。每互市,高估马价,诸胡争卖马于唐,皆买之。由是胡马少,唐兵益壮。与吐蕃战,皆大捷。以部将哥舒翰为副使,李光弼为兵马使。
②上③欲攻吐蕃石堡城,忠嗣上言:“石堡险固,非杀数万人不能克,所得不如所亡。不如俟其有衅④,然后取之。”上意不快。将军董延光自请将兵取石堡域,上命忠嗣助之。不得已奉诏,而不尽副⑤延光所欲,延光怨之。李光弼曰:“大夫⑥虽迫于制⑦书,实夺其谋也。然此天子意也,彼无功,必归罪于大夫。”忠嗣曰:“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吾志决矣,子勿复言。”光弼曰:“向者恐为大夫之累,故不敢不言。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遂趋出。延光过期不克,言忠嗣沮⑧挠军计。上怒,贬忠嗣汉阳太守。
③上以哥舒翰帅兵,攻石堡域,获吐蕃四百人,唐士卒死者数万,果如王忠嗣之言。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改动)
【注释】①持重;谨慎,稳重,②抚循;安托慰问,③上;指唐玄宗。④衅:缝隙,间隙,破绽。⑤副;相称,符合。⑥大夫:中唐以前,称将帅为大夫。⑦制:十王的命令,⑧沮:阻止。
1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唐兵益壮( ) ②不如俟其有衅( )
③实夺其谋也( ) ④向者恐为大夫之累( )
1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诸胡争卖马于唐,皆买之。
②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
116.哪些事情表现了王忠嗣以“持重安边”为首要任务?请简要概括。
117.本文多处使用对比或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请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04-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参考答案:
1.(1)D
(2)①遇到。②被任用。③责备,指责。④道歉。
(3)①(如果)陛下所要建造的建筑是合理的,(大臣)就应该帮助陛下建成它。
②太宗对此非常惭愧。
(4)①示例:诗歌前两句借物起兴,并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危险和困难往往能够真正检验出一个人的意志和品质。
②示例一:我更喜欢《赠萧瑀》“赠”体现了李世民与萧瑀关系亲近,既是君臣又像朋友,体现了李世民对臣子的赞赏与体恤。
示例二:我更喜欢《赐萧瑀》,李世民作为君王,给臣子写诗应该用“赐”,以此体现两人的身份和地位。
(5)魏征劝谏时观点明确,直陈利害,属于直谏;而邹忌用自己的生活经历类比说理,含蓄委婉,属于讽谏。
(6)当魏征指出李世民错误时,李世民“深愧之”说明李世民是个知错就改、从谏如流的人;从古诗“板荡识诚臣”看出他是个能慧眼识人、善于发现臣子优点、知人善任的人。
【详解】(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疾风知劲草”意思是:在狂风中才能识别出坚韧的草木。“疾风”偏正结构,应在“风”后停顿;“知”动词,作谓语,之后应停顿,因此断句为:疾风/知/劲草;
“玄龄等不识所守”意思是:房玄龄等(人)也不知道自己应当坚守职责。“玄龄等”偏正结构,做主语,应在“等”后停顿,因此断句为:玄龄等/不识所守;
故选D。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在路上遇到窦德素。逢:遇到;
(2)句意为:房玄龄等人既然被任用为大臣。任:被动用法,被任用;
(3)句意为:而陛下却责备他们。责:责备,指责;
(4)句意为:只知道跪拜道歉。谢:道歉。
(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陛下:对国王或皇帝的尊称。所为:所做的。善:好的,合理的。助:帮助。陛成:完成。
(2)重点词语:深:深深地,非常。愧:惭愧。
(4)(1)考查诗句赏析。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意思是:在狂风中才能识别出坚韧的草木,在乱世里方能分辨出忠诚的臣子。这两句诗使用了比兴的手法。“疾风知劲草”是兴,为下文的立论张本。同时,这一句兴中有比,以普通的自然景物为喻,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风平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们,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坚韧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2)本题考查题目理解。从“赐萧瑀”和“赠萧瑀”中任选一个,说出理由即可。
示例:我认为应使用“赠萧璃”,“赠”是赠送的意思,能体现太宗与萧瑀的关系像朋友,而不像君臣,突出太宗礼贤下士的风范和对萧瑀的赏识。而“赐”是赏赐,有居高临下之感,不如“赠”亲切自然。
(5)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根据选文“玄龄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营造,何容不知”可知,魏征直接从事实入手,表达自己的看法,属于直谏;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用“妻”“妾”“客”均“美我”的生活经历作类比,说明“王之蔽甚矣”,含蓄委婉,属于讽谏。
(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
根据【甲】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对萧瑀的赞赏,可知,他是一个独具慧眼、知人善任的人;
根据【乙】文“太宗深愧之”当魏征指出他的错误时,他感到非常惭愧,可知,他是一个知错就改、从谏如流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
【乙】贞观八年,房玄龄、高士廉在路上遇到窦德素,问皇宫后苑最近又在建造什么。窦德素将这件事告诉了太宗(李世民)。太宗就对房玄龄等人说:“你们只要管理中央官署里的政事就行了,我的皇宫后苑稍微建造一些(建筑),干涉到你们什么了呢?”房玄龄等人跪拜道歉。魏征(向皇上)进谏说:“房玄龄等人既然被任用为大臣,作为陛下的得力助手和耳目,有什么建造(建筑)不能使他们知道呢?况且所做的事情有好处与坏处,(使用的)役工有多有少,(如果)陛下所要建造的建筑是合理的,(大臣)就应该帮助陛下建成它;(如果)所要建造的建筑不合理,即使(已经开始)建造(大臣)也应当上奏陛下制止它。这是君主使用臣子、臣子侍奉君主的正确方法。房玄龄等(人)的询问既然没有过错,而陛下却责备他们,这是我不理解的;房玄龄等(人)也不知道自己应当坚守职责,只知道跪拜道歉,我也不理解。”太宗对此非常惭愧。
2.B 3.(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来喂养它。(回答“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亦可)
(2)楚国的白珩还有吗? 4.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 5.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能答出希望统治者听取人才的意见,让其有优厚的待遇等也可。) 6. 圣能制议百物 以辅相国家
【解析】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A.见:同“现”,显现/看见;
B.于:都是在;
C.为:作为/心理;
D.其:它/难道;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
(1)食:通“饲”,喂。其:指千里马,代词。千里:名词动用,能日行千里。
(2)之:的。珩:系在玉佩上部的横玉。犹:还。
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意思是:还有左史倚飨,能够说出(先王)的训导和典章,陈述各种事物。“又有左史倚相”动宾结构,应在“相”后停顿;“能道训典”动宾结构,应在“典”后停顿;因此断句为: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甲】“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对统治者的错误做法,从反面理解,作者则是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6.本题考查信息筛选。要求用乙文中原句回答。
根据提干“揭示人才之所以成为国宝的原因”的提示,找到乙文“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可提炼出: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意思是:贤能够掌握和评判万事万物,以辅佐国家的,就将他当做宝。
【点睛】参考译文:
【甲】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
(楚国大夫)王孙圉在晋国访问,(晋国国王)定公设宴招待他,(晋国大夫)赵简子(佩带着能发出)鸣响的玉来和他飨见,问王孙圉说:“楚国的白珩还在吗?”(王孙圉)回答说:“在。”简子说:“它是宝啊,价值多少啊?”
(王孙圉)说:“没(将它)当成宝。楚国所当成宝的,叫观射父,他能发表(上乘的)训导和外交辞令,来和各诸侯国打交道,使我国国君不会有什么话柄。还有左史倚飨,能够说出(先王)的训导和典章,陈述各种事物,朝夕将成败的经验和教训告诉国君,使国君不忘记先王的基业。如果说到白珩,这只是先王的玩物,哪称得上是宝啊?圣贤能够掌握和评判万事万物,以辅佐国家的,就将他当做宝。”
7.①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②赐福,保佑 ③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④于是,就 8.A 9.①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
②楚庄王想要攻打陈国,派人去察看陈国的情况。 10.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 11.取信于民
【解析】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当权者目光短浅。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句意为:神是不会保佑你的。福:赐福,保佑;
(3)句意为:回答说。对: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
(4)句意为:于是攻下了陈国。遂:于是,就。
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A.属:都是名词,种类,类;
B.故:名词,原因/连词,所以;
C.之:代词,指代陈国/助词,的;
D.以:介词,按照/介词,因为;
故选A。
9.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狱:(诉讼)案件。察:明察。情: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2)重点词语:欲:想。伐:讨伐。使:派。视:看,这里有侦查之意。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意思是:(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而蓄积多”主谓结构,应在“多”后停顿;“赋敛重也”主谓结构,应在“也”后停顿;因此断句为: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
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可知,曹刿认为察狱以情是“忠之属也”,“忠”是尽职于民,于是肯定“可以一战”,因此,在曹刿看来,战争的胜负既不取决于贵族的支持,也不取决于神明的保佑,而是决定于“取信于民”。而【乙】中“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中的宁国也把“取信于民”当做讨伐陈国的条件。据此可知,两文共同揭示出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
【点睛】参考译文
【甲】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乙】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 ”(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12. 被:同“披”,穿着。 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曩:先前。 王:封王。 13.C 14.(1)于是,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霸上。(2)景帝沉默不语,只好作罢。 15.周亚夫是一个守职尽责,军纪严明的将军;也是一个不畏强权,坚守原则的丞相。(意近即可)
【解析】1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官兵都披戴盔甲。被:同“披”,穿着。
(2)句意: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3)句意: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曩:先前。
(4)句意:不是刘氏家族的人不能封王。王:封王。
13.本题考查文言字词辨析。
例句的“之”是“动词,到”的意思。
A.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B.结构助词,的;
C.动词,到;
D.代词,代指千里马;
故选C。
1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乃,于是;军,驻军。
(2)默然,沉默不语的样子;止,停止。
15.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由甲文“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知,周亚夫是一个守职尽责,军纪严明的将军。
由乙文“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可知, 面对窦太后和景帝想要给王信封侯一事,周亚夫坚持认为没有立功,封他为侯是违背规约的,可见周亚夫不畏强权,坚守原则。
【点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