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现代诗歌阅读与鉴赏
一、选择题
1.【学生感言】
以下感言中对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初中三年,我们阅读了很多文学作品,收获满满;A.读《蒹葭》,我们领略了金秋拂晓、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的空灵意境之美;B.读《鱼我所欲也》,我们感动于孟子不为名利左右,坚守本心,舍生取义的情怀和担当;C.读《刘姥姥进大观园》,我们折服于曹雪芹高超的写作技巧,能于一席一饭之间,抓住瞬间,描绘出众多人物的反应,营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D.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们理解了普希金含蓄的劝告:其实没什么好忧愁的,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所有的困难都将不复存在。
A.A B.B C.C D.D
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的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家乡人。
B.古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是众神的首领,掌管着旅行和商业。宙斯是他的父亲,赫拉是宙斯的妻子。
C.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D.戏曲是戏剧的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话剧、歌剧有较大的自由,《变脸》就是戏曲,而川剧“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变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特技表演。
3.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诗中由“街灯”到“明星”的联想,吸引着读者的视线从人间转到天上。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这两句诗描绘了长江进入中游以后,江峡渐尽、平野旷出、江水开阔的景象。
C.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这一章中前四句是写景,金秋露浓霜重;后四句是抒情,伊人情深意长。
D.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星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呢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4.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长于律诗,有“杜律”之称。《春望》为五言律诗,表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
B.艾青是“土地的歌者”,代表作《我爱这土地》,诗节形式自由,句子长短错落,不讲究押韵和对仗。
C.甲诗颈联写出了战争离乱中人们共有的一种心情,能够引起广泛的同情和共鸣。
D.两首诗都是基调沉郁、感情凝重,深沉中蕴含着炽烈昂扬,悲愤中预示着新生希望。
5.甲诗以“________”字领起前四句,由远及近,视域开阔;乙诗以“________”一词统领四句,由近及远,虚实相映,以声夺人。
6.情到深处,诗人泪目。杜甫和艾青之“泪”有什么相通之处?
活动持续开展。本次庆祝活动的第二个项目,是以“坚定信念,青春向党”为主题,开展读书交流会。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旗
鲜艳的红色的方布上/缀着金色的斧头镰刀
被阳光浸浴着/被风吹拂着
旗,庄严地飘荡着/在亚洲的广阔的土地上
人类解放的信号/旧世界崩坍的标记
眼泪所栽培的欢笑/血所灌溉的花朵
旗,欣喜地飘荡着/在中国的古老的土地上
一九四二年四月
7.本诗选自《__________》,书中的诗歌,出现最多的意象是__________和太阳。
8.下列对这首诗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打破了旧体诗的束缚,上下两节整齐划一,每节用近乎散文的诗行,自由抒发。
B.“红色的方布”“金色的斧头镰刀”,意象色彩鲜艳,体现出新诗绘画美的特点。
C.通过对“旗”的印象、感觉的捕捉,讴歌了中国共产党给人类带来的光明和希望。
D.诗歌每节的最后两句,句式一致,运用了复沓的手法,回环往复,具有音韵美。
9.本土原创新民歌《拐弯弯儿》深受市民喜欢。请你写一段推荐语,在某音乐网站推介这首歌。(选取内容、语言、艺术特色等其中一个方面来介绍)。
拐弯弯儿(有改动)
再拐几个弯弯儿
就能看到那沟沟儿
上次到那儿玩耍
那还是小时候儿
再拐几个弯弯儿
我又想起了我的嘎儿①
左手拿的锄锄儿
右手牵的娃儿
再拐几个弯弯儿
我就变成了老头儿
走路要杵棒棒儿
饭要煮得软和和儿
再拐几个弯弯
我打不起锣锣儿
只剩下一口气气儿
我也要哼那歌歌儿。
注:①张家界方言,对外婆的称呼。
10.阅读下面的诗句,按要求填空。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摘自《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人民文学出版社)
艾青的诗歌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一个高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所选诗句借助______________这一意象,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村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1)选文出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2)结合以上诗句,简要谈谈如何品读现代诗歌。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泞,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2.简述“彩虹似的梦”这一比喻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
13.诗中用了多个叠句,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下面的诗句作简要分析。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加在一起
白连春
一声鸟鸣 是小的 轻的
和露珠 加在一起
就成了时间的最爱
早晨
一颗青草 是小的 轻的
和骏马 加在一起
就成了天空的最爱
大地
一滴水珠 是小的 轻的
和插秧洗衣服做饭的背影 加在一起
就成了我的最爱
家园 一只蝴蝶 是小的 轻的
和花朵 加在一起
就成了四季的最爱
春天
一块泥土 是小的 轻的
和汗水 加在一起
就成了犁耙的最爱
收成
一个我 一个你 是小的 轻的
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加在一起
就成了我们的最爱
中国
(原作有删改)
请选择一个或两个角度进行文学赏析。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诗中的“它”指的是 ,本诗蕴涵着诗人艾青对 的向往和追求。
欣赏下面的现代诗,完成下列小题。
雨伞
苏叔阳
你的命运就是陪伴乌云,
注定了要一生经受风雨。
你撑开整个身躯,
为他人创造一片干净天地,
却湿透了,你自己。
(选自《苏叔阳文集》)
16.诗中的雨伞具有怎样的精神?
17.为了刻画雨伞形象,诗人采用了拟人、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并作简要分析。
18.阅读诗句,完成后面小题。
诗句一: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乡愁》)
诗句二: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依据示例,分析加点意向的内涵,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诗句 赏析
诗句一: 作者借助“船票”这一意象,写出了与爱人的分隔与离别,抒发了作者无限的思乡愁绪。
诗句二:
(2)诗人常常借助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情感,请借鉴这种写法写几句话,表达对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40字左右)
19.文段(四)
爽爽的贵阳
我背着装满渴望的行囊
寻觅抛开暑尘的地方
今天与你相遇
眼里释放惊喜的光芒
远去了
浑浊的天空
远去了
难熬的热浪
环城森林涌来缕缕清新
黔灵山风吹过阵阵荫凉
绿绿的贵阳
爽爽的贵阳
感受着你的气息
我醉倒在惬意的天堂
我背着装满向往的行囊
寻觅抖落风霜的地方
今天与你相拥
心儿奏出轻松的乐章
远去了
纷繁的琐事
远去了
莫名的惆怅
甲秀楼上数点欢跳的星星
花溪河里捧起欢乐的月亮
和和的贵阳
爽爽的贵阳
徜徉在你的怀里
我回到了童年的时光
20..阅读上面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三、名著阅读
21.伟大诗人泰戈尔,用他睿智且高尚的灵魂一直陪伴我们成长。请你按照示例,完成学校网站上介绍他诗歌的推文。
【甲】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微点评:运用象征手法,“太阳”和“群星”象征着人生的各种机遇和想得到的事物,让我们明白一味沉浸在失去的悲伤中,只会让我们错过身边更多的风景。 【乙】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微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名著阅读。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首诗选自《革命烈士诗抄》。诗中有两个“自由”,第一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第二个“自由”是指所有革命者为之奋斗终身的理想——人类的解放。诗中“地下的烈火”指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①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若相持不罢休。
本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文中的“裙钗”指的是______,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______。
②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蜇的虫蠕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诗中的“它”指的是______。本诗蕴含着诗人艾青对______的向往和追求。
24.名著阅读。(3分)
(1)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在相国寺 ▲ (行为),在野猪林义救林冲。
(2)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首诗简练而隽永,富有哲理。它的作者是 ▲ 。
(3)冬天过去了,窗外已春意盎然。 ▲ (人物)动完了最后一次手术,总算死里逃生,但已毫无血色。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待在医院里了……医生建议他再作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四、综合性学习
25.某校八年3班,开展以“爱心温暖世界”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在生活中捕捉温暖
要求: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小人物,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情感世界。然后用消息,随笔、诗歌等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玉峰同学对学校门口烤地瓜的阿姨做了调查了解:她刚刚42岁,本来家住在偏远的山沟沟里,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考上重点大学后,丈夫在一次事故中去世了,二女儿去年又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因为牵挂和照顾二女儿,更是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阿姨便来到市里陪读,并在学校门口摆起了烤地瓜的小摊。起早贪晚,顶风冒雪的,非常辛苦。但每当说到自己的两个女儿,阿姨的眼角眉梢都洋溢着喜悦和骄傲,人也好像一下子年轻了许多,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似的。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玉峰深受感动,他用诗歌的方式记录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请你仿照这首诗的第一小节,帮他把①、②两处诗句补充完整。
你从偏远的山中走来
带着山的坚韧
勇敢地承担起了
生活的一切负载
你从偏远的山中走来
带着______①
默默地滋养着
女儿的一路花开
你从偏远的山中走来
带着_______②
艰难地泥塑出
自己独特的风采
26.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铜仁市某中学准备开展以“读唱红色经典,传承中国精神”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经典诵读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古老的国土
——这国土
养育了为我所爱的
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
(艾青《北方》)
情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区别,你该用怎样的情感诵读所节选的诗歌呢?请你选出判断有误的一项( )
A.诗歌抒写了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所以“悲哀”“最艰苦”要重读。
B.诗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所以“爱”要重读,读得真挚而深情,
C.诗歌具有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所以要读得深沉凝重,语速要缓。
D.诗歌形式自由,不注重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所以不需要读出节奏感。
活动二:红歌传唱
红歌体现出我们的革命传统、中国精神。下面是几首经典歌曲的歌词,请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哪些中国精神。(至少说出三种)
①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游击队歌》)
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③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和我的祖国》)
④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啊,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春天的故事》)
⑤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地期待?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血染的风采》
⑥我守在婴儿的摇篮边,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我在家乡耕耘着农田,你在边疆站岗值班。(《十五的月亮》)
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文字溯源
(1)请你补充完善下图中“夏”字的字形演变过程。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 ) (楷体)
(2)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①甲骨文中的“夏”,就是个人的象形:头、发、眼、身躯、两臂、腿脚一应俱全,双手摆开呈现一种强而有力的架式。
②中国自古就有“文章光华礼仪之大”,所以“夏”也可引申为“大”之意,探究结果:我国古称“华夏”,意思就是“___________”。
05-现代诗歌阅读与鉴赏 参考答案:
1.D
【详解】D.有误,“含蓄的劝告”说法不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首哲理抒情诗,通过自己真真切切的生活感受,向女友提出慰藉。是直接劝告。故选D。
2.B
【详解】试题分析:希腊神话中的商业之神、旅者之神,主要为众神的使者、希腊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C
【详解】C.“伊人情深意长”表述不合理。故选C。
4.D 5. 望 歌唱 6.因为他们都有一腔爱国热情,而且国家都在遭受战争的摧残。(意思对即可)
【解析】4.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D.甲诗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烽火”是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在此指安史之乱的战火,“烽火连三月”直言战事之久,战争背后是家人的离散,国家的破败;此时能够传达报平安的“家书”就显得弥足珍贵,“抵万金”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家书的珍贵,渴望得到家书以解对家人的思念。此句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灾难,表现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意思是: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搔”为动词,表现了诗人因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才不知不觉搔首徘徊。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借助诗人衰老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心系国事,不禁伤时忧国的情怀,思亲之切,感叹自身命途多舛的悲伤。称甲诗“深沉中蕴含着炽烈昂扬,悲愤中预示着新生希望”分析有误;
故选D。
5.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第一空:甲诗前四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意思是:国都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诗歌开篇描绘远见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近处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均为诗人所见,可见甲诗以“望”字领起前四句。
第二空:《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作者将自己比作一只鸟“歌唱”自己所见;“土地”为万物生长、繁衍提供营养,是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而现在的土地被“暴风雨打击着”,“风雨”是指祖国正被侵略者无情的践踏,祖国正在经受着苦难;“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中的“激愤、激怒”是中国人民看到祖国被侵略时内心的感受,愤怒并且进行着反抗,是不屈不挠的反抗战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中“黎明”代表光明与未来,代表“风雨”(苦难)终会过去,生机与希望还会回归这片“土地”,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而作者身为一只鸟,看似身单力薄的一只鸟,它从未放弃对祖国热忱的爱,它“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表达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乙诗以“歌唱”统领作为一只鸟的所见。
6.本题考查作者情感。
甲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提到了作者的流泪,其意思是: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诗人是为自己的处境而落泪,此时正值“安史之乱”,战事持久,战争背后是家人的离散,国家的破败,诗人为国家遭受战争的摧残而落泪,体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作者将自己比作一只鸟;“土地”为万物生长、繁衍提供营养,是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而现在的土地被“暴风雨打击着”,祖国正被侵略者无情的践踏,祖国正在经受着苦难;而作者身为一只鸟,看似身单力薄的一只鸟,它从未放弃对祖国热忱的爱,它“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眼里常含泪水”,表达对祖国的拳拳之心,它愿意将“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作者面对遭受苦难的祖国,愿意倾其所有,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愿意为祖国而献身),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
据此可知,作者创作诗歌的时候国家都在遭受战争的摧残,杜甫和艾青之“泪”都饱含对国家的热爱。
7. 艾青诗选 土地 8.A
【解析】7.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
第一空,通过“艳的红色的方布上/缀着金色的斧头镰刀/被阳光浸浴着/被风吹拂着”的内容可知,该诗选自《艾青诗选》,《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运动”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
第二空,联系名著内容和文中“在亚洲的广阔的土地上”“在中国的古老的土地上”的内容可知,《艾青诗选》中最常见的意象是“土地”。如《我爱这土地》中“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象征祖国大地遭受的无尽的苦难,诗人选择它来作为寄情和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阔,象征性地表现了自己决心生于土地、歌于土地、葬于土地,与土地生死相依、忠贞不渝的强烈情感;《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中的“土地”,不是单纯的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象”。土地是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的象征,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作者通过吟唱土地这一个“象”,诅咒摧残土地的人,幻想着土地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复活的土地》是艾青193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作者用“土地”这一意象,突出了诗人对新时代的憧憬与向往,预言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即将来临,也体现了诗人对解放的向往与爱国之情。
8.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A.“上下两节整齐划一”表述有误,阅读诗歌可知,诗句长短不一,并没有“上下两节整齐划一”;
故选A。
9.示例一:这首歌歌词富有感染力。它生动地描述了土家儿女从童年直到老去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们热爱歌唱、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示例二:这首歌语言富有特色,有浓厚的张家界地方方言气息,如“弯弯儿”“沟沟儿”“棒棒儿”“软和和儿”等叠词、儿化音的使用,使歌曲轻松俏皮、亲切自然。
示例三:这首歌主题有深度,“弯弯儿”既是张家界山路的“弯”,更是人生道路的“弯”,表达了对人生艰难、人生短暂的慨叹,但人生易老歌不老,内容积极健康。(评分标准:有特色概括,有依据,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考查赏析诗歌。
从内容来看,这首歌的歌词生动地描绘了土家儿女从童年直到老去的生活场景。拐几个弯弯,就看到小时候,看到外婆。再拐几个弯弯,就看到自己变成了老头儿。再拐几个弯弯,就看到自己只剩下一口气儿。即使只剩下一口气儿,也要哼那“歌歌儿”,体现了他们热爱歌唱,乐观生活的人生态度。
从语言上看,这首诗多用叠词和儿第音,如“弯弯儿、沟沟儿、锄锄儿、棒棒儿、软和和儿、锣锣儿、气气儿、歌歌儿” 等。既有浓厚的张家界地方方方气息,也使歌曲显得轻松俏皮,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从主题上看,“弯弯儿”一语双关。既指张家界的山路曲折,也指人生艰难且短暂。只需转几个弯弯,就看到了自己的一生,自己转瞬就从一个儿童成为了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末句“只剩下一口气气儿,我也要哼那歌歌儿”笔锋一转,即使成了老人,也要哼唱着歌,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0. 土地 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
【详解】《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饥馑的大地……”借助“土地”这一意象抒发了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的情感。
11.(1)艾青
(2)在诗句中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写出了大堰河的辛劳,及对我的疼爱,表达了我对大堰河的思念。
【详解】(1)本题是对名著《大堰河——我的保姆》相关文学常识的考查。这首诗写于1932年的冬日。当时的诗人艾青因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被国民党逮捕,被关押在看守所中。写这首诗时是在一个早晨,一个狭小的看守所窗口、一片茫茫的雪景触发了诗人对保姆的怀念。大堰河,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在劳累了一天之后,她从没有忘记来抱“我”,抚摸“我”,在“我”离开她时,她还在夸赞“我”,还想着“我”的结婚……诗人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个笔名,并且一跃成为中国诗坛上的明星。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诗句的鉴赏。赏析诗句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如修辞的运用,情感的抒发,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在诗句中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写出了大堰河的辛劳,“抱在怀里,抚摸我”等句子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写出了大堰河伟大的母亲形象。
12.“彩虹似的梦”喻指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的梦想。诗人用这种诗意的表达,虚实结合,营造静美的意境,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生活的深切留恋。“彩虹”远在天边,转瞬即逝,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已逝、离别在即的伤感之情。 13.用多个叠句突出了诗人由“寻梦”“放歌”到“沉默"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波澜起伏而又无法言语的心境。同时又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使诗歌更具音乐美。
【解析】12.本题是对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的考查。诗人去寻梦,为的是寻找无数次在他的梦出现的康桥,那“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都是出现在他梦中的意象,康桥有他的从前的生活,也有他的理想。“彩虹似的梦”喻指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的梦想,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已逝、离别在即的伤感之情。
13.本题考查叠句的作用和对语言表达的理解。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本诗用多个叠句突出了诗人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波澜起伏而又无法言语的心境。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使诗歌具有音乐美。
14.参考示例一:诗人选取简单的意象表达丰富的情感。“鸟鸣”与“露珠”组成鸟语花香、温馨甜美的“早晨”;“蝴蝶”与“花朵”组成花团锦簇、蜂蝶翻飞的“春天”;“青草” 与“骏马”组成生机勃勃、广袤无垠的“大地”。“汗水”与“犁耙” 组成硕果累累的“收成”,“水珠”与“背影”组成温暖和谐的“家园”。“我”“你”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组成我们的大“中国”。随着意象变化,诗歌情感越来越浓,.由爱自然,到爱家园,最终上升到爱国家。参考示例二:这首清新淡雅的小诗在结构形式上有特点:寓变化于统一,在统一中有变化,具有古典诗词的韵律美。诗歌每一节的结构相似,均衡对称,“是小的,轻的”“如在一起”"就成了……的最爱”这些词句,在每节固定的位置反复出现,营造出回环往复、一咏三叹的旋律。同时,每一节的内容各有不同,起笔于“早晨” “春天”的时间内容,着笔于“大地”的空间内容,落笔“收成”“家园”的情感内容,最终收笔于“中国” 的家国情怀。回复跌宕,深情动人。参考示例三:这首诗歌选取微小的事物来表观宏大的内容,独具匠心,以一声鸟鸣, —滴露珠来表现“清晨”这个时间段,以一只蝴蝶、一朵花儿表现“春天”这个季节,以一棵青草,一匹骏马表观“大地”这样的场景,以一块泥土、一滴汗水表现“收成”的来之不易,以一粒水珠、一个背影表现“家园”的和谐温馨。最后,为了表现对祖国的深情,诗人把“ 一个我”“一个你”放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样的宏大背景之下, 四两拨千斤,吟诵出一首对祖国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详解】抓住一至两个赏点,理解正确,赏析具体,层次清晰、语言通顺即可。
点睛:鉴赏诗歌的方法
1.抓诗眼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
2 .分析意象。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诗歌中,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进行表达。
3.明“虚”“实”社会生活无限广阔,诗人不可能把它们全部写到诗作中去。因此,诗人往往用“实”表现“虚”,或用“虚”表现“实”。虚实相生,相互映衬,是诗歌创作的一条艺术规律。诗中的“虚”就是思想感情,诗中的“实”就是景物形象。诗歌如果只写“虚”,会显得抽象空洞,没有诗味;如果只写“实”,则会显得死寂而缺乏生气。
4.推敲手法诗人抒情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为直抒胸臆,即在作品中直接显现个人的心绪;另一种是诗人往往略去政治背景,以渲染景物和烘托气氛的方法,如借助比兴、化用典故等手段,委婉地表情达意。
5.知人论世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句话是说,欲解其诗,必知其人,必论作者所处的时代。
15.太阳 光明(或:未来)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意象是借用客观物象来寄托主观情思的一种创作手段。意,即:立意,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象,是作者特意选取的用来抒发思想情感的事物。这首诗歌中的“它”就是意象,从写作背景分析,就是指太阳。作者借此是想抒发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思想感情。
16.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精神。 17.示例一:拟人。全诗采用第二人称,将雨伞人格化,运用“陪伴”“撑开”“创造”等词语,赋予雨伞以生命,生动传神。
示例二:象征。诗人笔下的“雨伞”象征了不畏艰辛、甘于奉献的人。或“乌云”“风雨”象征了“雨伞”所处的恶劣环境。
示例三:烘托。诗人借“乌云”“风雨”来营造雨伞所处的恶劣环境,烘托出“雨伞”形象的高大。
【解析】16.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从作者所描写的事物的外在形象理解,然后根据诗的意境来理解其事物内在的形象意义。
根据诗中“陪伴乌云”“经受风雨”“为他人创造”“湿透自己”这些字词,可知诗人将“雨伞”人格化,表现了“雨伞”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精神。
17.本题考查表现手法,从拟人、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中,任选一种并作简要分析。
示例1:拟人。根据“你的命运”“你撑开”等可知,运用第二人称,将雨伞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陪伴”“撑开”“创造”等词语可知,雨伞像一个鲜活的生命,具有了精神,而不是一个防御工具,因而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示例2;象征。根据“陪伴乌云”“经受风雨”等可知,“乌云”“风雨”象征了“雨伞”所处的恶劣环境;而雨伞则“他人创造一片干净天地”“却湿透了,你自己”,象征了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人。
示例3:根据“命运就是”“注定了要一生”经受“乌云”“风雨”,结合“为他人创造一片干净天地,却湿透了,你自己”可知,用雨伞的生存环境的恶劣,烘托了雨伞牺牲自我、奉献他人的高大形象。
18.(1)参考答案:借助“起跑线”这一意象,写出了祖国开始发展,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抒发了作者欣喜(激动、赞美等)之情。
(2)开放性试题,语言通顺即可。
【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起跑线”写出了祖国开始发展,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抒发了作者欣喜之情。
(2)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明白写作手法是暗喻。采用学校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或自己认为的具有代表性的草木等,写出自己的情感。
①诗歌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娓娓诉说着自己满心的陶醉与依恋。一个诗意世界随着作者的笔端缓缓展开,作者反复咏叹,一切“浑浊”和“热浪”都远去了,今天却迎来了清新和凉爽。一个生态的、和爽的城市让人醉倒,让人仿佛回到童年的时光。作者对贵阳这座美丽城市的无限热爱及赞美之情,巧妙地渗透在字里行间,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让读者也能亲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清新与和爽。
②作者的行踪及思想感情线索非常清晰。
第一节:渴望一一寻觅…一相遇 一惊喜……醉倒第二节:向往——寻觅一一一相拥…·轻松…欣喜③诗歌分为两节,每一节各有侧重。第一节构筑了一个“绿绿的贵阳”,让作者感到这是“惬意”的避暑天堂;第二节营造了一个“和和的贵阳”,让人似乎“回到了童年的时光”。第一节重点表现贵阳的自然之美,第二节侧重于贵阳的人文之美,二者相得益彰,让人产生无限遐思。④诗歌词语的感彩及对比手法运用很有特点。过去:浑浊的天空、难熬的热浪、纷繁的琐事、奠名的惆怅(愁烦)今天:缕缕清新、阵阵荫凉、欢跳的星星、欢乐的月亮、绿绿、爽爽、和和、惬意(欣喜)⑤诗歌意境很美,结构对称,句式变化丰富,骈散句结合,一韵到底,叠词运用准确,具有很强的音律美。⑥……
(任意选取其中的一至两点。理解正确,赏析透彻,语言准确流畅即可)
【详解】可选取文中精彩的语言,从词语的感彩和修辞手法的作用方面品析语言,再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对家乡的热爱。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如诗歌运用了对比手法。过去:浑浊的天空、难熬的热浪、纷繁的琐事、奠名的惆怅(愁烦)。今天:缕缕清新、阵阵荫凉、欢跳的星星、欢乐的月亮、绿绿、爽爽、和和、惬意(欣喜)。突出了这座城市的清新与和爽,表达了对贵阳这座美丽城市的无限热爱及赞美之情。
21.示例:运用象征手法,“痛”象征着人生遇到的各种困难,“歌”象征着奋斗的精神,让我们明白遭遇痛苦是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我们应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和人生中的困难。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联系示例“运用象征手法,‘太阳’和‘群星’象征着人生的各种机遇和想得到的事物,让我们明白一味沉浸在失去的悲伤中,只会让我们错过身边更多的风景”可知,应该先点明诗歌的手法,然后进行分析其内涵,最后表达从中获得的启示。
示例:运用象征手法,“痛”象征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中遇到困难后挫败、失落的感受,“歌”象征着我们以积极的心态,昂扬的精神,奋斗的姿态面对困难,让我明白磨难是不可逃避的,我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人生中的磨炼与挑战。
22. ①放弃理想、信念、气节、尊严 ②革命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这首诗浓缩着叶挺将军牢狱生涯的深切体验,是他对于生命、自由和尊严之辩证关系的悲壮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囚歌》的开始,叶挺将军以形象的语言,把囚禁在牢狱里的受难者的自由与尊严相分离的景况直陈出来。一方面,反动当局绝对不允许被囚者以自由之身保有人的节操和尊严;另一方面,他们又千方百计诱惑受难者以尊严的丧失换取行动的开阔空间。随后的“爬出来吧,给你自由”这了了八个字,把法西斯分子的骄狂、阴险、狰狞的嘴脸活脱脱地勾画了出来。这里的“自由”需要以屈尊为代价,以奴颜婢膝去换得,所以指的放弃尊严和气节的“自由”。诗人坚信革命终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他盼望着革命的烈火熊熊燃起,烧毁这人间的炼狱。他愿为国家、为民族献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让自己在血与火的斗争中体现生命的真正价值,而得到永生。据此理解作答。
23. ①罗刹女(铁扇公主) 因为她的儿子红孩儿想吃唐僧肉,被孙悟空请来的观音菩萨收做善财童子,所以她对孙悟空怀恨在心。(意思对即可) ②太阳 光明(或未来)
【详解】①要求学生根据《西游记》的原著分析,“裙钗”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要“为子怀仇恨泼猴”。孙悟空对罗刹女“虽然生狠怒”,但还是“有意说亲由”,是因为他要借罗刹女的芭蕉扇去扇灭火焰山之火。第一空填“罗刹女(铁扇公主)”,第二空填“因为她的儿子红孩儿想吃唐僧肉,被孙悟空请来的观音菩萨收做善财童子,所以她对孙悟空怀恨在心。(意思对即可)”。②本诗选自艾青的《太阳》,诗中的“它”指的是太阳,《太阳》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7年春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暗示着光明的到来,将出现一个科学文明的新时代;要在光明必然到来的预感中振奋起来,去追求未来的真实的光明。第一空填“太阳”,第二空填“光明(或未来)”。
24.(1)倒拔垂杨柳
(2)冰心(谢婉莹)
(3)保尔(保尔·柯察金) (3分,每空1分,答案中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详解】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水浒传》《繁星·春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有关的文学常识。鲁智深在相国寺的著名情节是“倒拔垂杨柳”。《成功的花》的作者是冰心。“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是保尔·柯察金著名的话之一。
25. 示例:①泉的甘甜(溪水的清甜) ②土的纯朴(土地的质朴)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诗歌的补写。作答时结合材料中人物的经历,并结合前后句把诗句补充完整即可。注意诗歌前后的连贯性。
由“带着山的坚韧”“默默地滋养着”可以补写如:泉的清甜。
由“艰难地泥塑出”“艰难地泥塑出”可以补写如:土的厚重。
26. D 热爱和平、热爱祖国、保家卫国、牺牲奉献、革命乐观主义、改革开拓…… 隶书 伟大的中华(或强大的中华)
【详解】活动一:本题考查朗读。
D.凡朗读文章都应读出节奏和感情,诗歌更是如此,因此“不需要读出节奏感”有误,故选D。
活动二:本题考查内容提炼。
从①中,我们读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②中,我们读出“保家卫国”的决心;从③中,我们读出“热爱祖国”的情感;从④中,我们读出“改革开拓”的美丽憧憬;从⑤中,我们读出“牺牲奉献”壮志;从⑥中,我们读出“热爱和平”的心声。任选三个作答即可。
活动三: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和探究。
(1)“夏”,从形体看,符合隶书“字形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的特征;从汉字的演变过程看“小篆”之后是“隶书”。
(2)题干中给出了“夏”的含义,需明确“华”的意思,才能将探究结果写准确。“华”即中国、中华之意,因此,华夏的意思是:大中华,即:伟大的中华或强大的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