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0张PPT)
工业革命时期
第十五单元
第39讲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时空重点
18世纪晚期
印度孟买工人总罢工
1496年
1804年
荷兰入侵印度尼西亚
海地独立
16世纪中叶
17世
纪初
1826年
19世纪中后期
1881
年
1882
年
1884
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05年
1908年
1910年
1911年
19世纪后期
1894
年
西属拉丁美洲基本实现了独立
苏丹马赫迪起义
埃及抗英斗争
埃塞俄比亚抗意
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辛亥革命
伊朗立宪革命
柏林会议
西班牙在海地建立殖民地
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亚洲
英国侵略印度
拉丁美洲殖民地化
英国控制印度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日本吞并朝鲜半岛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开始了殖民扩张活动。西方的殖民扩张使得拉丁美洲在18世纪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加速了对亚洲、非洲的侵略;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列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纷纷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拉丁美洲在19世纪上半期掀起了独立运动的高潮,摆脱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但是又受到英美等国家的政治、经济控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国家民族意识觉醒,印度、伊朗、中国等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民族解放运动;非洲在19世纪末也进行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解放运动。
主题概览
内容导航
梳理归纳 必备知识
易错提醒 精准读背
课时精练
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
梳理归纳 必备知识
一、亚非拉美的殖民地化
1.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概况
①西班牙:1496年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 。到16世纪中叶,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②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建立了 殖民地。
③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圣多明各
巴西
(2)统治
①政治:设立总督制度,实行专制统治。
②经济: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掠夺,限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③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发展起罪恶的黑奴贸易。
概念阐释
总督制度
总督一般由西班牙国王信任的大贵族担任,是国王在殖民地的全权代表,根据国王训令,掌握殖民地的行政、军事、财政和宗教事宜,有权任命辖区内的官吏和教会负责人,参与审理重大司法案件。
2.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第一阶段(15、16世纪)
①葡萄牙:建立商站,以控制商路。到16世纪中叶,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
②西班牙:入侵 ,将其变成了殖民地。
菲律宾
(2)第二阶段(17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殖民国家 英国、荷兰、法国
概况 南亚 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东南亚 荷兰占领整个___________
英国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
法国侵占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得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概况 西亚 在英、法、俄等国的侵略下,奥斯曼帝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俄国和英国不但控制了伊朗的经济和内政,还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
东亚 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年,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
1910
3.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阶段特点
①第一阶段: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以前,列强对非洲的侵略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
②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欧洲探险者深入非洲腹地,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
(2)北非
①英、法控制了 运河,控制了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
②1882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
③英国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④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苏伊士
(3)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①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 ,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
②法国:要把它的非洲殖民地从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东非的索马里。
③德国: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4)柏林会议: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提出“______
____”原则。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开普敦
有效占
领
思维点拨
柏林会议的实质
柏林会议实质上是一次列强瓜分非洲的会议,它显示了列强在非洲已经形成的力量对比,标志着它们疯狂争夺非洲的新地点。“有效占领”原则,其实质就是“先到先得”。列强完全无视非洲人民的利益,在地图上就可以确定殖民地的划分,即所谓的“地图上作业”。
材料 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是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霸权的时期。1763年,欧洲诸强国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到1914年,已并吞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它们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它们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重点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殖民扩张不可阻挡的原因及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答案 原因: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殖民扩张提供了技术支持与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的生产力,欧洲需要对外寻求更多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对外殖民扩张提供了政治保障。
影响:英国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二、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形成
(1)时间: 。
(2)表现:亚非拉国家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原因: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 和投资场所。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原料产地
3.影响
(1)资本主义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2)国际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3)世界联系: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世界格局: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
(5)斗争高涨:殖民统治和掠夺使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
概念阐释
世界殖民体系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已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它包括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三个部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材料 1880年,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蘅译《帝国的年代:1875—1914》
重点探究
在世界殖民体系建立过程中,西方列强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又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答案 改变世界: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政治体系和殖民体系。
影响:一方面,把亚非拉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了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三、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背景
殖民者 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经济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思想 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法国大革命 削弱了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统治和控制
美国独立 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启蒙思想
(2)独立
①1804年 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②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
③1826年,西属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基本实现了独立。
海地
(3)民族民主革命的继续
①背景
内忧 独立后,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外患 英美等国在“ ”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美国推行门罗主义、“金元外交”和“ ”
援助
大棒政策
②成就
巴西: 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墨西哥: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奠定了争取民主和进步的基础。
1889
概念阐释
“门罗主义”
实际上是把拉丁美洲作为美国的势力范围,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门罗主义”后来发展为“大棒政策”。“大棒政策”是在保护美国公司利益和预防其他列强可能干涉拉美事务的借口下,以先发制人的手段干涉拉美各国内政的帝国主义政策。
2.亚洲的觉醒和非洲的抗争
(1)亚洲的觉醒
①背景
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经济: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思想: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②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
③表现
代表 概况 意义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1885年,民族资产阶级成立“________”。 1905年,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掀起民族独立新高潮。 1908年,爆发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 1908年 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伊朗立宪革命 1905—1911年,伊朗发生立宪革命,确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________革命思想
国大党
孟买
民族民主
中国辛亥革命 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概念阐释
民族民主革命
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
(2)非洲的抗争
①形式:武装斗争是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
②表现
埃及抗英斗争 特点 成立 ,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
结果 1882年 领导埃及军民进行抗英斗争,结果被俘而失败,英国占领埃及
苏丹马赫迪起义 爆发 1881年,苏丹爆发“马赫迪”领导的反英大起义
结果 起义最终失败,英国控制了苏丹
祖国党
阿拉比
苏丹马赫迪起义 爆发 1881年,苏丹爆发“马赫迪”领导的反英大起义
结果 起义最终失败,英国控制了苏丹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背景 1894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概况 皇帝 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
结果 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
孟尼利克
思维点拨
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区别
相对于亚洲觉醒,从领导阶级看,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多是封建王公或农民阶级领导的;而在亚洲觉醒中,资产阶级已经成为运动的领导阶级,这与非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产阶级尚未登上历史舞台有很大的关系。
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
(1)对亚非拉地区: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
(2)对世界: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材料 在西班牙、葡萄牙统治时期,拉美的大量土地就掌握在极少数大地主手中,形成大地产制。独立后绝大多数大地产更加扩大……大地产保留了对农民的封建半封建剥削……大种植园发展单一作物制,生产与销售受外国控制,极大地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拉美各国在政治上形成“考迪罗”制。大地主与天主教会、军阀结成联盟,操纵政权……军事独裁者为了维护统治,往往投靠外国势力,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和利益,这就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打开了大门。——摘编自《世界近代史》
重点探究
依据材料分析阻碍拉美独立后发展的因素。
提示 因素:经济上盛行大地产制,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单一作物制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政治上民主流于形式,形成了军事独裁的“考迪罗”制度;外部面临着帝国主义的渗透和侵略。
返 回
易错提醒 精准读背
1.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和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欧洲列强的海外殖民活动也愈演愈烈。
2.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的结果。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与掠夺,但不是唯一的途径。
易错提醒
1.西方列强殖民三次高潮(殖民主义与全球化)
精准读背
第一阶段 在16世纪西欧商业资本主义掀起的第一次殖民主义高潮中,美洲大部分地区和非洲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沿边地区被纳入新生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第二阶段 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推动了第二次殖民高潮,西方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使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 19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阶段,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向海外殖民,19世纪末的第三次殖民高潮,它们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殖民扩张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1)为西方列强提供了广阔的原料供应地、海外市场和投资场所。促进了殖民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并进一步健全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2)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对世界统治的确立,出现了以欧洲为中心、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与此同时,殖民掠夺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也进一步激化了西方列强之间争夺殖民地的矛盾,为世界和平埋下了隐患。
(3)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半殖民地造成了双重影响。
①西方列强的侵略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在早期的殖民过程中,西方列强大肆劫掠、屠杀殖民地居民,他们还通过设置殖民机构、扶植傀儡政权等方式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统治,控制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命脉,使之变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这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稳定,中断了这些国家独立发展的进程。
②殖民扩张客观上增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使西方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和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些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转型。
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差异及认识
(1)差异
地区 差异
拉丁美洲 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革命范围涉及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范围广,时间长。具有反封建和反殖民压迫双重革命任务
亚洲 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阶段,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二是旧式的农民起义逐渐被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代替;三是无产阶级力量参加了斗争,表现了革命的彻底性
非洲 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反对殖民主义的主要形式。领导力量多样,有政党、宗教领袖、皇帝等
(2)认识
亚非拉各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但是这些独立运动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亚非拉人民独立的道路还很漫长。
返 回
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
1.(2022·湖北卷)下图是发表于1805年的漫画《危险中的地球布丁:国家美食家在享用小点心》,其中两个人物代表的国家是
A.西班牙与葡萄牙
B.荷兰与英国
C.英国与法国
D.法国与普鲁士
1
2
3
4
√
5
6
据材料“1805年的漫画《危险中的地球布丁:国家美食家在享用小点心》”可知,这幅画描绘了身穿军装的英国首相小威廉·皮特和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坐在桌前,正在瓜分一个形似地球的葡萄干布丁,以此来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故选C项;
西葡争霸的时代是15、16世纪,排除A项;
第四次英荷战争(1780—1784年)中荷兰战败,荷兰走向衰落,排除B项;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普鲁士参加反法同盟,但败于法军,不能和法国竞争,排除D项。
1
2
3
4
5
6
2.(2021·福建卷)1884年,美国某公司推出一则主题为“给非洲带去文明”的香皂广告。此后近30年间,该公司的广告经常宣称,使用其香皂可以让非洲人皮肤变白,变得文明。同时期,法国和希腊的老牌香皂公司也声称其产品能“让黑人变白”。这主要体现了西方
A.推广欧美生活方式
B.存在着固有的种族偏见
C.重视争夺非洲市场
D.旨在推动非洲文明进步
1
2
3
4
√
5
6
材料“给非洲带去文明”“让黑人变白”体现的是西方国家对非洲黑人的歧视,B项正确;
材料与推广欧美生活方式无关,排除A项;
材料与争夺非洲市场无关,排除C项;
推动非洲文明进步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1
2
3
4
5
6
3.(2021·重庆卷)1888年,一位热衷于殖民主义的访客在德国首相俾斯麦面前摊开一大张非洲地图,指着地图说明当地的资源有多么丰富。俾斯麦表示:“您的非洲地图非常漂亮,然而我的非洲地图位于欧洲。俄国在这里,法国在这里,而我们夹在中间。这是我的非洲地图。”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A.意在限制法国和俄国的崛起
B.当务之急是实现统一
C.殖民野心受限于其地缘政治
D.要在非洲拓展殖民地
1
2
3
4
√
5
6
由材料“然而我的非洲地图位于欧洲。俄国在这里,法国在这里,而我们夹在中间。这是我的非洲地图”可知,德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俾斯麦专注于欧洲事务,并未将侵略目标扩大到世界范围,说明其殖民野心受限于其地缘政治,故选C项;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推动法国崛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崛起,所以1888年法国和俄国已经崛起,排除A项;
1871年德意志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一,排除B项;
由材料可知俾斯麦没有在非洲拓展殖民地的愿望,排除D项。
1
2
3
4
5
6
4.英国殖民者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滥砍滥伐后,终于认识到“过去六十年的愚蠢错误和漫不经心所酿成的恶果”,于19世纪中后期在印度各地设置了以保护森林、获得税收为主要目标的森林管理机构。这一转变
A.有利于印度收回部分经济主权
B.旨在尽可能地维护经济侵略成果
C.表明英国放松了对印度的侵略
D.预示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1
2
3
4
√
5
6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英国殖民者之前的滥砍滥伐是为了掠夺印度资源,设置森林管理机构是为了长久地、更好地掠夺印度资源,故选B项;
印度1947年独立之前,经济主权在英国殖民者手中,排除A项;
“放松了对印度的侵略”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1
2
3
4
5
6
5.下面是某位同学课堂笔记的一部分。据此推断,这一课的主题可能是
1
2
3
4
一、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
……
二、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
……
……
三、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
5
6
A.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世界由分散孤立到开始连成整体
1
2
3
4
√
5
6
1
2
3
4
根据该同学课堂笔记可以看出,亚非拉美绝大部分地区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说明欧洲列强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殖民统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未涉及亚非拉民族独立,世界市场以及世界整体,排除A、C、D项。
5
6
6.某校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制作了下列表格。这一主题应该是
A.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B.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C.国际工人运动
D.亚洲的觉醒
1
2
3
4
√
人物 事件
玻利瓦尔 (第一小组任务)
提拉克 (第二小组任务)
马赫迪 (第三小组任务)
孟尼利克二世 (第四小组任务)
5
6
1
2
3
4
玻利瓦尔是西属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提拉克是19世纪末印度反对英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马赫迪是19世纪末苏丹反英民族大起义领导者,孟尼利克二世是19世纪末领导埃塞俄比亚反对意大利侵略战争的皇帝,所以这一主题应是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B项正确。
5
6
返 回
课时精练
1.美国某学者认为,19、20世纪出现了一个非常流行的现象,许多帝国日益重视“教化工程”。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帝国声称,帝国最终会把一部分“异域”臣民转化为像帝国中心区的人那样思考、生活和接受管理。这些帝国重视“教化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为其殖民统治制造合法性
B.缩小不同地区文化差异
C.促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在世界范围内争夺势力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19、20世纪”“许多帝国”“异域”可知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列强重视“教化工程”是为了控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让他们当“顺民”,A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帝国”是指宗主国,“异域”是指亚非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帝国”对“异域”的“教化工程”实际上具有文化上的殖民统治特色,并非是缩小文化差异,排除B项;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排除C项;
“许多帝国”是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实施“教化工程”,排除D项。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1910年,各大洲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占各洲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是:非洲90.4%;亚洲56.6%;南、北美洲27.2%;大洋洲100%,这尚且不包括为数众多的半殖民地和附属国。由此可知
A.主要工业国经济扩张以商品输出为主
B.三角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C.世界市场地理界限的扩展已基本告终
D.英国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17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此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以资本输出为主,排除A项;
19世纪末三角贸易基本结束,排除B项;
材料未体现英国的殖民范围,排除D项。
17
3.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反对欧洲国家干涉美洲事务”。该宣言
A.维护了拉丁美洲国家的主权
B.是美国在美洲进行扩张的工具
C.缓解了拉美各国的政局动荡
D.阻止了欧洲国家争夺世界霸权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美国总统门罗提出“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反对欧洲国家干涉美洲事务”的门罗宣言,实际上为美国操纵美洲创造了条件,是美国在美洲进行扩张的工具,故选B项;
维护了拉丁美洲国家的主权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排除A项;
美国意欲控制美洲,这加剧了拉美各国的政局动荡,排除C项;
门罗宣言针对的是美洲,未涉及阻止其他国家争夺世界霸权,排除D项。
17
4.19世纪末的非洲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殖民斗争,如萨莫里在西非抗击法国侵略的斗争,苏丹马赫迪反击英国侵略的战争,都坚持了20年左右,并使法国对西非和英国对苏丹的占领延迟了20年之久。这说明非洲人民的长期反抗
A.延缓了非洲沦为殖民地的进程
B.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迫使法国和英国放弃了殖民地
D.赶走了西方的殖民侵略势力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根据材料可知,非洲人民的武装斗争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使法国对西非和英国对苏丹的占领延迟了20年”说明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虽然没有彻底赶走侵略者,但却延缓了其沦为殖民地的进程,故A项正确。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5.(2022·潍坊三模)19世纪,拉美国家在获得独立后的发展中,“没有经历工业化,也没有经历像美国和加拿大那样的经济发展”。这是因为拉美各国
A.重新沦为美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B.经济体制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C.各国间矛盾重重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D.保留了大量殖民体制的残余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根据所学可知,拉美地区国家在19世纪获得独立,但由于保留了大量的殖民体制残余,导致其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对其宗主国仍有较多的依赖性,D项正确,排除B项;
19世纪后,拉美地区并没有沦为美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排除A项;
独立后的拉美各国之间并没有出现社会动荡不安,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7
6.(2022·大连二模)20世纪初兴起的亚洲革命风暴,是继19世纪初拉丁美洲革命风暴之后的全世界历史新阶段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是第三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历史性开端。列宁把这次革命风暴称为“亚洲觉醒”。之所以被称为“亚洲觉醒”,主要是因为
A.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革命领导阶级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社会主义国家地理范围不断扩大
D.革命后各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17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亚洲觉醒”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A项正确;
“亚洲觉醒”主要是指资产阶级成为革命领导阶级,不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排除B项;
二战后,东欧各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地理范围不断扩大,排除C项;
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革命后大多数国家都处于殖民地或半殖民的地位,排除。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7.(2022·北京市西城区二模)1912年初,越南维新会改组为越南光复会,并确定其政治纲领为“驱逐法贼、恢复越南、建立越南共和民国”。由此可以看出
A.东亚和东南亚均已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B.越南与中国的藩属国关系维持到民国初年
C.辛亥革命对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直接影响
D.中国同盟会的纲领借鉴了越南光复会的表述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17
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纲领对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故选C项;
材料“均已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
越南与中国的藩属国关系当时已经结束,排除B项;
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建立,越南光复会于1912年建立,故中国同盟会无法借鉴越南光复会,排除D项。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8.1913年墨西哥民选总统马蒂罗被害。1914年,美国以崇高的道义为名出兵墨西哥,但遭到迎头痛击,各地革命军领袖也纷纷痛斥美国的侵略行径,美国大感意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墨西哥民族自决意识的增强
B.美国利他主义行为不被理解
C.墨西哥独立后面临新的困境
D.美墨两国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题干内容表明在20世纪初,包括墨西哥在内的诸多拉丁美洲国家的民族自决意识增强,故选A项;
美国并不是“利他主义”,而是“利己主义”,排除B项;
题干内容并没有涉及墨西哥独立后的问题,排除C项;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美国出兵墨西哥是干涉他国内政的表现,与“沟通”无关,排除D项。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塞俄比亚”一词成为非洲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主要是因为埃塞俄比亚
A.揭开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维护国家主权实行民主政治
C.坚持不懈的斗争捍卫了国家独立
D.领导非洲各国进行联合斗争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17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埃塞俄比亚人民在面对意大利入侵的过程中,英勇抵抗,终于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由此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对非洲产生了深远影响,故选C项;
不能说埃塞俄比亚揭开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排除A项;
埃塞俄比亚人民英勇抵抗,维护了国家独立,但是并没有实行民主政治,排除B项;
非洲各国在面临外来侵略和瓜分的斗争中,基本处于各自独立应对的状态,埃塞俄比亚并没有充当领导,排除D项。
17
10.(2023·天津和平区月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是
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以农民战争的形式出现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斗争都取得了伟大胜利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14
15
16
17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发展,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所以此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故选C项;
A、B、D三项都不符合时代历史,排除。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1.(2022·嘉兴一中期中)阅读下列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表格,对世界市场不同发展阶段判断准确的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阶段 状况 关键词
第一阶段 初步形成 物种大交换、三角贸易
第二阶段 迅猛发展 机器大工业、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第三阶段 总体形成 垄断资本、瓜分世界的狂潮
17
A.第一阶段的殖民扩张使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向太平洋沿岸
B.第二阶段带来的生产力发展促使欧洲国家转向了资本输出
C.第三阶段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每一阶段因伴随战争与掠夺而不利于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阶段 状况 关键词
第一阶段 初步形成 物种大交换、三角贸易
第二阶段 迅猛发展 机器大工业、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第三阶段 总体形成 垄断资本、瓜分世界的狂潮
17
12.1809年,阿根廷牧场主的代言人认为,因为西班牙诸省不能消费阿根廷的农产品而导致农产品的浪费,因为西班牙海军无力将该国丰富的产品运出去而导致产品烂在仓库里。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西班牙没有能力管理殖民地经济
B.殖民地经济水平已超过西班牙
C.殖民地希望西班牙有一支强大海军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动机是独立发展经济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代言人的观点显然是站在独立发展阿根廷经济的立场上,即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不利于阿根廷经济发展,D正确。
17
1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普遍高涨,冲击了帝国主义统治。这一运动兴起的共同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帝国主义的侵略日益严重
C.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D.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选择题
15
16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选择题
15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地区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普遍高涨,故选B项;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亚洲、拉美觉醒的原因,排除A项;
“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不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排除C项;
“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建立”不是拉美(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力量弱小,没有建立政党)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排除D项。
17
14.某探险家对非洲的人文地理非常感兴趣,用了33年时间,多次深入中非、南非探险和考察,并做了详细记录,使原来非洲地图的许多空白处逐渐得以填补。他的活动
A.客观上刺激了殖民者瓜分非洲
B.使殖民者开始关注非洲
C.满足了殖民者侵略非洲的愿望
D.中断了非洲文明的进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选择题
15
16
√
17
根据材料可知,该探险家对非洲的探险和考察,使原来非洲地图的许多空白处逐渐得以填补,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瓜分和殖民,A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开始”,排除B项;
该探险家的活动客观上刺激了殖民者瓜分非洲,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该探险家对非洲的探险和考察不会中断非洲文明的进程,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选择题
15
16
17
15.(2022·北京市海淀区二模)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大党领袖提拉克提出“印度人的印度”口号以及“战斗,不要乞求”和“自由是我与生俱来的权利,我将得到它”等主张,要求英国人离开印度,并在全国赢得众多追随者。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一战后英国加紧对印度的控制
B.印度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已经觉醒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展开
D.印度民族独立斗争受十月革命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选择题
15
16
17
据材料可知,当时印度人民认为印度是印度人的印度,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觉醒,要求自由的权利,故选B项;
一战是1914年到191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
C项与材料中口号不符,排除;
十月革命是191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选择题
15
16
17
1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规定:不经英国政府允许,任何外国商船所载的任何货物或商品,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国及其所属的领土。所有进口至英国领土的货物必须由英国的船舶运输……。此后,新的《航海条例》陆续出台,不过,其内容已经从对荷兰一国的敌对过渡到对殖民地经济的严格控制,至18世纪中期,引起美洲等殖民地民众的抗议,最终在新的思潮作用下结束了其在世界历史舞台中的绝代风华。
——摘编自李明倩《英国航海法的历史变迁》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材料二 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英国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中起主要作用。商业资本家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推动者,他们陆续组织了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贩运黑人奴隶和不平等贸易。这些贸易公司通常由政府授予贸易特权,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这些活动是英国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
——朱汉国、马世力《历史·必修二》(人民版)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的目的,并指出至18世纪中期其不断演变后对美洲殖民地的影响。(6分)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目的: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发展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影响:损害了殖民地人民的利益,成为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17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中起主要作用”的力量及这一时期英国的经济政策。分析英国早期海外殖民活动对英国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力量及政策:英国商业资本;“重商主义”政策。
影响: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提供了市场、原料、资金。
17
17.(15分)殖民者的入侵深刻影响了美洲文明进程,多元文化的今天掩盖不了历史上的黑暗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32年8月13日,最后一群抵抗者在特诺奇蒂特兰的废墟中投降,这是西班牙疾病的胜利,也是西班牙武器的胜利。科尔特斯的随从中有一个黑奴患天花,毁了保护该城的人,再次使人看到在安的列斯群岛就已清楚的情况:新大陆的居民将不得不为数个世纪与世隔绝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对美洲的征服,既是由人,也是由细菌去完成的,有时细菌跑在西班牙主力军的前头,有时则紧随其后,特别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如墨西哥中部。在解释西班牙人取得突然、完全的胜利方面,流行病对削弱抵抗的能力和意志所起的作用很能说明问题。
——[英]莱斯利·贝瑟尔《剑桥拉丁美洲史》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材料二 美国被公认为一座民族“大熔炉”,全世界不同的民族和种族在这里被“冶炼”成美利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不可否认,他们初来乍到,其文化习俗、语言结构、文学模式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受旧世界的影响。即使随着社会发展,最后被融合为一个美利坚民族整体,但共性中依然凸显各个民族的文化个性。如非洲的黑人文化、亚洲的黄种人文化等,都是在以白人为主流的美利坚文化中对自身民族传统文化保留得相对完美的亚文化群体。这一历史事实从客观上决定了美国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摘编自裔昭印《世界文化史》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根据材料一,分析欧洲殖民者给美洲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与西方防治天花的不同发明,列举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后美洲的主要居民。(10分)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巨大灾难:带去了细菌和疫病;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印第安原有的社会解体;印第安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
发明:中国发明人痘接种,英国医生发明牛痘接种。
主要居民: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
17
(2)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结合所学,回顾历史,指出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形成的直接推动因素。列举1787年宪法颁布后,违背美利坚主流文化的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面。(5分)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显著特征: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
因素:独立战争。
黑暗的一面:发展种植园经济、继续实行奴隶制。
返 回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