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讲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件(82张PPT)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新教材浙江专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0讲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件(82张PPT)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新教材浙江专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8 08:1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2张PPT)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时期
第十八单元
第50讲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时空重点
20世纪40年代
50年代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涨:
1947年,印巴分治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印尼、老挝、菲律宾、新加坡独立
60年代
80年代
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1959年古巴建立革命临时政府
1960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非洲年”
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1994年曼德拉当选为第一位黑人总统
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1.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20世纪伟大变化之一,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
2.新兴国家的发展
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在政治和现代化建设方面成就显著,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之路艰辛曲折,任重道远。
主题概览
内容导航
梳理归纳 必备知识
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
课时精练
梳理归纳 必备知识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一)历史背景(选必3,第13课子目2)
1.二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争期间,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在政治理论上进一步确立了 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明确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
2.战争结束后,随着殖民主义的急速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___
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了所有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民族自决

族民主
(二)独立浪潮
1.亚洲的民族独立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
(2)概况: 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印度尼西亚等也纷纷独立。
(3)影响: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1947
2.非洲的民族独立
(1)主要历程
国家或地区 主要概况
埃及 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第二年成立埃及共和国。 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阿尔及利亚 1954年,成立民族解放阵线,与法国殖民者进行武装斗争。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各国为国家独立而斗争
1956
(2)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被称为“____
”;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英、法、比、葡等国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3.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
(1)古巴:1959年,以 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2)巴拿马: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4.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
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获得独立,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非洲

卡斯特罗
思维点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的不同情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绝大部分非洲国家尚未独立,民族独立的任务最重。亚洲大部分国家已经建立了民族国家,尚未独立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中东。拉丁美洲国家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任务主要是争取民族权益。
(三)瓦解概况(选必3,第13课子目2)
1.随着日本的战败,朝鲜获得了独立,中国收复了台湾。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解体。
3.法国签署《 》,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埃维昂协议
材料 一些西方学者和政治家认为,一些殖民地的独立是宗主国自愿结束殖民统治的结果。例如,英国前首相艾德礼就在一次讲演中宣称:“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大帝国兴起,繁荣一个时期,然后垮掉了。……只有唯一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下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这个唯一的例子就是大英帝国。”
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二战后殖民帝国的迅速瓦解是艾德礼所说“自愿放弃”的结果。
重点探究
答案 艾德礼的说法不对。
二战后殖民帝国迅速瓦解的原因:①二战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要独立、人民要解放的世界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②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持续斗争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者,使它们无法继续统治下去,迫使宗主国改弦易辙,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③二战后,英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力量的衰退,是其帝国梦加速破灭的重要因素。
④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对“非殖民化”的推动。
⑤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那种以占领、奴役为主要手段的旧的殖民主义统治方式已经不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1.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亚洲 原因 (1)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
(2)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
(3)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表现 (1)新加坡、 等亚洲国家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2)海湾产油国也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韩国
非洲 国家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经过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
拉丁美洲 原因 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表现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2.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面临的具体问题及解决途径
项目 面临问题 调整及结果
亚洲 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促使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拉丁美洲 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 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非洲 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2)面临的共同挑战
①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操纵国际市场,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②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③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发达国家
概念阐释
国际经济旧秩序
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建立在旧的国际分工、不等价交换、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基础上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体系,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形成的。当代世界经济中,国际经济旧秩序仍占支配地位。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现代化之路曲折坎坷。
重点探究
最近几十年,最大和最重要的成就是很大一批民族和国家摆脱殖民的和外来的统治而独立。……但是,外国和殖民统治的残余痕迹……和各种形式的新殖民主义仍然是阻挠其获得彻底解放和进步的最大障碍之一。……在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国际大家庭是不可能取得均匀和平衡的发展的。——节选自《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1974年)
答案 问题:新旧殖民主义的影响;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对策:①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
②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
依据材料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兴国家应该如何应对。
1.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精准读背
走向灭亡的加速器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培养了民族革命力量 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悟提高,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物质基础和组织条件 大战促进了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
苏联的鼓舞与支持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联合国的推动 联合国的非殖民化活动也是推动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2.发展中国家应对挑战的措施
(1)发展中国家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综合国力,维护经济主权,保证经济有序发展。
(4)积极稳妥地推进本国经济体制改革,健全防范风险体系。
(5)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6)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7)解决社会贫困问题,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
(8)发展中国家要加强地区性合作,主动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关规则的制定。
返 回
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
1.(2021·山东卷)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历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主要文件。它们反映出不结盟运动发展的目标是
1
2
3
4
5
6
1970年:《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宣言》《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
1973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关于民族解放斗争宣言》《关于海洋法宣言》
1976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1979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
A.实现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
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维护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
D.构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1
2
3
4
5

6
根据图示内容可知,不结盟运动成立以来,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政治、经济的宣言,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致力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故选B;
不结盟运动并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经济合作,排除A;
根据不结盟运动颁布的一系列宣言可知其并不单单是为了维护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还有为了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排除C;
不结盟运动的目标并非是为了构建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组织,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
1
2
3
4
5
6
2.(2022·大连模拟)下面是《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著作中“世界历史性变化”第五章部分目录的
扫描件。观察这一目录可
知,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
的是
A.缓和与动荡并存的世界局势
B.一战后亚洲殖民运动兴起
C.世界性反殖民主义运动爆发
D.二战后亚洲殖民体系崩溃
1
2
3
4

5
6
第五章 战后初期的世界历史性变化(204)
一、亚洲
战争促发革命(205)
“印度重新发现了自己”(208)
印度尼西亚独立风云(213)
缅甸的新生(217)
西亚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221)
以色列的诞生(225)
印支三国的浴血抗战(230)
1
2
3
4
5
6
二战后,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大减,无力维持殖民统治,殖民体系崩溃,与材料中“亚洲”“民族独立运动”相符,故选D项;
“缓和与动荡并存的世界局势”是两极格局解体后出现的,与材料中“战后初期”不符,排除A项;
“民族独立运动”是反殖民运动,而非殖民运动,排除B项;
材料涉及的国家都是在亚洲,不是世界性的,排除C项。
3.(2023·临汾月考)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这反映了
A.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取得完全胜利
B.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C.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D.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成就巨大
1
2
3
4

5
6
材料反映了非洲很多国家获得独立,说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使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走向瓦解,故选C;
材料没有反映亚洲、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情况,排除A;
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排除B;
材料无法体现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发展成就,排除D。
1
2
3
4
5
6
1
2
3
4
5
4.(2022·龙岩模考)下表是1976-2015年七国集团(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变化。据此推断
6
时间 1976年 1992年 2000年 2008年 2015年
比重 70% 68% 66% 52.8% 47%
A.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
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
C.新兴国家经济实力增强
D.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改变

根据材料可知,从1976年到2015年七国集团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逐渐降低,说明七国集团之外的新兴经济体所占比重上升,经济实力增强,故C正确;
“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改变”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A、D错误;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滞胀”危机,但无法用来解释1992—2015年的比重变化,故B错误。
1
2
3
4
5
6
5.(2022·菏泽月考)下表为1965-1988年东亚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据此可知,20世纪后期的东亚
1
2
3
4
5
6
年份 在世界GDP中所占比重(%) 在世界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 人均GDP年均增长率(%)
1965年 5 10 5.3
1988年 20 23 6.2
A.成为工业技术水平最发达地区 B.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相对缓慢
C.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区域 D.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接近

材料反映了二战后,东亚地区在世界GDP所占比重和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所比重显著增长,说明其经济尤其是工业快速发展,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区域,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故选C;
东亚地区至今并未成为世界工业技术水平最发达地区,故排除A;
材料反映的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水平,并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故排除B;
此时期,东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故排除D。
1
2
3
4
5
6
6.(2022·沈阳模拟)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之后,又有15个国家相继独立,到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的总数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材料说明了
A.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B.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C.国际合作有利于应对全球挑战
D.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1
2
3
4

5
6
20世纪60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取得的伟大成就,体现了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故选A项;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瓦解的标志是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排除B项;
“国际合作有利于应对全球挑战”与材料体现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不符,排除C项;
“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与材料体现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不符,排除D项。
1
2
3
4
5
返 回
6
课时精练
1.英国统治者在1947年哀叹:“印度是一艘舱中载满弹药而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把过去的公式应用到目前的形势是不行的。”英国统治者的哀叹说明
A.英国的世界殖民体系已彻底瓦解
B.印度国大党实现了“自治”主张
C.英国开始实施“退出印度”行动
D.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已不可阻挡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的哀叹是在1947年,哀叹的内容是指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无法扑灭,故D项正确;
A项中“已彻底瓦解”与史实和材料信息不符;
B项和C项时间不符。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1948年,苏加诺领导印尼独立革命后,荷兰与印尼双方在海牙签订“圆桌会议协定”。该协议规定荷兰应将主权移交给“印尼联邦共和国”,但保留了军事、外交、经济方面的许多特权。这说明
A.印尼的独立革命具有妥协性
B.荷兰企图恢复对印尼的占领
C.荷兰仍具有印尼实际控制权
D.战后世界殖民秩序基本确立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苏加诺领导印尼独立革命后,荷兰虽然将主权移交给印尼,但是仍然保留有许多特权,说明荷兰和印尼之间有妥协,意味着印尼的独立革命具有妥协性的特点,故选A项。
3.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执政的八年里(1952-1960年),非洲出现了22个独立国家,艾森豪威尔政府认为非洲的独立是“早产的”,他们缺乏自治能力,无法管理国家,应该在欧洲的管理和统治之下,否则会容易受到苏联的“蛊惑”。艾森豪威尔政府反对非洲独立的根本出发点是
A.履行世界大国的责任
B.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C.非洲的经济基础薄弱
D.为了非洲的长远发展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根据材料“应该在欧洲的管理和统治之下,否则会容易受到苏联的‘蛊惑’”可以得出,冷战时期,艾森豪威尔政府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害怕非洲独立国家受到苏联“蛊惑”,所以并不支持非洲的独立,故选B项。
A、C、D三项都不属于根本原因,排除。
4.(2022·济南高三模拟)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一个针对拉美地区的“争取进步联盟”计划,其基本内容是由拉美各国执行一个由美国出钱援助的“十年发展计划”,实现三大目标:促进拉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实现民主政治和满足人民需要。这一计划旨在
A.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B.阻止拉美地区民族民主运动
C.助推拉美国家经济增长
D.加强美国对拉美地区的控制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根据材料可知,肯尼迪的“争取进步联盟”计划,实质是通过资金援助控制拉美地区,D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美国对不结盟运动的态度,不能得出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的结论,排除A项;
材料中“实现民主政治和满足人民需要”与阻止拉美地区民族民主运动不符,排除B项;
肯尼迪的“争取进步联盟”计划的目的不是助推拉美国家经济增长,而是加强美国对拉美地区的控制,排除C项。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除了加强区域合作外,还经常一起召开会议呼吁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20世纪末,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构建新的国际秩序,联合起来反对强权政治。这些现象
A.反映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B.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C.体现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D.表明国际上意识形态分歧很大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到20世纪末“越来越多的国家”都主张反对霸权主义,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反对强权政治,是多极化趋势的体现,故A项正确。
6.如图为1945、1955、1965、1975年各大洲的联合国成员国数量所占比例示意图。图中甲代表的洲是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美洲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根据示意图可知,“甲”代表的洲联
合国成员国数量越来越多,所占的比
重越来越大,结合所学1945-1975年
的史实可知,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
年,1965年联合国新增加的成员国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刚刚获得独立的非洲的发展中国家,A项正确;
亚洲的占比变化没有如此巨大,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B项;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欧洲的占比应该比较稳定,排除C项;
美洲的占比变化没有如此巨大,不符合
材料信息,排除D项。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7.(2022·山东胜利油田第一中学高三模拟)二战后,在匆忙中独立的非洲国家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下表表明,战后非洲
战后独立非洲国家发展道路对比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道路 特点
资本主义 实行民主制;注重发挥市场力量,同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非资本主义 通过国家干预和经济的计划化以及改变生产关系来改造经济基础,消灭经济上的对外依赖性
村社社会主义 以非洲传统村社为发展基础,重视改变农村面貌;对城市工商业实行国有;实行土地公共所有
A.传统与现代文明成功融合
B.发展道路选择受国际局势影响
C.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加速
D.欧洲前宗主国主导现代化进程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二战后非洲国家的发展道路按照意识形态划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这说明二战后非洲国家的发展道路受到了美苏冷战两极格局的国际局势影响,B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过渡而非融合,排除A项;
材料未体现区域集团化,排除C项;
材料未体现前宗主国的主导作用,排除D项。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8.(2022·青岛高三模拟)有学者在《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指出:“中东产油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石油价格疲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多样化仍将是产油国经济发展的任务。”这反映出西亚产油国
A.仍致力于收回石油主权
B.原油出口遇到巨大障碍
C.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石油
D.石油价格受到大国控制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根据“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多样化仍将是产油国经济发展的任务”可得出产油国的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石油,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石油主权,排除A项;
材料没有涉及“巨大障碍”,排除B项;
材料没有反映出石油价格受到控制,排除D项。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2022·临沂模考)20世纪是“非殖民化”的世纪,尤其是二战后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对此,英国前首相艾德礼认为,大英帝国是在“没有外来压力下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自愿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他们”。这实际上反映出
A.“非殖民化”主要是宗主国自主行为的结果
B.亚非拉各国普遍通过政治斗争方式获得独立
C.旧的殖民统治政策已经不再适应时势的变化
D.追求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殖民地摆脱殖民统治,这是因为旧的殖民统治政策已经不再适应时势的变化,故选C项;
“非殖民化”是亚非拉被殖民国家进行民族民主运动的结果,排除A项;
并不是所有亚非拉国家都是通过政治斗争方式独立的,排除B项;
材料与追求和平与发展无关,排除D项。
10.(2023·龙岩质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独立后,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多种发展问题。其中亚洲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B.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
C.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
D.国家政策失误、人口增长过快、社会两极分化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多种多样,其中亚洲的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A项正确;
B项是拉丁美洲发展面临的问题,排除;
C、D项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排除。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1.当帝国列强试图重新统治其战前的殖民地时,遭到了愈加强烈的反对。这些殖民地大多数处于亚洲,对恢复主权的要求更加强烈,美国支持非殖民地化这一举动更是促进了殖民地夺回主权。这一局面
A.反映了战后民主力量的极大增强
B.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C.加速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D.充分体现了美国想独霸世界的野心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支持非殖民地化客观上推动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加速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C项正确;
材料不能反映战后民主力量是否增强,排除A项;
材料中美国支持非殖民地化,同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无关,排除B项;
殖民地的独立运动不能体现美国想独霸世界的野心,排除D项。
12.某同学制作了下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他所探究的主题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时间 事件 历史人物
1947 年 巴基斯坦独立 真纳
1956 年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纳赛尔
1959 年 古巴革命 卡斯特罗
A.亚非拉民族国家独立 B.两极格局的形成
C.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D.两极格局的瓦解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根据所学,真纳领导亚洲巴基斯坦独立,纳赛尔是非洲埃及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卡斯特罗是拉丁美洲古巴独立运动的领导人,表明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亚非拉民族国家独立,故选A项。
13.(2022·长郡中学模拟试卷)1962年,印度和苏联达成购买米格21战斗机的意向,得知情报后美国试图联合英国阻止这起军购。英美以巨额财政援助为条件,争取印度改为购买英制“闪电”战斗机,但印度最终选择了米格21。这说明当时
A.美苏将冷战的重心转向亚洲
B.印度坚决倒向苏联阵营
C.英美在军备竞赛中处于劣势
D.英美在东方影响力降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选择题
15
16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选择题
15
16
17
根据材料时间及“英美以巨额财政援助为条件,争取印度改为购买英制‘闪电’战斗机,但印度最终选择了米格21”可知,二战后英美在东方影响力降低,D项正确;
冷战的重心一直在欧洲,排除A项;
印度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排除B项;
印度选择苏联战机,并不等于英美战斗机性能低于苏联,更不等于英美在军备竞赛中处于劣势,排除C项。
14.(2023·湖北黄冈中学月考)1959年古巴外交大臣劳尔·罗亚宣布古巴不倾向共产主义阵营,也不倾向资本主义阵营,1960年印尼总统苏加诺强调说,不结盟不是两极化世界的“缓冲地带”,也不是冷战对峙格局中的“中立主义”,它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良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古巴导弹危机影响了两国外交政策
B.两国竭力在美苏冷战中保持中立
C.新兴国家展示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
D.两国外交受到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选择题
15
16
17

根据材料“不倾向共产主义阵营,也不倾向资本主义阵营”,说明其主张独立自主,C项正确;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196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
保持中立与材料“也不是冷战对峙格局中的‘中立主义’”不符,排除B项;
不结盟运动建立的时间是196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选择题
15
16
17
15.(2022·福建武平一中月考)下表为1956-1960年部分非洲国家的工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统计。对该表理解正确的是
1956—1960年部分非洲国家的工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统计(单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选择题
15
16
17
年份 比属刚果 法属西非 尼日利亚 罗德西亚—尼亚萨兰
1956年 8.0 2.0 2.0 11.0
1960年 14.0 5.5 4.5 16.0
A.这些国家工业发展落后且不平衡
B.工业发展资金主要依赖外国投资
C.出口贸易是其工业产品主要出路
D.这些国家之间缺少经济交流合作

通过阅读表格可以看出,非洲这些国家和地区,工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的数据都十分低,说明其工业落后。1956-1960年,数据变化也不大,且有差异,说明这些国家工业发展不平衡,A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选择题
15
16
17
年份 比属刚果 法属西非 尼日利亚 罗德西亚—尼亚萨兰
1956年 8.0 2.0 2.0 11.0
1960年 14.0 5.5 4.5 16.0
16.(15分)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冲击着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直至其崩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苏]列宁《列宁选集》第二卷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材料二 截至1990年,全世界180个国家中,有近100个国家是在战后宣布独立的。亚非拉各国纷纷摆脱了殖民地附属国的地位,加入了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行列。殖民体系的瓦解使东西方乃至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的形式和重心发生了变化,从直接的政治统治、军事控制转移到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往与联系,各国之间的联系不但没有断裂,反而表现得更加紧密而具有结构性的特征了。世界历史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含义,并指出中国在亚洲觉醒中的表现。(7分)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含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亚洲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产阶级成长,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实现民族解放和发展资本主义成为斗争目标;运动性质由旧式的农民战争转变为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答出两点即可)
表现: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的结果和影响。(8分)
答案 结果:1945-1991年全世界共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影响:殖民体系崩溃,新独立国家加入现代民族国家行列,这是世界历史的进步;新独立的国家与世界各国平等交往、联系加强;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促进社会发展、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17.(2022·诸暨高三模拟)(15分)民族主义不同时期呈现不同表现,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的殖民体系最终走向崩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社会改革家和理论家霍布森曾说:“争夺非洲”是整个西欧一小部分极富裕和有权势的金融家们的经济利益造成的。他认为,非洲的殖民地化并没有给纳税人带来经济上的好处,因为他们的国家根据国际资本家的命令派遣征服军和占领家,财富仅仅流向富豪们,他们闯出经济停滞的西欧,寻求着比在国内所能获得的更高的投资回报。霍布森总结道,19世纪后期的帝国主义是一种“国家生活的堕落的选择,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自私的攫取欲和暴力统治欲”。
——[美]罗伯特·勒纳《西方文明史》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材料二 美国是新殖民主义的倡导者和设计者。自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在北美大陆的扩张后,即开始了谋求在太平洋的利益,提出新殖民主义的“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第一,扩张的目的是追逐商业利益,要求自由贸易的“公平”竞争原则,不搞歧视和垄断;第二,“不割让主义”,反对分割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第三,保全中国的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节选自朱汉国《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三 正如欧洲在19世纪最后20年中迅速获得其大部分殖民地那样,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样短的时期内又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在1944年至1985年间,总共有96个国家赢得独立。……出现这一意想不到的结局的一个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的殖民主义列强空前地衰落:法国和荷兰被侵占,英国则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遭到削弱。同样重要的是,反帝国主义情绪在诸帝国国内也得到发展。……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促进……当所有这些人返回家园时,他们必然会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当地的殖民地官员和本民族的领导人。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根据所学指出早期殖民者侵略非洲的方式。根据材料一分析欧洲列强实行“非洲殖民地化”的动因。(5分)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方式:建立殖民据点、垄断商路;野蛮的掠夺和不平等贸易;开展罪恶的奴隶贸易。动因:满足垄断资本集团寻求和扩大市场、投资场所,获取高额利润的贪婪和征服欲望;同时转嫁国内经济危机,摆脱经济停滞。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新殖民主义的特点。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史实指出美国构建“太平洋商业帝国”的主要举措。(4分)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特点:强调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反对殖民地化。举措: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限制英日在远东的扩张;签订《九国公约》,确认在华“门户开放”的原则。
(3)结合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的主要原因。(6分)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二战极大地削弱了殖民主义国家的实力;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壮大了力量;反法西斯战争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战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亚非会议的召开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等加速了殖民体系的崩溃。
返 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