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地理气候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读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A.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 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较小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该气候一般分布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
A. B. C. D.
二、综合题
3、读亚欧大陆北纬30°~60°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中,冬季气候寒冷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2)B、C两地中,常年湿润的是 地,冬雨夏干的是 地。
(3)A处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征是 。
(4)读图乙三种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图,可知①②③地中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的是 地。
4、分析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可以得知此图表示A区域应是在______(南、北)半球,判断理由是______。
(2)如果表示的是1月份的等温线,那么A、B两地处在陆地上的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
(3)如果A、B两地同处在陆地上,那么两者所处______不同,理由是______
(4)如果A地是太平洋,那么B地的陆地就是______洲,判断依据是______。
5、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点所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山顶G的海拔为850米,A、G两山顶的相对高度为60米,则山顶A的海拔高度为______。
(2)已知B地气温为20度,那么C地的气温为______,
(3)图中李庄在周庄的______方向,现在两村庄计划修建一座水库,图中D和F最适宜修建大坝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量得李庄和周庄两村图上直线距离2.5厘米,则其实际距离是 ______千米。
(4)两组同学分别沿山坡甲和乙爬山,较省力的是沿______坡,理由是______。(5)根据等高线图,小明看到的李庄地形为______。
6、读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及各地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探究气候差异。
(1)①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⑤处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___________,
(2)下列民居主要分布③处的是________。
探究影响气候的因素:
(3)造成②、④处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图中①、②、③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4)下图中A、B、C三处,降水最多的是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
这说明影响气候的又一因素是_______。
7.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小华跟随户外旅游团攀登了向阳峰。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 向阳峰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该区域多年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4 6 10 17 22 25 28.5 28 23 18 11 6
降水 (mm) 42 63 96 137 166 209 189 120 76 73 55 30
(1)概括说明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 。
(2)该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 。
(3)结合材料,分析A河流的水文特征。 。
(4)小华到达B地时测得气温为25℃,推断此时C地气温为 (仅考虑地形的影响)。
(5)傍晚,小华登上了向阳峰,看到阵阵炊烟从甲城镇飘向自己所在的位置,当时的风向是 风。
(6)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坝址选在D处。请你帮助分析在这里修建水库的利与弊。
利: ;弊: 。
气候专练
一、选择:1、B 2、C
二、综合题:
3、(1)A B (2)B C (3)③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③
4、(1)南 气温向北递增 (2)B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比海洋气温高。
(3)地形 A地海扰高,气温低,B地海拔胝,气温高。(4)大洋洲 因为在南半球,又在太平洋西岸。
5、(1)山脊 790 (2)21.8度 (3)西南 D 坝址最短,投资最少,蓄水量最大。 1.25 (4)乙 等高线稀疏,坡缓。 (5)平原
6、(1)终年高温多雨 季节分配均匀(2)A (3)海陆 纬度 (4)A 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C 海拔高 地形
7、(1)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2分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分
(3)流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答出两点即可)………………………………………………………………………………………………2分
(4)23.2℃……………………………………………………………………………………1分
(5)东南………………………………………………………………………………………1分
(6)利:减少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可以发展养殖业;缓解当地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等(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也可得分)……………………………………1分
弊:淹没村庄及农田;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破坏(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也可得分)…………………………………………………………………………………1分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