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十章 极地地区同步训练
1.南极洲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D.冰原气候
2.科学考察发现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下面竟然埋藏着丰富的煤炭,对这一事实成因的解释合理的是( )
A.大陆漂移 B.气候变暖 C.人类活动 D.植被迁移
2020年2月28日,南极沃纳德斯基站附近出现了粉红色的“西瓜雪”,“西瓜雪”的形成是因为温度升高时,红色的微生物(极地雪藻)开始迅速生长所致。如图为南极地区和“西瓜雪”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昆仑站位于沃纳德斯基站的( )方向。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4.南极地区最有可能看到“西瓜雪”的月份是( )
A.1月 B.5月 C.7月 D.9月
5.致南极“西瓜雪”现象产生的首要原因是( )
A.风力增强 B.太阳辐射增强 C.气温升高 D.降雪量增加
6.南极“西瓜雪”现象产生警醒我们在生活中尽量( )
A.单面打印学习资料 B.就餐时使用一次性餐具
C.购物时自备环保储物袋 D.每天要乘坐私家车上学
7.南极地区现已查明的矿产资源中,最可观的是 ( )
A.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B.天然气和铜矿资源
C.铝土和石油资源 D.铁矿和煤炭资源
8.我国第4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74°S,77°E)主楼建筑架空离地。有关泰山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泰山站无极昼极夜现象
B.泰山站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C.科考人员在泰山站工作的时段主要集中在6~8月
D.为防大风积雪掩埋,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
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夏季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B.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雨、烈风 D.南极洲被四大洋包围
10.下列科学考察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罗斯海新站 D.昆仑站
11.南极昆仑站建站的主要困难体现在( )
①建筑材料、设备将面临低温严寒的巨大考验
②工作人员面临高原缺氧的考验
③极夜施工需要人工照明
④紫外线辐射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有“北极主人”之称的动物是( )
A.北极熊 B.大象 C.企鹅 D.袋鼠
13.读下面“南极地区”图,据此回答下题。
以下科考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泰山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昆仑站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4.A大洲是( )
A.北美洲 B.欧洲 C.亚洲 D.南美洲
15.北极地区的动物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下列国家中,位于北冰洋沿岸的是()
A.美国 俄罗斯 B.中国 俄罗斯 C.印度 日本 D.泰国 俄罗斯
17.下列关于极地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指的是北冰洋 B.南极指的是南极洲
C.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 D.南极洲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南
18.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围绕北极地区的大洲是亚洲、非洲、欧洲
B.两极地区气候严寒的主要原因是冰雪覆盖
C.围绕南极地区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两极地区都有长住居民
近几年“极地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读南极经纬网图,回答下面小题
19.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大洋①②③中,③代表大西洋
B.④地是我国南极泰山站
C.⑤地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D.⑤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
20.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B.恩施州放暑假的时候,正是去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C.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南极地区的象征
D.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21.读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分析科考小组在罗斯海新站可能开展的考察项目有( )
①冰川面积的变化 ②企鹅的生活习性 ③煤炭资源的勘探 ④因纽特人的分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到北极黄河站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3月~5月 B.6月~8月 C.12月至次年2月 D.9月~11月
21世纪20年代以来,已经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50多个科考站,国际社会联手对南极地区和平利用、科学考察,加强当地环境保护。截至目前,我国在南极建立了4个科考站。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不会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泰山站 D.昆仑站
24.科考队员们在南极地区看到的野生动物是( )
A. B.
C. D.
25.读南极洲图,回答:
①大洋:A B C
②大洲:D E F
③我国建立的科学考察站:G H
④在图上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11月2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向南极再出征。11月9日科考船自北向南穿越赤道,进入南太平洋。12月1日考察船到达距离中山站44公里处的陆缘冰区。12月31日考察队员进入南极冰盖高原地区。本次考察继续开展了国家南极观监测网建设、海洋环境保护调查、站区环境整治等工作。2019年3月12日,经过131天、3万海里航行,科考队员搭乘“雪龙”号回到上海。
材料二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和泰山站景观图
(1)此次“雪龙”号考察船开始进入南半球的日期是_____,科考队员在南极大陆考察期间,正值南半球的_____季节。我国四个科考站中唯一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站。科考队员们在南极进行科考时遇到的严酷的自然考验有(一个即可)_____。
(2)据左图所示,泰山站位于伊丽莎白公主地,经纬度位置是_____。
A.73°51′N,76°58′E B.73°51′N,76°58′W
C.73°51′S,76°58′E D.73°51′S,76°58′W
(3)右图是泰山站主楼照片,建筑架空离地,最关键的作用是_____。
A.防寒保暖 B.防动物进入 C.防紫外线辐射 D.防积雪掩埋
(4)我国进行极地考察的目的是_____。
A.大量捕捞海产品,丰富食物来源B.勘探矿产资源,以备开采
C.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D.进行科学研究,保护地球环境
27.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的时候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的时候是二分日。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23年1月22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此日地球在“二分二至示意图”的公转轨道上更接近甲、乙、丙、丁中的____点。上图中小明说开学了,应该在下图甲、乙、丙、丁中的____附近。
(2)上图中①为春分,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上。
(3)从图上看,寒带地区的代表动物是____,热带地区的代表动物是____。
(4)赤道的纬度是____。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是____。
参考答案:
1.D
2.A
3.A 4.A 5.C 6.C
7.D
8.D
9.B 10.A
11.B
12.A
13.C
14.A 15.B 16.A
17.C
18.C
19.C 20.B
21.A
22.B
23.A 24.B
25.①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②D非洲、E亚洲、F南美洲
③G 长城站 H 中山站
④ 顺时针
26. 11月9日 夏 长城 酷寒 C D D
27.(1) 丁 乙
(2)赤道
(3) 北极熊和南极企鹅 斑马
(4) 0° 66.5°S
答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