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七步诗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07 22:0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7张PPT。古诗词背诵曹植《七步诗》曹操曹植曹丕亲兄弟父子父子君臣君臣君 臣字孟德,汉献帝时官拜丞相,后被封为魏王。字子恒,曹操之子,与曹植为一母同胞,曹操死后即位称文帝,废汉建魏。善军事,也喜文学。字子建,曹操之子,曹丕的亲弟弟。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曹子建集》,存诗80余首、赋文40余篇。10余岁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立他为太子。然其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遂立长子曹丕为太子。曹丕嫉恨其才华,即位后屡次借机为难他。作者简介:煮豆 //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解释字词,理解句子持







用来。 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过滤。
豆。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锅。煎熬。急迫。 在《七步诗》中,‘豆’和‘萁’比喻什么? 兄弟之情  朋友之情  父子之情  想一想答案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诗意理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从这句诗中你读出了什么? 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诗作寓意: 全诗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哥曹丕;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排挤斗争的残酷现实。 《七步诗》的表达特点亲情诗:《静夜思》《回乡偶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乞巧》《嫦娥》《秋思》芙 蓉 楼 送 辛 渐唐·王昌龄芙 蓉 楼 送 辛 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才华横溢,被称为:“七绝圣手”,善写七言绝句。官至县蔚,后来因事被贬岭南,在北返长安时在江宁县任职,在江宁数年,又遭人诋毁,再次被贬为龙标县蔚,龙标所在非常偏僻,曾有许多的官员被贬于此地。他一生壮志未酬,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所杀。其代表作品有《出塞》《塞下曲》《芙蓉楼送辛渐》。芙 蓉 楼 送 辛 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意:
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问起我。就说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这首送别诗实际上是表明诗人高洁的品质。
送别诗四首 赠汪伦
唐 ·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别董大
唐 ·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别诗:
《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
《别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鸟 鸣 涧 鸟鸣涧
鸣:鸟叫
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汉族,唐朝诗人,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
苏轼评价王维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猜意思鸟儿在山中鸣叫。 时而,偶尔。 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鸟鸣涧: 闲: 时鸣: 诗句赏析:人 闲 桂 花 落,人安静下来了,发现细细的桂花轻轻的落了下来夜 静 春 山 空。春天的夜晚,静得整座山好像都是空的。月 出 惊 山 鸟,月亮出来了,惊醒了山中栖息的鸟儿。时 鸣 春 涧 中。不时发出一声声的鸣叫回荡在春夜的山谷间景物:花落;月出;鸟鸣——以动衬静。写出了空寂幽静的山涧,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人闲,才能安静的欣赏一切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山水诗:
《独坐敬亭山》《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草》1、独步寻花:一个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2、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3、蹊(xī):小路。
4、娇:可爱的。
5、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6、留连:同“流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开。
7、江畔:江边。
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黄四娘家园子里开满了美丽的花朵,千朵万朵压枝低。花儿把花枝都压低了。留连戏蝶时时舞,欢快的蝴蝶时时起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自在的黄莺恰恰啼叫。注释1注释2注释3注释4诗意: 全诗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的手法,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了春暖花开、花香鸟语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欣喜之情。 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的鲜花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婉转动人。
季节诗春天:
夏天:《春晓》《春日》《咏柳》
《春夜喜雨》《草》《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池上》《夏日绝句》秋天:
冬天:《山行》《枫桥夜泊》 《秋夕》
《山居秋暝》《宿建德江》
《江雪》《梅花》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钱塘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曾在皇帝被瓦剌(là)族俘(fú)获的情况下率军民奋力抗击,转危为安,成为民族英雄。但仅在被俘的英宗皇帝平安南归后重登皇位的第六天,就被诬陷而死。作者简介 石 灰 吟
【明】于 谦
千锤(chuí) 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fén) 烧 /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 灰 吟
【明】于 谦
千锤(chuí) 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fén) 烧 /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是夸张手法。 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 若,好像。等闲,平常。 全:都。 清白:指高尚节操。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对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久保存在人间。 《石灰吟》的作者是( )。吟是( )。诗人用( )的方法,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 )的品质,表达了诗人( )。 明朝的于谦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托物言志宁死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和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竹石清 郑燮 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7年,最大的政绩是救济灾民。他处处关心百姓,千方百计拯民于水火,因此触犯了豪绅巨贾利益,遭诬告罢官。郑燮 竹 石
 【清】郑 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石
   【清】郑 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任:任凭。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尔:你。  咬住了青山就绝不肯放松,
  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
  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
  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译文 《竹石》的作者是( )。诗人用( )的方法,赞颂了岩竹( )的品质,表达了诗人( )清朝的郑燮托物言志坚定顽强对当时黑暗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杜甫杜甫(712-770):
唐代大诗人。字子美,河南省人。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笔下都有真实的反映,被称为一代“诗史”。他的诗,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很大。背景探秘
公元763年,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在梓州(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写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最兴奋的时候写下的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 (jì)北,
初闻涕(tì)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wū)峡,
便下襄(xiānɡ)阳向洛阳。却看妻子愁何在,再看“却”在字典里有四种意思:
1.后退   2.推辞,拒绝
3.去,掉  4.表示转折
漫卷诗书喜欲狂
“漫”在字典里有三种意思
①水满了流出来;
   ②满,遍布;
   ③随便,不受约束。
胡乱地卷起漫卷诗书喜欲狂。快要欲:高兴得简直快要发狂剑外忽然间传扬着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老泪纵横就洒满了衣裳。回头看看妻子儿女愁云一扫, 随意收拾书籍诗篇欣喜若狂。阳光灿烂纵情饮酒放声歌唱,春色荡漾伴随全家正好还乡。刚刚从巴峡起程就穿过了巫峡,一转眼到了襄阳又奔向洛阳。

意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两个地名,表明相隔数千里之远表明消息来得突然,又极为迅速是刚一听到之意尽写悲喜交加,酸甜共涌之态首联:
写听到消息惊喜的情形.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多年流亡的艰辛满布于妻子
儿女们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去他们高兴得好像有些癫狂了,生
动得表现了诗人一家在突然到
来的喜讯面前情感的巨大变化阳光灿烂美好的春天颔联 颈联:
写全家人欣喜若狂,准备还乡的情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瞬间即至,瞬间即过,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尾联:
写诗人扇动想像的翅膀迅捷如飞,
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剑外巫峡巴峡襄阳洛阳蓟北四川河南河北长江东
海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首联 捷报传来喜泪沾裳(盼望已久)颔联 妻子一扫往日愁云(欣喜若狂)颈联 纵酒欢唱作伴还乡(多年愿望)尾联 想象中飞驰到洛阳(归心似箭)欢庆胜利喜还乡主题思想:诗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形象地书写了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之情.练一练1.解释下列词语.
妻子:
纵酒:
2.诗中哪个词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妻子儿女.纵情饮酒. 喜。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后欣喜和迫切还乡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