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张PPT)
满分阅读之
“主观题目”答题诀窍
考试题目分几类?
分为两类:
1.主观题目
2.客观题目
客观题是让我们从事先拟定的答案中辨认出正确答案。题型有判断题、选择题等。
主观题是让我们自己答题,以表达对试题的理解。
“修辞”类主观题
说说你对朱自清的散文《匆匆》里“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的感悟。
(以比喻为例)
技巧1:
作者把……比喻为……+表达了(句子的主旨、中心)
说说你对朱自清的散文《匆匆》里“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的感悟。
作者把……比喻为……+表达了(句子的主旨、中心)
说说你对朱自清的散文《匆匆》里“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的感悟。
答:作者把时间比喻为针尖上的一滴水,生动地表现了时间流去无声,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失不着痕迹的感慨,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
“对话”类主观题
读了《祁黄羊去私》的故事,你想对祁黄羊说点什么呢?
技巧2:
结合故事中人物的品质组织语言。
读了《祁黄羊去私》的故事,你想对祁黄羊说点什么呢?
《祁黄羊去私》的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大公无私,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祁黄羊。
读了《祁黄羊去私》的故事,你想对祁黄羊说点什么呢?
答:我想对祁黄羊说:你大公无私,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令我们后人佩服不已!
你想对《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和周瑜说些什么?
《草船借箭》中,你认识到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知识渊博、顾全大局的人。
《草船借箭》中,你认识到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知识渊博、顾全大局的人。
我想对诸葛亮说:诸葛亮,你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知识渊博、顾全大局,真令人佩服。
《草船借箭》中,你认识到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草船借箭》中,你认识到周瑜是什么样的人?
《草船借箭》中的周瑜是一个妒贤嫉能、心胸狭窄的人。
《草船借箭》中,你认识到周瑜是什么样的人?
《草船借箭》中的周瑜是一个妒贤嫉能、心胸狭窄的人。
我想对周瑜说:周瑜,你要改掉妒贤嫉能、心胸狭窄的坏毛病。
《草船借箭》中,你认识到周瑜是什么样的人?
“联系实际”类主观题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读了下面这句话后的心得体会。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独立自主的心。
—林清玄《桃花心木》
技巧3:
这句话写出了(表达了/说明了)…… +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句子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读了下面这句话后的心得体会。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独立自主的心。
——林清玄《桃花心木》
这句话写出了(表达了/说明了)…… +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句子
答:这句话说明了生活中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有很多不可预料的坎坷、曲折、磨难。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有作为的人。
就像在家里,当家长不在家时,很多事我都无法独立完成。这让我体会到了学会独立自主的重要性,所以我也要像桃花心木一样,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小黑板
联系题,三步走:
亮观点,
引原文,
联系生活。
“道理、启示”类主观题
古时候,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震动了林木,止住了流云。薛谭感到很惭愧,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说要回家了。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示?
技巧4:
启示是和道理相关的,是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的。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示?
启示是和道理相关的,是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的。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示?
道理: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
启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虚心求教,永不满足,不能骄傲自大,要知错就改。
5
“评价”类主观题
你觉得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
技巧5:
这类主观题是与故事紧密相连的,评价人物要在一定的背景下。
你觉得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评价祁黄羊,就要联系课文,明白故事内容,了解祁黄羊这个人物,才可以做出结论。
你觉得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祁黄羊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办事出于公心的人。
友情提示
主观题虽说是开放题,但一定要结合文章的中心来答,不能随意发挥。答题时还要注意出题意图,不能以你的主观思想来做判断。
小黑板
1. “修辞”类主观题
2. “对话”类主观题
3. “联系实际”类主观题
4. “道理、启示”类主观题
5. “评价”类主观题
热身运动
1. 同样是半杯水,乐观者会说杯里还有半杯水,悲观者会叹息杯里只剩半杯水了。这提醒我们( )
① 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与情绪无关。
② 要保持情绪的多样性。
③ 要学会陶冶情操,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④ 对同一事物,情绪不同的人看法也不相同。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① ③ D. ② ④
1. 同样是半杯水,乐观者会说杯里还有半杯水,悲观者会叹息杯里只剩半杯水了。这提醒我们( B )
① 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与情绪无关。
② 要保持情绪的多样性。
③ 要学会陶冶情操,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④ 对同一事物,情绪不同的人看法也不相同。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① ③ D. ② ④
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里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拔,从中午一直干到太阳落山,累得筋疲力尽。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有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揠(yà)苗助长
热身运动
2.“揠苗助长”的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 办事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C. 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D. 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2.“揠苗助长”的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 办事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C. 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D. 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B
热身运动
实战演练
(一) 我的母亲(节选)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
说说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
说说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
“修辞”类主观题:作者把……比喻为……+表达了(句子的主旨、中心)
说说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
“修辞”类主观题:作者把……比喻为……+表达了(句子的主旨、中心)
作者把挨打的手掌比喻为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挨打后手掌肿大的样子,反衬了父亲对“我”的严厉。
(二)钓鱼的启示(节选)
转眼间34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34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你怎么理解画“______ ”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你怎么理解画“______ ”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联系实际”类主观题:这句话写出了(表达了/说明了)……+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句子
你怎么理解画“______ ”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联系实际”类主观题:这句话写出了(表达了/说明了)……+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句子
这句话是说明白道理很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因为实践道德,很多时候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这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事情。比如捡到钱包,是交给失主呢,还是偷偷揣兜里?交还失主,就损失了一笔意外之财;不交,就不遵守道德标准。只有从小就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三)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畜牧也一样,渴呀!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能力,迅速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停了下来。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
1
2
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牛背。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凉。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战士说:“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三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3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叫唤什么。不远的沙滩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20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境的贫穷困窘,想起了我那至今在乡下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1.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受?请联系实际谈谈。
2. 你想对老牛说什么?
1.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受?请联系实际谈谈。
“联系实际”类主观题:这句话写出了(表达了/说明了)……+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句子
这篇文章表现了伟大的母爱,母爱是最无私最纯真的,母亲愿意为子女付出一切,却不奢求任何回报,只希望子女健康快乐地生活。所以我们做子女的,一定要好好孝敬母亲,少让她们操心、劳累。
1.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受?请联系实际谈谈。
“联系实际”类主观题:这句话写出了(表达了/说明了)……+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句子
2. 你想对老牛说什么?
“对话”类主观题:结合故事中人物的品质组织语言。
2. 你想对老牛说什么?
“对话”类主观题:结合故事中人物的品质组织语言。
老牛的品质:无私地爱着子女
老牛,您为了让小牛喝上水,不惜以死抗争,你对子女的这种无私的爱,真让人感动。
2. 你想对老牛说什么?
“对话”类主观题:结合故事中人物的品质组织语言。
老牛的品质:无私地爱着子女
(四)想做橡树的比尔 盖茨
1
比尔 盖茨是美国微软电脑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天穹的橡树。
比尔 盖茨上小学时,一本《世界百科全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他钻到爸爸的书房里,看不懂法律方面的书,就看起名人传记来,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政治家罗斯福、军事家拿破仑以及大发明家爱迪生等人的传记,他都看。
“我的孩子,你为什么喜欢看这些人物的传记呢?”老盖茨抚摸着儿子的头,和蔼地问。
“为了思考。”
2
“为了思考?”
“对,为了思考。这些伟大人物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我要好好揣摩他们是如何思考的,这样就能找出这些人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见儿子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老盖茨是既吃惊又高兴。于是,老盖茨一有机会就给孩子买回各种书籍。比尔 盖茨高兴极了,他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立了一个小书架,把书分门别类地放好,还编上了序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有历史人物传记,有法律、商贸方面的书,还有文学作品等。
一天,比尔 盖茨的同学来他家做客,发现比尔 盖茨在看这些书,禁不住好奇地问:“你怎么买这么多书?”
3
“在书中可以学到好多好多新的东西。只有多读书,才能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
“干吗要与众不同?和别人一样生活不好吗?就像草原上的小草一样。”
“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荒丘上的橡树,因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高大挺拔,昂首天穹。”比尔 盖茨坚定地说。
一个人小时候的志向会对他的未来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尔 盖茨的成功离不开他小时候的远大志向。
1. 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2. 你认为盖茨为什么会取得成功?是必然吗?
1. 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道理、启示”类主观题:启示是和道理相关的,是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的。
1. 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就要有远大的志向,并且为之不断努力,才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道理、启示”类主观题:启示是和道理相关的,是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的。
2. 你认为盖茨为什么会取得成功?是必然吗?
“评价”类主观题:这类主观题是与故事紧密相连的,评价人物要在一定的背景下。
比尔·盖茨取得成功是必然的,这是由许多方面共同决定的:他从小就与众不同,比同龄人看得多、想得远;他懂得去学习、借鉴名人的思想理论和行为方式;他还从小就灌输自己要做一颗橡树的思想,做一个与众不同、出色且强大的人。一个人有了信念,有了目标,再付出努力,离成功还会远吗?
2. 你认为盖茨为什么会取得成功?是必然吗?
“评价”类主观题:这类主观题是与故事紧密相连的,评价人物要在一定的背景下。
学以致用
舍 弃
1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巧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è)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入侵小亚西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大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忍着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聘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聘者都答
2
非所问,朋友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力让托盘倒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用剑砍绳结,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小孩果断地舍弃脚趾,以短痛换取了生命;服务员果断地让即将倾倒的托盘倒向自己,才保证了顾客的利益。在某个特定的时候,你只有敢于舍弃,才有机会获得更长远的利益。即使遭到难以避免的挫折,你也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
成功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往往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功者有时仅仅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人生道路上进行果断的取舍。
1. 短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 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找出有关句子,用“ _____”画出来。
3. 亚历山大剑砍绳结,你认为他舍弃了什么传统思维方式?
4. 孩子果断地用镰刀割掉中毒的脚趾,你认为是否值得?为什么?
5. 写出近义词。
舍弃——( ) 果然——( )
果断——( ) 蕴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