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人教版7年级下册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2011新课标之后的人教版教材《撒哈拉以南非洲》是7下世界分区地理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中一节区域地理的内容,教材中共有“黑人的故乡”“快速发展的经济”“人口、粮食和环境”三个方块内容。本人在第一课时选择的教学内容是“黑人的故乡”“人口、粮食和环境”两块内容,根据2011版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标准,学生在本节课必须达到的要求是:认识本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及黑人故乡的人口、粮食和环境的地理逻辑关系。学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人的故乡、热带大陆和高原大陆,以及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缓慢的社会条件造成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的人地关系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读图、指图、析图以及分析区域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影响地分析能力和认知水平上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对学生认识世界区域地理来说是重要的课程内容之一。
【学情分析】
《撒哈拉以南非洲》这节课是学生学习了世界分区地理中一个大洲、三个地区、三个国家之后的一个地区。学生已经有学习分区地理的经验和方法,有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有认识国家和地区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意识,在教师启发和引导下能初步分析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但初中生好奇多动注意力易于分散,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能力还不够,对学习地理还不够重视,并且一周仅有两节课,前后知识和技能的衔接不紧凑,特别是地理成因的分析比较难,需要教师采用多种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启发引导。
【确定教学目标及依据分析】
根据课标、教材和生情确定以教学目标:
1、运用短视频和地理图表等材料,通过团队合作探究达成共识,派代表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以及黑人故乡的独特文化。
2、学习运用分析因果关系的方法,了解本区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人地和谐发展的情感。
3、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读图和阅读相关资料,引进竞争机制,保持学习热情,完成知识和技能目标。
4、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念。
【教学重难点确立与分析】
1、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环境是影响农业分布的主导因素)
2、难点:分析本区人口粮食与环境恶性循环的原因。(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能力尚未成熟)
【说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设计意图
引入课堂竞争机制 宣布进行小组竞赛评价方式。 计分员、计时员向全班示意。 本节课各环节均引入竞争机制,采用团队加分激励方法,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并且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及师生平等相互评价。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3分钟)观看“走近非洲”短视频团队派代表说出该视频的主要内容。 提示:注意文字、图像、声音 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绘画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简图。认真视听短视频,团队派代表说出该视频的主要内容。
板图导入新课 头脑风暴启动思维,吸引学生注意力。直观板图明确本区位置,短视频感受和体验本区自然与人文风貌。
第二环节: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归纳本区黑人文化与自然环境特点。(约25分钟) 教师要求:应用课本、图册、顶尖课课练等材料,进行团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一步分析本区三大特点,各团队达成一致的观点派代表发言。(讨论5-7分钟)提示:可选择最感兴趣或最有把握的点分析,但也要考虑冷门点易于出彩。(请一代表上台画本区简图) 1、读三张幻灯片归纳出本区三大特点。2、讨论记录:(每位都参与讨论思考,各小组达成一致意见,派代表上台指图发言)黑人故乡(独特文化)热带大陆(气候类型分布特点 民居)高原大陆(地形 海岸线)活动(体验):本区独特的文化习俗(模仿击鼓)分析热带草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原因?分析非洲海岸线特点? 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提高地理图文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环节:分析本区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约12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在现有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对粮食、人口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人地和谐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建构知识体系。 1、思考黑人在本区地形气候条件下繁衍生息,日过得怎么样?(温饱问题) 2、分析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的关系?人口情况: 粮食情况: 环境情况: (以上用简要词语表达)推导因果关系,可用箭头连接: 图像导学、图文转换(自主、合作、探究练习):遵循学生思维特点,及地理问题解决逻辑思维步骤,有浅至深设计问题,以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教学方式,生成课堂。让学生在交流中、操作中内化知识,使学科知识上升为学科思维,让学生去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人地协调发展的意识。
课堂小结:(2分钟)思维导图 应用思维导图小结新课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思路构建思维导图 看、听、答、写、画创建思维导图
课堂练习:(2分钟)自主合作完成导学案中本节课三个环节的探究练习。 指导学生按照学案巩固练习,走近学生指导、观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汇总小组竞赛结果,给予点评鼓励。 巩固练习、小组反馈学生计算各小组得分,给获胜组掌声鼓励。 练习反馈,观察学生在本节课学习能力提升状况及知识掌握和形成科学精神情况。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