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期北师大版生物七下期末测试预测押题卷2(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春期北师大版生物七下期末测试预测押题卷2(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08 23:3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春期北师大版生物七下期末测试预测押题卷2
一、单选题
1.神经系统中枢部分指的是(  )
A.脑和脊髓 B.大脑皮层
C.脑神经和脊神经 D.大脑、小脑、脑干
2.在显微镜下,观察金鱼尾鳍的毛细血管时,最好的方法是寻找(  )
A.血液流向头部的血管 B.血液流向尾部的血管
C.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 D.血流速度快的血管
3.图是显微镜下观察人血图片的一个视野图(④指血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液的颜色主要取决于④
B.①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
C.③形状不规则,能够吞噬病菌
D.②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4.接种流感疫苗后,得病率下降的原因是:计划免疫可以让人在还没发生流感的情况下产生流感的(  )
A.抗原 B.抗体 C.白细胞 D.淋巴细胞
5.日常生活中,下列不利于保护人体呼吸系统的做法是(  )
A.长跑时尽量不用嘴吸气
B.哮喘患者应避免接触花粉等刺激物
C.吃饭时不要边吃边说笑
D.长时间大声说话能锻炼声带
6.如图是人体内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血管分布较深,弹性较大
B.图中血流速度越快越利于物质交换
C.该血管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
D.物质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降低,含氧量升高
7.当我们爬山时,体温略有升高,并大汗淋漓,原因是(  )
A.体内的有机物被分解,其中贮藏的能量释放出来,部分转化为热能
B.细胞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全部转化为热能
C.天气太热
D.以上说法都对
8.某同学在学习人体呼吸运动时,提出问题“为什么气体能够顺畅通过呼吸道呢?呼吸道与食道的结构特点有什么不同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同学制作了两个模型:模型甲用硬纸制成圆环并包裹上保鲜膜,模型乙用布条缝制成管状。从结构与功能观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模拟的是食道,乙模拟的是气管
B.“食不言”能有效防止食物进入甲
C.硬纸圆环模拟软骨起支撑作用,保证了气体的畅通
D.布条模拟食道可以蠕动,推动食物进入胃
9.小英和平平在放学的路上遇到沙尘暴,小英马上戴上口罩,而平平没有戴。请问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与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相比,结果为(  )
A.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与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一样清洁
B.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清洁
C.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粉尘多
D.无法确定到达谁肺部的气体清洁
10.图示血管的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该血管的名称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11.从小父母教育我们吃饭时要细嚼慢咽,这样做的主要好处是(  )
A.减轻肠胃负担 B.增加食物营养
C.将食物彻底消化 D.便于将食物吸收
12.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当发生煤气中毒时,一氧化碳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  )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
13.安全用药事关生命安全。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药越贵越新疗效越好,病人应首选贵药新药
B.病情好转就可自行停止用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加剧
C.非处方药可以自我诊断、自行购买,过期不可服用
D.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若同时服用几种药则疗效更好
14.李明同学因走路不慎跌倒流血,但流出的血液不久便凝结而止血。这是下列哪一种血液成分发挥了作用(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15.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流经小肠毛细血管后变成了含营养物质丰富的动脉血,血液再流回右心房
B.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变成了含氧气丰富的动脉血,血液再流回右心房
C.血液流经胰腺周围毛细血管后变成了胰液和胰岛素增多的静脉血,血液再流回右心房
D.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后变成了蛋白质浓度增大的动脉血,血液再流向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16.人们采用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方式预防新冠肺炎疾病的发生。注射的疫苗和免疫类型分别属于( )
A.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 B.抗体 特异性免疫
C.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 D.抗原 特异性免疫
17.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原因不包括(  )
A.鼻腔中的鼻毛可清洁空气
B.鼻黏膜分泌黏液可湿润空气
C.鼻黏膜中的毛细血管可温暖空气
D.鼻黏膜中嗅细胞可感受气味
18.下列有关人的血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是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的
B.含抗凝剂的血液离心后分为两层,上层是淡黄色的血浆,下层是深红色的红细胞
C.擦伤后流血,即便不做处理也会自动止血,这是血小板在起作用
D.人的血液呈红色是因为红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红色的血红蛋白
19.王大爷最近到医院体检,下表为部分项目检查结果(“+”代表检出,“-”代表未检出或微量)。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王大爷患有 (  )
检查项目 检查报告 参考值(正常值)
血常规 红细胞(RBC) 4.8×1012 男:4.0~5.5 ×1012
女:3.5~5.0 ×1012
白细胞(WBC) 12×109 4~10 ×109
血小板(PLT) 275×109 100~300 ×109
尿常规 蛋白质 -- 未检出或微量
葡萄糖 -- 未检出或微量
血压 收缩压 19.1千帕 12~18.6千帕
舒张压 13.7千帕 8~11.9千帕
A.急性炎症和糖尿病 B.高血压和糖尿病
C.急性炎症和高血压 D.血小板减少,贫血
20.下列选项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21.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2015年主题为“感谢您挽救我的生命”.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医学研究证明,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在献血过程中,医生需要测定献血者的血型,然后贴上血型标签备用,安全输血非常重要.
(1)请问你符合献血的条件吗?    ;为什么?    .
(2)一次献血多少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为什么?    .
(3)安全输血,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型血,AB型的人的血可以给    血型的人输血.
三、读图理解题
22.阅读材料,依据图一至图三所示,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在图一的   层含量最多,这类营养物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图三中的   ,能吸收维生素的器官是   和   。
(2)某人由于偏食出现坏血病症状,患这种病主要是由于摄入   层食物较少引起的。
(3)图一的 B、C 层食物富含钙和   ,是青少年发育不可缺少的,图三中的五种消 化液对蛋白质有消化作用的是   (填数字)。
(4)图三中的消化液③是由图二中的[   ]   分泌的,储存部位是   (填名称)。
四、资料分析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其主题是“均衡营养、适量运动﹣﹣﹣营养、健康,和谐同行”.全国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膳食中热童供给已基本达到标准,但蛋白质供给量偏低,优质蛋白质比例少,钙、锌等微量营养素供给明显不足.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因缺乏合理营养知识、膳食摄入不平衡,加上活动量不足,青少年肥胖发生率逐年上升,有的地方高达15.3%,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会给他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材料二:某市举行了以“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公益讲座,旨在普及心理知识,提高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材料三:临沂市2015年死亡原因监测结果(部分)如下:
死因 人数 死因排序
心脑血管疾病 23520 1
肿瘤 6424 2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693 5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483 7
(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标志包括身体健康、   健康和   的良好状态.
(2)材料一中所列举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都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常被称为   病.
(3)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应该注意(  )
①均衡营养 ②适量运动 ③吸烟酗酒 ④爱吃油炸食品 ⑤暴吃暴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4)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是   .
五、实验探究题
24.某同学想研究血细胞,将鸡血进行适当的处理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将鸡血做成血涂片,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如图1所示。若要将图中所示的血小板移到视野的正中央,需要向   移动装片。
(2)从图中可以看出,数量最多的是   ,其与人类等哺乳动物相比,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细胞内没有   。
(3)当鸡得了禽流感,数量会明显增加的血细胞是   。
(4)该同学将红细胞放到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中,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将红细胞放到5%食盐溶液中时,细胞   ,说明细胞质中液体浓度   食盐溶液浓度;将红细胞放到清水中时,细胞破裂,破裂的结构是   。
六、综合题
2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食品的营养和安全下面某优质火腿肠包装上的部分说明,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在购买该火腿肠时,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应首先关注包装说明上的   。
(2)为了防止食品腐败,火腿肠一般都采用真空包装,原因是    。
(3)从配料中看出,火腿肠含有比较丰富的    ,它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4)为了增加营养在食品中添加一种或几种营养素,可以预防一些群体性疾病的发生,如在食盐中加碘可以有效地预防   的发生;铁强化酱油的推广使儿童   发病率明显下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神经系统的组成为:
可见,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包括脑和脊髓.
故答案为:A
【分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2.【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毛细血管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然后根据血流方向判断动脉,静脉。
故答案为:C
【分析】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3.【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图中,①是白细胞,②是红细胞,③是血小板,④是血浆。
A、红细胞中有一种红色的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所以血液的颜色为红色,这取决于②,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当血液中②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低时,会造成贫血,而不是①是白细胞,所以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③是血小板,血小板能加速凝血和止血,①白细胞能吞噬细菌防御疾病,可见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②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能运输氧气,D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词此题考查血液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还能运输部分的二氧化碳;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疾病;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
4.【答案】B
【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疫苗是由减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抗原: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或异物),叫做抗原.又如:注射的“疫苗”和“类病毒”以及“移植的器官”也是属于抗原。
抗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抗体存在于人体血清中。如:患过麻疹的人,体内就产生了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抗体.抗体把麻疹病毒消灭后,自己则留在人体内,当新的麻疹病毒再次侵染该人体时,存在于该人体内的抗体就会将麻疹病毒消灭掉,使患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患麻疹了.还有“抗病毒血清”也是属于抗体。又如:注射疫苗后,体内就产生了相应的抗体。
5.【答案】D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如果用口呼吸则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产生咳嗽,这是干燥的空气损伤气管的表现。因此长跑时尽量不要用嘴吸气,A不符合题意。
B.哮喘是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若吸入花粉、灰尘、兽毛等物质,有的人会对这些物质过敏,从而引起支气管慢性炎症,B不符合题意。
C.当我们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把气管盖住,保证食物进入食道,以免误入气管而使人体受到伤害。但是有的人一边吃饭一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的咳嗽,因此吃饭时不要边吃边说笑,C不符合题意。
D.长时间大声说话,使声带过度疲劳,会损伤声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呼吸道的作用:呼吸道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
6.【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血管内的红细胞是单行通过,因此图中的血管是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弹性小,A不符合题意。
B.该图为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慢,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
C.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符合题意。
D.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毛细血管都是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如肾小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
7.【答案】A
【知识点】人体能量的供给
【解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的过程。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掉。因此呼吸作用的意义是释放出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我们爬山时,常伴随着体温升高。
故答案为:A。
【分析】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后,被吸收,之后在细胞中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储存于ATP中,直接用于生命活动。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符号,它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指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在20.92 kJ/mol(千焦每摩尔)以上的磷酸化合物,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高达30.54 kJ/mol。ATP的分子式可以简写成A-P~P~P,简式中的A代表腺苷①,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叫做高能磷酸键。ATP的水解实际上是指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够释放出大量的能量,ATP分子中大量的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保证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生物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于ATP。
8.【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呼吸道能够保证气体通畅,一般是由“C”形环骨构成的,所以甲模拟的是气管,乙模拟的是食道,A符合题意。
B.“食不言”是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B不符合题意。
C.硬纸“C”形环模拟软骨起支撑作用,保证气体畅通,C不符合题意。
D.弹力布模拟的是食道,能够蠕动,加速食物消化,并把食物推进胃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三、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四、呼吸道中都有软骨做支架,保证了空气的畅通,此外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减少对肺的刺激。
9.【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戴上口罩以防止颗粒物进入肺部,相当于和过滤一样把可入肺颗粒物过滤在外边,使进入肺的气体更清洁。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呼吸道的作用:呼吸道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10.【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据此,分析图形可知,图中的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正在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所以是毛细血管。
故答案为:C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11.【答案】A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口腔具有初步消化淀粉的作用,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我们在吃饭时要对食物细嚼慢咽,使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内有充足的时间被消化;如果狼吞虎咽,食物没有来得及充分的咀嚼和搅拌,增加了肠胃的负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12.【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能与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碳氧血红蛋白又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约3600倍,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缺氧窒息。结合分析可知,当发生煤气中毒时,一氧化碳的运输途径是:外界→呼吸道→肺泡→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13.【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解答】A.用药并非越贵越好,要针对病情,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好药,A错误。
B.病情稍有好转不能自行停止用药,以免病情出现反复,B错误。
C.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使用时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过期不可服用,C正确。
D.“是药三分毒”,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乱吃、多吃会危害人体健康,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14.【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因此,李明同学因走路不慎跌倒流血,流出的血液不久便凝结而止血发挥作用的是血小板。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
15.【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当血液流经小肠时,血液会变成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可见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当血液流经肺时,肺内的氧气含量高,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扩散进入血液,血液变成含氧气丰富的动脉血,最后流入左心房,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胰腺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能分泌消化液胰液,叶也能分泌胰岛素,所以血液流经胰腺时,血液中的胰岛素会增加,但是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小肠,不会进入血液,可见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因为血液中得水分大大减少,使的蛋白质的相对浓度增加,最后由初球小动脉流出进入到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D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的题目我综合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理解并熟记基础知识,解答此题需要明确:动脉血是含氧气丰富的血液,静脉血含氧气较少的血液,所以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在于含氧气的多少,与营养物质的多少无关;还需要明确:体循环的终点是右心房,起点是左心室;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
16.【答案】D
【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人体在出生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特异性免疫,注射的疫苗、病原体等都属于抗原。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会在人体内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17.【答案】D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鼻腔是呼吸道的一部分,是气体进出身体的地方,鼻腔前部生有鼻毛,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病毒、细菌、蚊虫等起到清洁空气的作用,而口腔是消化器官,所以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A不符合题意。
B.鼻腔内表面有黏膜,可以分泌黏液,可以湿润吸进的空气并且黏住空气中吸入的粉尘以及微生物等,B不符合题意。
C.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里面流动着温暖的血液,可温暖空气,C不符合题意。
D.鼻黏膜中嗅细胞可感受气味的刺激,与用鼻呼吸还是用嘴呼吸哪个更好没有很大关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8.【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A不符合题意。
B.加入抗凝剂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为红细胞,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血小板和白细胞,B符合题意。
C.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擦伤后流血血流慢,即便不做处理在血小板的作用下会自动止血,C不符合题意。
D.血液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红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红色的含铁蛋白——血红蛋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9.【答案】C
【知识点】血常规化验单;尿的形成和排出;血压、脉搏
【解析】【解答】表格中红细胞和血小板都正常,但白细胞值多过参考值,因此王大爷患有急性炎症;表格中尿常规正常;表格中收缩压和舒张压都高出参考值,因此王大爷患有高血压。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0.【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选B。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和血细胞不是包含关系,血液和血浆之间,血液和血细胞之间属于包含关系。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血液的组成以及血液、血浆、血细胞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血液的组成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21.【答案】不符合;没到献血年龄;200~300mL或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O;A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1)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可以参加献血,中学生不符合献血的条件,因为没到献血年龄.
(2) 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三个月左右通过自身的调节 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 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有助于健康.
(3)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 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红细胞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 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
故答案为:(1)不符合;没到献血年龄;
(2)200~300mL或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
(3)O;AB.
【分析】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
22.【答案】(1)E;X;小肠;大肠
(2)D
(3)蛋白质;②④⑤
(4)1;肝脏;胆囊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消化系统的组成;营养物质的吸收;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1)膳食宝塔中的第一层及图中的E,为饮食中谷类和薯类,这类食物含有较多的糖类,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中主要是淀粉,淀粉在口腔内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分解成麦芽糖,最终进入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即图三中的X,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可以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大肠基本没有消化功能,可以吸收少量的维生素,所以,可以吸收维生素的器官是小肠和大肠。
(2)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可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体内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抵抗力下降,在膳食宝塔中,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在第二层,即图一中的D层,所以,如果偏食出现坏血病,主要是由于摄入D层食物较少引起的。
(3)图一中,B、C层中为蛋类、肉类、奶制品类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蛋白质是组织更新的主要成分,蛋白质的起始消化部位为胃,胃内有胃液,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为多肽,最终进入小肠,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最终分解成氨基酸,图三中可以看出,对蛋白质起作用的是②胃液、④⑤肠液和胰液。
(4)图三中,消化液③是胆汁,胆汁是肝脏分泌的,肝脏分泌的胆汁先贮存在胆囊中。
故答案为:(1)E、X、小肠、大肠;(2)D;(3)蛋白质、②④⑤;(4)1、肝脏、胆囊。
【分析】此题考查膳食宝塔、食物的消化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熟记:膳食宝塔中,第一层(自下而上)为糖类和薯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第二层是蔬菜与水果,可以提供食物中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含量,宝塔第三层是鱼、虾、禽、畜类、蛋类,可以提供蛋白质,宝塔第四层为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可以补充膳食中钙的不足,宝塔第五层为油脂类;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中初步消化为多肽,最终进入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最终消化成氨基酸,脂肪在小肠中,在胆汁的作用下乳化成脂肪微粒,最终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3.【答案】(1)心理;社会适应方面
(2)现代文明(或生活方式)
(3)A
(4)心情愉快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生活方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解:(1)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2)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性疾病,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造成的,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它们对健康的影响已经超过传染病;(3)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利于人体的健康成长,偏食等不合理的膳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应该多参加体育活动,既能消耗掉较多的脂肪,起到减肥的效果,又不影响身体健康.总之,合理的营养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加上适量的体育锻炼能维护人的身体健康,吸烟喝酒、吃油炸食品、暴吃暴喝等都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利于身体健康.故选:A;(4)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
【分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
24.【答案】(1)下
(2)红细胞;细胞核
(3)白细胞
(4)失水;小于;细胞膜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1)显微镜的视野内呈现的是物体倒立、放大的虚像。图中所示的血小板位于视野的正下方,该细胞实际上在正上方,只有向正下方移动,才能将细胞移到视野中央。
(2)白细胞个体大,数量少,有细胞核,能吞噬病菌,起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最小,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能帮助止血和加速凝血。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血红蛋白,红细胞能够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3)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动物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动物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因此当鸡得了禽流感,数量会明显增加的血细胞是白细胞。
(4)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将红细胞放到5%食盐溶液中时,周围食盐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波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将红细胞放到清水中时,周围清水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细胞破裂,破裂的结构是细胞膜。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5.【答案】(1)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抑制细菌繁殖
(3)蛋白质
(4)地方性甲状腺肿;贫血
【知识点】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1)在购买该火腿肠时,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应首先关注包装说明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为了防止食品腐败,火腿肠一般都采用真空包装,原因是抑制细菌繁殖。(3)从配料中看出,火腿肠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它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4)为了增加营养在食品中添加一种或几种营养素,可以预防一些群体性疾病的发生,如在食盐中加碘可以有效地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生;铁强化酱油的推广使儿童贫血发病率明显下降。
【分析】本题考查涉及食品安全、食物的消化、激素调节的知识。其中(1)购买袋装食品,要注意检查包装是否完整,通过了解出厂日期和保质期,可以了解食品是否过期,保证食用的安全。(2)为保证保证食品的安全,应要注意食品保存的方法与时间。火腿肠一般密封真空包装之后,进行高温灭菌,这样处理后细菌已经被杀死,外面的细菌无法进入,同时采用真空包装,也改变了好氧性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的有氧环境。(3)从配料中看出,火腿肠内有精肉、大豆蛋白、鸡蛋、淀粉 ,因此得知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类,其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4)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人饮食中缺碘,会使人甲状腺增生肿大.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食盐加碘,可以有效预防这种病的发生。贫血主要是由于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而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