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文明符号。下列农作物中,原产地位于美洲的是
①番茄 ②棉花 ③玉米 ④马铃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在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中,达到辉煌的巅峰却神秘地消失,被誉为“美洲的希腊”的是
A.玛雅文明 B.亚述文明 C.印加文明 D.阿兹特克文明
3.“浮动园地”是一种创造性地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它属于什么人的创造
A.玛雅人 B.阿兹特克人
C.印加人 D.墨西哥人
4.墨西哥玛雅古国城市遗址帕伦克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于公元600年至700年达到顶峰,现存的古老建筑多是这一时期的,素有“美洲的雅典”之称。这说明
A.帕伦克吸收了雅典文明成果 B.玛雅古国曾有繁荣的城邦文明
C.帕伦克的文明成果延续至今 D.玛雅文明发展了雅典民主政治
5.尽管有沙漠的阻隔,西非与北非之间仍有活跃的贸易,驮运货物的主要是( )
A.牛和骆驼 B.马和骆驼
C.驴和骆驼 D.马和牛
6.美国学者指出“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这些“较高的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①玛雅文化 ②印加文化 ③非洲文化 ④阿兹特克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我们说文化的交流在当今世界依然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从该角度看,美洲印第安文明衰落的原因则是
A.西方殖民者入侵 B.彼此间比较孤立缺乏交流
C.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 D.富有文明的多样性
8.有关如图的文字说明中,正确的是
A.这是古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
B.这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文字
C.这种文字大多数刻在石头上
D.这种文字记载了法老的法律
9.15世纪东非的桑给巴尔帝国繁荣起来对外贸易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空前增加,输出黄金、象牙、奴隶等,从中国、印度等地输入纺织品瓷器等。据此可知,桑给巴尔帝国
A.手工业先进 B.文化昌盛 C.对外贸易繁荣 D.农业发达
10.罗马帝国境内大道总长超过数十万公里,形成了发达的道路网络;印加帝国也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这些道路的修筑旨在
A.满足军事和政治统治需要 B.完善地方的行政制度
C.消除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 D.促进建筑技术的进步
11.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亚非地区许多古老民族最先告别了野蛮与蒙昧,大踏步地迈进了文明社会,创造了辉煌的亚非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埃及的是
A.楔形文字 B.佛教 C.金字塔 D.《汉谟拉比法典》
12.培育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后来传到世界各地,极大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生活的是
A.阿兹特克人 B.玛雅人 C.印加人 D.班图人
13.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他强调影响古埃及文明的主要因素是
A.人种 B.宗教 C.地理 D.政治
14.英国现代哲学家怀特海认为,在欧洲文艺复兴前的数个世纪里,欧洲受教育的阶层在逻辑思维方面一直接受着一种严格的和精确的训练。“欧洲近代以理性和科学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绝不是一夜之间从地下冒出来的”。材料说明
A.中世纪是一个“黑暗的时代” B.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类的思想
C.文艺复兴促进古典文化再生 D.中世纪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
15.在大津巴布韦卫城的遗址中,人们发掘出了阿拉伯玻璃、近东陶瓷、印度珠串等,还有数百片中国瓷器的残片。这反映了当时大津巴布韦( )
A.对外贸易较为活跃 B.手工业高度发达
C.农业发展相对落后 D.航海技术已经成熟
16.1988年一座非洲的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名录,它在历史上曾经是马里、桑海帝国最悠久的古城,因地理位置优越和黄金的出产和运输,成为当时繁荣的贸易中心,享有“尼日尔河畔的明珠”的美誉。这座城市在下图所处的大致位置应为( )
A.A B.B C.C D.D
17.下列不属于加纳、马里、桑海的共同点的是
A.都位于西非 B.都有丰富的黄金资源
C.都出口象牙和奴隶 D.都积极参与环印度洋贸易
18.10—15世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世界的贸易与交流主要集中在
A.东非沿海 B.南非沿海 C.西非沿海 D.整个非洲沿海
19.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学习卡片,不小心洒到了墨水,只能看到局部内容。根据卡片显示的内容,可判断他学习的可能是( )
1.利用……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2.它实行中央集权,……由国王任免。 3.……,鼓励文化发展。
A.桑海帝国 B.马里帝国 C.阿克苏姆王国 D.玛雅文明
二、材料分析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时期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政治统一的障碍。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阶层的强烈不满。……教会的欺诈和无耻的掠夺,负担最终落到了广大劳动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在中古时期的西欧,称雄一方的封建领主掌握着城市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他们想方设法地加强对城市的榨取和勒索。如莱茵河上领主设置的关卡:12世纪末为19座,13世纪末增加到35座,15世纪末高达60座。西欧城市兴起后,很快便展开了反封建领主的斗争。在英王亨利二世同封建领主的斗争中,英国市民坚定地站在了国王一边。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古时期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势力抗衡。米兰市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将大主教和封建贵族的军队逐出了城外,取得了自治地位;热那亚、威尼斯甚至在取得完全自治的基础上成立了城市共和国。尼德兰的圣奥梅尔以每年支付30镑的代价,从领主佛兰德尔伯爵处,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天主教会在西欧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后反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积极作用。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非洲人向他们(穆斯林)提供象牙、奴隶、鸵鸟羽和黄金,这些黄金最终多数流入欧洲,到1400年时,整个西非商业道路纵横交错,贸易中心星罗棋布……伊斯兰教促进了苏丹(黑人之国)的文化生活,随着古兰经学校的建立,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学者们在廷巴克图的大学里从事最高深的研究,自由出入移斯林世界的其他大学…此外,西非帝国(包括加纳帝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行政管理较为先进,其中桑海帝国最为突出,它划分为界限明确的几个省,各省均设有总督。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印加人在全国修建密集道路网,全长共一万多公里…凭借蒙山峻岭建成田系统,培育出多种农作物,掌趯纺织技术,能用浇铸法制造金属器县……同时,他们研究天文历法,采用“结绳记事”,设立“知识之家”教育体系…1533年,西班牙殖民武装攻占库斯科,印加帝国逐渐走向灭亡。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西非帝国与印加帝国的类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非帝国和印加帝国各自的经济发展措施,并分析影响古代帝国制定经济措施的因素。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帕卡尔石棺盖板上的线刻图像体现着古代玛雅人有着原始的宇宙观与思维方式……因玛雅文明发达的农耕文明作为先决条件,自然界一年四季、寒暑更替的时间概念显得尤为重要。在玛雅人的观念里,时间是周而复始、不停轮回地循环着的,这也渗透进入统治阶层的统治理念、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玛雅文明中将人类生活的中界定义为五瓣梅花结构,且统治者位于其中心位置,也表明统治者拥有超自然的力量。为了使他的权力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反映到玛雅宇宙观的认知体系,并以宇宙观促进宗教活动。这些宗教信仰渗透进入玛雅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筑了玛雅人的宇宙空间结构、神灵体系、创世演变、宗教仪式、死亡与重生以及国王与贵族的地位与作用,从而维系了古代玛雅社会的稳定运转。
——摘编自吴思佳《玛雅墓室壁画的宗教意义——以帕卡尔石棺线刻图像为例》
(1)据材料概括指出影响古代玛雅人宇宙观与思维方式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玛雅宗教的特点,并概述玛雅宗教发展的表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番茄、玉米、马铃薯原产地位于美洲,①③④正确,故B正确;棉花原产地位于非洲,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了棉花,②错误,故排除A、C、D。
2.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玛雅文明是在达到辉煌顶峰却神秘消失的印第安文明,故选A;亚述文明属于亚洲文明,排除B;印加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都与“神秘地消失”的说法不符,排除CD。
3.B
【详解】浮动园地是阿兹特克人发明的,B正确;A、C、D与浮动园地无关,排除。
4.B
【详解】根据“于公元600年至700年达到顶峰,现存的古老建筑多是这一时期的,素有“美洲的雅典”之称”可得出美洲的玛雅古国曾有繁荣的城邦文明,B正确;材料与雅典无关,排除AD;帕伦克的文明已经不在,排除C。
5.C
【详解】在西非与北非之间的贸易中,驮运货物的主要是驴和骆驼,故C正确;牛和马不是西非与北非之间的贸易的主要驮运工具,排除A、B和D。故选C。
6.B
【详解】依据材料“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并结合所学可知,玛雅文化、印加文化 以及阿兹特克文化均属于美洲文明,①②④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美洲文明,非洲文化属于非洲文明,③错误。由此可知,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7.B
【详解】文化的交流在当今世界依然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即文化交流促进文明发展,从该角度看,古代美洲印度安文明衰落的原因是彼此间比较孤立,缺乏交流,故B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与文化交流的角度不符,排除C;富有文明的多样性,不是导致印第安文明衰落的原因,排除D。
【点睛】
8.A
【详解】从材料中的文字可以看出,这是古代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故A项正确。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文字,故B错误;古埃及象形文字大多写在纸草上,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这种文字记载了法老的法律,故D项错误。
【点睛】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与表音文字不同,象形文字属于表意文字。学习和使用难度较表音文字大,但信息密集度高于单纯的表音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赫梯象形文、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9.C
【详解】根据“15世纪东非的桑给巴尔帝国繁荣起来对外贸易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空前增加,输出黄金、象牙、奴隶等,从中国、印度等地输入纺织品瓷器等”可得出桑给巴尔帝国对外贸易发达,C正确;AB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
10.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帝国地跨亚非欧三洲,为了满足军事和政治统治需要,罗马帝国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形成疆域达到10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00万的帝国。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所以说,古代罗马和印加帝国在境内修筑完善的道路系统,是为了满足军事和政治统治需要,故A项正确;“完善地方的行政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消除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促进建筑技术的进步”,故D项错误。
11.C
【详解】根据所学,埃及人建筑了金字塔,创造了象形文字,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伟大的成就。正确答案选C项。迈进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早期国家产生。古代埃及、印度、两河流域都产生了早期国家,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居民创造的,佛教诞生于古代印度,《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政治文明成果。故排除ABD项。
12.B
【详解】玛雅人培育了玉米、马铃薯等,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根据材料“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可以看出,他强调的是尼罗河对埃及文明的影响,所以他强调影响古埃及文明的主要因素是地理因素,C项正确;人种、宗教、政治材料里面都没有体现,排除ABD项。
14.D
【详解】根据“在欧洲文艺复兴前的数个世纪里,欧洲受教育的阶层在逻辑思维方面一直接受着一种严格的和精确的训练”“欧洲近代以理性和科学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绝不是一夜之间从地下冒出来的”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学者强调的是欧洲近代文化和中世纪有密切关联,欧洲的近代文化是在中世纪的母腹中逐渐孕育成熟的,故选D项;A项和材料观点相反,排除;材料没有强调文艺复兴的影响,B、C项排除。
15.A
【详解】根据材料“人们发掘出了阿拉伯玻璃、近东陶瓷、印度珠串等,还有数百片中国瓷器的残片。”可知,津巴布韦与阿拉伯、近东、印度、中国之间有贸易往来,A项说法正确;材料的信息只能说明津巴布韦与阿拉伯、印度等地有贸易往来,不能反映津巴布韦手工业高度发达,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津巴布韦农业发展的信息,无法得出津巴布韦农业发展的情况,排除C项;仅凭材料中的信息无法得出古代津巴布韦通过何种方式与印度等地发生贸易联系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6.A
【详解】根据材料“它在历史上曾经是马里、桑海帝国最悠久的古城,因地理位置优越和黄金的出产和运输,成为当时繁荣的贸易中心”、“尼日尔河畔的明珠”等,可得出应该是廷巴克图,依据所学,8一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A项正确;B所处的位置大概是阿克苏姆附近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C所处位置大概指的是埃及附近,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D大概在大津巴布韦附近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7.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而材料中加纳、马里、桑海等属于西非国家,D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在西非地区,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A项不符合题意;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都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B项不符合题意;这些国家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C项不符合题意。
18.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0—15世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世界的贸易与交流主要集中在东非沿海地区,故A正确;南非沿海、西非沿海、整个非洲沿海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CD错误。
19.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桑海原为马里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结合卡片上的信息可知,该同学学习的是桑海帝国的内容,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0.(1)地位:天主教会为西欧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来源;天主教在西欧各国享有特权;拥有庞大的经济实力;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2)内容:采用与国王联合或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领主斗争;以武装起义的形式争取自治地位;以建立城市共和国的形式巩固自治;以赎买形式获得免税权。积极作用:冲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专制集权的加强;推动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市民阶层政治地位有所上升,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
【详解】(1)地位:根据材料“中古时期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可知,天主教会为西欧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来源;根据材料“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政治统一的障碍”可知,天主教在西欧各国享有特权;根据材料“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可知,拥有庞大的经济实力;根据材料“教会的欺诈和无耻的掠夺,负担最终落到了广大劳动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可知,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2)内容:根据材料“在英王亨利二世同封建领主的斗争中,英国市民坚定地站在了国王一边。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古时期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势力抗衡”可知,采用与国王联合或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领主斗争;根据材料“米兰市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将大主教和封建贵族的军队逐出了城外,取得了自治地位”可知,以武装起义的形式争取自治地位;根据材料“热那亚、威尼斯甚至在取得完全自治的基础上成立了城市共和国。”可知,以建立城市共和国的形式巩固自治;根据材料“热那亚、威尼斯甚至在取得完全自治的基础上成立了城市共和国。尼德兰的圣奥梅尔以每年支付30镑的代价,从领主佛兰德尔伯爵处,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可知,以赎买形式获得免税权。积极作用:城市自治运动中王权加强,冲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专制集权的加强;王权加强推动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城市自治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在城市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市民阶层政治地位有所上升,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
21.(1)类似之处:都采用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都重视公共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系统;统治者都注重教育;其兴衰都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
(2)措施西非帝国:控制开采和发掘黄金,倚重对外贸易;印加帝国:开发梯田,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因素:自然环境;资源分布;历史渊源;对外交通。
【详解】(1)类似之处:根据材料“西非帝国(包括加纳帝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行政管理较为先进,其中桑海帝国最为突出,它划分为界限明确的几个省,各省均设有总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非帝国和印加帝国都采用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根据材料“印加人在全国修建密集道路网,全长共一万多公里”“到1400年时,整个西非商业道路纵横交错,贸易中心星罗棋布”可知,都重视公共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系统;根据材料“伊斯兰教促进了苏丹(黑人之国)的文化生活,随着古兰经学校的建立,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学者们在廷巴克图的大学里从事最高深的研究”统治者都注重教育;西非帝国受到伊斯兰的影响而兴盛,印加帝国受到西班牙的殖民入侵而衰落,因此其兴衰都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
(2)措施:西非帝国:根据材料“非洲人向他们(穆斯林)提供象牙、奴隶、鸵鸟羽和黄金,这些黄金最终多数流入欧洲”可知,控制开采和发掘黄金,倚重对外贸易;印加帝国:根据材料“凭借蒙山峻岭建成田系统,培育出多种农作物,掌趯纺织技术,能用浇铸法制造金属器县”可知,开发梯田,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环境、资源分布、历史渊源、对外交通影响古代帝国制定经济政策。
22.(1)因素:农业文明的影响;对时间观念的重视;统治者维护政权的需要;宗教的发展。
(2)特点:自然崇拜和多神教,将各种自然形象人格化和神秘化,造就了诸神及其化身的众多神灵。
表现:在前古典时期,玛雅产生了祭祀和神庙;古典期时,祭祀成为高度职业化的特权阶层,神庙遍及各地;后古典期起,偶像崇拜和人祭畸形发展。
【详解】(1)因素:根据“因玛雅文明发达的农耕文明作为先决条件”可得出农业文明的影响;根据“在玛雅人的观念里,时间是周而复始、不停轮回地循环着的”可得出对时间观念的重视;根据“这也渗透进入统治阶层的统治理念、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可得出统治者维护政权的需要;根据“这些宗教信仰渗透进入玛雅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得出宗教的发展。
(2)特点:根据“玛雅文明中将人类生活的中界定义为五瓣梅花结构,且统治者位于其中心位置,也表明统治者拥有超自然的力量。”可得出自然崇拜和多神教,将各种自然形象人格化和神秘化,造就了诸神及其化身的众多神灵。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概括得出在前古典时期,玛雅产生了祭祀和神庙;古典期时,祭祀成为高度职业化的特权阶层,神庙遍及各地;后古典期起,偶像崇拜和人祭畸形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