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教学设计
周次 1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七 单元 1 执教人:王华
课题 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于西师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内容,在这一课中,主题活动让学生从其他课程中收集“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革命”相关信息,以“寻找伙伴”、“头脑风暴“、“思想碰撞”学会建立信息,介绍“身边信息存在形式,信息概念,信息的特征”,这样安排符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了教学纲要中的循序渐进思想。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信息一词熟悉,但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什么是信息,也不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因此本课的设计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要求学生认识什么是信息; (2) 让学生认识信息的存在形式; (3)知道信息的一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看图、讲解、练习及讨论,让学生体会信息的存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信息的概念及一般特征。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收集图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及反思 备注
导入由一段视频导入,同学们,“信息”这个词大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不陌生,常常听见如“信息社会”、“信息高速公路”、“信息技术”这样的词,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就有了信息的交流,在古代人们就有了结绳记事来记录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里,信息就像空气和水一样重要,我们每时每刻都要跟信息打交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那么老师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获取哪些信息?这些信息是怎样传递的?信息的表达方式是什么?二、学习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获取很多信息,你能说出几样吗?学生回答师引导学生互动回答:(课件展示)上课铃响了,我们获取的信息是“上课了“一份报纸,我们获取的信息是“新闻报道“。一张漂亮的贺年卡,我们获取的信息是“新年幸福”。看到闪电、听到雷声,我们获取的信息是“要下雨了”。航天飞机上发回的照片,我们获取的信息是“奇妙的宇宙”。碰破的手指好疼,我们获取的信息是“手指受伤了”。总结出“信息概念”可见,信息就是以图像、文字、声音、语言、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总结:通过声音、文字、图像、自然现象和感觉等都可以让我们获取信息无所不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3、是谁带来的信息呢?我们来看一下信息的不同传递方式。电视以图像、声音形式传递信息。图书、杂志以文字、图形的形式传递信息。音乐、广播以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舞蹈、体操以动作的形式传递信息。给出一份资料让学生从中总结信息的特征教师出示一份有代表性的信息资料学生小组内阅读,并讨论出此资料反映出信息有哪些基本特征教师分享无限性:信息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走在路上,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路边的树发芽了,我们知道春天来了;看到河水结冰了,我们知道冬天不远了。可见到处都有信息的存在,这就说明信息是无限的。时效性:我们很多人都有看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预报的习惯,我们获取到未来一天的天气,可以提前增减衣服。如果有雨我们会带把雨伞,如果你得到前一天的天气,就没有什么价值了。这就说明信息具有时效性。例如金融股市信息就有时效性。传递性:人们可以借助各种工具或通过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途径完成信息的传递。从古代的“烽火告警”、“飞鸽传书”,到当今的利用电报电话传真机等现在通讯工具传递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的出现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这就是信息的传递性。依存性:信息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必须依附于某一载体。比如:我想让大家知道我的名字,我可以直接说“大家好,我叫李博”借助声音让大家听到;或者我也可以把我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记住粉笔、黑板让大家获取这个信息。这就是信息的依存性。干扰性:同学还记得春节联欢晚会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忽悠”吗?有一段是“大忽悠”赵本山给范伟出了这样一道智力题,“树上七(骑)个猴,地上一个猴,一共几个猴”这就是利用同音异义字造成信息干扰的一个例子。我们在嘈杂的地方打电话也会使信息受到干扰。这就是信息的干扰性。此外,信息还有共享性、普遍性、再生性、存储性等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进一步体会到信息的这些特点。做个小游戏了解信息的可传递性,通过这种口耳相传或肢体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这种方式的相传的过程中,引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有可能丢失或延迟。这种方式现在还会应用,不过这种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信息技术已经蓬勃的发展起来了。五、在电脑上给出几个小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六、探究活动:1、上网搜集并整理,移动通讯史上的十件大事。(因为移动通讯也是信息世界的一部分。)七、结束语,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生活中的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这一切都是为我们在信息社会里更好的发展做好准备。同学们,让我们快乐的出发吧! 通过学生说一说然后看教师提供的资料上的插图来了解信息的存在。通过读一读、说一说来掌握信息的存在及传递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信息传递的方式还有哪些,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说出身边的信息技术,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