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辅助线进阶训练——一般四边形的辅助线:连对角线、延长对边、作平行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辅助线进阶训练——一般四边形的辅助线:连对角线、延长对边、作平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28 15:29:04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辅助线进阶训练——一般四边形的辅助线:连对角线、延长对边、作平行
一、阶段一(较易)
1.(2019八上·平遥月考)如图,在四边形 中, , , , , ,求 的长.
【答案】解:如图,分别延长 、 ,延长线相交于点 .
∵ , ,
∴ .
又∵ ,
∴ ,即 ,
∴ 为等边三角形,
∴ .
∵ , ,
∴ ,
∴ ,
∴ ,即 的长为2.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延长AD和BC交于点E求出∠E的值,进而得出△CDE是等边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性质求出BE的长度,即可得出答案.
2.(2023八上·渭滨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B=90°,AB=4,BC=3,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答案】解:连接AC,
∠B=90°,AB=4,BC=3,
CD=12,AD=13,

是直角三角形且,

.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分析】连接AC,由勾股定理可求出AC的值,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知△ACD是直角三角形且∠ACD=90°,然后根据S四边形ABCD=S△ABC+S△ACD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3.(2021九上·文登期中)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AB=3,BC=2,tanA=,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答案】解:如图,延长AD、BC相交于点E,
∵∠B=90°,
∴,
∴,
∴CE=BE-BC=2, ,
∴,
又∵∠CDE=∠CDA=90°,
∴在Rt△CDE中,,
∴,
∴,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
【解析】【分析】延长AD、BC相交于点E,先求出,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E的长,再利用割补法可得,最后将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4.(2022八下·剑阁期末)如图,四边形 是我县某校在校园一角开辟的一块四边形的“试验田”,经过测量得知 .求四边形 的面积.
【答案】解:连接AC,如图,
在Rt△ABC中,AB=24m,BC=7m,
∴AC=,
在△ADC中,CD=15m,AD=20m,AC=25m,
∵,
∴△ADC为直角三角形,∠D=90°,
∴,
又∵,
∴,
答: 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234.
【知识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分析】连接AC,由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边长的平方和等于斜边边长的平方)求出AC,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条边边长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边长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证得△ADC为直角三角形,分别求出△ABC和△ADC的面积,即可求出四边形的面积.
5.(2022八下·荔湾期末)已如:如图,四边形中,,求四边形的面积.
【答案】解:如图,连接AC,

所以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知识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
【解析】【分析】连接AC,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最后利用三角的面积公式及割补法求出四边形的面积即可。
6.(2022八下·微山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AB=5,BC=10,CD=8,∠BAD=9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答案】解:连接DB,
在Rt△ABD中,AD=,AB=5,∠BAD=90°,
∴,
∵BC=10,CD=8,
∴BC2=BD2+CD2,
∴∠BDC=90°,
∴S四边形ABCD=S△ABD+S△DCB==+24.
【知识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分析】连接DB,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BDC=90°,最后利用割补法求出四边形的面积即可。
7.(2022八下·铁岭期中)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答案】解:延长交于点E,如图所示:
∵,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等腰直角三角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
【解析】【分析】延长交于点E, 易求,可得CE=CD=6,AB=AE=2,根据
进行计算即可.
8.(2022八下·金乡县月考)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2,CD=1,DA=3,∠ABC=9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答案】解:连接AC,
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
∵CD=1,AD=3,AC=,
∴AC2+CD2=AD2,
∴∠ACD=90°,
∴四边形ABCD的面积:
S=S△ABC+S△ACD=AB×BC+×AC×CD=×2×2+×1×2=2+.
【知识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
【解析】【分析】连接AC,先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CD=90°,再利用割补法求出四边形的面积S=S△ABC+S△ACD=AB×BC+×AC×CD=×2×2+×1×2=2+即可。
9.(2019八上·安顺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4,BC=1,∠A=30°,∠B=90°,∠ADC=120°,求CD的长.
【答案】解:延长AD、BC,两条延长线交于点E,
∵∠B=90°,∠A=30°
∴∠E=60°
∵∠ADC=120°
∴∠CDE=60°
∴△CDE是等边三角形
则CD=CE=DE
设CD=x,则CE=DE=x,AE=x+4,BE=x+1
∵ 在Rt△ABE中,∠A=30°
∴ x+4=2(x+1)
解得:x=2
∴CD=2.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分析】先根据图形无法直接求出CD的长度,所以只能延长AD,BC构成等边三角形DCE,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D的长度。
10.(2022八下·长汀期末)如图,四边形 中, , , , ,求 的度数.
【答案】解:连接AC,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点】角的运算;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分析】连接AC,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的值,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C=45°,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知△ACD为直角三角形,且∠DAC=90°,然后根据∠BAD=∠BAC+∠DAC进行计算.
二、阶段二(中等)
11.(2021九上·甘井子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C=90°,AB=AD,AE⊥BC,垂足为E,AE=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答案】解:过A点作AF⊥CD交CD的延长线于F点,如图,
∵AE⊥BC,AF⊥CF,
∴∠AEC=∠CFA=90°,
而∠C=90°,
∴四边形AECF为矩形,
∴∠2+∠3=90°,
又∵∠BAD=90°,
∴∠1=∠3,
在△ABE和△ADF中,

∴△ABE≌△ADF(AAS),
∴AE=AF=3,S△ABE=S△ADF,
∴四边形AECF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
∴S四边形ABCD=S正方形AECF=32=9.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先求出 四边形AECF为矩形, 再利用AAS证明 △ABE≌△ADF ,最后求解即可。
12.(2021八下·兰山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四条边上的中点分别为E、F、G、H,顺次连接EF、FG、GH、HE,得到四边形EFGH,当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当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满足互相垂直的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理由如下:
如图,连接AC、BD.
∵E、H分别是AB、AD中点,
∴EH∥BD,EH=BD,
同理FG∥BD,FG=BD,
∴EH∥FG,EH=FG,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E、F、G、H分别为四边形ABCD四条边上的中点,
∴EH∥BD,HG∥AC,
∵AC⊥BD,
∴EH⊥HG,
又∵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EFGH是矩形.
【知识点】中点四边形
【解析】【分析】连接AC、BD,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得EH∥FG,EH=FG,证明出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EH⊥HG可证明平行四边形EFGH是矩形。
13.(2021八下·顺平期末)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已知AB⊥BC,AB⊥AD,AB=BC=2,CD.计算这个四边形的面积.
【答案】解:如图,过点C作,
AB⊥BC,AB⊥AD,
四边形是矩形,
AB=BC,
四边形是正方形,

CD,
在中,


四边形.
【知识点】勾股定理;四边形的综合
【解析】【分析】过点C作,先证出四边形是矩形,推出四边形是正方形,利用勾股定理得出DE的值,得出AD的值,再代入计算即可。
14.(2022八下·浦北月考)如图,在四边形中,,求的长.
【答案】解:延长相交于点,
中,
中,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解析】【分析】延长AD、BC相交于点E,根据内角和定理可得∠E的度数,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D=2CD=8,由BE=BC+CE可求出BE,设AB=x,则AE=2x,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x的值,即为AB的长.
15.(2021八上·台安月考)如图,四边形 中, , , ,M、N分别为AB、AD上的动点,且 .求证: .
【答案】证明:延长 至点 ,使得 ,连接 ,
四边形 中, , ,

在 和 中,


, ,
, ,


在 和 中,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延长 至点 ,使得 ,连接 ,根据同校的补角相等得出,根据SAS证明 ,则 , ,进而证明 ,根据SAS证明 ,得出ME=MN,则 .
16.(2019九上·西城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C=90°,AB=AD,AE⊥BC于E,若线段AE=5,BE=2,则S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多少?
【答案】解:作DF⊥AE于点F,如图,
∵∠DAF+∠BAE=90°,∠BAE+∠B=90°,
∴∠DAF=∠B,
在△ABE和△DAF中,

∴△ABE≌△DAF(AAS),
∴AF=BE=2,DF=EC=AE=5
∵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ABE面积、△DAF面积、矩形CDFE面积之和,
∴S四边形ABCD= = ,
答: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25.
【知识点】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 作DF⊥AE于点F,如图, 根据AAS可证△ABE≌△DAF,可得AF=BE=2,DF=EC=AE=5,由于四边形ABCD的面积=△ABE面积+△DAF面积+矩形CDFE面积,据此进行计算即可.
17.(2020九上·银川期末)有一块如图所示的四边形空地,求此空地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解:如图,连接BD,过D点作DE⊥AB于E,过B点作BF⊥CD于F.


∴ ,
=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
【解析】【分析】把所给四边形构建成几个直角三角形,利用求和的方法来求面积即可.
18.(2020八下·甘井子月考)四边形 中, , 平分 , , , ,求 的长.
【答案】解:延长CB分别交DE、DA的延长线于点H点和G点,如图:
∵ 平分 ,
∴∠ADE=∠HDC,
∵ ,∠DAE=90°,
∴∠DHC=90°,
∴△CDG是等腰三角形,
∴ ,
∵∠BEH=∠DEA,∠DAE=∠BAG,
∴∠ADE=∠GBA,
在△BGA和△DEA中
∵ ,
∴△BGA △DEA,
∴ ,
∴ ,
∴ .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由DE平分∠CDA,∠C=∠AED可得∠DHC=90°,可得△CDG是等腰三角形, ,再证明△BGA △DEA,可得 , ,利用勾股定理得DE=10.
19.(2017八下·濮阳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菱形绿地,其周长为40 m,∠ABC=120°,在其内部有一个四边形花坛EFGH,其四个顶点恰好在菱形ABCD各边的中点,现在准备在花坛中种植茉莉花,其单价为10元/m2,请问需投资金多少元?(结果保留整数)
【答案】解:连接BD,AC,
∵菱形ABCD的周长为40 m,
∴菱形ABCD的边长为10 m,
∵∠ABC=120°,
∴△ABD,△BCD是等边三角形,
∴对角线BD=10 m,AC=10 m,
∵E,F,G,H是菱形ABCD各边的中点,
∴四边形EFGH是矩形,矩形的边长分别为5 m,5 m,
∴矩形EFGH的面积为5 ×5 =50 (m2),即需投资金为50 ×10=500 ≈866(元).
答:需投资金为866元.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中点四边形
【解析】【分析】连接BD,AC,由菱形ABCD的周长求出边长,再由∠ABC的度数确定出三角形ABD与三角形BCD都为等边三角形,进而求出BD与AC的长,由E、F、G、H分别为中点确定出四边形EFGH为矩形,求出矩形边长,进而求出矩形面积,求出所求即可.
20.(2019八上·港北期中)如图,在四边形 中, , .求证: .
【答案】解:B作BE⊥AB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则AB=BE,∠E=∠A,
∵ , ,
∴∠E=∠C,∠ABD=30°,∠ADB+∠BDE=180°,
∴∠BDE=75°,∠DBC=75°,
在△BCD与△DEB中,
∴△BCD≌△DEB(AAS),
∴CD=BE=A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过点B作BE⊥AB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则AB=BE,∠E=∠C,由已知可得∠ABD=30°,∠ADB+∠BDE=180°,可推出∠BDE=75°,∠DBC=75°,可证得△BCD≌△DEB,得CD=BE=AB.
三、阶段三(较难)
21.(2019八上·湄潭期中)如图,OE,OF分别是AC,BD的垂直平分线,垂足分别为E,F,且AB=CD,∠ABD=120°,∠CDB=38°,求∠OBD的度数.
【答案】解:连接OA,OC,
∵OE,OF分别是AC,BD的垂直平分线,
∴OA=OC,OB=OD,
∵AB=CD,
∴△ABO≌△COD(SSS),
∴∠ABO=∠CDO,
设∠OBD=∠ODB=α,∠ABO=∠CDO=β,
∴α+β=120°,β﹣α=38°,
∴α=41°,
∴∠OBD=41°.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解析】【分析】连接OA,O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OA=OC,OB=OD,从而利用SSS证明△ABO≌△CO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ABO=∠CDO,设∠OBD=∠ODB=α,∠ABO=∠CDO=β,解方程组即可求出∠OBD.
22.(2019八下·襄城月考)如图,在四边形 中, 、 是对角线,已知 是等边三角形, , , ,求边 的长.
【答案】解:如图,将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CE,连接DE、AE、CE,
则△CDE是等边三角形.
∵△ABC和△CDE是等边三角形,
∴AC=BC,CD=CE=DE, ∠ACB=60°, ∠CDE=∠DCE=60°,
∴∠BCD=∠ACE,
∴△BCD≌△ACE,
∴AE=BD=5,
∵∠ADC=30°,
∴∠ADE=90°,
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DE= .
∴CD=4.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
【解析】【分析】以CD为边构造等边△CDE,则得到旋转型全等三角形,再根据勾股定理求解.
23.(2017·金华)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O(0,0),A(3,3 ),B(9,5 ),C(14,0).动点P与Q同时从O点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点P沿OC方向以1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点C运动,点Q沿折线OA AB BC运动,在OA,AB,BC上运动的速度分别为3, , (单位长度/秒)﹒当P,Q中的一点到达C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1)求AB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如图2,当点Q在AB上运动时,求△CPQ的面积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及S的最大值.
(3)在P,Q的运动过程中,若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四边形OABC的顶点,求相应的t值.
【答案】(1)解:把A(3,3 ),B(9,5 )代入y=kx+b,
得 ;解得: ;
∴y= x+2 ;
(2)解:在△PQC中,PC=14-t,PC边上的高线长为 ;

∴当t=5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
(3)解: a.当0<t≤2时,线段PQ的中垂线经过点C(如图1);
可得方程
解得:,(舍去),此时t=.
b.当2<t≤6时,线段PQ的中垂线经过点A(如图2)
可得方程,
解得:;(舍去),此时;
c.当6<t≤10时,
①线段PQ的中垂线经过点C(如图3)
可得方程14-t=25-;
解得:t=.
②线段PQ的中垂线经过点B(如图4)
可得方程;
解得,(舍去);
此时;
综上所述:t的值为,,,.
【知识点】一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AB方程即可。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关于t的二次三项式,再由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求出S的最大值即可。
(3)根据t的值分情况讨论,依题意列出不同的方程从而求出t的值。
24.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与BD,相交于点O,点E、F是直线AD上两动点,且AE=DF,CF所在直线与对角线BD所在直线交于点G,连接AG,直线AG交BE于点H.
(1)如图1,当点E、F在线段AD上时,①求证:∠DAG=∠DCG;②猜想AG与BE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2)如图2,在(1)条件下,连接HO,试说明HO平分∠BHG;
(3)当点E、F运动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其它条件不变,请将图形补充完整,并直接写出∠BHO的度数.
【答案】(1)①证明:∵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DA=DC,∠ADB=∠CDB=45°,
在△ADG和△CDG中

∴△ADG≌△CDG(SAS),
∴∠DAG=∠DCG;
②解:AG⊥BE.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DC,∠BAD=∠CDA=90°,
在△ABE和△DCF中

∴△ABE≌△DCF(SAS),
∴∠ABE=∠DCF,
∵∠DAG=∠DCG,
∴∠DAG=∠ABE,
∵∠DAG+∠BAG=90°,
∴∠ABE+∠BAG=90°,
∴∠AHB=90°,
∴AG⊥BE;
(2)解:由(1)可知AG⊥BE.
如答图1所示,过点O作OM⊥BE于点M,ON⊥AG于点N,则四边形OMHN为矩形.
∴∠MON=90°,
又∵OA⊥OB,
∴∠AON=∠BOM.
∵∠AON+∠OAN=90°,∠BOM+∠OBM=90°,
∴∠OAN=∠OBM.
在△AON与△BOM中,
∴△AON≌△BOM(AAS).
∴OM=ON,
∴矩形OMHN为正方形,
∴HO平分∠BHG.
(3)将图形补充完整,如答图2示,∠BHO=45°.
与(1)同理,可以证明AG⊥BE.
过点O作OM⊥BE于点M,ON⊥AG于点N,
与(2)同理,可以证明△AON≌△BOM,
可得OMHN为正方形,所以HO平分∠BHG,
∴∠BHO=45°.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①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DA=DC,∠ADB=∠CDB=45°,则可根据“SAS”证明△ADG≌△CDG,所以∠DAG=∠DCG;②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AB=DC,∠BAD=∠CDA=90°,根据“SAS”证明△ABE≌△DCF,则∠ABE=∠DCF,由于∠DAG=∠DCG,所以∠DAG=∠ABE,然后利用∠DAG+∠BAG=90°得到∠ABE+∠BAG=90°,于是可判断AG⊥BE;
(2)如答图1所示,过点O作OM⊥BE于点M,ON⊥AG于点N,证明△AON≌△BOM,可得四边形OMHN为正方形,因此HO平分∠BHG结论成立;
(3)如答图2所示,与(1)同理,可以证明AG⊥BE;过点O作OM⊥BE于点M,ON⊥AG于点N,构造全等三角形△AON≌△BOM,从而证明OMHN为正方形,所以HO平分∠BHG,即∠BHO=45°.
25.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45°,∠C=120°,AD= ,BC=4 ,求CD的长.
【答案】解:作AE⊥BC于点E,DF⊥BC于点F,则四边形AEFD是矩形,AE=DF,EF=AD= .
设AE=DF=x,
∵直角△ABE中,∠B=45°,
∴BE= = =x.
∵在直角△CDF中,∠DCF=180°﹣120°=60°,
∴CF= = = .
又∵EF=BC+CF﹣BE,
∴ =4 + x﹣x,
解得:x=4 .
在直角△CDF中,CD= = = = .
【知识点】梯形
【解析】【分析】作AE⊥BC于点E,DF⊥BC于点F,则四边形AEFD是矩形,在直角△ABE和直角△CDF中利用三角函数,可以用x表示出BE,CF,然后根据EF=BC+CF﹣BE列方程求得x的值,再在直角△CDF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CD的长.
26.(2020八下·侯马期末)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120°,点E是边AB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若AB=2 ,求PB+PE的最小值是多少?
【答案】解:如图,连接PD,B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对角线AC与BD互相垂直平分,
∴AC是BD的垂直平分线,
∴ ,
∴ ,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点D,P,E在同一直线上时,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等于线段DE的长,
即 的最小值为线段DE的长,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又∵点E是AB的中点,
∴ ,
∴在 中, ,
故 的最小值是3.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
【解析】【分析】 如图,连接PD,BD,根据菱形的性质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从而得出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点D,P,E在同一直线上时,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等于线段DE的长,根据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求出DE的长即可.
27.(2017八下·诸城期中)公园里有一块形如四边形ABCD的草地,测得BC=CD=20米,∠A=45°,∠B=∠C=120°,请求出这块草地面积.
【答案】解:连接BD,过C作CE⊥BD于E,如图所示:
∵BC=DC=20,∠ABC=∠BCD=120°,
∴∠1=∠2=30°,
∴∠ABD=90°.
∴CE= CD=10,
∴BE=10 ,
∵∠A=45°,
∴AB=BD=2BE=20 ,
∴S四边形ABCD=S△ABD+S△BCD=
= ×20 ×20 + ×20 ×10
=(600+100 )m2.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分析】易得∠CDB的度数,连接BD可得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作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利用∠CDB的正弦值可得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进而求得两个三角形的面积,让它们相加即可.
28.(2022八上·金华开学考)如图:
【问题背景】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点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60°,试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GD=BE,连结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 .
【探索延伸】
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点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BA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答案】【问题背景】EF=BE+FD
【探索延伸】结论EF=BE+DF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如图2,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
在△ABE和△ADG中,
∵,
∴△ABE≌△ADG(SAS),
∴AE=AG,∠BAE=∠DAG,
∵∠EAF=∠BAD,
∴∠GAF=∠DAG+∠DAF=∠BAE+∠DAF=∠BAD﹣∠EAF=∠EAF,
∴∠EAF=∠GAF,
在△AEF和△GAF中,
∵,
∴△AEF≌△AGF(SAS),
∴EF=FG,
∵FG=DG+DF=BE+FD,
∴EF=BE+F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四边形的综合
【解析】【解答】解:(1)【问题背景】:EF=BE+FD,理由如下:
如图1,延长FD到点G,使GD=BE,连结AG,
在△ABE和△ADG中,
∵,
∴△ABE≌△ADG(SAS),
∴AE=AG,∠BAE=∠DAG,
∵∠EAF=∠BAD,
∴∠GAF=∠DAG+∠DAF=∠BAE+∠DAF=∠BAD﹣∠EAF=∠EAF,
∴∠EAF=∠GAF,
在△AEF和△GAF中,
∵,
∴△AEF≌△AGF(SAS),
∴EF=FG,
∵FG=DG+DF=BE+FD,
∴EF=BE+FD.
故答案为EF=BE+FD;
【分析】(1)【问题背景】结论:EF=BE+FD. 如图1,延长FD到点G,使GD=BE,连结AG,利用“SAS”定理分别证出△ABE≌△ADG,△AEF≌△AGF,再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等量代换即可得结论;
(2)【探索延伸】结论EF=BE+DF仍然成立. 如图2,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同【问题背景】证明方法类似,证出△ABE≌△ADG,△AEF≌△AGF,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仍成立.
29.(2021九上·瓦房店月考)如图,四边形 和四边形 均为菱形,且 .点 在线段 上,已知 , ,且 ,连接 , ,求 的长.
【答案】解:连接 ,交 于点 ,
∵四边形 为菱形,
∴ , , 平分 ,
∵四边形 为菱形, ,
∴ ,
∴ ,
∵ , ,
∴ ,
∴ ,
即 ,
∴ ,

在菱形 中,
有 , , ,
∴ , ,
∴ ,
在 中,
有 ,
即 .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四边形的综合
【解析】【分析】先求出 , 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计算求解即可。
30.(2021八下·大连期中)四边形
是正方形,点E是边
上的点(与B、C不重合).点F在正方形外角
的平分线
上,且
.求证:

【答案】证明:在 上取一点M,使 ,连接 ,
过点A作 交 延长线于点K,过点E作 交 延长线于点N.
∴.
∵四边形 是正方形,
∴, ,
∴,
即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是 的平分线,
∴,
∴,
∴,
∴,
∴, .
在 和 中,
, ,

∴,
∴,
即 ,
∴,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四边形的综合
【解析】【分析】在上取一点M,使,连接,首先证明,证明出
,,再利用
得到
,再利用等量代换及角的运算可得

1 / 1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辅助线进阶训练——一般四边形的辅助线:连对角线、延长对边、作平行
一、阶段一(较易)
1.(2019八上·平遥月考)如图,在四边形 中, , , , , ,求 的长.
2.(2023八上·渭滨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B=90°,AB=4,BC=3,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3.(2021九上·文登期中)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AB=3,BC=2,tanA=,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4.(2022八下·剑阁期末)如图,四边形 是我县某校在校园一角开辟的一块四边形的“试验田”,经过测量得知 .求四边形 的面积.
5.(2022八下·荔湾期末)已如:如图,四边形中,,求四边形的面积.
6.(2022八下·微山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AB=5,BC=10,CD=8,∠BAD=9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7.(2022八下·铁岭期中)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8.(2022八下·金乡县月考)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2,CD=1,DA=3,∠ABC=9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9.(2019八上·安顺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4,BC=1,∠A=30°,∠B=90°,∠ADC=120°,求CD的长.
10.(2022八下·长汀期末)如图,四边形 中, , , , ,求 的度数.
二、阶段二(中等)
11.(2021九上·甘井子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C=90°,AB=AD,AE⊥BC,垂足为E,AE=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12.(2021八下·兰山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四条边上的中点分别为E、F、G、H,顺次连接EF、FG、GH、HE,得到四边形EFGH,当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并说明理由.
13.(2021八下·顺平期末)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已知AB⊥BC,AB⊥AD,AB=BC=2,CD.计算这个四边形的面积.
14.(2022八下·浦北月考)如图,在四边形中,,求的长.
15.(2021八上·台安月考)如图,四边形 中, , , ,M、N分别为AB、AD上的动点,且 .求证: .
16.(2019九上·西城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C=90°,AB=AD,AE⊥BC于E,若线段AE=5,BE=2,则S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多少?
17.(2020九上·银川期末)有一块如图所示的四边形空地,求此空地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
18.(2020八下·甘井子月考)四边形 中, , 平分 , , , ,求 的长.
19.(2017八下·濮阳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菱形绿地,其周长为40 m,∠ABC=120°,在其内部有一个四边形花坛EFGH,其四个顶点恰好在菱形ABCD各边的中点,现在准备在花坛中种植茉莉花,其单价为10元/m2,请问需投资金多少元?(结果保留整数)
20.(2019八上·港北期中)如图,在四边形 中, , .求证: .
三、阶段三(较难)
21.(2019八上·湄潭期中)如图,OE,OF分别是AC,BD的垂直平分线,垂足分别为E,F,且AB=CD,∠ABD=120°,∠CDB=38°,求∠OBD的度数.
22.(2019八下·襄城月考)如图,在四边形 中, 、 是对角线,已知 是等边三角形, , , ,求边 的长.
23.(2017·金华)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O(0,0),A(3,3 ),B(9,5 ),C(14,0).动点P与Q同时从O点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点P沿OC方向以1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点C运动,点Q沿折线OA AB BC运动,在OA,AB,BC上运动的速度分别为3, , (单位长度/秒)﹒当P,Q中的一点到达C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1)求AB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如图2,当点Q在AB上运动时,求△CPQ的面积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及S的最大值.
(3)在P,Q的运动过程中,若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四边形OABC的顶点,求相应的t值.
24.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与BD,相交于点O,点E、F是直线AD上两动点,且AE=DF,CF所在直线与对角线BD所在直线交于点G,连接AG,直线AG交BE于点H.
(1)如图1,当点E、F在线段AD上时,①求证:∠DAG=∠DCG;②猜想AG与BE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2)如图2,在(1)条件下,连接HO,试说明HO平分∠BHG;
(3)当点E、F运动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其它条件不变,请将图形补充完整,并直接写出∠BHO的度数.
25.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45°,∠C=120°,AD= ,BC=4 ,求CD的长.
26.(2020八下·侯马期末)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120°,点E是边AB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若AB=2 ,求PB+PE的最小值是多少?
27.(2017八下·诸城期中)公园里有一块形如四边形ABCD的草地,测得BC=CD=20米,∠A=45°,∠B=∠C=120°,请求出这块草地面积.
28.(2022八上·金华开学考)如图:
【问题背景】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点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60°,试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GD=BE,连结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 .
【探索延伸】
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点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BA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29.(2021九上·瓦房店月考)如图,四边形 和四边形 均为菱形,且 .点 在线段 上,已知 , ,且 ,连接 , ,求 的长.
30.(2021八下·大连期中)四边形
是正方形,点E是边
上的点(与B、C不重合).点F在正方形外角
的平分线
上,且
.求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解:如图,分别延长 、 ,延长线相交于点 .
∵ , ,
∴ .
又∵ ,
∴ ,即 ,
∴ 为等边三角形,
∴ .
∵ , ,
∴ ,
∴ ,
∴ ,即 的长为2.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延长AD和BC交于点E求出∠E的值,进而得出△CDE是等边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性质求出BE的长度,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解:连接AC,
∠B=90°,AB=4,BC=3,
CD=12,AD=13,

是直角三角形且,

.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分析】连接AC,由勾股定理可求出AC的值,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知△ACD是直角三角形且∠ACD=90°,然后根据S四边形ABCD=S△ABC+S△ACD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3.【答案】解:如图,延长AD、BC相交于点E,
∵∠B=90°,
∴,
∴,
∴CE=BE-BC=2, ,
∴,
又∵∠CDE=∠CDA=90°,
∴在Rt△CDE中,,
∴,
∴,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
【解析】【分析】延长AD、BC相交于点E,先求出,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E的长,再利用割补法可得,最后将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4.【答案】解:连接AC,如图,
在Rt△ABC中,AB=24m,BC=7m,
∴AC=,
在△ADC中,CD=15m,AD=20m,AC=25m,
∵,
∴△ADC为直角三角形,∠D=90°,
∴,
又∵,
∴,
答: 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234.
【知识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分析】连接AC,由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边长的平方和等于斜边边长的平方)求出AC,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条边边长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边长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证得△ADC为直角三角形,分别求出△ABC和△ADC的面积,即可求出四边形的面积.
5.【答案】解:如图,连接AC,

所以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知识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
【解析】【分析】连接AC,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最后利用三角的面积公式及割补法求出四边形的面积即可。
6.【答案】解:连接DB,
在Rt△ABD中,AD=,AB=5,∠BAD=90°,
∴,
∵BC=10,CD=8,
∴BC2=BD2+CD2,
∴∠BDC=90°,
∴S四边形ABCD=S△ABD+S△DCB==+24.
【知识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分析】连接DB,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BDC=90°,最后利用割补法求出四边形的面积即可。
7.【答案】解:延长交于点E,如图所示:
∵,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等腰直角三角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
【解析】【分析】延长交于点E, 易求,可得CE=CD=6,AB=AE=2,根据
进行计算即可.
8.【答案】解:连接AC,
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
∵CD=1,AD=3,AC=,
∴AC2+CD2=AD2,
∴∠ACD=90°,
∴四边形ABCD的面积:
S=S△ABC+S△ACD=AB×BC+×AC×CD=×2×2+×1×2=2+.
【知识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
【解析】【分析】连接AC,先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CD=90°,再利用割补法求出四边形的面积S=S△ABC+S△ACD=AB×BC+×AC×CD=×2×2+×1×2=2+即可。
9.【答案】解:延长AD、BC,两条延长线交于点E,
∵∠B=90°,∠A=30°
∴∠E=60°
∵∠ADC=120°
∴∠CDE=60°
∴△CDE是等边三角形
则CD=CE=DE
设CD=x,则CE=DE=x,AE=x+4,BE=x+1
∵ 在Rt△ABE中,∠A=30°
∴ x+4=2(x+1)
解得:x=2
∴CD=2.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分析】先根据图形无法直接求出CD的长度,所以只能延长AD,BC构成等边三角形DCE,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D的长度。
10.【答案】解:连接AC,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点】角的运算;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分析】连接AC,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的值,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C=45°,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知△ACD为直角三角形,且∠DAC=90°,然后根据∠BAD=∠BAC+∠DAC进行计算.
11.【答案】解:过A点作AF⊥CD交CD的延长线于F点,如图,
∵AE⊥BC,AF⊥CF,
∴∠AEC=∠CFA=90°,
而∠C=90°,
∴四边形AECF为矩形,
∴∠2+∠3=90°,
又∵∠BAD=90°,
∴∠1=∠3,
在△ABE和△ADF中,

∴△ABE≌△ADF(AAS),
∴AE=AF=3,S△ABE=S△ADF,
∴四边形AECF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
∴S四边形ABCD=S正方形AECF=32=9.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先求出 四边形AECF为矩形, 再利用AAS证明 △ABE≌△ADF ,最后求解即可。
12.【答案】解:当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满足互相垂直的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理由如下:
如图,连接AC、BD.
∵E、H分别是AB、AD中点,
∴EH∥BD,EH=BD,
同理FG∥BD,FG=BD,
∴EH∥FG,EH=FG,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E、F、G、H分别为四边形ABCD四条边上的中点,
∴EH∥BD,HG∥AC,
∵AC⊥BD,
∴EH⊥HG,
又∵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EFGH是矩形.
【知识点】中点四边形
【解析】【分析】连接AC、BD,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得EH∥FG,EH=FG,证明出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EH⊥HG可证明平行四边形EFGH是矩形。
13.【答案】解:如图,过点C作,
AB⊥BC,AB⊥AD,
四边形是矩形,
AB=BC,
四边形是正方形,

CD,
在中,


四边形.
【知识点】勾股定理;四边形的综合
【解析】【分析】过点C作,先证出四边形是矩形,推出四边形是正方形,利用勾股定理得出DE的值,得出AD的值,再代入计算即可。
14.【答案】解:延长相交于点,
中,
中,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解析】【分析】延长AD、BC相交于点E,根据内角和定理可得∠E的度数,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D=2CD=8,由BE=BC+CE可求出BE,设AB=x,则AE=2x,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x的值,即为AB的长.
15.【答案】证明:延长 至点 ,使得 ,连接 ,
四边形 中, , ,

在 和 中,


, ,
, ,


在 和 中,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延长 至点 ,使得 ,连接 ,根据同校的补角相等得出,根据SAS证明 ,则 , ,进而证明 ,根据SAS证明 ,得出ME=MN,则 .
16.【答案】解:作DF⊥AE于点F,如图,
∵∠DAF+∠BAE=90°,∠BAE+∠B=90°,
∴∠DAF=∠B,
在△ABE和△DAF中,

∴△ABE≌△DAF(AAS),
∴AF=BE=2,DF=EC=AE=5
∵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ABE面积、△DAF面积、矩形CDFE面积之和,
∴S四边形ABCD= = ,
答: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25.
【知识点】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 作DF⊥AE于点F,如图, 根据AAS可证△ABE≌△DAF,可得AF=BE=2,DF=EC=AE=5,由于四边形ABCD的面积=△ABE面积+△DAF面积+矩形CDFE面积,据此进行计算即可.
17.【答案】解:如图,连接BD,过D点作DE⊥AB于E,过B点作BF⊥CD于F.


∴ ,
=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
【解析】【分析】把所给四边形构建成几个直角三角形,利用求和的方法来求面积即可.
18.【答案】解:延长CB分别交DE、DA的延长线于点H点和G点,如图:
∵ 平分 ,
∴∠ADE=∠HDC,
∵ ,∠DAE=90°,
∴∠DHC=90°,
∴△CDG是等腰三角形,
∴ ,
∵∠BEH=∠DEA,∠DAE=∠BAG,
∴∠ADE=∠GBA,
在△BGA和△DEA中
∵ ,
∴△BGA △DEA,
∴ ,
∴ ,
∴ .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由DE平分∠CDA,∠C=∠AED可得∠DHC=90°,可得△CDG是等腰三角形, ,再证明△BGA △DEA,可得 , ,利用勾股定理得DE=10.
19.【答案】解:连接BD,AC,
∵菱形ABCD的周长为40 m,
∴菱形ABCD的边长为10 m,
∵∠ABC=120°,
∴△ABD,△BCD是等边三角形,
∴对角线BD=10 m,AC=10 m,
∵E,F,G,H是菱形ABCD各边的中点,
∴四边形EFGH是矩形,矩形的边长分别为5 m,5 m,
∴矩形EFGH的面积为5 ×5 =50 (m2),即需投资金为50 ×10=500 ≈866(元).
答:需投资金为866元.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中点四边形
【解析】【分析】连接BD,AC,由菱形ABCD的周长求出边长,再由∠ABC的度数确定出三角形ABD与三角形BCD都为等边三角形,进而求出BD与AC的长,由E、F、G、H分别为中点确定出四边形EFGH为矩形,求出矩形边长,进而求出矩形面积,求出所求即可.
20.【答案】解:B作BE⊥AB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则AB=BE,∠E=∠A,
∵ , ,
∴∠E=∠C,∠ABD=30°,∠ADB+∠BDE=180°,
∴∠BDE=75°,∠DBC=75°,
在△BCD与△DEB中,
∴△BCD≌△DEB(AAS),
∴CD=BE=A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过点B作BE⊥AB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则AB=BE,∠E=∠C,由已知可得∠ABD=30°,∠ADB+∠BDE=180°,可推出∠BDE=75°,∠DBC=75°,可证得△BCD≌△DEB,得CD=BE=AB.
21.【答案】解:连接OA,OC,
∵OE,OF分别是AC,BD的垂直平分线,
∴OA=OC,OB=OD,
∵AB=CD,
∴△ABO≌△COD(SSS),
∴∠ABO=∠CDO,
设∠OBD=∠ODB=α,∠ABO=∠CDO=β,
∴α+β=120°,β﹣α=38°,
∴α=41°,
∴∠OBD=41°.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解析】【分析】连接OA,O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OA=OC,OB=OD,从而利用SSS证明△ABO≌△CO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ABO=∠CDO,设∠OBD=∠ODB=α,∠ABO=∠CDO=β,解方程组即可求出∠OBD.
22.【答案】解:如图,将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CE,连接DE、AE、CE,
则△CDE是等边三角形.
∵△ABC和△CDE是等边三角形,
∴AC=BC,CD=CE=DE, ∠ACB=60°, ∠CDE=∠DCE=60°,
∴∠BCD=∠ACE,
∴△BCD≌△ACE,
∴AE=BD=5,
∵∠ADC=30°,
∴∠ADE=90°,
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DE= .
∴CD=4.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
【解析】【分析】以CD为边构造等边△CDE,则得到旋转型全等三角形,再根据勾股定理求解.
23.【答案】(1)解:把A(3,3 ),B(9,5 )代入y=kx+b,
得 ;解得: ;
∴y= x+2 ;
(2)解:在△PQC中,PC=14-t,PC边上的高线长为 ;

∴当t=5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
(3)解: a.当0<t≤2时,线段PQ的中垂线经过点C(如图1);
可得方程
解得:,(舍去),此时t=.
b.当2<t≤6时,线段PQ的中垂线经过点A(如图2)
可得方程,
解得:;(舍去),此时;
c.当6<t≤10时,
①线段PQ的中垂线经过点C(如图3)
可得方程14-t=25-;
解得:t=.
②线段PQ的中垂线经过点B(如图4)
可得方程;
解得,(舍去);
此时;
综上所述:t的值为,,,.
【知识点】一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AB方程即可。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关于t的二次三项式,再由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求出S的最大值即可。
(3)根据t的值分情况讨论,依题意列出不同的方程从而求出t的值。
24.【答案】(1)①证明:∵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DA=DC,∠ADB=∠CDB=45°,
在△ADG和△CDG中

∴△ADG≌△CDG(SAS),
∴∠DAG=∠DCG;
②解:AG⊥BE.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DC,∠BAD=∠CDA=90°,
在△ABE和△DCF中

∴△ABE≌△DCF(SAS),
∴∠ABE=∠DCF,
∵∠DAG=∠DCG,
∴∠DAG=∠ABE,
∵∠DAG+∠BAG=90°,
∴∠ABE+∠BAG=90°,
∴∠AHB=90°,
∴AG⊥BE;
(2)解:由(1)可知AG⊥BE.
如答图1所示,过点O作OM⊥BE于点M,ON⊥AG于点N,则四边形OMHN为矩形.
∴∠MON=90°,
又∵OA⊥OB,
∴∠AON=∠BOM.
∵∠AON+∠OAN=90°,∠BOM+∠OBM=90°,
∴∠OAN=∠OBM.
在△AON与△BOM中,
∴△AON≌△BOM(AAS).
∴OM=ON,
∴矩形OMHN为正方形,
∴HO平分∠BHG.
(3)将图形补充完整,如答图2示,∠BHO=45°.
与(1)同理,可以证明AG⊥BE.
过点O作OM⊥BE于点M,ON⊥AG于点N,
与(2)同理,可以证明△AON≌△BOM,
可得OMHN为正方形,所以HO平分∠BHG,
∴∠BHO=45°.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①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DA=DC,∠ADB=∠CDB=45°,则可根据“SAS”证明△ADG≌△CDG,所以∠DAG=∠DCG;②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AB=DC,∠BAD=∠CDA=90°,根据“SAS”证明△ABE≌△DCF,则∠ABE=∠DCF,由于∠DAG=∠DCG,所以∠DAG=∠ABE,然后利用∠DAG+∠BAG=90°得到∠ABE+∠BAG=90°,于是可判断AG⊥BE;
(2)如答图1所示,过点O作OM⊥BE于点M,ON⊥AG于点N,证明△AON≌△BOM,可得四边形OMHN为正方形,因此HO平分∠BHG结论成立;
(3)如答图2所示,与(1)同理,可以证明AG⊥BE;过点O作OM⊥BE于点M,ON⊥AG于点N,构造全等三角形△AON≌△BOM,从而证明OMHN为正方形,所以HO平分∠BHG,即∠BHO=45°.
25.【答案】解:作AE⊥BC于点E,DF⊥BC于点F,则四边形AEFD是矩形,AE=DF,EF=AD= .
设AE=DF=x,
∵直角△ABE中,∠B=45°,
∴BE= = =x.
∵在直角△CDF中,∠DCF=180°﹣120°=60°,
∴CF= = = .
又∵EF=BC+CF﹣BE,
∴ =4 + x﹣x,
解得:x=4 .
在直角△CDF中,CD= = = = .
【知识点】梯形
【解析】【分析】作AE⊥BC于点E,DF⊥BC于点F,则四边形AEFD是矩形,在直角△ABE和直角△CDF中利用三角函数,可以用x表示出BE,CF,然后根据EF=BC+CF﹣BE列方程求得x的值,再在直角△CDF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CD的长.
26.【答案】解:如图,连接PD,B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对角线AC与BD互相垂直平分,
∴AC是BD的垂直平分线,
∴ ,
∴ ,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点D,P,E在同一直线上时,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等于线段DE的长,
即 的最小值为线段DE的长,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又∵点E是AB的中点,
∴ ,
∴在 中, ,
故 的最小值是3.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
【解析】【分析】 如图,连接PD,BD,根据菱形的性质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从而得出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点D,P,E在同一直线上时,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等于线段DE的长,根据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求出DE的长即可.
27.【答案】解:连接BD,过C作CE⊥BD于E,如图所示:
∵BC=DC=20,∠ABC=∠BCD=120°,
∴∠1=∠2=30°,
∴∠ABD=90°.
∴CE= CD=10,
∴BE=10 ,
∵∠A=45°,
∴AB=BD=2BE=20 ,
∴S四边形ABCD=S△ABD+S△BCD=
= ×20 ×20 + ×20 ×10
=(600+100 )m2.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分析】易得∠CDB的度数,连接BD可得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作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利用∠CDB的正弦值可得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进而求得两个三角形的面积,让它们相加即可.
28.【答案】【问题背景】EF=BE+FD
【探索延伸】结论EF=BE+DF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如图2,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
在△ABE和△ADG中,
∵,
∴△ABE≌△ADG(SAS),
∴AE=AG,∠BAE=∠DAG,
∵∠EAF=∠BAD,
∴∠GAF=∠DAG+∠DAF=∠BAE+∠DAF=∠BAD﹣∠EAF=∠EAF,
∴∠EAF=∠GAF,
在△AEF和△GAF中,
∵,
∴△AEF≌△AGF(SAS),
∴EF=FG,
∵FG=DG+DF=BE+FD,
∴EF=BE+F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四边形的综合
【解析】【解答】解:(1)【问题背景】:EF=BE+FD,理由如下:
如图1,延长FD到点G,使GD=BE,连结AG,
在△ABE和△ADG中,
∵,
∴△ABE≌△ADG(SAS),
∴AE=AG,∠BAE=∠DAG,
∵∠EAF=∠BAD,
∴∠GAF=∠DAG+∠DAF=∠BAE+∠DAF=∠BAD﹣∠EAF=∠EAF,
∴∠EAF=∠GAF,
在△AEF和△GAF中,
∵,
∴△AEF≌△AGF(SAS),
∴EF=FG,
∵FG=DG+DF=BE+FD,
∴EF=BE+FD.
故答案为EF=BE+FD;
【分析】(1)【问题背景】结论:EF=BE+FD. 如图1,延长FD到点G,使GD=BE,连结AG,利用“SAS”定理分别证出△ABE≌△ADG,△AEF≌△AGF,再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等量代换即可得结论;
(2)【探索延伸】结论EF=BE+DF仍然成立. 如图2,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同【问题背景】证明方法类似,证出△ABE≌△ADG,△AEF≌△AGF,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仍成立.
29.【答案】解:连接 ,交 于点 ,
∵四边形 为菱形,
∴ , , 平分 ,
∵四边形 为菱形, ,
∴ ,
∴ ,
∵ , ,
∴ ,
∴ ,
即 ,
∴ ,

在菱形 中,
有 , , ,
∴ , ,
∴ ,
在 中,
有 ,
即 .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四边形的综合
【解析】【分析】先求出 , 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计算求解即可。
30.【答案】证明:在 上取一点M,使 ,连接 ,
过点A作 交 延长线于点K,过点E作 交 延长线于点N.
∴.
∵四边形 是正方形,
∴, ,
∴,
即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是 的平分线,
∴,
∴,
∴,
∴,
∴, .
在 和 中,
, ,

∴,
∴,
即 ,
∴,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四边形的综合
【解析】【分析】在上取一点M,使,连接,首先证明,证明出
,,再利用
得到
,再利用等量代换及角的运算可得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