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1595年以后,荷兰民间陆续成立了一批以东印度贸易为重点的公司。1602年,这些公司在政府主持下逐渐合并为联合公司,并获得议会授权,拥有组织佣兵、发行货币、与其他国家签订条约、对占领区实行殖民统治等权力。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演变( )
A.折射出荷兰工业资本急需开拓海外市场 B.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的诞生和发展
C.体现了国家意志与商业利益的相互结合 D.反映了自由主义思想在荷兰的传播
2.如表是部分国家和地区革命运动。据此可知
1789年 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点燃了全国革命的熊火
1791年 杜桑.卢维杜尔领导黑人奴隶在海地发动武装起义
1820年 西班牙国内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1826年 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实现了独立
A.东西方的革命运动遥相呼应
B.拉美各国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
C.国际环境利于拉美独立运动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3.如图是16—19世纪美洲人口构成的变化。其中美洲土著人口的变化( )
A.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建立殖民统治 B.导致美洲纳入到世界市场
C.促进了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D.促使东方迅速从属于西方
4.拉丁美洲,曾经长期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从18世纪末期开始,拉美也开始了此起彼伏的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拉美独立运动期间,对其有利的国际因素是( )
A.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利配合 B.欧洲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
C.拉丁美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D.启蒙思想的动员
5.下图是某论文提纲,据此判断,该论文研究的时代是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2、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 3、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A.18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6.一位历史学家曾评论说:“1603-1660年的对外贸易与殖民地关系密切。商人在树立英国国旗,而不是仅仅跟随国旗走,他们在已知世界的大部分地方前进,定居或建立殖民地。”下列解读正确的是,此时期英国
A.成为了“世界工厂”
B.建立起“日不落帝国”
C.商人主导国家决策
D.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
7.经过三个多月的激烈争吵,1885年2月26日这一天,英、法、德、比等15个国家代表参加的、由俾斯麦召开的柏林国际会议收场。这次会议的召开旨在( )
A.解决国际工人运动 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镇压亚洲民族运动 D.协调对非洲的瓜分
8.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在经济方面形成完整的“世界史”的标志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9.如图所示为1884年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
A.非洲被瓜分完毕 B.法国人侵阿尔及利亚
C.柏林会议的召开 D.埃塞俄比亚击败意军
10.麦哲伦船队记事官安东尼奥.皮卡费塔在其日记中写道:“这个岛上的全部居民和别的岛上的一些居民都接受了洗礼。我们在邻近的一个岛上放火烧毁了一个村庄,原因是那里的居民不服从于当地的统治者也不服从于我们。”这一事件反映出( )
A.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相生相成 B.开辟市场是新航路开辟的实质
C.传教是近代西方航海的主要动因 D.大航海时代以经济需求为驱动
11.《亚洲的觉醒》一文评价道;“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文中的“新阶段”的含义是( )
A.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B.帝国主义的统治体系受到冲击
C.马克思主义政党普遍建立 D.第一次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12.下面是英国1450 —1529年粮食与羊毛等价格指数变化表。据表中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
时间 粮食平均价格指数 羊毛平均价格指数 羊毛和毛纺织品出口价格指数
1450-1459 100 100 100
1460-1469 101 132 98
1470-1479 95 121 —
1480-1489 116 138 130
1490 — 1499 99 117 128
1500-1509 114 113 158
1510—1519 117 145 168
1520—1529 157 135 155
A.农业技术取得较大进步 B.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C.国内资本原始积累减少 D.海外殖民地广阔
13.《棉的全球史》写道:“18世纪末一名欧洲妇女纺出的纱线在印度要300人才能完成;到19世纪初,印度从棉产品的生产国变为购买国。”英国的蒸汽机和科学彻底摧毁了印度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这反映了( )
A.英国的工业革命已基本完成 B.印度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工业革命对印度原料的依赖 D.客观上推动印度向近代转型
14.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记载:“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另一个是重建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根据材料可知( )
A.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对印度来说是灾难
B.亚洲被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
C.英国的殖民统治激起了印度全人民的反抗
D.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具有双重性
15.16世纪,西班牙政府规定,其拉美殖民地只许同宗主国贸易,不能同任何国家进行贸易,而且这个贸易只能由王室授予的少数商人来垄断。西班牙这样做的目的
A.为工业革命积累原料资金 B.保护殖民地的利益
C.保障西班牙海外殖民优势 D.加大资本原始积累
16.东印度公司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前后两阶段,前阶段主要以垄断性海外贸易为主,缔造了商业资本攫取超额利润的传奇,完成了商业资本股份化组织形态塑造。后阶段主要以战争、殖民,阴谋等无耻、卑鄙而血腥的手段结合商业工具,在印度大陆和远东地区,疯狂攫取广泛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下列各项中,对东印度公司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 B.成立之初即拥有着军事特权
C.后期演变为单纯的政治组织 D.是殖民美洲大陆的主要力量
17.在美国纽约市中心,有一块很大的石碑,上面记载着纽约市起源的情况。从碑记中我们可以知道最初建立这个城市的是( )
A.西班牙人 B.葡萄牙人 C.荷兰人 D.英国人
18.下表是《英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市场的地域分布》(单位:%)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英国工业品的出口范围日趋狭窄 B.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
C.欧洲仍然是英国出口的主要市场 D.英国逐渐失去了工业垄断的地位
19.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殖民者)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该现象( )
A.促进非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 B.加快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C.催生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 D.标志着西方殖民体系的建立
20.19世纪70年代以前,欧洲殖民国家只侵占了10%左右的非洲土地;19世纪晚期,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深入非洲腹地探险的进行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欧洲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 D.1884年柏林会议的召开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自古以来就是波利尼西亚人的故乡。这里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约1000多年前,波利尼西亚人迁移到夏威夷群岛,岛上开始有居民。约在1782年间,一个名叫卡梅哈梅哈的首长逐步统一夏威夷,成立夏威夷王国。这时,已有上百艘英、美的商船和形形色色的冒险家来到夏威夷。1893年,一批美国商人在美国领事和军舰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丽奥卡拉尼女王的统治,成立“夏威夷共和国”临时政府。1900年4月30日,美国政府宣布夏威夷并入美国,成为美国一个准州。1959年,夏威夷成为美国第50个州。
——摘编自李秀艳《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吞并夏威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吞并夏威夷的主要经过。
22.疫病、医学与殖民。
霍乱被称作“19世纪的世界病”,最初是印度的地方性疫病,其后才成为世界性疫病。而霍乱时期的印度也见证了殖民政权的逐步确立。
材料一 柴明达尔制度和莱特瓦尔制度(注:殖民政府在当地推行的两种土地制度),再加上盐税,同印度的气候结合到一起,就为霍乱这种毁灭性的灾难的流行造成了适宜的环境,这种灾难正在由印度向西方世界猛扑。
——1854年马克思在伦敦写给恩格斯的信
印度的朝圣活动是所有导致霍乱流行和传播的原因中最强大的原因。
——1866年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的国际卫生会议报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人认为霍乱的流行和传播的原因。
材料二 我们采用四阶段疗法,大体是与阿育吠陀医学疗法(注:印度本土疗法)无异,如果手头有些药物不易使用时,可以用当地的药物取而代之,比如印度医生普遍使用的胡椒和其他香料熬制而成的汤剂。
——孟加拉医学委员会发布通告(1817年9月)
霍乱一爆发,他们就祈祷,或是用原本的办法治疗,不过近来发现这些无济于事后,所有人开始抛弃宗教偏见,求助于欧洲医生。
——加尔各答医疗机构医生安斯利(1831年)
(2)根据材料二,概括治疗霍乱的手段变化。
材料三 1856年—1900年英国殖民政府的相应措施表(部分)
1856年 对印度各地区水井改造运输设施,运送过来的水会先经过过滤再安排专人运送。
1858年 制定了改造印度各地厕所的标准,并雇佣专门的厕所清洁工在此工作。
1859年 开始重新规划印度军营驻地,让所有的英国士兵驻扎在环境较好、空气流通并远离印度民众的地势较高处。
1864年 改造军团营地医院,确保英国军团每个营地医院至少有三名外科医生和多位医护人员,印度士兵营地医院安排一位外科医生。
1870年 向英国和印度社会公开招募印度医疗勤务支援,候选人需接受过西方专业医学教育训练,并在印度各地成立医学院。
1880年 印度各地开始效仿英国的医疗卫生法案,通过了规范本土医疗行业的相关法案。
1893年 给一万名英国士兵和印度士兵接种了霍乱疫苗。
1898年 在伦敦成立委员会,专门进行防治工作,成立热带医学院专门研究关于霍乱等疫病,并在英国设立专门培训学校对殖民地医生进行培训教育。
(3)根据材料三,归纳英国殖民政府为了应对疫病采取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疫病、医学与英国殖民三者关系的看法。
23.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
材料一 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的冒险远航、殖民征讨和对殖民地的统治,都由封建王室直接控制。在移民队伍的组成上,商人、贵族、教士三位一体。在殖民地,由国王任命封建贵族充任各殖民地的总督和都督,执掌军事、民政和司法大权。在土地制度方面,所有占领的土地被宣布为王室所有,由国王分封给殖民者和教会。在工商业政策方面,奉行“重金主义”(重商主义的早期形式)政策,使用奴隶开采银矿,掠夺大量金银财富。
——摘编自艾周昌等《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材料二 从1813年印度被迫接受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后,英国的棉纱、棉布等大量机器工业品涌入印度沉重打击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特别是棉纺织业。在盂加拉,号称“印度的曼彻斯特”的达卡城人口曾经到过15万人。到1840年前后,只剩下3万至4万人了。英国的工业品不仅摧毁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还打击了农村手工业,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使印度自给自足的村庄变成了生产鸦片、棉花和其他原料用以换取英国货物的农场。这样,由英国生产工业品,由印度负责生产原料的国际分工形成了。这种演变过程在其他落后国家相续发生。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1)阅读材料一,概括葡萄牙、西班牙殖民扩张的特点。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在殖民扩张方式上有何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对印度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材料三 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真的从其酣眠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万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
——摘编自爱德华·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考查欧洲商业革命。根据材料可知,东印度公司作为一个商业公司,在政府扶持下拥有了公司所不能拥有的政治权力,这反映出当时该公司既是经济利益的代表,也是政府意志的代表,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荷兰为商业资本主义,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垄断资本主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排除B项;自由主义思想尚未兴起,此时为重商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789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点燃了全国革命的熊火;1820年,西班牙国内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美的殖民统治,1820年西班牙爆发国内革命,削弱了西班牙在拉美的统治,国际环境有利于拉美独立运动,故C正确;18世纪末19世纪初,东西方的革命还没有遥相呼应,故A错误;拉美各国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说法太绝对,故B错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是二战后,故D错误。
3.A
【详解】根据图表信息可知,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美洲土著人口下降,这既减少了土著对殖民者的抵抗,也使得欧洲殖民者开启了黑奴贸易,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建立殖民统治,A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导致美洲纳入到世界市场,排除B项;美洲土著人口的变化与促进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没有必然关系,排除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美独立运动时期,法国大革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为拉美独立运动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斗争环境,B项正确;拉美独立运动时期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完成,排除A项;民族意识觉醒及启蒙运动的动员均属于内部因素,不属于国际因素,排除CD项。故选B项。
5.D
【详解】依据材料“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可知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D项正确;其余三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6.D
【详解】材料“1603-1660年”“对外贸易与殖民地关系密切”反映了英国商人需要海外市场,推动了英国政府殖民扩张,从而促进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故D项正确;A项是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出现的,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是18世纪下半叶确立的,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材料强调商业力量在对外扩张中的作用,没有体现出商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故C项排除。
【点睛】“1603-1660年”是关键的时间信息。
7.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85年的柏林会议主要是由德国首相俾斯麦主持的、西方列强参与瓜分非洲的会议,D项正确;柏林会议是与瓜分非洲有关,不是解决国际工人运动,排除A项;柏林会议是为了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对非洲的瓜分,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排除B项;材料是非洲被瓜分,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材料“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说明之前世界的各个地区是分散孤立的,世界不是一个整体,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故D项说法正确;新航路的开辟才开始将世界连接在一起,与题中的程度不符,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工业革命之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联系尚未牢固,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第三次科技革命则已经到了二战之后,完整的“世界史”在此之前已经出现,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
9.C
【详解】柏林会议是由德国首相俾斯麦主持、于1884年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的列强瓜分非洲的会议,符合漫画寓意,故答案为C项;非洲被瓜分完毕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A项;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是在1830年,排除B项;埃塞俄比亚击败意军是在1896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新航路的开辟。根据材料“这个岛上的全部居民和别的岛上的一些居民都接受了洗礼。我们在邻近的一个岛上放火烧毁了一个村庄,原因是那里的居民不服从于当地的统治者也不服从于我们。”可知,麦哲伦船队在航行到某地时,强迫当地的居民信仰基督教,要求当地居民服从当地统治者和船队的统治,这表明麦哲伦船队的航行一方面进行地理探险,一方面加强了对探险地区的控制,即地理发现与殖民扩张相生相成,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而不是开辟市场,排除B项;传教并不是近代西方航海的主要动因,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大航海时代以经济需求为驱动”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本题考查亚洲觉醒。亚洲民族民主运动冲击了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统治,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冲击了帝国主义国在其国内的统治,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冲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体系,B项正确;亚洲觉醒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排除A项;亚洲觉醒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排除C项;D项是指巴黎公社,与亚洲觉醒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知,1450~1519年间,英国的羊毛价格和毛纺织品出口价格指数浮动较粮食平均价格指数明显上升,1520~1529年间两项指数基本持平,结合所学可知,在大多数时间里,圈地养羊生产毛纺织品相较于种植粮食能获得更多收入,养羊利润高于传统农业,由此引发了贵族圈占土地养羊,即“圈地运动”,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业技术的进步,排除A项;“圈地运动”属于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海外殖民地是否广阔,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根据材料“英国的蒸汽机和科学彻底摧毁了印度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可知,英国的棉布倾销冲击了印度传统的经济体制,使得印度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项正确;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英国工业革命对印度原料的依赖,排除C项;D项在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排除。故选B项。
14.D
【详解】根据“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另一个是重建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可知,材料认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具有破坏和重建双重性影响,D项正确;材料认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具有破坏和重建双重性影响,A项只提到一个方面,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亚洲被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印度全人民的反抗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由材料“其拉美殖民地只允许同宗主国贸易,不能同任何国家进行贸易”可知,西班牙想要保障自己在海外殖民地的优势地位,以使殖民地的财富只能流向西班牙,故选C;发生工业革命的是英国,而非西班牙,因此为工业革命的发生积累原料资金的说法无从谈起,排除A;西班牙这么做不是保护殖民地,而是保护自己在殖民地的统治,排除B;西班牙从殖民地掠夺回的资金多用于购买奢侈品,它并不注重对资本的原始积累,因此后来才逐步走向衰落,排除D。
16.A
【详解】根据材料“前阶段主要以垄断性海外贸易为主,缔造了商业资本攫取超额利润的传奇,完成了商业资本股份化组织形态塑造”可知,东印度公司的演变发展体现了它是一种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A项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体现了东印度公司是一种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排除B项;东印度公司依然是垄断性的商业公司,兼具经济性和政治性,没有演变为单纯的政治组织,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7.C
【详解】纽约最初是荷兰的殖民地,被称为新航姆斯特丹,后被英国人夺取,改名为纽约,C项正确;A和B不是最初建立纽约国家,排除;D是从荷兰夺取之后改名的国家,排除。故选C项。
18.B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英国的工业制成品输往非洲、近东、亚洲、澳洲和拉美,在1699—1701年占3.1%,到1854—1856年占比43.0%,结合所学可知亚非拉地区很多都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工业品在当地占比逐步增多,表明当地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故选B;从材料不能判断出出口范围日趋狭窄,A错误;从1702—1774年开始欧洲就不是英国出口的主要市场,C错误;D从材料不能得出,排除。
19.B
【详解】据材料及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进行三角贸易,三角贸易推动资本原始积累,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项正确;材料强调新航路开辟后的三角贸易阻碍非洲生产力发展,而非促进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三角贸易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项;依所学,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三角贸易推动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排除C项;依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
20.B
【详解】结合时间“19世纪晚期”,此时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列强需要更多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投资场所,因而加强了对非洲的侵略扩张。B项正确;欧洲殖民国家深入非洲腹地探险的进行,与非洲的殖民程度加深,殖民范围扩大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欧洲大国实力变化与题干没有联系,排除C项;1884年柏林会议名义上是解决刚果河流域的归属问题,但实际上讨论的更多的是列强瓜分非洲的一般原则。不属于非洲被瓜分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21.(1)原因:夏威夷王国战略地位重要;夏威夷王国相对弱小;到达夏威夷的美国一些冒险家、商人和美国军舰配合。
(2)主要经过:1893年通过政变推翻夏威夷王国的统治,成立夏威夷共和国临时政府;1900宣布夏威夷并入美国,成为一个准州;1959年正式吞并。
【详解】(1)原因:根据“物产丰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得出夏威夷王国战略地位重要;根据“英、美的商船和形形色色的冒险家来到夏威夷”“一批美国商人在美国领事和军舰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得出到达夏威夷的美国一些冒险家、商人和美国军舰配合;还可从夏威夷王国相对弱小等分析总结。
(2)主要经过:根据“1893年……推翻丽奥卡拉尼女王的统治,成立‘夏威夷共和国’临时政府”得出1893年通过政变推翻夏威夷王国的统治,成立夏威夷共和国临时政府;根据“1900年4月30日,美国政府宣布夏威夷并入美国,成为美国一个准州”得出1900宣布夏威夷并入美国,成为一个准州;根据“1959年正式吞并”得出1959年正式吞并。
22.(1)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气候以及宗教传统朝圣活动导致的人口聚集。
(2)从原本借助印度本土医学治疗,到西方医学主导。
(3)改善供水运输设施;妥善处理排泄物(处理厕所卫生)规划驻地;改造营地医院;接种疫苗;成立相关研究机构;对医生进行培训;立法规范医疗行业等。
(4)疫病催生了医学的发展,进而诞生了防范的疫苗,也抑制了疫病的进一步扩散。海外殖民与帝国扩张造成殖民地疫病大规模流行,对社会造成严重破坏;而疫病的流行传播也为殖民者不断干预与控制当地社会提供了合理借口。殖民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医疗改革措施,逐渐在殖民地建立了现代医学卫生制度,也推动了医学的更新,同时通过医学教育制度等手段逐渐确立并促进西方医学的霸权与垄断地位。但殖民医疗服务主要以殖民者的健康为优先考虑目标,更多的是出于巩固殖民统治的目的。在疫病横行背景下催生的殖民医疗服务成为了殖民国家正当化与合理化殖民统治的重要手段。
【详解】(1)根据材料“柴明达尔制度和莱特瓦尔制度(注:殖民政府在当地推行的两种土地制度),再加上盐税,同印度的气候结合到一起,就为霍乱这种毁灭性的灾难的流行造成了适宜的环境”“印度的朝圣活动是所有导致霍乱流行和传播的原因中最强大的原因”可知,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气候以及宗教传统朝圣活动导致的人口聚集。
(2)根据材料“大体是与阿育吠陀医学疗法(注:印度本土疗法)无异,如果手头有些药物不易使用时,可以用当地的药物取而代之,比如印度医生普遍使用的胡椒和其他香料熬制而成的汤剂”“所有人开始抛弃宗教偏见,求助于欧洲医生”可知,从原本借助印度本土医学治疗,到西方医学主导。
(3)根据材料“对印度各地区水井改造运输设施,运送过来的水会先经过过滤再安排专人运送”可知,改善供水运输设施;根据材料“制定了改造印度各地厕所的标准,并雇佣专门的厕所清洁工在此工作”可知,妥善处理排泄物(处理厕所卫生);根据材料“开始重新规划印度军营驻地,让所有的英国士兵驻扎在环境较好、空气流通并远离印度民众的地势较高处”可知,规划驻地;根据材料“改造军团营地医院,确保英国军团每个营地医院至少有三名外科医生和多位医护人员,印度士兵营地医院安排一位外科医生”可知,改造营地医院;根据材料“给一万名英国士兵和印度士兵接种了霍乱疫苗”可知,接种疫苗;根据材料“在伦敦成立委员会,专门进行防治工作,成立热带医学院专门研究关于霍乱等疫病”可知,成立相关研究机构;根据材料“向英国和印度社会公开招募印度医疗勤务支援,候选人需接受过西方专业医学教育训练”“并在英国设立专门培训学校对殖民地医生进行培训教育”可知,对医生进行培训;根据材料“印度各地开始效仿英国的医疗卫生法案,通过了规范本土医疗行业的相关法案”可知,立法规范医疗行业等。
(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疫病对医学的推动作用、英国殖民活动对疫病流行和防治的影响、殖民医疗服务的目的和本质等方面谈对疫病、医学与英国殖民三者关系的看法。
23.(1)特点:在王室主导下对殖民地实行直接控制,带有浓厚的封建和半封建色影:掠夺的财富未转化为资本,导致两国不久走向衰落。
变化;从直接的殖民掠夺为主到商品输出为主。
影响;打破了印度传统的经济结构。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甩想观仑,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印度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也给印度人民带来了灾难。
(2)表现;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原因:20世纪初,伊朗、中国等东方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民族资产阶象壮大:随着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各国的民族意识增强,-场以反帝反封建为特征的民族民主运动席卷亚洲很多国家。(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方面回答,答出2点即可)
【详解】(1)特点:根据“都由封建王室直接控制”得出在王室主导下对殖民地实行直接控制,带有浓厚的封建和半封建色彩;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班牙和葡萄牙掠夺的财富未转化为资本,导致两国不久走向衰落。变化根据“由英国生产工业品,由印度负责生产原料的国际分工形成”得出从直接的殖民掠夺为主到商品输出为主。影响根据“英国的工业品不仅摧毁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还打击了农村手工业,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使印度自给自足的村庄变成了生产鸦片、棉花和其他原料用以换取英国货物的农场”得出打破了印度传统的经济结构。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印度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也给印度人民带来了灾难。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的具体表现包括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原因主要是20世纪初,伊朗、中国等东方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随着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各国的民族意识增强,一场以反帝反封建为特征的民族民主运动席卷亚洲很多国家。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