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初二语文
1.(4分)①翌 ②宥 ③tiǎn ④shèn
2.(10分)①况属高风晚 ②高斋闻雁来
③若待上林花似锦 ④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谈笑有鸿儒 ⑥怅望青田云水遥
⑦青鸟殷勤为探看 ⑧燕然未勒归无计
⑨爱惜芳心莫轻吐 ⑩咫尺春三月
3.(4分)①提供伙食 ②伸展、松弛 ③用标签标出 ④靠近
4.(2分)C 5.(2分)B 6.(2分)D 7.(2分)C 8.(2分)C
9.(4分)①对……感到奇怪、认为……奇怪 ②书信 ③每天 ④通“才”,仅仅
10.(4分)①(2分)我希望您来告诉我良言(中肯的话)的,怎么反而和其他人一样呢?
②(2分)(人们)真要想成为一个志向远大的英雄,就应当(像你讲的)这样啊!
11.(2分)宽以待人(宽待下属),不居功自傲(居安思危、谨慎谦虚)(每点1分)
12.(2分)诗人运用了似雪和如霜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受降城之夜的寒气袭人、空寂惨淡,体现了诗人置身边塞的孤独。(修辞1分,作用1分)
13.(2分)“夜闻笛声”蕴含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14.(2分)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有教养的真正的读书人是羞于讲出来的。
15.(2分)(1)你真的是读书人,你不要讲出来。(2)一本书好会让人安静下来,会让人有内心生活。
16. (4分)内容上:表现了男人游览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匆忙急躁的特点和强烈的征服欲;(2分)结构上:和下文“我”徜徉山水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的议论埋下伏笔,和文末“男人们向山汹汹然奔去”相呼应。(2分)
17.(2分)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五台山峰峦连绵耸立,安稳宁静,浑然拙朴的特点,表现了作者游览时宁静而恬适的心境。(修辞1分,作用1分。)
18.(4分)博览:偏重形式,对风景持征服、追捕的态度(2分);精读:偏重内容,对风景持领受、品味的态度。(2分)
19.(4分)①不同的人对山水有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的游览方式;②不同的人游览山水时会有不同的心境(或态度);③自然山水给人以不同的启迪;④不满于男人们对自然匆忙浮躁,赞赏女人们对自然的用心感受;⑤希望人们能够真正融入自然;⑥启示人们从容面对现代生活。(每点1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20.(40分)作文:建议31分切入,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2014年春学期期末考试答卷
初二语文 2014.6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4分)① ② ③ ④
2.(10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3.(4分)
① ②
③ ④
4.(2分) 5.(2分) 6.(2分) 7.(2分)
二、阅读与赏析(共34分)
(一)(12分)
8.(2分)
9.(4分)
① ②
③ ④
10.(4分)
①
②
11.(2分)
(二)(4分)
12.(2分)
13.(2分)
(三)(4分)
14.(2分)
15.(2分)
(四)(14分)
16.(4分)
17.(2分)
18.(4分)
19.(4分)
三、作文(40分) 第二次
200
600
8002014年春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初二语文 2014.6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
2.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yì( )日 ②宽yòu( ) ③腆着( ) ④海市蜃楼( )
2.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 ,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②淮南秋雨夜, 。(韦应物《闻雁》)
③ ,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⑥临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池鹤》)
⑦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
⑧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⑨ ,且叫桃李闹春风。(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⑩ ,寻常百姓家。(葛天民《迎燕》)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主人日再食( ) ②宾客意少舒( )
③以纸帖之( ) ④其两膝相比者(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多一点执著,少一点旁骛。
B.他自诩精通英语,却连一篇短文都翻译不好。
C.马航客机失联以后,各国的援救力量充分沟通、配合,费尽心机搜寻失联客机的下落。
D.经过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终于出征深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颁布法规,抑制活熊取胆业的发展和熊胆的使用范围。
B.Windowsxp正式宣告隐退,将冲击我国约2亿用户,危及他们的财产和信息安全。
C.微博影响力日益彰显,娱乐、教育、地产等各界常常借助微博发布信息,提高自己的话语,抢占这块新兴的舆论高地。
D.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5月11日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致力于用外交方式解决中菲黄岩岛。
6.以下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中的最后一段解说词,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甘肃山丹牧场,老谭夫妇准备向下一站进发,又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次千里跋涉。宁夏固原,回乡的麦客们开始收割自家的麦子。东海,夫妻船承载着对收获的盼望再次起锚。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A.为了生活,人们追逐食物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B.无论是食物还是其它方面,我们都要懂得传承与发扬。
C.不管身处何方,总有一种食物的味道会让我们想起家乡。
D.时光流逝,各种食物的老味道俨然成为了历史。
7.结合你对《水浒》的阅读体悟,选出甲、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丙所代表的书中人物正确的一项(2分)
茅盾曾经对《水浒》中一些人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过深刻的评价:“对于 甲 ,我们虽可怜其遭遇, 却鄙薄其为人;对于 乙 ,我们既寄以满腔的同情,又深惜其认识不够;对于 丙 ,我们却除了赞叹,别无可言。”
A.甲:宋江 乙:吴用 丙:林冲
B.甲:时迁 乙:武松 丙:戴宗
C.甲:杨志 乙:林冲 丙:鲁达
D.甲:高俅 乙:李逵 丙:杨志
二、阅读与赏析(共34分)
(一)(12分)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世祖①即位,援因留西川,隗嚣②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帝甚壮之。十一年夏,玺书拜援陇西太守。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宾客故人,日满其门。
二十年秋,振旅③还京师。将至,故人多迎劳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④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谅⑤为烈士,当如此矣。”
(选自《后汉书·马援传》)
【注释】①世祖:东汉光武帝刘秀。②隗嚣 ( http: / / www.21cnjy.com )(wěi xiāo):字季孟,建武二年被封为西州大将军。③振旅:整队班师。④伏波将军路博德:伏波将军是古代一种封号,路博德是西汉武帝朝名将。⑤谅:确实,实在。
8.下列句中的“以”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俯身侧耳以请
C.则以纸帖之 D.策之不以其道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诸兄奇之( ) ②嚣使援奉书洛阳( )
③日满其门( ) ④裁封数百户(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
②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11.结合选文说说马援除了志向远大还有哪些优秀品质。(2分)
(二)(4分)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
【唐】 李益
回乐烽②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①受降城:回乐县的别称。②回乐烽: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烽即当地烽火台。 ③芦管:笛子。
12.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试分析这样运笔的妙处。(2分)
答:
13.这首诗描写“夜闻笛声”,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2分)
答:
(三)(4分)
读书是件很安静的事情
陈丹青
①读书是一件很安静的事情。要是论教养,你真的是读书人,你不要讲出来。读书也好,画画也好,不能弄成一种身份。
②这是我到国外才学会的。国外很“牛”的人都害羞得要命,躲着不讲自己挺在行的那些事。出国之前还没有人说我是读书人,是知识分子,回来后听到不少人说我是做学问的,是艺术家等等。我很害臊,这怎么好意思说出来?
③陈寅恪先生周游列国,通晓20多种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是他在清华填表时只填了两种:梵语和德语。逃亡香港时,日本人在他家里要挟他出来做事,他不肯,日本人就要行使暴力。当时楼里有很多人,他突然站出来和日本人交涉,说很流利的日语,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的日语这么好。不到万不得已,你都不知道他会讲日语,这就是教养。
④我读书实在是少,但是我读过的书实在地告诉我:你知道的非常少,你还有非常多的不知道。所有书教给我的就是一件事情——你不要自以为是。
⑤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人的房间》中说:“若以书而论,每本书都会变成你自己的房间,给你一个庇护,让你安静下来。”确实,一本好书会让我安静下来,会让我有内心生活。我每天出去都是应酬、谋生、作假,片刻的安静都是读书带来的。法国人蒙田有句话,大意是人类一切灾难在于人回到家还安静不下来。我很庆幸我没有变成在自己的房间里面安静不下来的人。这和我这么多年多多少少读书有很大的关系。
⑥我对阅读充满感激。
14.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5.说说“读书是一件很安静的事情”中“安静”一词的含义。(2分)
(四)(14分)
仁山智水
舒婷
①承蒙山西同行盛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我们几个写作人暑期应邀参加采风。五台山寒气砭骨,应县悬空寺大雨倾盆,云冈石窟外阳光酷热,众佛居所却是一片沁凉。归途心血来潮又钻进张家界,个个鞋子都开了口,双颊贴着太阳斑回家。
②朋友见面寒暄:五台山好玩 ( http: / / www.21cnjy.com )吗?张家界不负盛名吧?不久有人打探出舒婷根本不会玩,只会带带孩子,也不争辩。男人们去登山,衬衫鞋袜均可以漏却,唯照相机不会忘记。而且往往交叉背数台,好像长短猎枪全副武装。进入风景区,四下里抢镜头,生怕不赶紧套住,那奇峰峻岭将一溜烟跑开去。男人一上制高点,一览群峰小,就忘形,就慷慨激昂,就不停地“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活脱脱一副征服者嘴脸。
③那日在五台山,雨下一阵 ( http: / / www.21cnjy.com )停一阵,山随之忽而清明忽而影绰,江雾弱岚游弋其间。大家都去朝拜名胜,我怕儿子体弱,影响众人脚程,自带孩子在住所旁的小河边走走。河越走越浅越急,渐渐变成嶙峋的溪,再变成水晶纹的泉。水边野生植物蔓衍丛繁,有牛蒡、野菊和青紫嫣黄各色小花。一驼一驼峰峦不惊不诧,却浑然拙朴,如光头和尚肩挤肩拥立四周。我慢慢踩在冒水泡的草滩上,到处都是咕噜咕噜的泉声。
④下午,同伴们回来,无论他们的口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么骄傲,都不搅我心中那份宁静与恬适。好比众人都在听那长篇讲座而崇拜那人的口才;而唯有散座后偶尔相视,才能体会他内心的软弱与深沉。大自然给人的赠礼各不相同,男人们猴急,好比乘车,明知人人有座,照例先乱挤一通,把车门都挤窄了;女人却在领受自己那一份时感谢地低下头。
⑤女人与山水,少了一股追捕 ( http: / / www.21cnjy.com )似的穷凶极恶状。与男人目光熠熠相比,女人多半闭着眼睛,浑身毛孔却是张开的。男人重形式,女人偏内容。比如雁荡山的风润而轻,五台山的风潮而尖,张家界的山滞而绵;还可以说武夷山的水是怎样率真,猛洞河的水是如何矜持;说庐山松与黄山松在落叶时分各有凄清与潇洒。
⑥其实山水并非布匹,可以一段一段割开来裁衣,心境的差异,犹如不同程度的光,投在山水上,返变出千变万化的景观来。
⑦常常想,从容面对一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夕照凝然比匆匆抢占几座山包对我更具魅力。可是现代人哪来山中不知人间岁月的神仙日子,假期三五天,多走一个地方就是多了份记忆收藏。张家界旅游一周,仅路上乘汽车来回就用去四天,颠得浑身骨头支离,还要立刻去爬山。
⑧无论公访私出,我与丈夫常常分道扬镳,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去博览,我来精读。他往往循章直奔代表作,拿来炫耀,不外是某古塑某建筑某遗址,我均掩耳。我自己的心得只能算些夹页,描述不得。丈夫恨铁不成钢,痛斥我没文化。
⑨有文化的男人造出“游山玩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词。政治玩得,战争玩得,山水自然玩得溜溜转。没有文化的女人们常常没有运气游历山水,只好以拥有一窗黛山青树为福气。两者均不具备的女人最担心的是,把丈夫当做一座巍巍高峰,隔断了她与大自然的那份默契。
⑩男人们向山汹汹然奔去。山随女人娓娓而来。
(节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美文》有删改)
16.文章第②段描写男人登山,有何作用?(4分)
17.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特色及其作用。(2分)
18.文章第⑧段说:“无论公访私出,我与丈夫常常分道扬镳,他去博览,我来精读。”请简要说说你对“博览”与“精读”的理解。(4分)
19.请结合全文,说说文章以“仁山智水”为题有哪些深刻内涵。(4分)
三、表达与交流(40分)
20.作文(40分)
人生有无数的第一次,也有着无数的第二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二次也许是第一次的重复,但可能有全新的发现;第二次也许会趋于平淡,但更可能绽放精彩。第二次是一种坚持,是一份回味,是一次新生……
请以“第二次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