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质量检测卷(二)
一、书写(10分)
1.看拼音,写词语。
huāng máng dí rén gē bo nián mài kàng yán
jié nàn qiāng shuān chèn jī shī tǐ fáng bèi
二、选择题(10分)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苇絮(xù) 捆绑(bǎng) 扒(bā)开
B.劫(jié)难 嘴唇(chún) 荤(hūn)菜
C.祈(qǐ)求 嘱(zhǔ)咐 纸屑(xuè)
D.沮(jǔ)丧 遗(yí)憾(hàn) 一声不吭(kēng)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暖炕 士卒 鬼脸 发愣
B.胳膊 搏学 尸首 荒忙
C.戒指 丝绸 勤勉 敌人
D.防备 相逢 趁机 夜以继日
4.下列句中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看着这些鞋,他们嘴里啧啧啧地感叹不已。
B.当你酣然入睡时,别人或许正在囊萤夜读。
C.雨来在书皮上用铅笔光溜溜地写了“雨来”两个字。
D.钻进芦苇荡的深处,青铜专门挑那些毛茸茸的芦花捋。
5.下列与“这就是我们家的男子汉”这句话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这怎能是我们家的男子汉呢?
B.这难道不是我们家的男子汉吗?
C.这不就是我们家的男子汉吗?
D.这怎能不是我们家的男子汉呢?
6.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铁杵成针》一文告诉我们做事要懂得变通,寻求创新的方法。
B.《小英雄雨来》(节选)这篇课文以人物命题,表明了课文的描写对象。
C.《我们家的男子汉》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了小男孩的率真活泼、独立自强、沉着勇敢。
D.《芦花鞋》中青铜卖芦花鞋给城里人时没有涨价。
三、填空题(12分)
7.照样子,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1.做(鬼脸) 抹( ) 采( )
2.(柔软)的芦花 ( )的事情 ( )的芦花鞋
3.(吧嗒吧嗒)抽烟的声音 ( )喝水的声音 ( )翻书的声音
8.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反义词。
1.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
2.他买橘子水日益熟练起来,情绪日益高涨。( )
3.那柔软的芦花,竟像是长在上面的一般。( )
4.他们都觉得便宜,二话没说,就付了钱。( )
9.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 )悠悠 一声( )( ) 不约( )( )
足以( )( ) 感叹( )( ) 满头( )( )
1.新老师刚走进教室,同学们便___________地鼓起掌来。
2.听说这位高考状元一直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大家都_____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认识了三个个性鲜明的男孩子,其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谁),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看到这样的景色,我不由得吟诵起大诗 人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囊萤夜读》启示我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都要勤奋苦读。文中“胤恭勤不倦”中的“恭”是_____________意思。
(4)《铁杆成针》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信息匹配(13分)
11.读句子,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夏天到了,池塘里的荷(hé hè)花真美!可超负荷(hé hè)工作的他却无心欣赏。
2.这场大雨导致山体滑坡,造成交通堵塞(sè sāi sài)。
3.塞(sè sāi sài)翁失马,焉知非福?
12.选词填空。
灾难 劫难
(1)希望和耐心是每个人的救命药,( )临头时,它们是最可靠的依赖,最柔软的倚垫。
(2)屋子里遭了( ),连枕头都给刺刀挑破了。
情绪 情况
(3)要记住!( )越严重,越困难,就越需要坚定积极果敢,而越无为 就越有害。
(4)他( )日益高涨,最终变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
13.根据语境选择词语的意思
滋味:A.味道。 B.比喻某种感受。
(1)他什么都要吃,而且吃得极有滋味。( )
(2)听了小男子汉要离开的消息,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
特别:①与众不同;不普通。 ②格外。 ③特地。 ④尤其。
(3)他们觉得它们不是一般地好看,而是特别地好看。( )
(4)他喜欢郊游,特别是骑自行车郊游。( )
(5)我同桌的脾气很特别。( )
五、语言表达(10分)
14.按要求写句子。
(1)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下面这段话。
一天,我做完作业正要出去玩,爸爸问:“作业检查了吗?”我漫不经心地郑重回答:“保正没错!”“再看一遍,别那么骄傲!”爸爸严厉地说:“学习可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啊!”我又认真地只好检查了一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例句,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感情,再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他飞快地冲出起跑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语文与生活。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朋友的帮助,你认为和朋友相处,最重要的是什么?至少提出两条建议。
第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20分)
课内阅读。
小英雄雨来(节选)
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内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了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16.选文中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17.在选文中找出描写鬼子打雨来动作的词,并画上“○”从这些动词可以看出敌人的_______和雨来的____________。
18.理解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1)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儿行字上。( )
A.表现了雨来不惜用鲜血和生命哲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
B.血滴在课本上,说明血弄脏了课本。
(2)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A.指出了雨来平时上课的内容。
B.表面上说的是课本内容,实际上说的是雨来的爱国精神。
19.从选文中画“﹏﹏﹏”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请停止枪声
①苏联红军攻进了柏林,德军拼死挣扎,与红军展开了(激烈 猛烈)的巷战。突然,从废墟中传来孩子的哭声,是个德国小孩。此时,小孩随时可能丧命。这时,苏军士兵奥沙洛夫不顾战友们的劝说,站起来径直朝小孩走去,战友们只好停止射击,把所有火力对准奥沙洛夫的前方,准备火力接应。没想到的是,街道那边的德军突然停止了射击。奥沙洛夫安静地走到了小孩的身边,把小孩抱起来,朝街道边的一个安全掩体走去。此时,一位随军记者完整地记录下了这个感人的瞬间。当奥夫把小孩抱进掩体,并把小孩放下时,双方的枪声再次响起,奥沙洛夫随后被一发子弹击中,被送进了战地医院。
②第二天,奥沙洛夫解救小孩的全套照片被印在传单上。许多柏林市民看到了传单,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许多化装成平民的纳粹士兵也交出了武器。奥沙洛夫成了大英雄。当记者问奥沙洛夫为什么敢在枪林弹雨中站起来时。奥沙洛夫回答说:“_____,会让枪声停止。”然后,他流着泪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③那一年,德军进攻莫斯科,同样遭到了苏联人民的顽强抵抗。在一条小巷里,几个德国士兵正举着枪小心地向前推进。突然前方传来狗叫声。一只小狗正蹲在一个受伤的少年身旁,轻轻地舔着他的脸,然后它转过身,看着几个德国士兵,冲着他们发出急切的呜呜声,然后再转过去舔少年的脸。少年惊恐地看着几个德国士兵,用手指了指小狗,然后又摆摆手。德国士兵明白,少年是在(乞求 请求)他们不要杀小狗。小狗依然不停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舔几下少年,然后再摇着尾巴向德国士兵发出呜呜声,德国士兵也明白,小狗是在乞求他们救救它的主人。几个德国士兵沉默了许久,然后绕过少年和小狗向前方走去……那个少年正是奥沙洛夫。
20.用“√”选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1.当奥沙罗夫救小孩时,德军也停止了射击,是因为( )
A.领导下令暂时停火。
B.他们想放下武器,与奥沙罗夫一起救助这个可怜的德国小孩。
C.奥沙罗夫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德国小孩,他们也被感动了,他们不忍心再奥沙罗夫救孩子时去伤害他。
22.读一读,填一填。
(1)短文第①段中,苏军士兵奥沙罗夫不顾战友的劝说从废墟中救下了_____________。
(2)短文第③段中,几个德国士兵被人和动物之间深厚的情感所感动,没有对__________和______开枪。
23.在短文第②段的横线处填入一个字,最恰当的是( )
A.恨 B.情 C.爱
24.奥沙罗夫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25分)
25.习作。
题目:我学会了
你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本领,学习这些本领时肯定发生过很多有趣的事情,从中领悟到很多道理。回忆生活中的点滴,选择令你记忆深刻的事件写一写。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出真情实感;③字数在400左右。
参考答案:
1.慌忙 敌人 胳膊 年迈 炕沿
劫难 枪栓 趁机 尸体 防备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完成此类题目要结合拼音进行拼读,拼读时注意音节的声韵母及声调。学生需要注意“慌忙、胳膊、枪栓”的写法。
2.C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字词读音的辨析能力,需要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尤其需要注意平舌翘舌、前后鼻音等。
C:“祈求”的“祈”读音应为qí;“纸屑”的“屑”读音应为xiè。
所以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认识和掌握。
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 搏学 ”应改为“博学”。博学: 指知识渊博。“荒忙”应改为“慌忙”。慌忙:急忙,紧张、急迫的样子。
C选项:正确。
D选项:正确。
4.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感叹不已,意思是:因为惊奇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
读句子可知,其中肯定有一两个是搞艺术的,看着这些鞋,嘴里啧啧啧地感叹不已。他们忘记了它们的用途,只是觉得它们好看——不是一般地好看,而是特别地好看。
B.囊萤夜读,意思是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然后将萤火虫装入袋中,借用萤火虫的微光来照着书本,然后夜以继日地学习。
C.光溜溜,意思为形容物体表面或人身体上没有遮盖。读句子可知雨来在书皮上只写了两个字,不能用光溜溜来形容,可以使用歪歪斜斜地来形容写的字。
D.毛茸茸,意思是一般形容身上长毛的动物的毛皮,也形容细毛丛生貌。句子中用来形容芦花的样子,使用正确。
因此选择C。
5.A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意思的理解。
在选项A中,句子“这怎能是我们家的男子汉呢?”意思是:这不是我们家的男子汉。
在选项B中,句子“这难道不是我们家的男子汉吗?”意思是:这是我们家的男子汉。
在选项C中,句子“这不就是我们家的男子汉吗?”意思是:这是我们家的男子汉。
在选项D中,句子“这怎能不是我们家的男子汉呢?”意思是:这是我们家的男子汉。
6.A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识记和理解。
《铁杵成针》是一则关于李白的传说。文章大意: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位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这位老妇人的意志所感动,于是回去勤奋学习,完成学业。词语“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小英雄雨来》(节选)这篇课文选自中篇小说《雨来没有死》,文章讲述了雨来聪明勇敢应对日本人的英雄事迹。《小英雄雨来》(节选)这篇课文以人物命题,表明了课文的描写对象。
课文《我们家的男子汉》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了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这篇文章用风趣生动、含蓄幽默、富有童趣的语言,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小男孩形象,让人感受到一个小男子汉的男子汉魅力。
《芦花鞋》讲述了青铜一家人快乐的采芦花、编制芦花鞋、青铜卖芦花鞋的生活片段,体现了在苦难中他们互相关爱,为他人考虑的美好淳朴品质。从文中的“他没有因为他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买的价。”可以知道青铜卖芦花鞋给城里人时没有涨价。
根据以上分析,选项A说法有误。故选A。
7. 鼻子 芦花 奇妙 厚实 咕咚咕咚 哗啦哗啦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1.动词+名词 抹脸蛋 采蘑菇
2.形容词+名词 糟糕的事情 漂亮的芦花鞋
3.拟声词 ABAB 喝水的声音:咕噜咕噜 翻书的声音:哗啦哗啦
8. 沉着 生疏 坚硬 昂贵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理解。
1.慌忙:急忙;不从容。反义词:从容、镇定、沉着。
2.熟练:(动作、技能、技巧等)精熟老练。反义词:生硬、生疏。
3.柔软:指软和;不坚硬。反义词:坚硬、僵硬、刚硬。
4.便宜:价钱低。反义词:高昂、昂贵、珍贵。
9. 飘飘 不 吭 而 同 乱 真 不 已 大 汗 不约而同 感叹不已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内容要符合词组的完整性,不要写错别字,要注意平时对词组的积累。选词填空时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填空即可。
飘飘悠悠:飘飘,飞翔的样子。悠悠,从容自然的样子。指在空中或水面上轻缓地浮动。形容人性格不老实、轻浮,或者生活不稳定。
一声不吭,意思是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不约而同,释义: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足以乱真,比喻一个假的东西与真的极其相似,完全能够当成真的。
感叹不已: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
满头大汗,脸上头上流出很多汗来 。
1新老师刚走进教室,同学们便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2听说这位高考状元一直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大家都感叹不已。
10. 青铜 是一个能吃苦、善良、聪明、执着的人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谨慎 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英雄雨来》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地和日本鬼子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我们家的男子汉》是一篇成人写孩子趣事的文章,童年生活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美好最纯真的,它是璀璨夺目的,它是熠熠闪光的!充满童真童趣的孩子在令成年人哑然失笑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纯粹的感动和震撼,当代女作家王安忆的四岁的小外甥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男子汉!课文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用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描写了一个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勇敢的男子汉形象。
《芦花鞋》讲述青铜一家编织芦花鞋,青铜冒雪坚持卖芦花鞋,最后因为一个人没有买到他的芦花鞋,他把自己脚上的鞋子脱下来,雪天赤脚追向买鞋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青铜勤劳、善良、懂事的品质的赞美之情。
本题将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写出来,将自己的理由表达出来即可。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出自唐代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意思是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3)《囊萤夜读》讲的是晋朝人车胤学习的故事。车胤勤勉认真,学习不知疲倦,他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曾经由于家境贫寒,夜晚没有油点灯,夏天他就用白绢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夜以继日的学习。本文通过车胤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文中“胤恭勤不倦”的意思是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恭”的意思是谨慎。
(4)《铁杆成针》说的是李白求学之时,曾经打算半途而废,在回去的路上看到一个老奶奶用铁棒磨针,因此受到受到启发,继而返回山中,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恒心,肯下功夫,就一定能成功。
11.1.hé√ hè√
2.sè√
3.sài√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1.荷花,拼音:hé huā。负荷,拼音:fù hè。
2.堵塞,拼音:dǔ sè。
3.塞翁失马,拼音是:sài wēng shī mǎ。
12. 灾难 劫难 情况 情绪
【详解】考查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灾难:天灾人祸所造成的严重损害和痛苦。
劫难:灾难;灾祸。
情绪:释义为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或指不愉快的情感;泛指感情;缠绵的情意;劲头;情况;端绪。出自南朝·梁·江淹《泣赋》:“直视百里,处处秋烟,阒寂以思,情绪留连。”
情况:是指情形,情景。出自《堕及妻赵氏墓志》。情况也有指事情的来龙去脉等意思。
(1)结合“希望和耐心是每个人的救命药”来看应搭配“灾难”。
(2)结合“连枕头都给刺刀挑破了”来看应搭配“劫难”。
(3)结合“越困难,就越需要坚定积极果敢”来看应搭配“情况”。
(4)结合“最终变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来看应搭配“情绪”。
13. A B ② ④ ①
【详解】考查了多义词。“多义词”也就是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本题主要考查了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原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然后选择合适的解释。点评: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要想学会辨析词意,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词,在不同语境中要通过反复读加以理解并辨析,以防选错。
(1)根据句子内容,他吃得极有“滋味”意思是他吃的香,有味道。“滋味”指味道。故选A。
(2)根据句子内容,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意思是我心里难过,不好受。“滋味”指心里的感受。故选B。
(3)特别地好看:非常的,格外的好看。“特别”指的是格外。故选②。
(4)特别是:尤其是的意思。“特别”意思是尤其。故选④。
(5)脾气很特别:脾气与众不同。“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故选①。
14. 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一天,我做完作业正要出去玩,爸爸问:“作业检查了吗?”我漫不经心地回答:“保证没错!”“再看一遍,别那么骄傲!”爸爸严肃地说,“学习可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啊!”我只好又认真地检查了一遍。
他像一支离弦的箭,飞快地冲出起跑线。
【详解】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1)本句是将引述句改为转述句。要将原句中的,冒号和双引号去掉,将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本句可改为: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病句的八大类型有:词序颠倒、前后矛盾、成分残缺、指代不明、关联词用错、重复啰嗦、搭配不当、归类有误。
我漫不经心地郑重回答:“保正没错!”病因是前后矛盾,应该删除“郑重”。
我漫不经心地郑重回答:“保正没错!”病因是有错别字,应该“保正”改为“保证”。
爸爸严厉地说:“学习可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啊!”搭配不当,“严厉”改为“严肃”。
“再看一遍,别那么骄傲!”爸爸严厉地说:“学习可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啊!”病因是标点使用错误,说话人在中间,“严厉地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
我又认真地只好检查了一遍。病因是词序颠倒,“又认真地”与“只好”互换位置。
修改后的句子是:一天,我做完作业正要出去玩,爸爸问:“作业检查了吗?”我漫不经心地回答:“保证没错!”“再看一遍,别那么骄傲!”爸爸严厉地说,“学习可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啊!”我只好又认真地检查了一遍。
(3)本题考查了句义和改写句子。
句义主要是抓句子里面的一些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结合的中心意思来理解句子。例句是一个比喻句,用“小鸭子”来比喻“雨来”,既写出了雨来的游泳技术高超,又写出了雨来的调皮可爱,仿写的句子也要是比喻句,把冲得快的“他”比作其他相似的物体即可。如“一把出鞘的剑”。
示例:他像一把出鞘的剑,飞快地冲出起跑线。
15. 和朋友相处应该彼此信任,不要互相猜疑。 和朋友相处应该互相帮助、扶持。
【详解】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
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结合题目中的要求,提出和朋友相处的建议,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
示例:(1)和朋友相处应该相互尊重,给予朋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2)和朋友相处应该学会分享,既分享快乐,也分享痛苦。这样,分享快乐,就会得到两份快乐,分享痛苦,痛苦就会只剩下半份。
(3)和朋友相处应该彼此信任,不要互相猜疑。
(4)和朋友相处应该互相帮助、扶持。
(5)和朋友相处应该学会包容,包容朋友的缺点和不完美,因为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都是有缺点的。
16. 比喻 对敌人的憎恨 17.弓;伸;扭;拉;抽;打;揪;拧;打;抓
凶狠手辣;坚强 18. A B 19.雨来非常痛苦,但他很坚强,宁死不屈。
【解析】16.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憎恨。
17.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能力。
描写鬼子打雨来的动词有:弓、伸、扭、拉、抽、打、揪、拧、打、抓。通过这些动词,可见敌人的凶狠,也反面写出了雨来的坚强。
18.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儿行字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现雨来不惜用鲜血和生命哲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表面上说的是课本内容,实际上说的是雨来的爱国精神。
19.此题考查文本的感悟能力。雨来为了保护李大叔,忍受着敌人的折磨,可见雨来非常痛苦,但他很坚强,宁死不屈。
20.激烈 乞求 21.C 22. 小孩 少年(奥沙罗夫) 小狗 23.C 24.在激烈的战争中,奥沙罗夫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敌方的孩子,他这种无私的爱令人感动,也令无数德国士兵交出了武器。
【解析】20.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激烈:指的是(动作、言论)剧烈;(性情、情怀)激奋,刚烈。猛烈:强烈、激烈。乞求:请求别人给予;请求: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
21.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可知A项不正确,没有领导命令停火,B项德军是被奥沙罗夫感动而放下枪的。C项正确。
22.本题考查课文内容。解答此题时,只需带着问题回到原文中找到答案即可。
23.本题考查心理活动。奥沙洛夫在战争中解救小孩,这是一种大爱,横线处应填爱。
24.本题考查文章主旨。从奥沙洛夫解救孩子这种无私的爱的角度回答即可。
25.示例: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小时候,我十分羡慕别人骑着自行车自由顺畅的溜来溜去,于是便去哀求哥哥教我骑。
哥哥推来一辆小车,我坐上去后,他说:“首先,要握紧把手。”我出汗的双手紧紧的握着车把。“然后你再用左腿蹬地,推进车子向前滑。”他边说边给我做着示范,我一下子放松了起来,心想:这有什么难的?“等车子有了惯性,最终再把左脚放到脚踏子上,开始慢慢的蹬着跟圈……”哥哥还在耐心地教……
我早就听得不耐烦了,一把夺过车子:“让我试试在说吧!”我使劲的捏着车把,右脚踏着右边的踏板,左脚一下一下的蹬着地。车轮慢慢的向前滚动起来,可是我只顾着看自我的脚了,车把没扶稳,“啪”的一声,我摔了个“狗啃泥”。
哥哥笑着对我说:“眼睛要看着前方,手不能抖,如果车把歪了,就快点扶正,别害怕,慢慢来……”有了先前的经验,这次蹬的比较顺利了,正想着把左脚放上去的时候,不料车把猛地向右一倾斜,我又摔了个四脚朝天,逗得路人哈哈大笑,我又羞又恼地把车子推回了家。
看着我流血的胳膊,我灰心极了。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一边上药一边语重声长的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可不能半途而废哦!”
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一有空,我都会不厌其烦的练习,不仅仅学会了骑车还学会了一些高难度动作呢!妈妈说的真不假:只要坚持不懈,勇于尝试,你就能够成功!
【详解】本题作文是叙事的半命题作文,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补充题目: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
②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④叙事时,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