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2.1大气的垂直分层(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2.1大气的垂直分层(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08 11:3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大气垂直分层
探究
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中,来自非洲的长跑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结合教材,试推测其原因。

云南海埂
(海拔约1900m)
青海多巴
(海拔约2300m)
河北兴隆
(海拔约2100m)
我国的高原训练基地

1.P31-32图文:勾画熟记大气的组成、作用及分布.
2.P31-33图文:勾画熟记大气垂直分层、各层的特点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熟记P31 图2.5。

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回答:
1.哪个序号代表正确的大气垂直分层曲线,说明判断依据?
2.云雨天气多出现在哪层?
3.空气中多对流运动的是哪层?多平流运动的是哪层?
4.臭氧层和电离层的位置。
5.飞机飞行在哪层,说明原因?
6.对流层不同纬度厚度不同的原因?
大胆说出你的疑惑!
积极发言,声音洪亮,
面向全体,注意倾听!
“我提问、我回答、我表述、我补充、我质疑”
自由展
大气的组成
1.低层大气的组成: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干洁空气
水汽
固体杂质
2.


大气成分的变化
下列活动会影响那些大气成分发生变化?
①砍伐植被
②燃烧化石燃料
③使用弗氯烃化合物/制冷剂
④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硫化物
⑤冬天供暖、工地扬尘
二氧化碳增多
二氧化碳增多
臭氧层被破坏
二氧化硫增多
固体颗粒物增多
大气垂直分层
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___________
2.三个大气层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3.为什么说平流层是人类的天然屏障?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伤害,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低纬度: 17-18干米
中纬度: 10-12千米
高纬度: 8-9千米
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①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高度
成分
特点
与人类的关系
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人造卫星
50
12
温度/℃
高度/Km
气温垂直分布
流星
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
注意:1.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2.对流层下热上冷→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多变
对流层顶部至50-55干米的高空
水汽含量极少,15-35干米处集中分布臭氧层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②水平运动为主
③大气平稳、天气晴朗
高度
成分
特点
与人类的关系
能见度高,无云雨利于飞机飞行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人造卫星
50
12
温度/℃
高度/Km
气温垂直分布
流星
大气垂直分层-平流层
注意:1.平流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紫外线增温。
2.下部冷上部热,大气稳定,平流为主。
平流层顶部至2000-3000千米的高空(大气上界)
空气密度很小
气温随高度先下降后上升
高度
成分
特点
与人类的关系
电离层(60-500Km)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人造卫星
50
12
温度/℃
高度/Km
气温垂直分布
流星
大气垂直分层-高层大气
(2)读下图,说明贵阳打造避暑旅游名城的优势条件,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一只老鹰在距地面1500m处飞翔,当天地面气温36℃,此时老鹰感受到的温度是多少。
气温垂直递减率

在对流层中,海拔大约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约0.6℃。(每上升1千米,气温就下降约6℃ )
36 - 1.5 × 6 = 27 (℃)
相较于重庆、武汉、长沙、上海,贵阳虽然纬度较低,但由于其处在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故夏季天气凉爽。
对流层的某一高度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或垂直递减率小于0.6℃/100m。
逆温现象

逆温
一天中多发时段在夜晚,最强时在日出前(或黎明)。
此时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最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

一年中多发时间:冬半年,受冷空气的影响,地面降温快。
(一)利:
1.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2.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
逆温的影响
1.对环境影响:空气对流运动被抑制,加重大气污染
2.对天气影响:
易产生大雾天气
阴雨天气
冻雨天气
3.对交通影响: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
(二)弊:


整体回顾、反刍内化、自我建构、自我检验
(一)利:
1.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2.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
逆温的影响
1.对环境影响:空气对流运动被抑制,加重大气污染
2.对天气影响:
易产生大雾天气
阴雨天气
冻雨天气
3.对交通影响: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
(二)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