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份期中检测试题
高一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西海固(宁夏南部山区的代称)自然条件恶劣,贫困人口集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先后有4万多人撒迁到银川市永宁县玉泉营,在茫茫戈壁中的黄河灌区建村。经过福建省对
口支援,当地陆续发展了特色菌草产业、光伏产业、劳务产业、旅游产业,“干沙滩”变成
了“金沙滩”。下图示意西海固、玉泉营位置。据此完成1一2题。
⊙⊙。城市
106"E
甜沙漠
200等降水量
3000
线mm
400
内蒙古自治区
银业
玉泉超
陕
西
甘
省
400
海拔/m
2000
1500
陕西省
J1000
1.与西海固相比,玉泉营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降水丰富,农业基础雄厚
C.沙漠广布,旅游业发达
D.靠近黄河,便于引水灌溉
高一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
2.玉泉营由“干沙滩”变成“金沙滩”后
A.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
B.矿产资源增加,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
C.消费水平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
D.区域人口增加,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
关中平原自然条件优越,1995年以前区域内粮食以自给为主,农户耕作半径影响了土
地开发强度,形成了以聚落为中心的环形土地利用带。下图示意1995年前关中平原乡村聚
落分布及发展阶段模式。据此完成3~4题。
乡村聚落开发初期阶段→新乡村架落形成阶段(〔倒
图例
1园地
川高产土地
川中低产土地
W非耕地利用及荒地
翅源乡村聚落
@新派生的乡村聚落
3.乡村聚落开发初期,高产土地与中低产土地的主要差异是
A.地形起伏
B.水源供给
C.生产成本
D.土层厚度
4.新派生乡村聚落形成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
B.减小区域人口密度
C.减小源乡村聚落规模
D.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1939年伦敦开始建设绿带,最终在伦敦外缘以设立保护区的形式建成了平均宽度约为
8km的绿带区。面对城市发展的各种压力,伦敦绿带并未被突破或遭到侵占,始终保持完
整。下图分别示意1951年、1991年伦敦人口分布。据此完成5~6题。
单位:人/km2
15000
10000
5000
0
失伦教
1951年
1991年
5.1951~1991年间,
A.伦敦处在城镇化中期阶段
B.内伦敦人口密度呈下降趋势
C.伦敦空旧房的利用率上升
D.伦敦人口规模呈上升趋势
高一地理试题第2页(共8页)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ACAB 6-10 BDBCA 11-15 DCBDC
二、非选择题
16. (12 分)
(1)特征:占比不断增长;农村比城市增长快,差距变大。(4 分)
原因:近年来人口出生率下降,青少年人口占比下降;生活、医疗水平提高,人口寿命
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城乡差距使年轻人由乡村流向城市,且规模不断加大。(4 分)
(2)劳动力数量减少,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水平;劳动力年龄偏大,对先进农
业机械、技术理解接受能力有限,限制了农业现代化。(4 分)
17.(16 分)
(1)压砂可抑制蒸发、利于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提高土壤含水量。(6 分)
(2)透气性好;有效接纳自然降水;气温日较差大;对环境的污染小。(6 分)
(3)砂田砂石需求量巨大,大量采挖砂石会破坏地表植被,加剧土地退化(沙化);连
作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作物品质与土壤肥力下降,多年种植后面临大规模撂荒。(4 分)
18.(12 分)
(1)临近首都,便于对接或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与首都有一定距离,土
地租金较低,对城市环境影响小;附近有铁路、机场,国际物流、客运便利。(6 分)
(2)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有利于企业间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提高企
业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6 分)
19. (15 分)
(1)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苏南(长江以南)发展水平高于苏
北。(3 分)
(2)通航里程长,内河运输网络化、体系化,服务(腹地)范围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
联通长江,长江航运深入内陆、河海联运。(4 分)
(3)河运降低了江苏发展经济的运输成本,促进船舶制造、维修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
了长江沿岸经济带,京杭运河运输地位下降影响沿线城市的发展;江苏经济发展水平高,
为河运提供巨大的运输需求量(货运量),为建设港口码头、疏浚航道、船舶制造等提供
资金、技术支持,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进步使河运地位下降(分流运量)。(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