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锦江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质检试卷
高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组(每小题3分,共48分)
太阳辐射强度受地形地势、气象气候、纬度、大气透明度、太阳活动强度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可能位于( )
A.长白山区 B.天山山区 C.太行山区 D.横断山区
2.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
A.2月1日、晴天 B.7月1日、阴天 C.3月1日、多云 D.12月1日、多云
呼伦湖是中国著名的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纬度最高的湖泊。湖盆呈不规则四边形,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势最低的区域,两侧为断裂带,其中湖岸的湖蚀崖上分布的湖蚀洞普遍高出呼伦湖水位线4m,且发育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图示意呼伦湖湖岸侵蚀地貌地形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呼伦湖最稳定的补给水源是( )
A.地表径流 B.冰川融水 C.积雪融水 D.地下水
4.呼伦湖湖岸呈现直立陡峭的断崖形态主要是因为( )
①断层发育强烈②全球气候变暖③湖水侵蚀冲刷④人类活动频繁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某研学小组前往中国西北某地考察,发现该地多大风,主要盛行西北风,花岗岩上有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西北侧岩壁上的凹坑较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与东南侧岩壁相比,该地花岗岩西北侧岩壁上石窝较多、主要原因是西北侧( )
A.气温较高 B.物理风化较强 C.降水较多 D.风力侵蚀较强
6.根据地貌景观形态及其所处的环境,可知该地石窝的形成过程为( )
A.岩浆喷发——物理风化——地壳抬升 B.岩浆喷发——地壳下沉——风力侵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力侵蚀 D.岩浆侵入——物理风化——地壳下沉
2022年日本东京都市圈人口约36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日本政府2022年底敲定目标,力争把从东京都市圈移居至地方的人数增至目前的4倍。2023年4月起,迁出东京都市圈的家庭将获得每人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3万元)的补助,获得补助必须符合以下标准之一:在迁入地的中小企业就业;通过远程办公继续原来的工作;在迁入地创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日本政府鼓励人们迁出东京都市圈对迁出地的主要影响是( )
A.扩大城市辐射范围 B.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C.缓解公共服务压力 D.降低人口出生数量
8.东京都市圈家庭搬迁到地方城镇和乡村的主要作用有( )
A.振兴衰退的城镇和乡村 B.增强当地科学技术实力
C.提升迁入地城市化水平 D.解决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自俄乌冲突以来,欧洲化工、有色金属、钢铁等高耗能企业相继选择减产停产或将生产线外迁,加剧欧洲各国对“去工业化”的担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导致欧洲高耗能企业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消费市场萎缩 B.能源价格上涨 C.交通运输困难 D.土地租金上涨
10.有助于缓解欧洲各国应对“去工业化”风险的举措是( )
A.加快煤炭资源开采 B.推动能源供给多元化
C.提高工业产品价格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下图示意广东省某村的发展历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1992年至今,该村( )
A.工业用地持续增加 B.居住用地先增后减 C.非农用地明显增加 D.绿化用地大幅减少
12.该村的工业化对淘宝产业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
A.创新网络信息技术 B.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C.培养网络电商人才 D.就近提供淘宝货源
老挝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广西采取“援建+运营”模式,支持企业在老挝承建中国(广西)——东盟(老挝)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推动种植加工一体化生产的发展。随着水稻、橡胶等农作物优良品种和技术的引入和加工生产,老挝经济得到快速发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广西与老挝合作成效较高且适应性强的原因是( )
A.广西技术先进品种优 B.两地气候条件较为相似
C.广西农业生产经验丰 D.广西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14.“援建+运营”模式获得成功对两国社会经济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A.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B.提升老挝科技研发水平
C.增加中国橡胶供应来源 D.缓解老挝劳动力的不足
芯片产业一般每5-6年左右会经历一次的盛衰周期,主要原因是市场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时间错位。2022年下半年全球芯片出现降价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芯片产业,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属低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属市场指向型企业扩产 ③资金和技术投入较多 ④多布局在机场附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导致2022年下半年芯片降价潮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产能规模扩张过快 ②原料成本显著下降 ③航空运输成本下降 ④市场采购需求欠佳减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目前,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约20%的人口。但是,中国的耕地约有90%分布在东部季风气候区,后备耕地资源则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开发难度较大;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耕种,以及当前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耕地生产能力降低存在较高的风险。推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方式。
从耕地资源的角度,说明中国粮食增产所面临的压力,并提出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措施。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宁夏香山乡(下图)年平均降水量近180毫米。该地采用压砂栽培技术(即从当地采挖的砂石覆盖在自然土壤上)种植的硒砂瓜,因其品质优而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1年起,为解决长期翻耕种植硒砂瓜对自然土壤的破坏,当地政府拟有序推进种植转型;在各种替代作物中,金银花(多年生常绿灌木,性喜阳,耐阴、耐寒、耐旱,茎蔓着地即能生根,且根系发达)的呼声最高。该地种植的金银花每年开2~3茬花,未开放的成熟花蕾经人工采摘和晾晒后可制成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
(1)说明当初香山乡采用压砂栽培技术对硒砂瓜种植条件的改善作用。(8分)
(2)指出长期使用压砂栽培技术对该地自然土壤带来的不利影响。(4分)
(3)与硒砂瓜相比,简述当地种植金银花的社会和环境效益。(4分)
(4)说明香山乡种植转型给中国特色农业发展带来的启示。(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鲁菲吉河地处东非,流域面积177420km2,最大流量发生在3月至5月的湿季,最小流量发生在10月下旬和11月的干季。鲁菲吉河三角洲规模宏大,包括北三角洲和南三角洲,多分汊。1978年一场洪水之后,南三角洲和鲁菲吉河的联系被切断,南三角洲上的河道逐渐废弃,引发红树林扩张。近年来,鲁菲吉河流域兴建多座水电站,这遭到了部分环保人士的反对。下图示意鲁菲吉河流域及三角洲结构。
(1)分析鲁菲吉河三角洲规模宏大的形成条件。(6分)
(2)说明1978年洪水事件导致南三角洲河道逐渐废弃的过程。(6分)
(3)简述南三角洲河道废弃对红树林扩张的意义。(4分)
(4)请从保护河口环境的角度,说明限制流域水电开发规模的理由。(4分)莆田锦江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质检试卷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D 6.C 7.C 8.A 9.B 10.B 11.C 12.D
13.B 14.C 15.C 16.D
17.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严重;耕地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农业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
措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耕地红线,耕地红线绝不能突破;已经划定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绝不能随便占用; 建设占用多少基本农田,就要补充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做到占补平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如对耕地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加强水土保持,保障土壤肥力;实施高效节水,调节水土配置平衡。(任答三条即可,答之合理即可得分)
18.(1)该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多大风天气:(采用压砂栽培技术,)可增大昼夜温差;避免阳光直射土壤,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轻风力对土壤的侵蚀;增加暴雨地表径流的下渗,减轻流水对土壤的侵蚀。
(2)减少土壤养分,破坏土壤结构,加剧土壤污染。
(3)(采摘和晾晒需要较多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多年生常绿灌木,根系发达,)利于防风固沙,减少风沙侵袭和土壤侵蚀。
(4)开展栽培技术研究,提高管理水平;对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实施生态农业,走持续农业之路。
19.(1)各支流上游落差大,侵蚀能力强,大量泥沙向三角洲输送;降水集中,河流易泛滥,丰水期挟带泥沙多,在更大范围内沉积泥沙;岛屿成为屏障,削弱了海浪的侵蚀。
(2)洪水挟带大量泥沙在南三角洲沉积,入海通道淤塞;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鲁菲吉河干流更倾向于向北三角洲流动;南三角洲残余河道水量少,在蒸发作用下水量入不敷出;泥沙和生物残骸的堆积使得河道变浅,逐渐萎缩,导致南三角洲河道逐渐废弃。
(3)淡水径流减少,海水入侵范围扩大,地下水含盐度提高,红树林适生范围向陆地扩张;不再有洪水泛滥对红树林造成破坏,红树林生存环境趋于稳定。
(4)泥沙被拦截在库区,三角洲物源减少;径流更加稳定,北三角洲的部分汊道萎缩;海水侵蚀加强,海岸线后退,湿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