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高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高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08 15:32:48

文档简介

高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学试题
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其中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广东高州中学生物兴趣小组从学砚塘中选取了四种不同的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生物种类 鱼甲 河虾 鱼乙 水蚤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鱼乙、河虾 水蚤、小球藻 水蚤、河虾 小球藻
A.小球藻、水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B.表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C.鱼乙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最高
D.河虾与水蚤二者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2. 生态系统具有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下列现象与其所用到的信息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温柔陷阱”: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昆虫捕食——化学信息
B.“臭名昭著”:野生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物理信息
C.“我最闪亮”:孔雀通过开屏进行求偶炫耀——化学信息
D.“我的地盘”: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行为信息
3. 4月8日广东高州中学高二年级组织了“五棵树一条鱼,乡村振兴大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五棵树一条鱼”是指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罗非鱼。我市养殖技术人员通过优质水源、饲料技术,以及特定的养殖方式改良后的罗非鱼改良品种“脆肉罗非”。“脆肉罗非”鱼味鲜甜,刺少肉嫩,肉质结实口感清爽。如图为我市养殖“脆肉罗非”某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流经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a+5
B.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b-h)×100%
C.图中d代表“脆肉罗非”同化的能量
D.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e=d-i+2
4.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佛山市通过多种措施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和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持续增加城市森林绿地总量可以提高生态足迹
B.建设城市生态公园体系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建设生态廊道工程可为动物的扩散、迁徙提供通道
D.人类活动也可以使环境朝着改善的方向演变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是唐诗中提及的葡萄酒,人类用不同原料酿酒的历史已有5000年,勤劳的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总结了制作泡菜、果醋、果酒、腐乳等发酵食品的实用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
B.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时均需要控制温度,其中果醋发酵温度最高
C.腐乳发酵过程中,豆腐中的蛋白质会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D.为了避免杂菌污染,乳酸菌发酵成酸奶时可在牛奶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
6. 研究人员欲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以用于农业秸秆废弃物的高效降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纤维素以制备选择培养基
B.取回的土壤样品要进行灭菌后再用无菌水溶解后进行接种
C.刚果红培养基中透明圈越大,说明该菌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弱
D.对筛选出的纤维素分解菌可进行玉米秸秆降解实验以测定纤维素酶活性
7.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由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可以得到谷氨酸;
②柠檬酸可以通过黑曲霉的发酵制得;
③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④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作为微生物肥料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⑤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在主发酵阶段完成;
⑥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两种远缘植物的细胞融合后会导致一方的染色体被排出。若其中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由于某种原因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依据该原理,将普通小麦与耐盐性强的中间偃麦草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耐盐小麦新品种,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
B.过程②的目的是使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断裂
C.过程③中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耐盐小麦的染色体上整合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9.治疗性克隆有望解决供体器官短缺和免疫排斥等问题。下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A常采用去核卵母细胞作为移植的受体细胞
B.该治疗性过程应用了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C.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多种体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动物细胞的培养需提供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
10.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及“DNA片断的扩增于与电泳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鲜猪血、菜花等动植物材料均可用于DNA的粗提取
B.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即呈蓝色
C.PCR利用了DNA的热变性原理,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DNA双链的解聚与结合
D.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DNA分子的大小、构象等无关
11.干细胞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干细胞是从胚胎中分离提取的细胞
B. 成体干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C. 不同类型的干细胞,它们的分化潜能没有差别
D. 由iPS细胞产生的特定细胞,可以在新药的测试中发挥重要作用
12.农杆菌能感染双子叶植物而通常不感染单子叶植物,是因为受伤的双子叶植物能分泌某些酚类物质诱导Ti质粒中的Vir基因区段表达,该表达产物能诱导Ti质粒产生一条新的T-DNA单链分子。此单链分子可进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通过在伤口施加相关酚类物质而使单子叶植物也成为农杆菌易感植物
B.农杆菌感染宿主细胞的原理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类似
C.使用农杆菌转化法时,目的基因应插入Ti质粒的T-DNA中
D.合成新的T-DNA单链需要的DNA连接酶与限制酶,均在宿主细胞内合成
13.茂名地处粤西,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农民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水土,大力种植各种经济作物。他们在山顶种植沉香等名贵经济树木,在山腰种荔枝,山脚种龙眼、香蕉、火龙果等水果,还在果园内养鸡、养猪,鸡捕虫吃草,鸡、猪粪便作肥料,到处呈现生机勃勃的生态农业景观。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茂名地区的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协调原理
B.与普通荔枝园相比,生态荔枝园收益有很大提高的原因是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C.农民在山顶种沉香,山腰种荔枝,山脚种香蕉是利用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D.生态果园的水果品质好是因为农民施用有机肥,利用生物防治害虫,减少了化肥农药用量
14.牛和山羊等反刍动物具有特殊的器官——瘤胃。瘤胃中高度缺氧,但生活着许多种微生物,每克瘤胃内容物中含有的细菌数高达109 ~1010个 ,其中有许多细菌能利用尿素中氮元素。为了获得能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科研人员利用瘤胃内容物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图2是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④步骤并培养后得到的结果。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中所用培养基需要添加有机物且以尿素作为唯一的氮源
B.培养过程中锥形瓶瓶口应用橡胶塞密闭 ,过程③应选择残余尿素浓度最高的培养瓶中的微生物进一步接种
C.图2中A表示的是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接种时甲、 乙、丙三个区域划线的操作 顺序依次是甲→乙→丙
D.图2中B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根据结果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涂布不均匀
15.双特异性抗体(BsAb)是一种能够同时结合两种抗原的抗体。CD19和CD47是淋巴瘤细胞广泛表达的表面标记物(CD19在B细胞表面普遍存在,CD47在正常组织细胞上普遍存在)。研究人员将两种产生不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融合成双杂交瘤细胞,最终得到了能同时结合CD19和CD47的BsAb,它可以结合同一靶细胞上两种不同的抗原,通过这种“双靶向”模式增强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均可显著杀伤淋巴瘤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同时注射2种抗原后提取B细胞,易得大量同时分泌两种抗体的浆细胞
B.获得BsAb的过程中,筛选双杂交瘤细胞的依据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C.使用BsAb治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小于联合使用CD19单抗和CD47单抗
D.若BsAb的部分结构发生改变,可能会出现治疗效果降低的情况
16.为使玉米获得抗除草剂性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操作(如图所示)。含有内含子的报告基因不能在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其正确表达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转化过程中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会导致未转化的愈伤组织可能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中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DNA可将基因G转移并整合到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B.利用物质K和抗生素进行筛选1,可获得农杆菌的蓝色菌落
C.利用物质K和除草剂进行筛选2,更易于获得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株
D.愈伤组织重新分化为芽、根等器官的过程中,需要添加植物激素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2分)水污染对于人类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如果不加强管理,很可能导致可饮用水受到影响,导致人类饮用水资源短缺,从而影响社会和人类发展,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付出自己的努力,做好自己应尽的责任。
(1)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       (填化学元素)污染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后,水面被大量的藻类覆盖,水中生物大量死亡,导致       (填“需氧型”或“厌氧型”)微生物大量繁殖。人工浮岛应用无土栽培的原理,把高等水生植物或经改良驯化后的陆生草本、木本植物移栽到富营养化水体的水面。人工浮岛可改善水体环境,同时还能美化环境,供人类观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人工浮岛上的植物可抑制藻类生长,其作用机理主要是            。
(2)研究人员在注入湖泊的4个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并镜检水样中的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①号水源水样中有单一种类的纤毛虫,如草履虫,且数量极多;②号水源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的种类较多,且数量也极大;③号水源水样中未见任何动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④号水源水样中浮游动植物均有发现,但数量不多。其中①号水源的污染物主要是 。 为了改变湖泊的污染状况,首先必须治理的是 号水源。
(3)利用水生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水体进行修复时,需定期打捞植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原因是 。
18.(14分)鉴江是粤西沿海最大的河流,沿河两岸的居民生活用水基本来源于鉴江。但若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放到鉴江中,会导致大肠杆菌超标,进而引发细菌性痢疾等肠道疾病。研究发现,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产生酸性物质和气体。广东高州中学生物学兴趣小组拟对鉴江中的大肠杆菌进行鉴别和统计(常用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数目)。用到的培养基配方和滤膜法步骤如下:
培养基名称 配方(L-1) pH
乳糖蛋白胨培养基 蛋白胨10g,牛肉膏5g,乳糖5g,NaCl 5g,溴甲酚紫0.016g(溴甲酚紫在酸性时呈黄色,碱性时呈紫色) 7.4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蛋白胨10g,牛肉膏5g,NaCl 5g 7.4
滤膜法具体步骤:
(一)用无菌的三角瓶接取1000毫升水样,盖好瓶塞。
(二)将漏斗和抽滤瓶固定好,用镊子夹住滤膜边缘,将水样倒入漏斗中,边抽滤、边加水。
(三)用镊子将滤膜取出,放在无菌平板上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乳糖蛋白胨培养基中,提供氮源的物质有 ;从功能上划分,乳糖蛋白胨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为检测该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
(2)高压灭菌条件常为121℃、15min,但乳糖蛋白胨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因为乳糖在121℃会被破坏,而选用了115℃,为了达到相同灭菌效果可以 。
(3)研究小组取两支含乳糖蛋白胨培养基的试管A和B,A管中加入1mL待测水样,B管不作处理,然后都放入培养箱中培养24h。若A试管产生气体,同时出现 (填颜色)时,则提示水样被大肠杆菌污染。
(4)滤膜法制作中所用的无菌平板,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基础上还应加入 ,便于统计菌落。按上述滤膜法步骤制作的3个样品平板上的菌落初步从 (答出两点)等方面进行形态学鉴定。然后统计三个平板上所有的菌落数分别为49、51、47,能否据此得出每升水样中大肠杆菌数约为49的结论? 。理由是 。
19.(12分)布朗瑞士奶牛的泌乳期长,产奶量高。某科技公司进行了布朗瑞士奶牛的冻胚移植,以本地母牛为受体。下图为该公司培育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①过程常用 (激素)促进布朗瑞士奶牛超数排卵。若采用人工授精,采集的精子要经过 过程才能与处于MⅡ时期的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
(2)若布朗瑞士奶牛与布朗瑞士公牛自然交配,配种后第7天需用特制的冲卵装置将母牛体内的胚胎冲洗出来进行质量检查,此时胚胎发育时期为 。
(3)图中④过程为 ,在此之前先要对本地母牛进行 处理。胚胎在本地母牛子宫内能够存活的生理学基础是

20.(10分)国家863计划项目“利用崂山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制备药用蛋白”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经成功获得经纯化的抗凝血酶Ⅲ蛋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面是制作崂山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流程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过程③为基因工程步骤中的 ,此过程需将该药用蛋白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目的是 。
(2)过程④需将重组质粒注入受精卵内,而不是动物体细胞内,其原因是 。
(3)在进行过程⑤之前,需取囊胚期的 细胞做性别鉴定;随后对筛选的胚胎进行分割获得同卵双胎。胚胎分割时,要将囊胚的 均等分割。
21.(12分)人体内的t-PA蛋白能高效降解由纤维蛋白凝聚而成的血栓,是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大量制备基因工程药物t-PA。
(1)研究人员采用PCR技术可以获得大量t-PA基因,此外,大量获得t-PA基因的方法还有 (答出2种)。
(2)研究表明,为心梗患者注射大量t-PA会诱发颅内出血,其原因在于t-PA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特异性不高,若将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能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据此,先对天然的t-PA基因进行序列改造,然后再采取传统的基因工程方法表达该改造后的基因,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蛋白。(注:如图表示相关的目的基因、载体及限制酶。pCLY11为质粒,新霉素为抗生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以上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蛋白的过程被称为 。已知人t-PA基因第84位半胱氨酸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CA,而丝氨酸的密码子为UCU,因此改造后的基因决定第84位丝氨酸的模板链的碱基序列应设计为 。
②如图所示,需选用限制酶XmaI和 切开质粒pCLY11,才能与t-PA改良基因高效连接。与单一酶酶切相比,本操作采用的双酶切方法的优点是 。
③将连接好的DNA分子导入大肠杆菌,含t-PA改良基因重组DNA分子的细胞应具有的性状是 。
A.新霉素抗性且呈蓝色 B.新霉素敏感且呈蓝色
C.新霉素抗性且呈白色 D.新霉素敏感且呈白色高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其中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答案】D
【解析】小球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但水蚤属于初级消费者,A错误;表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B错误;鱼乙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四营养级,鱼甲处于第三、四、五营养级,因此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鱼甲,C错误。
2.【答案】A 
【解析】捕虫草产生的分泌液中的化学物质是化学信息,A正确;野生海芋释放的具有臭味的化学物质是化学信息,B错误;孔雀开屏进行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C错误;美洲猎豹尿液中的化学物质是化学信息,D错误。
3.【答案】D
【解析】A.总能量为a与输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之和,即a+2+5,A错误;B.由于输入第二营养级(脆肉罗非)的能量,包括植物输入的和饲料输入的,所以无法计算植物到脆肉罗非的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C.图中d代表脆肉罗非储存起来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同化的能量是c,C错误;D.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e=d-i+2,D正确。
4.【答案】A
【解析】A、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就越大,故持续增加城市森林绿地总量可以降低生态足迹,A错误;B、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建设城市生态公园体系属于就地保护,B正确;C、通过生态廊道建设可以连通破碎化的栖息地,构建起一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网络,为野生动物的扩散、迁徙提供了通道,C正确;D、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达到可以改变地表环境演化方向的程度,但人类活动也可以使环境朝着改善的方向演变,D正确。
5.【答案】D
【解析】A、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菌种通常来自空气中,有多种微生物,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A正确;B、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时要严格控制温度,果酒制作最适温度为28℃左右,果醋为30-35℃,腐乳制作最适温度为15-18℃,其中果醋发酵温度最高,B正确;C、腐乳制作原理是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够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能够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C正确;D、乳酸菌发酵成酸奶时在牛奶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把乳酸菌一并杀死,不能进行乳酸发酵,D错误。
6.【答案】D
【解析】A、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纤维素,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完全培养基,不是选择培养基,A错误;B、取回的土壤样品如进行灭菌将杀死所有微生物,B错误;C、纤维素与刚果红会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会分解纤维素,导致出现透明圈,透明圈越大,该菌的分解能力会越强,C错误;D、对筛选出的纤维素分解菌可进行玉米秸秆降解实验,测定秸秆的分解速率,以测定纤维素酶活性,D正确。
7.【答案】D
【解析】①由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可以得到谷氨酸,谷氨酸经过一系列处理就能制成味精,①正确;②柠檬酸可以通过黑曲霉的发酵制得,②正确;③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③正确;④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能够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因而能提高产量,④正确;⑤啤酒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是在主发酵阶段完成,故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在主发酵阶段完成,⑤正确;⑥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其中的单细胞蛋白是微生物菌体,并不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获得,⑥错误。
8.【答案】C
【解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过程①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A项正确;紫外线属于诱发变异的物理因素,紫外线照射的目的是使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断裂,B项正确;过程③为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电刺激法、离心法、聚乙二醇融合法等方式处理,不用灭活的病毒诱导,C项错误;普通小麦没有耐盐基因,耐盐小麦的形成是将来自中间偃麦草的含有耐盐基因的染色体片段整合到普通小麦染色体上的结果,D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 ①表示核移植,②表示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A、细胞A常采用去核卵母细胞作为移植的受体细胞,因为去核卵母细胞有激活动物细胞全能性的物质,且细胞体积大,易操作,所含营养物质丰富,A正确;B、 ①表示核移植,②表示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该治疗性过程应用了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并未涉及胚胎培养技术,B错误;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正确;D、动物细胞的培养需提供95%空气(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和5%CO2(维持培养液的pH)的混合气体,D正确。
10.【答案】C
【解析】A、猪是哺乳动物,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不含DNA,因此新鲜猪血不能用于提取DNA,A错误;B、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后,颜色呈蓝色,B错误;C.PCR利用了DNA的热变性原理,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DNA双链的解聚与结合,C正确;D、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凝胶浓度、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等有关,D错误。
11.【答案】D
【解析】 A. 干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骨髓和脐带血等多种组织和器官中,A错误;B、一般认为成体干细胞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不具有发育完整个体的能力,B错误;C、不同类型的干细胞,它们的分化潜能是有差别的,C错误;D、由iPS细胞产生的特定细胞,可以在新药的测试中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
12.【答案】D
【解析】A 、农杆菌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力,原因是多数单子叶植物细胞不能合成酚类化合物,可以通过在伤口施加相关酚类物质而使单子叶植物也成为农杆菌易感植物,A正确;B、农杆菌感染宿主细胞是把它的T DNA上,通过转化作用,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的DNA上,其原理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类似,都是基因重组,B正确;C、使用农杆菌转化法时,T-DNA可将插入Ti质粒的T-DNA中的目的基因转移到植物细胞中,并能整合到染色体DNA上,C正确;D、Ti质粒中的Vir基因区段在宿主细胞内的表达产物能诱导Ti质粒产生一条新的T-DNA单链分子,而合成新的T-DNA单链不需要限制酶,需要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因为限制酶的作用是识别DNA中的碱基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切割DNA分子,D错误。
13.【答案】C
【解析】A、果园内养鸡、养猪,鸡捕虫吃草,鸡、猪粪便作肥料遵循的是循环原理, 山顶种沉香,山腰种荔枝,山脚种香蕉是根据不同的物种适应不同的环境,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A项正确;B、与普通荔枝园相比,生态荔枝园的收益有很大提高的原因是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B项正确;C、沉香在山顶,荔枝在山腰,香蕉在山脚是植物在地域上的垂直分布,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D、生态果园的水果品质好是因为农民施用有机肥,利用生物防治害虫,减少了化肥农药用量,D项正确
14.【答案】B
【解析】A、据题,要从瘤胃中获得能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所以培养基中的氮源是尿素,且尿素是唯一氮源,这样才能起到筛选作用,A正确;B、因为瘤胃中高度缺氧,所以在培养瘤胃中的微生物时应该提供无氧的环境,所以锥形瓶瓶口应用橡胶塞密闭;尿素浓度最低说明培养瓶中的微生物分解尿素的能力强,B错误;C、因甲的菌落连在了一起,乙的菌落相对比甲少,而丙出现单个菌落,说明划线时甲是第一区,乙是第二区,丙是第三区, 接种时甲、 乙、丙三个区域划线的操作顺序依次是甲甲→乙→丙,C正确;D、据图可知,稀释涂布平板后出现菌落聚集的现象,说明涂布的时候没有涂不均匀,D正确。
15.【答案】A
【解析】A、浆细胞不能同时分泌两种抗体,一种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相应的抗体,A错误;B、双杂交瘤细胞能产生两种特异性抗体,根据抗原与抗体可特异性结合,可筛选出能产生抗CD19和CD47的双杂交瘤细胞,B正确;C、CD19在B细胞表面普遍存在,CD47在正常组织细胞上普遍存在,使用BsAb治疗,可识别同时具有CD19和CD47的淋巴瘤细胞,能特异性伤淋巴瘤细胞,而联合使用CD19单抗和CD47单抗能杀伤淋巴瘤细胞的同时,也可杀伤B淋巴细胞和正常细胞,因此使用BsAb治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小于联合使用CD19单抗和CD47单抗,C正确;D、若BsAb的部分结构发生改变,识别能力减弱,可能会出现治疗效果降低的情况,D正确。
16.【答案】B
【解析】A、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将目的基因(基因G)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基因G)整合到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A正确;B、农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含有内含子的报告基因不能在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故不会出现农杆菌的蓝色菌落,B错误;C、根据题意可知,报告基因的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而愈伤组织表面残留的农杆菌会导致未转化的愈伤组织能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中生长,因此利用物质K和除草剂进行筛选2,更易于获得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株,C正确;D、愈伤组织重新分化为芽、根等器官的过程中,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答案】(1)N、P(1分) 厌氧型(1分)   间接和直接 
与藻类竞争阳光资源和水体中N、P 等矿质营养
(2)有机物 ③
(3)重金属会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富集于最高营养级;同时,植物死亡后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污染物重新进入水体
【解析】(1)水体富营养化后,藻类快速生长,水面被大量藻类覆盖,遮蔽阳光,水中生物大量死亡,水体氧含量减少,厌氧型微生物会大量繁殖。生态浮岛能够抑制藻类生长,改善水体环境,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其能美化环境,供人类观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人工浮岛上的植物与藻类竞争阳光资源和水体中N、P 等矿质营养,可抑制藻类生长。(2)纤毛虫体内无叶绿素,不能自己生产有机物,①号水源中有大量的纤毛虫,说明水样中有机物多;②号水源水样中有大量的藻类,说明水样中含氮、磷较多;③号水源水样中发出刺鼻的气味,未见任何动植物,说明水样内含有有毒化学物质。为了改变湖泊的污染状况,首先必须治理的是③号水源,3号水源的污染最难治理,因为污染太严重,生物都无法生存,且发出刺鼻的气味,可见有毒化学物质排放严重,这一水源一般是由化工厂排出的废水,治理的方法有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分解者分解(生物净化)。(3)利用水生植物对水体污染进行修复时,需定期打捞植物并做无害化处理,否则重金属会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富集于最高营养级。同时,植物死亡后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污染物重新进入水体。
18. (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答案】(1)蛋白胨、牛肉膏 鉴别(1分)
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2)适当延长灭菌时间 (3)黄色(1分)
(4)琼脂(1分) 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
不能(1分) 培养基表面生长的菌落,只有部分是大肠杆菌的菌落
19.(12分,每空2分)
【答案】(1)促性腺激素 获能 (2)桑葚胚或囊胚
(3)胚胎移植 同期发情 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
【解析】(1)图中①过程常用促性腺激素促进布朗瑞士奶牛超数排卵。若采用人工授精,采集的精子要经过获能过程才能与处于MⅡ时期的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2)若布朗瑞士奶牛与布朗瑞士公牛自然交配,配种后第7天需用特制的冲卵装置将母牛体内的胚胎冲洗出来进行质量检查,此时胚胎发育时期为桑葚胚或囊胚。(3)分析图可知,图中④过程为胚胎移植,在此之前先要对本地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胚胎在本地母牛子宫内能够存活的生理学基础是受体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
20.(10分,每空2分)
【答案】(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使目的基因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2)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全能性十分困难
(3)滋养层 内细胞团
【解析】(1)将目的基因与质粒重组,因此属于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该药用蛋白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可以使目的基因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2)相比较于动物体细胞,受精卵的全能性更强,体细胞的化程度高,恢复全能性十分困难。(3)在进行胚胎移植之前,若要进行性别鉴定,可以取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进行检测;在胚胎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21.(12分)【答案】(1)人工合成、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①蛋白质工程 AGA
② BglⅡ 防止质粒载体(和目的基因)自身环化 ③ C
【解析】(1)对于基因比较小,核苷酸序列已知,也可以直接使用DNA合成仪用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此外还可从基因文库中直接获取。(2)①天然的t-PA基因控制t-PA蛋白的合成,改良t-PA蛋白需要对天然的t-PA基因进行序列改造,然后用改造的基因作为目的基因让其表达,从而实现对天然蛋白质的改造,题中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蛋白的过程被称为蛋白质工程,已知人t-PA基因第84位半胱氨酸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CA,而丝氨酸的密码子为UCU,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测,改造后的基因决定第84位丝氨酸的模板链的碱基序列应设计为AGA。②目的基因两端的黏性末端图中已经给出,观察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可知,限制酶XmaI和BglⅡ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能与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碱基互补,要想把目的基因与质粒pCLY11 (载体) 拼接起来需要得到相同的黏性末端,因此质粒pCLY11(载体)也需要限制酶Xma和BglⅡ切割;基因工程中最核心的一个环节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其的是让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这里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质粒的目的是为了使其呈现两种不同的黏性末端分别与目的基因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这样可以保证目的基因和质粒的正向连接,同时也可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③结合图示可知,限制酶XmaI和BglⅡ会破坏质粒pCLY11上的mlacZ,但不会破坏neor(新霉素抗性基因),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具有新霉素抗性,但由于mlacZ基因被破坏,因而菌落呈现白色,而导入pCLY11质粒的大肠杆菌,既有新霉素抗性,且mlacZ基因也能正常表达,因而菌落呈现蓝色。当然这里作为受体细胞的大肠杆菌应该不具有pCLY11质粒,据此可将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筛选出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