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县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调研测试
历 史 试 题(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入下列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的混乱割据到何时才结束,南北重归统一?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0年
2.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使人们热衷于当官……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3.唐朝时期,有一位推动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他是
4.“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说这句话主要是告诫统治者要
A.虚心纳谏 B.关爱百姓 C.任用贤才 D.廉洁奉公
5.下列有关两宋历史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宋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并立
B.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
6.“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
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内阁 D.行省制
7.乾隆帝晚年自称“十全老人”,并将自己一生的主要政绩概括为“十全武功”。下列哪项应包括在其“十全武功”之内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C.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D.荡平东南沿海倭寇收复台湾
8.中国的历史是由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有
A.宋、元 B.元、明 C.元、清 D.明、清
9.西藏开始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始于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B.文成公主入藏
C.清朝设驻藏大臣 D.元世祖设宣政院
10.穿越时空隧道,神游北宋东京。看耍杂踢球,听说书唱曲,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
A.交子 B.瓦舍 C.市舶机构 D.会子
11.下列诗词所评述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在最后的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C.“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D.“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12.“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句诗写于元末,它反映了元朝
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文化事业发展
C.中外交往频繁 D.民族融合发展
13.下列人物和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A.白居易——“三吏”“三别” B.司马光——《资治通鉴》
C.宋应星——《天工开物》 D.徐光启——《农政全书》
14. 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以下一组图片,它们均取材于我国的一部古典名著,这部作品是
舌战群儒 蒋干盗书 单刀赴会 挥泪斩马谡
A.《水浒传》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15.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创作风格的原因是
A.所受的教育不同 B. 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C.仕途不同 D.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二、简答题(共12分)
16.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知识的一项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技能,小强同学学完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时期——明清时期的历史后,设计了下列知识结构示意图。请认真阅读,完成相关问题。
⑴请将上述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完整。(8分)
① ; ② ;③ ;④ ;
⑤ ; ⑥ ;⑦ ;⑧ 。
⑵结合上述知识结构示意图和所学知识,指出从明朝到清朝在对外交往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严重后果?(2分)
⑶简要概括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2分)
三、材料题(共8分)
17.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一: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和活字印 ( http: / / www.21cnjy.com )刷的方法,被后代广泛采用,成为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约10世纪时传入欧洲,此后几个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中国的影响下,印刷业得到迅速发展。印刷术的发明及向外传播,对世界文明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材料二: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制成了司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运用于航海事业,成为一种准确可靠的导航仪器,南宋时,阿拉伯商人和波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的海船往来贸易,也学会了使用指南针。他们又把指南针传到欧洲。指南针的应用推动了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
材料三: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发明的,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上。南宋时,火药传播到阿拉伯;14世纪阿拉伯人攻打西班牙时,使用了火药和火器,欧洲国家才开始接触到了火药和火器,并开始学习和制造。火药和火器传到欧洲,不仅使他们的作战方法发生了变化,而且还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起了一定作用。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⑴列表归纳是学习科技、文化部分的一种好方法。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下表(6分)
发明和传播 影响
活字印刷
指南针
火药
⑵培根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影响的认识。(2分)
四、分析说明题(共12分)
18.材料一: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
材料二:
材料三 :元世祖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当时的都城不仅是元朝的政治中心,也
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商业大都市,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到此游历。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何时完成?(2分)经济重心
出现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⑵结合材料二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3分)
⑶材料三中提到的元朝的都城是哪个城市?(1分)用一例史实证明“吸引了很多外国人
到此游历”。(1分)
⑷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政府采取的政策密切相关,你认为政府采取哪些政策将有利于经济的
发展?(2分)
五、探究题(共13分)
19.“江山如此多娇,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任务一 梳理知识
⑴《沁园春·雪》是一首词,“词”在哪个朝代时成为当时最具特色的文艺样式?请你列
举这一时期两位著名的词人。(3分)
⑵毛主席为什么称他们为英雄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4分)
风流人物 名字 史实
唐宗 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史称 。
宋祖 以“杯酒释兵权”限制了武将的权利,加强 了 ,消除了地方分裂因素
任务二 解决问题
⑶结合史实阐明观点:(学生从以下两个观点中任选一题完成)(4分)
观点一: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
观点二: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
任务三 思考感悟
⑷通过以上知识的探究,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物才算得上是“风流人物”?(2分)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A B C D A C D B C D A C B
一、
二、16.(1)每空1分,共8分
①丞相或宰相 ②八股取士 ③戚继光 ④郑和
⑤军机处 ⑥文字狱 ⑦《尼布楚条约》 ⑧驻藏大臣
(2)由对外开放转变为闭关锁国(1分);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1分)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2分)
三、17.(1)(每空1分,共6分)
发明和传播过程 影响
活字印刷 北宋平民毕昇发明,约10世纪时传入欧洲 印刷术的发明及向外传播,对世界文明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指南针 战国时制成司南,北宋制成指南针,开始运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指南针的应用推动了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
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14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火药和火器传到欧洲,不仅使他们的作战方法发生了变化,而且还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起了一定作用。
(2)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并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分)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1分)
四、18.(1)南宋时期(2分) 原因:南方战乱少;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3分)
(2)出现了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构——市舶司;出现了商业繁荣的城市(或北宋都城十分繁华);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意思对即可,3分)
(3)大都(1分) 马可·波罗来华(1分)
(4)大力发展科技、注重人才的培养、继续对外开放等等意思相近即可。(2分)
五、19.(1)宋(1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学生答出任意两位即可得2分)
(2)唐宗:李世民 贞观之治 宋祖:赵匡胤 中央集权 (每空各1分)
(3)学生能列举两个史实说明即可,共4分。
观点一: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知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善任,虚心纳谏,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改善民族关系,积极对外交往,在位20余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史称“贞观之治”。所以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帝王。
观点二: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束了蒙古长期分裂和混战的局面,为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吉思汗不断向外扩张,兵锋最远抵达欧洲的多瑙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的蒙古大汗国。所以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
(4)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意思相近即可,2分)
山河我还
A
B
C
D
东北:组织雅克萨之战,
签订《 ⑦ 》
东南: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1684年设置台湾府
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 ⑧ 。
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清朝
明朝
建 立
巩固边疆
1368年,朱元璋建立,定都南京。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皇帝,改国号清。
⑴改革行政机构:在中央废
① ,设六部;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⑵设立厂卫特务机构,这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⑶思想上:采用 ② ,规定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⑴雍正帝设立 ⑤ ,这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⑵思想上:大兴“ ⑥ ”
(对内)北方:明成祖迁都
北京,加强对北方的
控制。
(对外)东南: ③ 抗倭
对外交往
④ 下西洋
闭关锁国
加强君权
对外
对内
市舶司
清明上河图(局部)
交子图
市舶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