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写作《抓住细节》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写作《抓住细节》教学设计(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9 19:2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抓住细节》教学设计
学习要点:学会细节描写,抓住真实、典型、生动的细节对人物进行刻画。
情境与任务:大家在一起学习已经一学期多了,已经够了解彼此了吗?老师想请大家写一写自己同桌最大的特点,并在全班分享,增进全班同学对彼此的了解。(读者:全班同学,目的:增进了解)
活动一:发现特点
支架1:精神品质(勤劳,助人为乐,幽默,有责任心,谦虚,孝顺,真诚等等)
性格特点(自信,乐观,懒惰,热情,活泼好动等等)
爱好特长(跑步快,唱歌好听,善于跳舞,善于交际,擅长乐器等等)
尝试用这样的句子表达出来:我的同桌是 ,他是一个 的人。
活动二:说说你是如何发现的?
支架2:范文: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点拨:鲁迅抓住阿长说话时最典型的动作,把这个动作放大细化,好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一样,“竖起”“摇动”“点鼻子”,栩栩如生的动作活化了一个爱搬弄是非长舌多事的阿长形象。
写作锦囊一:仔细观察,抓住典型细节
练一练:回想和同桌相处的细节,说一说你是从哪个或哪些细节发现他的特点的,完成图表。
支架3:范文:这一段元旦祈福的细节,过程写得具体细致,先是郑重地叮嘱“不许说别的话”;拿福橘“摇了两摇”,不断提醒;当第二天我忘记时,“按住我,摇肩,满脸期待”,不断提醒暗示我。在看似“封建迷信”可笑的背后,是阿长对生活的期待,对“我”的关爱。
点拨:作者综合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腻传神地刻画了一个诚恳、真挚、满怀善意的阿长,真是如闻其人、如见其声、如临其境。
写作锦囊二:综合多种描写
练一练:回忆上面的两个细节,说说你是从哪些方面发现其特点的,完成图表,并写下这些小片段。
支架4:范文: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点拨:这一段是描写老王临终前最后一次来我们家的肖像描写,“直僵僵”“镶嵌”“绷着”,精准的词语,夸张的手法,杨绛精心锤炼、推敲词语,仿佛我们眼前就站着一个僵直、瘦弱、病重、生命衰竭、行将就木的老王,打动人心,让人动容。
写作锦囊三:锤炼语言,巧用修辞
练一练:要想让同桌的这一特点更加生动形象,我们可以用上一两个修辞,对上一环节的片段加以润色。
活动三:总结细节描写写作魔方
细节描写要求 细节描写方法
真实 仔细观察
典型 综合多种描写方法
生动 锤炼语言,巧用修辞
评改与交流
评改建议:
1.你的文章里面是否有错别字?
2.你所描写的同桌的特点是否真实?
3. 你所描写的细节是否能够反映同桌的特点?
4.你的细节描写是否能够让读者如睹其人?
5.你的这篇习作能否达到促进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目的?
尝试与拓展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来介绍自己的额同桌,这种写法还可以用来写我们身边的很多人,比如你的父母,朋友。希望大家在课下尝试换一个写作对象,写一写,也许你会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