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4.12.1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2.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
3.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并能以膝跳反射实验为例说出什么是反射;
4.举例说出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新知导入
怎样的调节方式才能使守门员如此紧张的瞬间,完成了一系列的复杂的反应?
演 示
人体神经系统整体形态和结构组成
大脑
脑干
小脑
脑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观察人体神经系统整体形态和脑
讨 论
1.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器官。
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讨 论
2.尝试描述脑和脊髓的形态和位置。
脑呈半球状,位于颅腔内;脊髓呈长圆柱状,位于脊柱的椎管内。
讨 论
3.尝试描述脑神经和脊神经的形态和分布。
脑神经和脊神经呈线状。脑神经分布于头、颈以及胸腔内;脊神经分布在躯千和四肢的皮肤、肌肉中。
新知讲授
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神经系统
由脑神经与脊神经组成的周围神经系统犹如一条条通信线路伸达各处;由脑和脊髓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则位居身体的中央,管理着各部分神经的通信网络。
课堂练习
【解析】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杂技演员的平衡能力很强,与普通人相比他们比较发达是的小脑。
杂技演员的平衡能力很强,与普通人相比他们比较发达是的(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B
新知讲授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细胞又叫做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到冲动。
神经元
细胞体
比较长,只一条,传导信息,冲动传出细胞体
树枝状,数量多,接受信息,冲动传入细胞体
突起
树突
轴突
新知讲授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一种生物电变化,这种变化能沿细胞膜按一定方向传到。科学家将这种可传导的生物电变化叫作神经冲动,简称冲动。
新知讲授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传入神经元:把神经冲动从外周传到神经中枢的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在传入和传出两种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神经元,位于脑和脊髓内
传出神经元:把神经冲动从神经中枢传到外周的神经元
新知讲授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中枢神经系统
胞体构成灰质
突起构成白质
周围神经系统
胞体构成神经神经节
突起构成神经
脊神经
灰质: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色泽较灰暗
白质:大量神经元突起成束聚集之处色泽较白亮
新知讲授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其外面的髓鞘构成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是神经末梢
新知讲授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裹着结缔组织膜,就称为一条神经。
课堂练习
【解析】图中,①是树突,②受轴突,③是神经末梢,D说法错误。
人的大脑中有很多如右下图所示的细胞,以下关于该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这种细胞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B.这种细胞最初来源于受精卵的分裂
C.这种细胞的形成与细胞分化有关
D.①是树突,②是神经末梢,③是轴突
D
新知讲授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手指无意间碰到灼热的物体时,就会立即缩回手臂。
新知讲授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反射。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新知讲授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生物与环境适应的表现,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协调。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新知讲授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感受器:接受神经冲动,作出反应。
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到脊髓中枢。
神经中枢:接受冲动信号并将神经冲动
传到传出神经纤维。
传出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
效应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新知讲授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形成过程模式图 膝跳反射示意图
活 动
测试“握手一握手”反应要用多少时间
目的要求:①体验测试反应时间的实验过程。
②分析说明测试结果。
材料器具:秒表、记录纸和笔
方法步骤:
活 动
测试“握手一握手”反应要用多少时间
讨 论
①设想你在完成一次握手—握手反应活动中,体内发生了哪些主要事件?
被握的手部感受器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又进一步上传到脑,产生被握手的感觉之后,再发出神经冲动到脊髓,脊髓发出的传出神经将冲动传到另一手臂的肌肉,产生握手的动作。
大脑
感受器
传入神经纤维
脊髓
传出神经纤维
效应器
讨 论
②比较从第1次到第10次的测试数据,有怎样的规律?你认为影响反应完成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平均每人完成反射的时间开始几次较长,后来逐渐减少,最后几次基本稳定。总结:被测试者的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和经验的积累程度是影响这种反射时间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反射弧各部分产生和传导冲动所需的时间(包括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时间)是完成反射所需时间的最基本限制因素。
讨 论
③如果测试组人数再增加或减少10人,你认为测试数据方面会有什么变化吗?
④即使是训练有素的足球守门员,面对射来的点球也常常扑空。结合你对反应时间的理解,对此作出解释。
增加10人可能会使数据变动的不稳定性减小;减少10人可能会使数据变动的不稳定性增大。
守门员完成“看到足球被对方踢出后扑向足球的反应动作”所需时间,往往比足球被踢到球门所需时间要长。
新知讲授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还能够通过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来调节相应内脏器官的功能状态。
课堂练习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途径是( )
A.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
B.效应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感受器
C.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D.感受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
D
新知讲授
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①给狗喂食物,引起狗分泌大量唾液;
②使狗听到铃声,狗没有分泌唾液;
③先使狗听到铃声,随即给狗喂食物,如此重复多次;
④经过③之训练后,当只给予铃声而并不喂食物时,狗也会有大量唾液分泌。
讨 论
1.狗对事物刺激产生唾液分泌反射,这是它生来就有的吗?
2.对未受过训练的狗给予铃声刺激时,并没有引起唾液分泌反射,这说明什么?
分泌唾液是消化食物所必需的生理现象,没有这种反应,食物的咀嚼和吞咽等功能的进行会有障碍,生来不会者难以生存。所以狗能对食物刺激产生唾液分泌反射,这是它生来就有的。
铃声对未受过训练的狗来说不是引起唾液分泌反射的适当刺激。
讨 论
3.经过训练,只给铃声刺激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这种反射对狗有什么意义?
4.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5.对未受过训练的狗给予铃声刺激时,并没有引起唾液分泌反射,这说明什么?
铃声与食物刺激适当结合,长期的刺激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
"铃声—唾液分泌"是一种后天学来的条件反射,所以总是只给铃声而不喂食物,狗也能再学会"铃声与食物不再有关系"的新经验,失去这种不再有意义的反射。
狗通过训练形成了"食物的出现与铃声的到来有关系"的经验记忆,听到铃声就引起唾液分泌,这为食物摄入的可能做好准备,是有其适应意义的。
新知讲授
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课堂练习
【解析】指尖被扎破而缩手的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简单的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在指尖,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刺激。而在体检从指尖抽取血时,手指被扎破却没有缩回,是因为缩手反射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受大脑的控制,此时该反射属于受大脑控制的条件反射。该反射弧的各结构并没有受损。
体检时常常会从指尖抽取血,此时手指被扎破却没有缩回。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指尖没有感受器,接受不到刺激
B.传入神经受损,无法向神经中枢传达兴奋
C.低级神经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D.这一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
C
新知讲授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大脑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的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在大脑半球的表面呈现许多曲曲弯弯的沟(凹)和回(凸),这使大脑的实际表面积要比平滑的外形大许多。
新知讲授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为什么说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大脑皮层就是大脑表层的灰质结构。这里有着极大数量的神经元。在同侧及左、右半球之间,神经元有着复杂的联系网络,同时也与皮层下中枢形成多种联络。它可以接受来自小脑、脑干和脊髓的上行传导冲动,同时也发出下行传导冲动到达下级各中枢部位。因此,大脑皮层居于最高级中枢地位。
小 资 料
人的脑与大脑皮层
人脑由1000多亿个神经元和大量的支持细胞所组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占据着特点重要的地位。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最高级中枢就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厚度为2~3mm、高度褶皱的结构,其中神经元的数目可能多达140亿。
新知讲授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大脑皮层上存在着专门管理某些活动的功能区
新知讲授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建立条件反射
新知讲授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课堂总结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元
组成:细胞体、突起
功能:收到刺激,产生冲动并传导冲动
反射的种类
条件反射
脑(大脑、小脑、脑干)
脊髓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
非条件反射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课堂练习
1.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
A.大脑皮层
B.小脑
C.脊髓
D.脑神经
2.人体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
B.反射弧
C.神经元
D.脑和脊髓
C
A
课堂练习
3.志愿者在公园固定地点投放“猫粮”救助流浪猫时,都会播放“喵、喵”的声音,一段时间后每当播放这种声音都会有许多流浪猫前来。“喵、喵”的声音对流浪猫来说属于( )
A.非条件刺激
B.条件刺激
C.无关刺激
D.食物刺激
4.眨眼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条件反射
B.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是人体对外界刺激发生的反应
A
B
课堂练习
5.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A.神经节
B.脊髓
C.脑
D.大脑皮层
6.新生儿的嘴唇第一次接触奶头就会有吮吸动作,这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下列选项不属于这类简单的反射的是( )
A.眨眼反射
B.缩手反射
C.排尿反射
D.望梅止渴
D
B
课堂练习
7.某人后仰摔倒,心跳和呼吸随即停止,他摔倒时受伤的结构最可能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8.脊髓从胸段折断的病人,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是( )
A.排尿、排便的信息不能传到脊髓
B.大脑不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
C.脊髓失去反射功能
D.大小便活动不再受脊髓控制
B
C
课堂练习
9.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B.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C.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0.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B.反射弧是一种神经结构
C.反射需要多个系统的参与
D.反射都要受大脑的控制
D
A
作业布置
思考与练习:
1.题
2.题
3.题
课外读:
排尿的神经调节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