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 第2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 第2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9 20:14:33

文档简介

9 桃花源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走进了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我们发现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个理想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个愿望能够实现吗? 二、合作探究 (一)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明确: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2.桃花林的自然景色是怎样的? 明确: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明确: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明确: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桃花源人见到渔人为什么“大惊”? 明确:因为桃花源与世隔绝,从未有外人来。 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明确: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7.写“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表明桃花源里的人们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花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去时却“不复得路”? 明确: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二)速读课文,理清脉络。 1.文章围绕“桃花源”写了哪几个部分的内容? 明确: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按渔人行踪给课文分部分,归纳每部分的意思。 明确:第一部分(1),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2、3),渔人进入桃花源及在桃花源做客。 第三部分(4、5),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再也找不到它,刘子骥探访桃花源未果。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旨。 1.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明确:(1) 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环境幽雅,风景优美,其中的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桃源人神秘——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3)是一个幸福的地方: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对渔人,设酒杀鸡作食,皆出酒食(待人热情,民风淳朴)。 2.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明确: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三、拓展延伸 1.古今诗词咏桃源。(写出几句咏桃源的诗词) 明确:(1)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王维《桃源行》) (2)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3)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4)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2.桃花源奇异在何处? 明确:(1)景奇。桃花林美景奇,桃花源环境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人奇。桃花源人长期与世隔绝,“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花源,都一无所获,不见其踪影。 四、达标检测 (2019·重庆中考B卷)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列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2)便要还家(同“邀”,邀请) (3)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4)处处志之(做记号)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答案:花草遍地,新鲜美好,落花纷纷。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案:(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 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C.“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D.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4.文中描绘了陶渊明心中理想的生活图景,春秋时期的老子也有类似的描述,试结合链接材料,指出它们的相似点。 【链接材料】 至治之极①,甘②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八十章 【注】①至治之极:国家治理得好极了。②甘:美味,以为甜美。 答案:人民生活幸福,安居乐业;和平安宁,不受外界打扰。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对文本内容进行了探究,由文中的景物描写、渔人的观察和村民的回答,我们体会到了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六、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2.古今异义。 ①缘溪行(古义:沿着,顺着。今义:缘故,缘分。) ②芳草鲜美[古义:新鲜美好。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③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输事业。)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⑤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⑥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古义:邀请。今义:延长。) 3.一词多义。 舍便舍船(动词,离开) 屋舍俨然(名词,房屋)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未果,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其欲穷其林(代词,那) 既出,得其船(代词,他的)为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二、三。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