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六单元 第16课
田忌赛马
第1课时
谈话导入
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喜欢赛马。战国时期齐国名将田忌也参加了一场赛马,赛马的情况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田忌赛马。
初读课文
1.简介出处。
田忌赛马的故事见于《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原作简介
作者简介
人物简介
田忌:生卒年不详,姓,田氏(亦作陈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时期齐国名将。
人物简介
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孙伯灵,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人物简介
齐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相传他继位之初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听了谋臣的建议,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法制,选贤任能,成就了一番伟业。齐威王礼贤重士,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稷下学宫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
字词注音
输赢 摩拳擦掌 出谋划策 引荐
yíng
jiàn
cè
quán
cā
书写指导
部首:月部
结构:上中下结构
组词:输赢
书写指导
部首:手部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摩拳擦掌 拳头
书写指导
部首:提手旁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摩拳擦掌 擦玻璃
书写指导
部首:竹字头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策略 政策
书写指导
部首:草字头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推荐 举荐
词语解释
赏识:
胸有成竹:
出谋划策:
摩拳擦掌:
遥遥领先:
不动声色:
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等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
比喻办事以前,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
意思是制定计谋策略。多指为人出主意。
意思是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远远地走在最前面,现多用来形容成绩或水平等。
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态镇静。
多音字学习
差
chà
差别
差不多
运用
在看到森林前,他心里一直在抱怨:明明同学们各方面都差(chà)不多,老师却差(chā)别对待,把他差(chāi)遣到这穷乡僻壤来支教。而此刻,望着这一片片绿意盎然的树林,参差 (cī)不齐、生机勃勃的野花,他一扫阴霾,陶醉于美景中了。
chā
chāi
差遣
cī
参差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此图片是《田忌赛马》的情境课文的缩略图,如需使用该资源,可自行下载插入使用。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2):孙膑看了田忌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的几场赛马,发现了取胜的策略。( )
第二部分(3-10):田忌在孙膑指点下,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这一部分主要写田忌和孙膑的对话和他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 )
第三部分(11-16):孙膑帮助田忌用调换出场顺序的办法战胜了齐威王,点明孙膑以智谋取胜。( )
孙膑观赛,发现策略
孙膑献策,准备赛马
调换顺序,以智取胜
整体感知
2.再读课文,试着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1)起因:孙膑看了田忌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的几场赛马,发现了取胜的策略。
(2)发展:田忌在孙膑指点下,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3)高潮:孙膑帮助田忌用调换出场顺序的办法与齐威王赛马。
(4)结局: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总结提高
我们知道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田忌赢了。田忌是如何赢了齐威王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拓展延伸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3年,魏惠王派兵大举进攻韩国。韩哀侯异常心慌,派人星夜求救于齐。于是,齐任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统兵数万去救韩国。孙膑决定改变战术,以计胜之。第二天,他让军士把为10万人做饭用的锅灶减为5万人的,第三天减为3万人的,以此迷惑魏军。魏军果然上当,将军庞涓亲率精锐骑兵, 昼夜兼程地沿着齐军的方向猛追不舍。齐军在马陵设伏,果然魏军在黄昏时分赶到了马陵道。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败。庞涓也死于乱军之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
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欣赏赛马过程。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