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紫藤萝瀑布[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3-20 20:49: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紫藤萝瀑布
学习目标:
1.领悟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的精神美,感悟生命的永恒。
2.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特点。
3.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教学建议
1.教学指津:
(1)本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文章写景抒情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2)这篇散文以人花相映成辉的诗情画意感染读者,以深刻的哲理启迪人们。教学这一充满诗意美的好文章,宜将“读”与“赏”相结合。赏应落在课文描写的“细”、“美”之处,课文中的工笔画可作为解决初中生阅读和写作粗疏问题的范例,启发学生领会课文中通过精细的描写、含蓄的抒情,新颖的想象而感悟的人生哲理。对文中表现出的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适当点拨、引导,使年龄小、不注意体会文章内容的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3)引导学生明确: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这一环节,一定要加强人文教育:使学生从优美的文章中懂得崇尚生命,珍惜生活,珍爱人生的重要性。
2.问题导航:
(1)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十分形象生动,试举例赏析美点。
提示:紫藤萝的树和花写得十分形象生动,是因为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
A.比喻:“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
B.拟人:“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才知那是每一条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用拟人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2)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提示: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3)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提示: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落,遭遇不幸,过了这么多年,又开花,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这样生机勃勃,想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和美好。而人类也是如此,小弟虽然身患绝症而死,但人类的生命长河并不因某个人的逝去而停止流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因此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4)怎样理解“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个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而提出,也可以不提)
提示:现在听起来的确不可思议,但是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里。事实就是这样。人们狭隘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感情,认为赏花不应该是劳动者的本分,赏花是低级情调,甚至认为赏花就会腐化堕落。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认识过去,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资料链接
1.背景资料:
(1)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她的父亲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姑母是著有《中国诗歌史》的冯沅君,家学渊源,得天独厚。1957年发表成名作《红豆》。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三生石》,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散文集《丁香结》等。
(2)A、十年前,作者的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B、1982年是极左论调笼罩的年代,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被拆掉,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理解这个背景,才能理解文章的感情。其实作者的感情就如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国家命运的写照。作者对人生有了感情上的变化和彻悟。
2.搜索百家:
钱钟书《管锥编》第70-71页;
宗璞《真情 洞见 美言》、《哭小弟》
保尔 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生命的意义》
《中国当代女作家风采》
www.huiwen-cn.com
拓展训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pù( )布 bèng( )溅 zhù( )立
lǒng( )罩 沉diàn( ) zhàn( )开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
(3)“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3.(1)这是一篇 (体裁),是一篇 (状物抒情 寓理于物 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是著名女作家 。
(2)文章除了写眼前的紫藤萝,还回忆了过去的紫藤萝,这在表现手法上属 。

(一)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候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内容:
5.试研究开头一句的作用。
6.体会下列各句的含义。
(1)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2)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7.上文描写紫藤萝的特点生动形象,试举例品赏。
(二)秋 韵
宗璞
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得得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向每个毛孔渗进来。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直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个陡台阶,眼前会出现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罢。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基调。
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镌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头,露出灰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罢。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更差,也还是无由寻到的。那就待来生罢,我说,大家一笑。
其实,我是注意今世的。清晨照例地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小湖旁,忽然觉得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
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教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一层红毡。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大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一切,还有别的蕴藏。
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了么?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
秋去冬来之时,意外地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
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不要推却友爱,不要延迟欢乐,现在不悟,便永迷惑,在这里,一切都有了着落。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8.第一段作者抓住京华秋天的哪一景象进行描写的?你感悟出在这里秋天的基调是什么?
9.今年秋到香山,作者没有找到秋的韵致,而是感到秋的萧条,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10.第五段作者在对秋进行描写后,说“似乎除了眼前一切,还有别的蕴藏。”请你说说“眼前一切”的景物特点是什么?你感悟“别的蕴藏”中的奥秘了吗?是什么?
11.作者寻找秋韵,最后找到了吗?请结合全文的行文思路谈谈你对这篇散文主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