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圆明园的毁灭
一、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讲述的是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毁灭的经过,字里行间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在本单元“勿忘国耻”的专题学习中起到引领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将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等词语。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2、能力目标: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3、情感目标: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产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圆明园被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四、说教法
我们知道,“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准备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以读代讲法,在教学中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引读、个人读、对比读、自读、默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品味,读中明理。
2.直观演示法,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单靠语言文字来理解远远不够,所以我利用多媒体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五、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法和写批注法,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六、说教学流程
我将本课分为两个课时,今天我重点讲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
环节一、走进圆明园,再现辉煌。
课件出示全文的中心句,接着提出质疑,为什么说圆明园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还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的损失呢?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带问题走进文本。
接着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3、4自然段,边读边在感受深的地方写上批注。(这样做,有利于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反复品读,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念。)
在描绘圆明园总体格局时,“众星拱月”这个词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我便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在学习圆明园的景观和历史收藏时,我也利用课件展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视觉的效果远胜于文字的表达,直观的图片更利于加深学生感受。)
拓展,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的积极性,又起到了加深理解内容的作用。)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品读第2、3、4自然段。(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让学生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
这样,我就完成了第一个环节:走进圆明园,再现辉煌的学习,我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远程教育设施应用: 播放影片
环节二:再进圆明园,感受毁灭
首先,我让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读后交流感受。
接着,抓住重点句“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通过重点词“凡是、统统、任意”的反复朗读体会,让学生了解侵略者是如何掠夺的。
然后,扩展交流收集的资料,让学生补充描述被毁灭的情景,并观看火烧圆明园的录像片段。
最后,配以悲壮的音乐,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最后一段。
(在读文的基础上,观看录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环节三:走出圆明园,宣泄情感。
1.教师引导:学习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你此时此刻要说的话写下来。
2.学生交流展示。
3.师生小结:贫穷受欺压,落后就挨打!国盛则园兴,国衰则园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教师激情引导,让学生在写话中油然而生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再次突出教学重点。
环节四:总结全文,提升情感
这一节课的总结,我主要抓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点来总结。我是这样设计的: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眼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这把火,烧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但是,这把火,烧不毁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烧不毁炎黄子孙的刻骨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让我们时刻记住——(课件出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生齐读。这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
环节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我本着作业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拓展知识面的观点,因此我布置这样一道作业题“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